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都是地球人,為何愛斯基摩人的來歷至今成謎?他們都是什麼人

2020-07-19 育才園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黃種人基本上只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和美洲少數地區,其實並不盡然,在北極圈附近還有一群經常被世界遺忘的人被大眾稱為「愛斯基摩人」,不過學過地理的人應該都知道他們還有另一稱呼「因紐特人」。

明明都是地球人,為何愛斯基摩人的來歷至今成謎?他們都是什麼人

相信大家對於生活在寒冷北極的因紐特到底是怎麼出現的,應該多少有點好奇吧?其實對於這個民族的起源是非常有趣的。因紐特人是從蒙古族分出去的黃種人,有著蒙古人典型的矮胖壯實身材,據說這樣的體型能夠更好的適應寒冷的氣候,頭髮也有著黃種人黑直的特點,現在他們主要分布在格陵蘭島、俄羅斯、美國阿拉斯加等地區。

至於他們為什麼會到這些現代人看來環境惡劣地區定居的原因,學術界接受程度最高的推斷有兩個:一是因為1000多年前的蒙古人驍勇善戰,當時為了徵服世界而派去了一小部分人去到了這些地方,卻被惡劣氣候和美國印第安土著困在了北極地區;另一個就是蒙古人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而定居在了肉食動物較多的北極地區。

明明都是地球人,為何愛斯基摩人的來歷至今成謎?他們都是什麼人

不過往深了研究,就可以發現因紐特人起源於古中國的殷商時代,並且沿襲了遠古良渚文明。大概在1930年左右,來自美國的考古學家亨利•柯斯林發現因紐特人使用的器皿上面都會有一些特別的動物臉紋,類似於我國商代的饕餮紋路,推測他們是受公元前1600多年前的殷商文化影響。

不過他們用於狩獵的象牙工具和狩獵習俗,卻和有水獵習慣的「良渚文明」相似,再加上因紐特人信仰出現年代比較靠後的本土宗教信仰——薩滿教,就讓他們的存在變得更加神秘莫測了。總得來說,這個「孤獨的民族」和我們的血緣關係還是比較近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肯定多少會有些相似,但是北極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也催生出了因紐特人有趣的文化。

明明都是地球人,為何愛斯基摩人的來歷至今成謎?他們都是什麼人

首先,他們的房子真的非常有自己的特色,建築原理有點像我國西北地區的窯洞,形狀又與蒙古包類似,不過因紐特人是將房子打入地下,上面用冰磚壘起一個類似於堡壘的圓形建築,而且開口非常的窄小,這樣能有效防止熱量的流失。

明明都是地球人,為何愛斯基摩人的來歷至今成謎?他們都是什麼人

不過因紐特人還有個非常有趣的生活習性,那就是吃生肉,這也是他們被稱為愛斯基摩人(吃生肉的人)的原因。要知道北極地區基本是沒有可食用植物存在的,所以因紐特人的日常飲食中就沒有蔬菜這個概念,全是吃肉的,所需的維生素全靠鯨魚皮,因為加熱會破壞維生素的結構,所以只能夠生吃,聽起來確實有點野蠻血腥呢!

明明都是地球人,為何愛斯基摩人的來歷至今成謎?他們都是什麼人

雖然現在很多學者更傾向於因紐特人的祖先是蒙古人,畢竟身材長相、宗教信仰和建築飲食都與他們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也有最新的研究發現,他們的基因更接近於古代的吐蕃人,那麼到底哪個是正確的呢?估計還要繼續探尋!

