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無聲紀錄片《北方的納努克》,記錄愛斯基摩人的日常生活

2021-01-10 開心和你談社會

電影的誕生,始於紀錄片,它成為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攝於近百年前的《北方的納努克》,再現了愛斯基摩人原始的生活,為人們打開了北極大陸的神秘大門,令觀眾驚訝於所看到的一切。導演弗拉哈迪花16個月,與愛斯基摩人一起生活。本片拍完後,納努克一家因拍攝影片沒時間儲存足夠食物過冬,第二年冬天在飢餓嚴寒中去世,為影片蒙上一層悲劇色彩。而部分搬演的擺拍鏡頭,也令這部紀錄片的真實性備受爭議。

《北方的納努克》是1922年羅伯特·弗拉哈迪執導的無聲紀錄片。主要記載北極圈的原住民——愛斯基摩人的日常生活,例如與白人的毛皮交易、冰天雪地中捕魚、獵海象等等艱苦奮鬥的一天,記錄了許多不為外人所知的畫面。本片是享有「紀錄片之父」聲譽的美國紀錄片導演羅伯特·弗拉哈迪的第一部紀錄片,也是歷史上第一部全長紀錄片,於1989年被美國國會圖書館選入「國家電影記錄冊」。

導演羅伯特·弗拉哈迪,最早是一個採礦工程師,在阿拉斯加地區進行採礦勘探,並用隨身攜帶的攝像機把沿途所見和愛斯基摩人的生活拍下來,剪輯成一部小影片,拿到紐約放映,反響很好。但後來有一次,他抽菸時不小心讓火星濺到了膠片,引起一場火災,所有素材付之一炬。

弗拉哈迪沒有就此放棄,從1920年到1922年,他又花了22月的時間重返北極,選擇了愛斯基摩人中最出色的獵手「納努克」為主角,展現了他們捉魚、捕獵海象、建築冰屋等場景,上映後引起極大轟動。但是納努克因為參與拍攝,忽略了正常的捕獵活動,沒有攢夠食物,在弗拉哈迪走後的那個冬天全家餓死了。

電影的誕生,始於紀錄片,它成為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攝於近百年前的《北方的納努克》,再現了愛斯基摩人原始的生活,為人們打開了北極大陸的神秘大門,令觀眾驚訝於所看到的一切。導演弗拉哈迪花16個月,與愛斯基摩人一起生活。本片拍完後,納努克一家因拍攝影片沒時間儲存足夠食物過冬,第二年冬天在飢餓嚴寒中去世,為影片蒙上一層悲劇色彩。而部分搬演的擺拍鏡頭,也令這部紀錄片的真實性備受爭議。

