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約好音質的旗艦解碼耳放一體機——DAART Aquila簡評

2021-01-09 發燒火星魚

鈺龍子品牌DAART的天鷹座Aquila貌似被稱為DA8的性價比版本D200的後續版本,雖說D200我未有聽過,但是在剛入燒的時候我用了差不多一年的D100,驅動HD650的效果和配搭黑鑽雙子星音箱還是不錯的。

如今Aquila作為鈺龍子品牌DAART的第二款產品,定位貌似貌似比起金絲雀有很大的提升,雖然說仍然屬於小體積的桌面一體機,不過售價直接跳躍到了近三倍售價的3980元,而命名上貌似都和鳥類有關聯,只不過之前是「雀」,如今是「鷹」而已。

而在造型上,之前金絲雀的流線造型是一個大亮點,但天鷹座反而又有一種回歸老產品的感覺了,沒有了DA9和ADA-1那種後現代的科技感,也沒有金絲雀的小家碧玉,雖然整機看來體積仍然不大,但確實有一種回歸D系列產品的簡約風格,因此貌似燒友認為天鷹座是D200的後續版本「D300」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D200的定位就是當年的老旗艦DA8的「高性價比版本」,晶片都是ESS公司的,功能和風格都繼承了DA8。而如今鈺龍的旗艦產品DA9和Aquila都是AK4497晶片平衡耳機口一體機,因此對比之下Aquila的定位顯然就是「高性價比版本」了,而且界面、接口和支持的DSD和PCM格式傳輸並沒有縮水,Dop模式以及「聲音模式」這個個性化的功能也一模一樣,因此Aquila的出現可能會讓燒友喜新厭舊。

對於產品的介紹以及具體功能,估計也無需多講了,畢竟燒友都熟悉,下面就直接說說這幾天聽Aquila感覺,說說他的聲音表現以及演繹風格,雖然說小龍在群裡說Aquila配搭HD650、HD660S都是不錯的選擇,不過手頭只有T1以及一些其他耳機,所以主要的配搭還是以拜亞動力T1、SHP9500、RE800等,設置以內設的「聲音風格1」也就是平衡風格為主。

AKM公司的AK4497應該是近一年來最熱門的晶片之一了,小不點的旗艦解碼DAC4,鈺龍自家的DA9以及包括我如今自用的歌詩德A20H都是AK4497,其實相對於另外一家被燒友討論得較多的晶片公司ESS,AKM之前推出的4490和4495相較於作為對手的ES9018,不少燒友其實都認為更有音樂味,而如今指標更強的4497,實話說卻讓做出來的機器聲音更具可控性、更有張力以及不同的機器有不同的演繹風格。

相對於DAART的第一款產品金絲雀,Aquila顯然是機如其名的鷹派作風,一耳朵之下無疑Aquila的高低頻更為清晰、通透,而金絲雀的風格則更偏向於油潤和小資情調,由於擁有更好的瞬態表現,就算是T1這種本身爆發力稍遜與HD800以及高頻有所收斂的耳機,都有更好的高低頻和樂器表現,例如聽《卡門幻想曲》或者《四月五日》等,Aquila對於樂器的圓潤化處理更少了,更體現了樂器、小提琴以及打擊樂的泛音和層次感。特別是在平衡驅動下的T1,相較於只有單端的金絲雀更能體現通透的美。

Aquila一耳朵比起自家的金絲雀有極大的升級是沒有問題,對於古典樂和大動態的演繹有更好的表現,而比起同為AK4497晶片A20H,其實兩臺機器的低頻都非常爆棚和擁有不錯的層次感,不過相對而言,聲音模式1(平衡模式)下的Aquila把低頻的量感做了一定的收斂,更追求乾淨和清晰的細節表現,在這個價位檔次,Aquila聲場表現個人認為和T1是非常配搭的,也擁有更好的高頻細節表現,是極高性價比的選擇,畢竟一條改線的平衡T1+Aquila就能良好驅動並有不錯的表現,Aquila的三頻表現也讓T1撐起了更寬廣更高信息量的橢圓形聲場框架,對於大場面的表現力不虛,也突出了Aquila豐富信息量以及中頻樂器高密度的優點。