相關焦點

  • 大家都是地球人,為何有生活在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來歷至今成謎?
    因此,生活中如果見到誰穿得格外厚實,大家也喜歡開玩笑說「你是愛斯基摩人嗎?」 不過真正的愛斯基摩人並不喜歡這個稱呼,因為這是印第安人給他們取的帶有侮辱取笑性質的名字,意思是「吃生肉的人」。他們的自稱是「因紐特人」,雖然族群人數不到10萬,但他們的來歷至今成謎。
  • 明明都是地球人,愛斯基摩人的來源為何至今成謎?
    當時愛斯基摩人生活在阿拉斯加地區至魁北克以北地區,但印第安人居無定所的遊牧生活習慣,導致了他們無論處於什麼階段都跟當地的民族不合群,這兩個民族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最終,好戰的印第安人對愛斯基摩人進行了不少的掠奪和報復性活動,雙方一直帶著偏見和衝突生活著,歷史上積怨很深。因此,在印第安人眼中,愛斯基摩人茹毛飲血的生活習慣非常野蠻,於是順手送了這個黑稱給對方——愛斯基摩人(意為吃生肉的人)。
  • 大家都是地球人,為何生活在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來歷至今成謎?
    在我們世界上,有許多地區的溫度都是非常低的,因此在寒冷的區域生活的人都要穿上厚厚的大衣,特別是在北極圈附近生活的愛斯基摩人,他們就是非常禦寒的一個民族,但是有專家在調查這個民族的時候,卻發現他們的祖先至今是一個謎。
  • 明明都是地球人,為何愛斯基摩人的來歷至今成謎?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黃種人基本上只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和美洲少數地區,其實並不盡然,在北極圈附近還有一群經常被世界遺忘的人被大眾稱為「愛斯基摩人」,不過學過地理的人應該都知道他們還有另一稱呼「因紐特人」。相信大家對於生活在寒冷北極的因紐特人底是怎麼出現的,應該多少有點好奇吧?其實對於這個民族的起源是非常有趣的。
  • 北極圈的古代人,愛斯基摩人為何如此這麼神秘?
    當時愛斯基摩人生活在阿拉斯加地區至魁北克以北地區,但印第安人居無定所的遊牧生活習慣,導致了他們無論處於什麼階段都跟當地的民族不合群,這兩個民族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最終,好戰的印第安人對愛斯基摩人進行了不少的掠奪和報復性活動,雙方一直帶著偏見和衝突生活著,歷史上積怨很深。因此,在印第安人眼中,愛斯基摩人茹毛飲血的生活習慣非常野蠻,於是順手送了這個黑稱給對方——愛斯基摩人(意為吃生肉的人)。
  • 愛斯基摩人的起源之謎
    世界上最不懼怕寒冷的愛斯基摩人的起源一直是人類學家們一直困擾的一個謎。傳統歷史學家認為,愛斯基摩人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即南方的商文化阿拉斯加、西伯利亞和中國。但相比之下,愛斯基摩人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當然,在進一步確定的考古證據出現之前,這一學說受到了質疑。
  • 愛斯基摩人為什麼一輩子都吃生肉?基因變異還是另有原因?
    愛斯基摩人對科學家們研究他們算不算狹義上的「人」嗤之以鼻,他們稱呼自己為「因紐特人」,這個稱呼的意思為「真正的人」,事實上根據現代DNA檢測結果,愛斯基摩人的基因很正常,所謂基因變異一說不過是以往一些學者的臆測罷了。
  • 愛斯基摩人是蒙古人種,為何成了美洲土著?
    美洲大地上,在歐洲人到達之前,生活著非常多的當地居民,也就是美洲土著,這些人幾萬年前就存在於這個地方,並且開枝散葉,有了自己的語言。在今天加拿大的北部地區,生活著一群特殊的人,他們生活方式奇怪,出門用雪橇,住的是冰屋,吃得很簡樸,這群人就是因紐特人,也叫做愛斯基摩人。
  • 一百年前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黃皮膚,他們先祖會是中國人嗎?
    (這是一組反映百年前生活在美國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照片,仔細看這些照片,發現這些愛斯基摩人都是黃皮膚,他們先祖來自中國嗎?照片的拍攝者為弗朗西斯·卡彭特。)【愛斯基摩人一家】愛斯基摩人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這個種族沒有文字記載。據學者研究,大約一萬年前從愛斯基摩人白令海峽到達美洲的,也許是通過冰封的海峽陸橋抵達美洲。由於生活在苦寒地帶,愛斯基摩人的人均壽命很短,以漁獵為生。
  • 愛斯基摩人住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他們是怎麼生活的?
    但是那只是極少見的一種情況,多數愛斯基摩人還是生活在木質的環境中的。本文介紹了幾種愛斯基摩人的房子。為了躲避風雪,他們的房子大多是建在土堆中的,甚至是建在地下的,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當然,為了除溼和採光,窗戶必不可少,一般都是天窗,又是煙囪又是窗戶,還是換氣孔。從大門到房間的路一般比較長,熱量也散失得較慢。
