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宜瑜:科研儀器設備研製是我國科技研究的動力

2021-01-21 手機光明網

  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突出科學目標引導,鼓勵和培育具有原創性學術思想的探索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為科學研究提供新穎手段和工具,帶動學科發展,開拓研究領域,提升我國科學研究原始創新能力。——陳宜瑜

  人物百科

  動物學家,1944年4月22日出生,福建仙遊人。196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生物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

  對鯉科和平鰭鰍科魚類進行系統的分類研究,發現了5個新屬30多個新種,對鯉亞目科間和平鰭鰍科科下類群提出了新的分類系統,被國內外同行所引用通過對裂腹魚類的起源和演化的分析,探討了青藏高原隆起的時代、幅度和形式,證明青藏高原在第三紀晚期以後曾經歷過3次急劇上升和相對穩定的交替階段,並推測了3次隆升的幅度提出了可用於解釋雲貴高原某些湖泊區系起源的同域成種的進化模式,及邊域快速成種的實例進行了漁業-環境優化對策分析和一系列科學試驗示範,在洪湖建立了兼顧調蓄、漁業、灌溉的養殖新模式。

  (科普中國出品,7月28日編輯報導)

[責任編輯:譚佳昕(實習)]

相關焦點

  • 科學網—訪陳宜瑜:以「工具」突破引領原始創新
    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在設立伊始就拋出了重磅大單。 而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陳宜瑜看來,這個專項的重要性並不僅僅在於其資助經費體量的巨大。 期待自主儀器開拓科學疆土 「現代科技的重大突破越來越依靠科研儀器的進步,特別是基於新原理的新型科研儀器的創新性發展。」陳宜瑜指出,「可以說,科學儀器的進展代表著科學前沿的方向,科學儀器的創新既是科技創新的組成部分,也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支撐。」
  • 【科技日報】陳宜瑜:負責任的科研行為有賴教育
    在世界許多國家,為引導學生領會科學道德與科學職業的倫理精神,大學和研究機構的研究生都有一門必修課——科研誠信。但我國開設相關課程的高等院校寥寥無幾,也缺乏適合的教材和讀本—— 執掌著120億科研經費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陳宜瑜院士最近做了一件「小事兒」——親自參與挑選並組織翻譯出版了《科研誠信:負責任的科研行為教程與案例》一書。
  • 提升國產科研儀器研發水平
    圖為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高端科研儀器設備郭守敬望遠鏡。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供圖  一個國家的科研儀器研發水平,不僅是科研實力的體現,更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基礎科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研製高端科研儀器,除了需要深厚的科學功底,還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作支撐。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四十一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年夫順說,由於我國的科技水平和工業基礎仍與世界先進水平有一定差距,關鍵材料、器件、工藝和設計手段等仍顯不足,導致儀器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難以滿足用戶要求,產品缺乏競爭力。
  • 福州大學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
    記者1日從福州大學獲悉,由該校化學學院楊黃浩教授主持申報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自由申請)「X射線發光光譜與生物成像分析科學裝置」,近日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批准立項,直接經費667萬元。這也是福建省屬高校首次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實現了零的突破。
  • 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冷中子非彈性散射譜儀的研製...
    2月25日,中國人民大學組織專家在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進行了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冷中子非彈性散射譜儀的研製」項目的技術驗收會。「冷中子非彈性散射譜儀的研製」項目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於2012年立項資助,並於2013年1月開始實施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項目(項目批准號:11227906),資助額度為1.11億元,是目前為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對高等學校資助單項經費最高的項目。
  • 長春光機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1.5米掃描幹涉場曝光系統順利通過...
    2020年8月24-25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學部在長春組織專家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1.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王承文,項目依託單位長春光機所所長賈平,中科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局長鄭曉年分别致辭,肯定了項目組「十年磨一劍」攻堅克難的精神和兢兢業業的付出,強調了儀器設備在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以及科技強國建設中的重要地位,並希望長春光機所充分發揮好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的重要作用。
  • 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全自動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研製」通過...
    5月15日,由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全自動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研製」通過驗收。驗收專家組由中科院院士徐濤擔任組長。該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標誌著全球首臺自動化幹細胞誘導培養設備誕生,首次實現了基於機器學習的幹細胞自動化識別以及誘導培養。