相關焦點

  • 《北方的納努克》一百年前的愛斯基摩人,彪悍的生活不是傳說
    在我小的時候,認為愛斯基摩人就是聖誕老人,他們會在聖誕之夜駕著漂亮的馴鹿雪橇,在厚厚的積雪中前行,給每一個睡夢中的小朋友送來夢寐以求的禮物。所以,從年幼之時起,由讀童話故事而建立起來的對愛斯基摩人的好感,並沒有因為長大了而消失,反倒是隨著知識量的增長,對愛斯基摩人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方式產生了更大的好奇心。
  • 土著電影人如何塑造電影的未來
    要充分理解這部電影的重要性,必須首先了解與之對話的電影:羅伯特·弗萊厄蒂(Robert Flaherty)的《北方的納諾克》。發行於1922年的《北方的納諾克》是一部開創性的電影,有人認為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一部紀錄片。然而,這個名稱帶有一個沉重的星號。弗萊厄蒂(Flaherty)在1920年至1922年間拍攝了《北方的納諾克》。
  • 紀錄片《愛斯基摩人》(30集)合集,北極圈上的黃種人
    」的意思,他們還有一個不太喜歡的名字叫「愛斯基摩人」。「愛斯追捕海洋巨獸鯨魚是因紐特人生活的必需,但由於鯨魚數量不斷下降,現在各國的捕鯨活動受到國際捕鯨委員會(IWC)的嚴格限制,每年因紐特人只獲得一定的限額,以滿足他們「傳統和生存的需要」。
  • 大家都是地球人,為何有生活在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來歷至今成謎?
    、生活在北極圈內外、總是穿著厚厚的動物皮毛。因此,生活中如果見到誰穿得格外厚實,大家也喜歡開玩笑說「你是愛斯基摩人嗎?」 不過真正的愛斯基摩人並不喜歡這個稱呼,因為這是印第安人給他們取的帶有侮辱取笑性質的名字,意思是「吃生肉的人」。他們的自稱是「因紐特人」,雖然族群人數不到10萬,但他們的來歷至今成謎。
  • 北極極地生存紀錄片央視上線 探訪現實版"荒野獵人"
    由於遷徙,他們的婚姻生活比較紊亂,一個男人遷到下一處,就可能與遇上的女人結婚生子,女人也是這樣,實行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制。關於因紐特人最為震撼的視覺記錄,莫過於20世紀20年代紀錄片大師羅伯特·弗拉哈迪名噪一時又充滿爭議的電影《北方的納努克》。弗拉哈迪在巴芬島待了18個月,跟蹤拍攝一家因紐特人——納努克家庭。納努克的狩獵範圍有英國那麼大,這裡生活著僅300多個因紐特人。
  • 10部被指控歪曲事實的大型紀錄片
    紀錄片是社會的一面鏡子,它可以讓我們看到一個不屬於我們的世界,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了亞文化,也可以讓我們看到那些社會現象正以不同方式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不幸的是,對於那些尋找事實真相的人來說,沒有偏見的紀錄片是很少見的。製片方的個人立場往往在決定影片的發展方向,可怕的是他們可能會主動歪曲收集到的信息。以下是10部被指責歪曲事實的紀錄片。
  • 愛斯基摩人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
    對愛斯基摩人,人們總是充滿著好奇。這個生活在極寒地帶的人種,目前有約14萬的人口,分別生活在加拿大、美國、格陵蘭和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北極圈地區。其中8.5萬人生活在北美,5萬人在格陵蘭,其餘的在西伯利亞。愛斯基摩人生活完全適應極寒,冰雪覆蓋的環境下,幾乎不存在植物,所以愛斯基摩人基本不吃蔬菜,他們每日的膳食包括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
  • 北極圈的古代人,愛斯基摩人為何如此這麼神秘?
    印第安人根據美國檔案記錄,愛斯基摩人的祖先遷徙時,在北美大陸遇見了印第安人。當時愛斯基摩人生活在阿拉斯加地區至魁北克以北地區,但印第安人居無定所的遊牧生活習慣,導致了他們無論處於什麼階段都跟當地的民族不合群,這兩個民族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最終,好戰的印第安人對愛斯基摩人進行了不少的掠奪和報復性活動,雙方一直帶著偏見和衝突生活著,歷史上積怨很深。因此,在印第安人眼中,愛斯基摩人茹毛飲血的生活習慣非常野蠻,於是順手送了這個黑稱給對方——愛斯基摩人(意為吃生肉的人)。
  • 愛斯基摩人的起源之謎
    然而,2018年,媒體報導,中國考古學家最終揭開了這一神秘面紗。愛斯基摩人最初並非源於商朝的三種傳統觀點,而是源於中國早期的良渚文明。在20世紀30年代,考古學家亨利·柯林斯發現,兩個同心圓經常刻在出土的愛斯基摩人器皿上,以代表眼睛。象牙器皿上動物臉紋的藝術特徵與商代貪食的臉紋非常相似,可以判斷愛斯基摩人起源於商代或受商代藝術的影響。原因很簡單。上述兩種藝術特徵只出現在商周文化中。
  • 愛斯基摩人的雪:一樁百年未決的懸案
