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鈺龍的產品在國內燒友圈子裡知名度不低,其推出的產品雖然不多,但用者並不少。由於與國外HiFi品牌競爭,走差異化路線是必不可少的,鈺龍走的是性價比這條路線。其自家的旗艦解碼耳放一體機DA8推出之後,在萬元以下級別的一體機市場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不過這臺機器推出也有些日子了,更新和換代升級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舊瓶裝新酒? 鈺龍DA8Ⅱ一體機試聽報告
要對已經取得聲譽的型號進行換代,謹慎是必須的,因為搞不好就會讓新品砸了招牌,數碼類產品更是如此,例如iPhone的每次升級都頂著巨大的壓力,這個壓力從賈伯斯逝世後就沒有卸掉過。人們總會將新品與它的上一代進行比較,而得出的結論未必都是能鼓舞人心的。
當筆者拿到鈺龍DA8Ⅱ這臺新旗艦後,其實心裡也沒底。這種感覺就像左手拿個iPhone 4,右手拿個iPhone 4s,光從表面看基本看不出來究竟升級了什麼?實際上,這種形式的升級是要冒很大的風險的,如果有很大的改觀,用戶還可以買帳;一旦沒有明顯的提升,往往會引起用戶強烈的反彈,以至於被扣上「圈錢」的帽子。帶著這些擔心,筆者對這臺機器進行了試聽。
原封不動的外觀
如果你看到DA8Ⅱ這臺機器,你一定會明白我之前用iPhone 4和4s舉例的意思。沒錯,DA8Ⅱ與DA8的外觀沒有任何區別。如果不是機身上印的機器型號多了一個「Ⅱ」,筆者相信沒有人能準確指出這兩臺機器的區別。當然,筆者仍然要介紹一下這臺新機器的外觀,畢竟還有第一次接觸這臺機器的朋友。
DA8Ⅱ與DA8的外觀沒有任何區別
DA8Ⅱ的用料還是非常紮實的,全鋁合金的外殼應用了拉絲工藝,手感很不錯。前面板足有5毫米厚,而機身則是無縫拉伸成型,厚度與前面版差不多。背板最薄,但也有2毫米厚。整機非常結實,像一臺鋼鐵小坦克。還好DA8Ⅱ的體積不大,整機重量控制方面表現得很好。
全鋁合金的外殼應用了拉絲工藝
機身兩側有兩排散熱窗
機身兩側有兩排散熱窗,數量並不算多。其實解碼器發熱量並不大,主要是DA8Ⅱ內置的耳放是個甲類耳放,這類耳放通常發熱量比較大,因此這些散熱孔更多的應該是為耳放散熱。
DA8Ⅱ的前面板
DA8Ⅱ的前面板布置簡潔,四角是四顆內六角螺絲,左上角是鈺龍的商標LOGO和產品型號,它們的下面是電源開關按鍵和6.3毫米耳機插孔,目測都是不鏽鋼打造。前面板正中是一個彩色液晶屏,從上到下依次顯示著輸入模式、相位模式、濾波模式、防抖模式,以及純解碼/解碼+耳放狀態,在解碼+耳放狀態下,最後一行則顯示為音量。
DA8Ⅱ的前面板
屏幕右邊由上到下排列四顆按鍵,分別對應的是左邊屏幕前四行的內容,按下之後就可以切換。由於筆者拿到的是一臺樣機,按鍵的相位模式和濾波模式的字給印反了,按Filter的時候,實際切換的是相位,而按Phase的時候,實際切換的是濾波。希望廠商在量產的時候糾正這個問題。
DA8Ⅱ的音量旋鈕比較順滑,阻尼適中,旋轉時有明顯的段落感,有助於用戶感受音量步進,由於是80級音量調節,因此步進比較平滑,沒有忽大忽小的情況。這個音量旋鈕還可以切換純解碼/解碼+耳放狀態,按住1秒以上就可以切換。並且音量旋鈕相比一代也發生了一些小變化,手感更加出色模具的精度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DA8Ⅱ的背板接口
DA8Ⅱ的背板接口
DA8Ⅱ的背板接口
DA8Ⅱ的背板接口比較齊全,XLR平衡與RCA非平衡輸出各一對,同軸、USB、光纖、AES輸入各一個。值得一提的是DA8Ⅱ還有一個電壓切換撥檔,能夠在100-120V/220-240V之間切換,方便不同電壓地區用戶匹配適合當地的電壓。此外,電源插口下面還有一個保險絲倉,用戶可以自己替換保險絲。
DA8Ⅱ的避震腳墊
DA8Ⅱ的避震腳墊
DA8Ⅱ的四個腳墊也頗有特色,五顆矽膠避震墊圍著螺絲團在一個圈裡,讓人想到貓咪肉呼呼的爪子。總的來說,DA8Ⅱ的外形設計中規中矩,樸實大方。
