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種在李樹下的幾棵馬蘭頭,今年春天長勢良好,綠色的小苗擠擠挨挨,完全覆蓋樹下的一小片土地;從貼地生長到逐漸長高,整個夏天馬蘭頭都生機勃勃;一轉眼,秋天到了,馬蘭頭陸陸續續開出了星星點點的淡紫色花朵。可是花太小了,藏在綠色枝葉中若隱若現,偶爾瞄到,根本沒去注意。
不想淡紫色的小花越開越多,從九月下旬到現在,花開花謝,綿延不斷,成了院子裡的一小片花海。每次看到這片「花海」心情有多愉悅,瞧我們家金毛的笑臉就知道了。
馬蘭頭(Kalimeris indica (L.) Sch.-Bep.)為菊科馬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頭狀花序單生於枝端並排列成疏傘房狀。
菊科植物種類繁多,枝葉、花朵、顏色各異,但菊科植物的花朵一般都是一圈明亮顏色的花瓣圍繞著紐扣狀的黃色花心。常見的菊花形狀看似簡單,其實花型複雜。
像其他菊科花朵一樣,每朵馬蘭頭花其實並不是一朵花,而是一群花的組合體。它是由兩種不同的花構成:黃色的花心是由幾十枚緊緊相貼的管狀小花組成,每一枚都包括細小的花柱和雄蕊;每片淡紫色的花瓣也是單獨的舌狀花。
蜜蜂、蝴蝶等傳粉者落在外圍的舌狀花瓣上,中間成群的管狀小花則提供香甜的花蜜,蜜蜂採蜜的同時完成授粉。
馬蘭頭是我們熟知的野菜。春天可以採摘鮮嫩的馬蘭頭嫩莖葉洗淨焯水後涼拌,或與豆腐乾一起炒食,或做馬蘭頭肉絲湯食用,清香爽口。
馬蘭頭全草可入藥,其味辛,性涼,功效涼血止血,清熱利溼,解毒消腫。
馬蘭頭花雖小,但採摘一兩朵插在小花瓶裡,擺在家裡的角角落落,也是不錯的點綴。
寒露過後,秋意漸濃,各種菊花也將陸續開放。平時熟視無睹的小馬蘭頭花有如此熱烈美麗的綻放,讓人驚嘆卻又覺理所當然。記得詩人葉芝在《柳園遐思》裡這麼描述:「她囑我愛得自在,如葉片萌發枝頭;她囑我活得輕鬆,如青草滋生堤岸······」是的,每一棵草的萌芽,每一片葉子的生長,每一朵花開,每一個果熟,每一個生命的過程,都是自然界最普遍的存在,但細細品味,正是這些微不足道的生命卻蘊含著最樸素的美,最真實的情感,最深刻的哲思。
此刻,馬蘭頭的淡紫色小花在秋日夕陽的餘暉中隨風搖曳,詮釋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