  • 一份愛斯基摩人引領全球時尚的簡史
    在天寒地凍的北極地區,生活著一群冰雪精靈——愛斯基摩人。  約一萬年前,他們的祖先從亞洲遷徙到達美洲,如今分布在從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到格陵蘭的北極圈內外,包括加拿大、西伯利亞和格陵蘭島等地。他們孤獨地生活在北極區域,憑著自己的智慧在冰雪世界中生存了下來。  他們適應環境的特色服飾和穿戴,至今影響著當今的冬季時尚。
  • 在《三體》中,地球人為何從來都沒有碰見過「三體」人?
    不過,當我將這本書看完後,腦海裡始終存在一個疑問,書裡記載了如此詳實的情節,但為何除過地球人外的另一批種族——三體人,卻始終沒露出過真面目?那大劉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呢?剛開始時,我也有些不懂大劉的做法,但最後思考了一下便明白了。
  • 面試官:如何將冰箱賣給愛斯基摩人?小夥回復一句,直接被錄取
    鄧主任眯了眯眼,心想:看起來是個沒有文化的人,怎麼來面試的儘是這麼一些人呀。鄧主任一邊揉眼睛一邊將問題給拋了出來,翠花看似胸有成竹,她機智地回復道:「這還不容易呀,對愛斯基摩人說買冰箱送飲料呀,我就不信他們不喜歡喝飲料了,這麼好的事要是落在我身上,我連夜去搶好幾臺冰箱了。」
  • 愛斯基摩人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
    對愛斯基摩人,人們總是充滿著好奇。這個生活在極寒地帶的人種,目前有約14萬的人口,分別生活在加拿大、美國、格陵蘭和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北極圈地區。其中8.5萬人生活在北美,5萬人在格陵蘭,其餘的在西伯利亞。愛斯基摩人生活完全適應極寒,冰雪覆蓋的環境下,幾乎不存在植物,所以愛斯基摩人基本不吃蔬菜,他們每日的膳食包括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
  • 愛斯基摩人的雪:一樁百年未決的懸案
    這周一凌晨,盼了許久的北京初雪總算落下來了,儘管雪落時無聲,日出後無痕,但著實讓人激動。有關今冬北京初雪懸案終於帷幕,然而一樁關於愛斯基摩人的雪的懸案,100年來爭議不斷,至今懸而未決。  初中時,我曾讀到一篇講愛斯基摩人的文章,最引人入勝的內容是描述愛斯基摩人語言那段。
  • 愛斯基摩人現在還住雪屋嗎
    愛斯基摩是一個民族。不同地區的愛斯基摩人對自己有不同的稱呼。美國阿拉斯加地區的愛斯基摩人稱自己為「因紐皮特人」,加拿大的愛斯基摩人稱自己為「因紐特人」,格陵蘭島的愛斯基摩人稱自己為「卡拉特裡特」,意思都是「人」。愛斯基摩人認為「人」是生命王國裡至高無上的代表。
  • 生活在地球最北邊的居民,一起看看愛斯基摩人的傳統生活
    所以北極圈可不是一個適合生活的地方,那裡氣溫低,常年寒冷,即使很多可以抵禦極冷天氣的植物,都沒有辦法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生存。而不能種植的愛斯基摩人,在過去的很長時間都只能依靠打漁捕獵為生,獲得他們所需要的食物和生活原料。按照傳統,每年的冬天和春天,他們都會去捕殺海豹,夏天的時候,他們就劃著自製的海豹皮船,去狩獵和捕魚。
  • 《北方的納努克》一百年前的愛斯基摩人,彪悍的生活不是傳說
    在我小的時候,認為愛斯基摩人就是聖誕老人,他們會在聖誕之夜駕著漂亮的馴鹿雪橇,在厚厚的積雪中前行,給每一個睡夢中的小朋友送來夢寐以求的禮物。所以,從年幼之時起,由讀童話故事而建立起來的對愛斯基摩人的好感,並沒有因為長大了而消失,反倒是隨著知識量的增長,對愛斯基摩人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方式產生了更大的好奇心。
  • 愛斯基摩人的招牌名菜--醃海雀(Kiviak)
    大家都知道生活在北極地區的愛斯基摩人名稱的由來是「吃生肉的人」。因為北極寒冷的氣候,很少有植物可以在那裡生長,生活於此的愛斯基摩人無法像其他地區的人那樣通過食用植物的方式補充維生素,大家都知道維生素對於人體生長所起的作用。生活於北極的愛斯基摩人只能通過食用生肉來補充人體所必須的維生素,因為肉在高溫烹飪的時候,其中大部分的維生素都會被破壞,當然,北極燃料的缺乏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長此以往,愛斯基摩人就養成了吃生肉的習慣。
  • 科學的盡頭是什麼?至今都難以解釋的十大神秘現象,你都知道嗎?
    ,我們都多多少少體驗過一二次直覺。許多人是逃跑了,有些人是遭遇意外事件,少數人是被綁架或殺害,但大多數人最後都找到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神秘消失,從瑪麗-賽勒斯特到吉米-霍法,一些人似乎是人間蒸發了,沒有任何痕跡,也沒有任何線索。當丟失的人找到時,總是會讓警察、公安和精神偵探詢問一番,但當證據缺乏和動機不為人所知時,即使警察和法庭科學也不能給他們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