世界上最不懼怕寒冷的愛斯基摩人的起源一直是人類學家們一直困擾的一個謎。傳統歷史學家認為,愛斯基摩人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即南方的商文化阿拉斯加、西伯利亞和中國。但相比之下,愛斯基摩人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當然,在進一步確定的考古證據出現之前,這一學說受到了質疑。然而,2018年,媒體報導,中國考古學家最終揭開了這一神秘面紗。愛斯基摩人最初並非源於商朝的三種傳統觀點,而是源於中國早期的良渚文明。在20世紀30年代,考古學家亨利·柯林斯發現,兩個同心圓經常刻在出土的愛斯基摩人器皿上,以代表眼睛。象牙器皿上動物臉紋的藝術特徵與商代貪食的臉紋非常相似,可以判斷愛斯基摩人起源於商代或受商代藝術的影響。原因很簡單。上述兩種藝術特徵只出現在商周文化中。由於這些直接的考古證據,愛斯基摩人與中國的關係被歷史學家普遍接受。然而,在過去兩年中,一位名叫曲楓中國的考古學家發現,在研究了文物的藝術風格、器皿的工藝、經濟模式和社會組織之後,愛斯基摩人與良渚文明更為相似,從而判斷「良渚文化是愛斯基摩文化的起源」。
我發現良渚文化有著重要的水上狩獵經濟,史前愛斯基摩人也有類似的傳統,都出土了大量的鯊魚骨、鯨骨和獨木舟殘骸。與此同時,良渚文化出土的一些木製品與白令海古老文化中狩獵時使用的象牙灑水器非常相似,很可能是以其原始形式出現的。一直認同商朝起源愛斯基摩人的學者威廉·費茨,現在高度認同曲楓的觀點:愛斯基摩人起源,最可靠的推測來源是良渚文化!事實上,無論是殷商的起源以前還是今天的良渚文明起源於中國!那麼,如果學者曲楓是對的,那麼良渚文明愛斯基摩人怎麼可能是愛斯基摩人的起源呢?
所謂的良渚文明是位於中國長江太湖流域下遊的一個重要的古代文明。它是在浙江餘杭良渚鎮5250-4150年前發現的。在良渚古城遺址,考古學家們做出了許多驚人的發現,這符合西方學者對古代文明的定義。近年來,它已被西方國家認可,並被正式認定為文明遺址。這證明中國有著5000年的文明史,而沒有證實夏朝的存在!然而奇怪的是,在公元前2000年,良渚文明突然消失,愛斯基摩文化在公元前之後突然興起。這兩者之間有聯繫嗎?如何通過孔子冰上絲綢之路將良渚文明與寒冷北極圈聯繫起來?
眾所周知,在史前文明中,世界各國都有洪水的記載,中國有「大禹治水」的傳說。良渚文明位於太湖流域的下遊長江,因此也可能遭受嚴重的洪水。當考古學家研究良渚遺址時,他們發現文化斷層上有一層厚厚的淤泥沉積。顯然,良渚文明同時消失了,被洪水帶來的土壤所覆蓋。當時,人民修建的大堤未能拯救家園。因此,人們不得不向外遷移。根據現代考古學的發現,當時的人們被分成兩個分支:一個遷移到地勢較高的上中遊長江,把先進的文明帶到蜀,另一個爆發或與之相關,另一個遷移到北方,與當時國際紅色相衝突。跨民族,即龍山文化、良渚在戰鬥中被擊敗。後來,良渚文化被龍山文化吸收和融合。因為在這兩條路線上,發現了大量良渚風格的玉器,尤其是良渚人的重要而獨特的祭祀禮器玉錐。
筆者推測,一批移民到北方,由於與龍山文化民族的衝突,可能已經逃過了一場災難,這部分人繼續向北逃亡直到白令海峽,到達阿拉斯加,然後逐漸蔓延到北極圈,形成了後來的愛斯基摩人。如果這一推測是正確的,殷商的後代橫渡大洋,成為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就不足為奇了。當然,關於良渚文明是如何蔓延的,或者人們是如何來到白令海峽附近的,還沒有進一步的考古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