對於一些錄音質量更強,對前端要求更為苛刻的音樂,Aquila其實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聲音模式和不同的濾波模式補足燒友個性化的聽音需求,除了正常的聲音模式1外,另外兩種模式實際上提高中頻以及高低頻的聲壓和密度,用來適應不同的音樂和配搭不同的耳機,例如在驅動SHP9500時聽王菲的《天空》,可以考慮提高人聲質感和整體更為寬鬆的聲音模式3,齒音直接減少,人聲更有毒性,也是不錯的玩法。另外就是濾波模式的變更,Aquila有Sharp、Slow和Super Slow三種濾波同樣可以和不同的聲音模式相結合,個人驅動T1最喜歡的是聲音模式1+Sharp的結合,個人感覺聲音是最均衡和理性的。

雖然手頭有享聲的數字轉盤D280,不過我使用Aquila的方式主要還是直接USB連接電腦,畢竟體積和重量上Aquila就有天然的優勢,也明顯更適合直接連接電腦作為一臺桌面上驅動大耳機的機器使用,免除了燒友配搭和購買線材的煩惱,畢竟對於一千多元的一些入門級別一體機,驅動高阻旗艦大耳機不上不下,四五千元的價位入手分體機器,聲音未必好而且還沒有小巧和便攜的優勢,因此Aquila的定位顯然極為準確,也填補了高性價比的中高端一體機的市場空白,甚至可能成為自家DA9的替代者,畢竟一機在手,如今燒友們最關心的體積、平衡耳放口、各種拓展功能等方面,Aquila都實現了。作為一個老玩家,很慶幸看到鈺龍的不斷改變以及產品的凝聚和創新,而Aquila也無疑是鈺龍如今最高性價比的產品。