    這周一凌晨,盼了許久的北京初雪總算落下來了,儘管雪落時無聲,日出後無痕,但著實讓人激動。有關今冬北京初雪懸案終於帷幕,然而一樁關於愛斯基摩人的雪的懸案,100年來爭議不斷,至今懸而未決。  初中時,我曾讀到一篇講愛斯基摩人的文章,最引人入勝的內容是描述愛斯基摩人語言那段。
  • 明明都是地球人,愛斯基摩人的來源為何至今成謎?
    印第安人根據美國檔案記錄,愛斯基摩人的祖先遷徙時,在北美大陸遇見了印第安人。當時愛斯基摩人生活在阿拉斯加地區至魁北克以北地區,但印第安人居無定所的遊牧生活習慣,導致了他們無論處於什麼階段都跟當地的民族不合群,這兩個民族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最終,好戰的印第安人對愛斯基摩人進行了不少的掠奪和報復性活動,雙方一直帶著偏見和衝突生活著,歷史上積怨很深。因此,在印第安人眼中,愛斯基摩人茹毛飲血的生活習慣非常野蠻,於是順手送了這個黑稱給對方——愛斯基摩人(意為吃生肉的人)。
  • 生活在地球最北邊的居民,一起看看愛斯基摩人的傳統生活
    北極可是一個寒冷的地方,並且環境惡劣,處處充滿著危險,可是居然有一群神奇的人,可以生活在北極圈以內的地方,這可真讓人們大跌眼鏡,下面就讓靜靜給你介紹一下居住在北極的愛斯基摩人吧。愛斯基摩人就像我們國家的56個民族一樣,是一個生活在很北很北,很冷很冷的北極地區的民族,看似很神奇的愛斯基摩人,其實他們並不特殊,他們和我們中國人一樣是蒙古人種,也就是黃色人種。
  • BBC紀錄片也擺拍
    紀錄片中的「擺拍」和造假並不能畫等號  紀錄片「擺拍」的歷史和紀錄片本身的歷史一樣長,世界上第一部紀錄片就是「擺拍」攝製的;許多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國外紀錄片,包括BBC的《美麗中國》和雅克·貝漢的《遷徙的鳥》都不乏「擺拍」的成分。
  • 愛斯基摩人住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他們是怎麼生活的?
    愛斯基摩(Eskimo)人,生活在北極地區,又稱為因紐特人,分布在從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到格陵蘭的北極圈內外,分別居住在格陵蘭、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屬蒙古人種北極類型,先後創製了用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拼寫的文字。美國的聯邦法律在稱呼少數族裔時,不再使用「愛斯基摩人」等具有歧視性的詞彙,「愛斯基摩人」由「阿拉斯加州原住民」(Alaska Natives)取代。
  • 愛斯基摩人因紐特人真的是中國人後裔不怕冷嗎
    前段時間有一個關於北極的原住民愛斯基摩人的生活視頻比較火。愛斯基摩人其實就是生活在北極的原始著民,他們脫離現代社會節奏不屬於任何國家。過著遷徙的生活。還是停留在原始社會時期?關於s機模人的祖先來源有很多種說法。
  • 愛斯基摩人現在還住雪屋嗎
    原始生活方式狩獵是愛斯基摩人的傳統生活方式。或者說,在北極地區狩獵是愛斯基摩人的「特權」。他們世世代代以狩獵為主。在格陵蘭北部,他們在冬夏之交獵取海豹,6~8月以打鳥和捕魚為主,9月獵捕馴鹿。而在阿拉斯加北端,全年以狩獵海豹為主,並在冬夏之交獵取馴鹿,4~5月捕鯨。不同季節、不同地區,愛斯基摩人採用不同的方法獵取海豹。
  • 高分紀錄片揭秘600歲故宮保養日常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3日電(記者 上官雲)日前,一部跨年播出的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又圈粉了諸多觀眾。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海報。  但是如今,經過工作人員巧手修復後的瓷磚,可以靜靜地躺在展廳的角落,無聲訴說著紫禁城營建史中的點點滴滴。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從技藝的角度來說,丹宸之所以永固,也與「傳承」有關。片中特別提到,大展在即,夏榮祥被請過來指導展品設計,作為故宮的第三代大木匠,他先後參與了兩座角樓的修繕。  退休後,夏榮祥一直專注於給年輕的故宮人講授匠作課程。
  • 20部必看的紀錄片,每一部都堪稱經典
    傳統意義上認為:「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電影的誕生,始於紀錄片的創作。」紀錄片美學觀的奠基者:Dziga Vertov (吉加 • 維爾託夫)、Robert Flaherty(羅伯特 • 弗拉哈迪)。
  • 紀錄片魔方高手真實記錄了魔方愛好者的生活
    紀錄片的名字叫做魔方高手,2020年在美國上映,顧名思義是與魔方有關,該紀錄片是通過鏡頭拍攝出魔方高手的世界紀錄和所有魔方愛好者之間都故事。兩個國際頂尖魔方競速選手之間的友情和他們身上的競技精神。很早就成名的魔方天才和童年受自閉症折磨的魔方新秀,兩個好朋友之間,只能有一個世界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