  • 福州大學實現福建省屬高校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零的突破
    新聞中心訊/近日,由福州大學化學學院楊黃浩教授主持申報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自由申請)「X射線發光光譜與生物成像分析科學裝置
  • 把國產科研儀器用起來
    條紋相機是同時具備超高時間解析度與高空間解析度的唯一高端科學測量與診斷儀器。項目團隊經過5年多的努力攻關,最終研製出了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性能條紋相機。   高端科研儀器的研製往往是我國的短板,研發和生產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此次高性能條紋相機能夠研製成功,一方面得益於長時間的技術積累。
  • 十一五期間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科學儀器設備研製與開發」項目匯總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科學儀器設備研製與開發」共設置13個課題,其中課題一~課題八採取公開招投標的方式確定課題承擔單位(儀器信息網曾對此進行過報導:「科學儀器設備研製與開發」課題招標結果公告
  • 大醫二院首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
    近日,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王琪教授牽頭、與北京大學微納米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王瑋教授聯合申報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面向腫瘤轉移可視化研究的自體循環腫瘤細胞『捕獲-標記-回輸一體化』設備」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批准立項,直接經費580萬元。這是我院首次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也是遼寧省醫學院校首次獲批該類型項目。
  • 核磁共振波譜儀出海 高端科研儀器國產化值得期待
    現代科技發展實踐表明,科研儀器是科學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誰在科研儀器上率先突破,誰就往往能佔據科學研究的先發優勢。  近年來,我國的科研儀器在國產化上已取得積極進展,但由於歷史積累不足等多方面原因,高端科研儀器依賴進口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觀。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徵程中,科研儀器特別是高端科研儀器如何儘快實現國產化,已成為一個不容迴避的重要問題。
  • 大連醫科大學首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
    近日,大連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王琪教授牽頭、與北京大學微納米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王瑋教授聯合申報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面向腫瘤轉移可視化研究的自體循環腫瘤細胞『捕獲-標記-回輸一體化』設備」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批准立項,直接經費580萬元。這是大連醫科大學首次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也是遼寧省醫學院校首次獲批該類型項目。
  • 十一五「科學儀器設備研製與開發」重大項目總結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科學儀器設備研製與開發」共設置13個課題,其中課題一-課題八採取公開招投標的方式確定課題承擔單位(本網曾對此進行過報導: 「科學儀器設備研製與開發」課題招標結果公告),課題九-課題十三則採用公開申報的方式確定承擔單位。
  • 科學網—陳宜瑜專訪:讓優秀科研人員20年「不愁吃」
    「國際績效評估充分肯定了資助管理績效,更為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的科學基金制,推動中國基礎研究發展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意見和建議。」陳宜瑜說。 過去一年,按照更加側重基礎、更加側重前沿、更加側重人才的戰略導向,科學基金在優化學科均衡發展環境、推進人才資助工作、積極推動創新儀器的研製等方面取得了進展。
  • 第二屆中國科學儀器設備自主創新峰會即將開幕!
    這些問題在第二屆中國科學儀器設備自主創新峰會你都可以找到答案為進一步提升中國科研儀器設備自主創新能力,精準掌握「卡脖子」關鍵部件和整機情況>2.國家重大儀器研發項目發展規劃思考3.抓緊建設國際化產創融合研究院和商業化加速器,為中國科學儀器行業迭代升級和生態建設提供澎湃動力4.
  • 袁亮院士主持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申報研討會
    3月29日,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申報研討會在舜耕樓1121會議室舉行。項目申報合作單位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周福寶一行6人出席會議;項目申報合作單位山東大學副校長李術才院士等5人在山東參加視頻會議和討論。會議由校長袁亮院士主持。
  • 【科研院所】『海上哨兵』的創新之路——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一起來了解該研究所對海洋資料浮標的研發過程吧!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秉承「拼搏、務實、開放、創新」的科研攻關精神,研製的海洋資料浮標系統有效支撐並加快促進海洋環境監測行業的健康發展。
  • 超大型電磁振動臺國家重大科研儀器專項獲批
    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和蘇州東菱振動試驗儀器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項目「超大型電磁振動試驗臺動力學設計、控制及裝備研製」正式得到批准立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資助。
  • 哈醫大四院順利召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2020...
    哈醫大四院順利召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2020年度交流會2020年12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項目 「多核素同步一體化腫瘤分子成像儀器研製」項目2020年度交流會在哈爾濱市松北區敖麓谷雅酒店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