相關焦點

  • 谷津U-3解碼耳放功放一體機試聽報告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這段時間基本在跟臺式系統打交道,這次拿到的又是一個臺式機——谷津U-3解碼耳放功放「三合一」一體機。一般來說,大多數的一體機都是解碼加耳放,谷津U-3在此基礎上又加了一個音箱功放,這對於同時擁有耳機和音箱的人來說是件好事,一臺機器全都搞定。
  • 好物推薦丨魅族 HiFi 解碼耳放:令人驚喜的聲音
    大家好!這裡是極客之選與騰訊數碼聯合推出的《好物推薦》欄目。本次為大家推薦的好物為魅族 HiFi 解碼耳放。>169 元 在聊魅族 HiFi 解碼耳放這根 Type-C 轉 3.5 毫米音頻線之前,我們先簡單說說用 Type-C 接口聽歌這事。
  • 聊聊解碼耳放的那些事兒
    1關於解碼耳放的碎碎念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對於耳機系統感興趣的朋友來說,一定聽一些發燒友說過解碼、耳放這樣的詞彙,對於一般的消費者或者想成為發燒友的朋友來說依然會顯得有些一頭霧水
  • 一機在手別無所求 索尼PHA-2解碼耳放評測
    【PConline 評測】在去年的10月份,索尼在中國正式發布了一款已經在海外上市了一年多的解碼耳放一體式產品PHA-1,隨後我們也對這個國行版本進行了評測,有不少網友都在吐槽:」PHA-2國外都上市了怎麼還來PHA-1?「。於是,在3月索尼在國內也順勢發布了PHA-2。而網友們要的PHA-2在此前也終於來到評測室。
  • 海貝推出HiBy FC3便攜解碼耳放:首發398元
    現在中高端手機沒有耳機孔已經成為了常規操作,而對於使用有線耳機聽歌、並且有一定音質追求的用戶而言,在手機上拖一個小尾巴狀的解碼耳放就成了一個具有較高性價比的選擇,為此手機廠商或音頻產品廠商也在近幾年紛紛推出此類產品。
  • 一機在手別無所求 索尼PHA-2解碼耳放首測
    在去年的10月份,索尼在中國正式發布了一款已經在海外上市了一年多的解碼耳放一體式產品PHA-1,隨後我們也對這個國行版本進行了評測,有不少 網友都在吐槽:」PHA-2國外都上市了怎麼還來PHA-1?「。於是,在3月索尼在國內也順勢發布了PHA-2。而網友們要的PHA-2在此前也終於來 到評測室。這款PHA-2相比PHA-1要整整貴了一倍。
  • 鈺龍DA8Ⅱ一體機試聽報告
    其自家的旗艦解碼耳放一體機DA8推出之後,在萬元以下級別的一體機市場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不過這臺機器推出也有些日子了,更新和換代升級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前面板正中是一個彩色液晶屏,從上到下依次顯示著輸入模式、相位模式、濾波模式、防抖模式,以及純解碼/解碼+耳放狀態,在解碼+耳放狀態下,最後一行則顯示為音量。
  • 一根解碼耳放線能解決的事情,要啥HiFi播放器
    不論有或者沒有,對於追求音質的你來講,要想滿足聽音樂的需要,滿足高清音質的需要,讓耳朵「懷孕」的需要,單從手裡所擁有的手機、電腦的自身輸出音質,已經不能很好地讓你的耳朵豎起來了,這裡所講述的不是說耳朵變老了,而是你的耳朵聽覺長大了,要求長高了。說了這麼多,今天章節會始終圍繞2個關鍵詞,一個HiFi,一個解碼耳放。科普時間什麼是解碼耳放?
  • 近期雜食報告:迷你桌面解碼耳放 鈺龍 金絲雀2(Canary Ⅱ)
    在國內燒友圈,迷你桌面解碼耳放一直是「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主要原因就是價格太便宜了,國內消費者的不成熟,「貴等於音質」這種不正常的意識,已經開始群體盲從化了。但為什麼還有國產品牌在生產這類產品呢?因為海外市場,不得不說,歐美的Hi-Fi市場更加成熟,消費者也更加理性,看待音質時不會和價格畫絕對的等號。
  • 為什麼大家還都在買解碼耳放線
    喜歡用有線耳機聽歌的朋友自然會多多關注這一類產品了,因為現在的手機配件中又出現了解碼耳放線、藍牙解碼耳放這一類。而很多帶有3.5口的轉接線也叫做解碼耳放線,很多朋友一時間被弄糊塗了,比如說解碼耳放線到底是個什麼東西,與解碼耳放是一類產品嗎?他們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呢?那麼今天我們就聊聊解碼耳放線的一些事。
  • 掃地僧:2W以裡的解碼耳放德國湖人這款很不錯
    天域聯達9月10日訊:如果您近期正在尋找一臺解碼耳放一體機,要求歐洲正統品牌,原產國製造。聲音追求高還原度,中性平衡無染色,純粹地還原錄音細節。
  • 海貝音樂發布 FC3 HiFi 解碼耳放小尾巴
    1月8日消息 國內 HiFi 品牌海貝音樂於 1 月 7 日正式發布了其首款小尾巴 HiFi 解碼耳放 HiBy FC3。這款產品體積十分小巧,配備實體音量按鍵以及 RGB LED 燈光,可以通過顏色判斷音頻規格。小尾巴支持 MQA 硬解,搭載 3.5mm 單端接口,輸出功率 70mW@32Ω。
  • 耳放有什麼作用?一個耳放給耳朵帶來不同聲音
    對於耳機系統感興趣的朋友來說,一定聽一些發燒友說過解碼、耳放這樣的詞彙,對於一般的消費者想成為發燒友來說多多少少顯得有點陌生,我們簡單來了解一下其中的含義。耳放作用是來驅動耳機,使其聲音發揮更完全,並不是只有高阻才需要,有些耳機需要高電壓,有些需要大電流,一般手機或普通播放器耳機口不能完全驅動,所以才需要耳放。耳放主要是推動高阻和低敏感的耳機,但是有些耳放確實可以提高音質,讓高音柔和等。但是耳放不光是輸出功率的作用,一般也會用於調音。
  • 播放音質大提升,筆記本也可以搖身變成HIFI播放器
    一直到去年的時候因為經常加班,大晚上的獨自一個人坐在辦工作前面對這電腦裡面的各類文案煩心,用破ThinkPad 聽歌也是一種折磨,聽流行要麼聲音糊糊的,要麼人聲遠遠的,聽歌OST吧,樂器混在一起,音色也完全不對,就想給筆記本配一個解碼耳放一體機,就在綠壇跟淘寶上搜尋了一番。
  • 7款便攜解碼耳放大PK(全文)_音頻HiFi-中關村在線
    有人會說便攜解碼耳放體積其實也不小,跟市面上常見的HiFi播放器差不多大,甚至更大,那為什麼不直接買個播放器呢?這恐怕更多是個人喜好的不同,現在的手機基本都支持通過機身數據口直接傳輸數字音頻信號,因此搭配一個便攜解碼耳放即可獲得不錯的聽感;而且大多數的便攜解碼耳放還可以連電腦用,對於非PC-HiFi發燒友的人來說,這個多功能解決方案其實挺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