評測附件介紹
下面介紹一下我們試聽的一些附件。由於解碼涉及到解碼與耳放兩個方面,我們選擇了AURALiC(聲韻)的TAURUS MK2耳放作為解碼試聽耳放。聲韻音響研發了ORFEO甲類輸出模塊並裝備於TAURUS中,為這臺耳放提供了1000mW(600ohm)到4500mW(32ohm)的強大驅動能力,使其能夠充分挖掘耳機的潛能,並且TAURUS實現了低於5微伏的輸出噪聲和超過130分貝的動態範圍,這令其能夠精確捕捉音源傳遞的音樂表情。
AURALiC TAURUS MK2耳放
音樂絲帶Frey一代XLR平衡線
鈺龍CU2 USB線
線材方面,我們使用了這些機器原配的國標電源線。XLR平衡信號線我們選用了音樂絲帶Frey一代,USB線我們使用了鈺龍提供的CU2原廠USB線,需要說明的是這條線不是DA8Ⅱ隨機標配的USB線。
AKG K701
森海塞爾HD600
耳機我們主要參考了AKG K701、森海塞爾HD600這兩隻大耳機,二者是AKG與森海曾經的旗艦耳機,在燒友群體中有著較大的保有量和較高的認可度。
主觀試聽體驗
DA8II相比上一代產品,在其聲音風格和細節做了提升,使用了Crystek CCHD-950-25-100的低相位噪聲音頻晶振,調整了電源供電、LPF電路以及耳放電路,DA8II的聲音更飽滿、有力度、細節也更豐富,耳放部分也進一步提高了力度和透明度。
DA8Ⅱ的背部接口
筆者先說DA8II的耳放表現。買一體機的人群其實是對內置耳放很在意的,都花五六千塊錢買一臺一體機了,當然是希望耳放的表現能讓自己短時間內不必另外購置獨立耳放。總的來說,DA8II的內置耳放素質還是不錯的,畢竟是個甲類耳放,推K701和HD600都沒什麼問題。只不過對於K701這樣其實並不好驅動的耳機來說,DA8II還是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是對於HD600這樣的標杆類產品來說,則會顯得非常中正耐聽,在同價位的一體機產品中這樣的聲底也並不多見,並且其相比一代變得更加飽滿,透明度增加的同時也更加厚潤和通透。
DA8Ⅱ的原裝電源線
DA8II聲場橫向聲場表現要好於縱向聲場,結像還是比較穩定的。解析力屬於比較高的水平,對於這點筆者非常喜歡,當然也有人不喜歡,因為覺得聽著累,這還真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這個沒辦法,如果受不了高解析的話,只能通過換耳機來調節了。總之,這個內置耳放素質還是很不錯的,絕不是可有可無的雞肋。
DA8Ⅱ的原裝USB線
當筆者把DA8II連到TAURUS MK2耳放上之後,心裡想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如果資金允許,還是為DA8II配一臺好點的獨立耳放吧,只有獨立耳放才能充分發揮DA8II的潛力。作為一臺解碼器來說,DA8II無疑是合格的,三頻沒有明顯的短板,稍稍偏下盤。K701在獨立耳放上高頻收斂了很多,低頻也豐滿起來,並且彈性十足;而HD600的解析又好了一些,聲音密度高了一些,並且變得更加透明。聲場方面的提升非常明顯,聲音被舒展開來,自然了很多。人聲略靠前,但不貼耳,位置比較舒服。
總結:
鈺龍這次對DA8的升級談不上脫胎換骨的變化,但是相比一代來說巨大的進步也依然不可否認。這就類似於iPhone型號帶不帶S,帶S肯定是更好了,雖然這種變化並不發生在外觀上,可是在功能和實用性方面顯然更加出色。在一款本來已經表現不錯的型號上進行升級,將其進一步完善化,這意味著鈺龍對自己產品精雕細琢的負責任態度,但我們更希望鈺龍能夠繼續蓄勢發力,推出具有突破性的產品。
要對已經取得聲譽的型號進行換代,謹慎是必須的,因為搞不好就會讓新品砸了招牌,數碼類產品更是如此,例如iPhone的每次升級都頂著巨大的壓力,這個壓力從賈伯斯逝世後就沒有卸掉過。人們總會將新品與它的上一代進行比較,而得出的結論未必都是能鼓舞人心的。
於夢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