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一直想寫一篇關於「種族文化碰撞」類型的文章,但又苦於沒有強有力的文化學術支撐,所以只能在一些經典電影中尋找案例,讓閱讀者能夠一目了然,如果能啟發你們再重新回味電影故事,我覺得那也是極好的。
阿凡達

該片主要講述人類穿上阿凡達的軀殼,飛到遙遠的星球潘多拉開採資源。受傷後以輪椅代步的前海軍傑克,自願接受實驗並以他的阿凡達來到潘多拉。在結識了當地納美族人公主涅提妮之後,傑克在一場人類與潘多拉軍民的戰爭中陷入兩難。
賽德克巴萊

《賽德克巴萊》是《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所執導的影片,該片籌劃長達十二年、動員兩萬人參與拍攝。 [1] 電影在臺灣上映分為《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和《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兩部分。講述發生於1930年臺灣南投的「霧社事件」,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率領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對抗日本三千大軍的故事。
勇敢的心

影片以13-14世紀英格蘭的宮廷政治為背景,以戰爭為核心,講述了蘇格蘭起義領袖威廉華萊士與英格蘭統治者不屈不撓鬥爭的故事。
啟示錄

該片講述了在瑪雅帝國即將崩潰的時候,主人公加古亞爾鮑為了保護自己保護家人與瑪雅帝國的統治者進行鬥爭、奮起反抗的故事。
最後的武士

電影以1876年-1877年中的西南戰爭和明治維新作為背景,描述一個前美國軍人,到日本助明治新政而組建的日本新軍做教官,在戰爭途中被俘,慢慢被日本傳統文化所吸引。
寫在最後:贅述太多反而顯得囉嗦,雖然《阿凡達》這部電影有可能已經被推薦爛了,但如果能讓你載切身回到電影中去,那無疑是最好的一種推薦。標題說是「文明衝突」,也就是文化在一場戰鬥中,相互博弈,有可能被吞噬,但在硝煙中也有重生的可能。
不管最後是哪一方文明贏了,都付出了沉痛的代價,這是無法避免的。所以如果是你或者是我,在愈發壯大的中國現代網際網路的潮流中,怎麼去做?我們感慨主角在電影中的命運,及抗爭,奮進,拼搏,獲得自由的那一刻,似乎我們也短暫地獲得了內心的自由。
再醒來,看看自己,莫名的討厭這個在虛度光陰的人兒,羨慕著別人光彩琉璃的生活。但「改變」這兩個字說出來容易,做起來難麼,不難。關鍵就在這一刻:不止心動,還要行動。獻給加油的你,希望你們喜歡這5部我精心推薦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