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國產科研儀器用起來

2021-01-08 人民網

  高端科研儀器的自主研製水平是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標誌,要儘快彌補這方面的短板,除了注重研製,也要注重推廣和使用

  

  日前,由中科院西安光學與精密機械研究所自主研製的高性能條紋相機順利通過驗收。條紋相機是同時具備超高時間解析度與高空間解析度的唯一高端科學測量與診斷儀器。項目團隊經過5年多的努力攻關,最終研製出了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性能條紋相機。

  高端科研儀器的研製往往是我國的短板,研發和生產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此次高性能條紋相機能夠研製成功,一方面得益於長時間的技術積累。據了解,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中科院西安光學與精密機械研究所的相關科研人員一直在高性能條紋相機技術領域不斷探索、持續研發,即使在最困難的時期也沒有中斷。正是憑藉這樣的堅持和努力,高性能條紋相機才最終得以研製成功。

  另一方面,高性能條紋相機能研製成功,也得益於國家政策和資金的大力支持。我國從1998年起就開始支持重大科研儀器的研發,發改委、財政部、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門相繼設立了科研儀器設備研發的相關計劃和專項。「高性能條紋相機研製」就是在中國科學院和財政部支持下啟動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

  高端科研儀器的自主研製水平是一個國家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標誌,不少重大科學發現都是科學家們在提高儀器性能或研製新原理儀器的過程中發現的。我國著名光學家王大珩先生曾經說過,機器是改造世界的工具,儀器是認識世界的工具。這些年來,在科研人員的努力和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國成功研製了一批高端科研儀器,為國家科研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必須看到,由於基礎仍較為薄弱,高端科研儀器主要依賴進口的局面還沒有改變。要儘快補上這塊短板,除了在研發上給予穩定支持之外,還應在應用和產業化方面給予有力扶持。

  目前國產科研儀器在實際推廣和應用時還是會面臨一些難題,往往較難得到用戶信任。跟已經使用多年的國外成熟儀器相比,新研製的國產儀器也許會存在一些不足,但如果不多加使用,就得不到反饋意見,也就無法繼續改進和完善。事實上,國際上那些先進的科研儀器也都是在多年應用中一代一代不斷成熟和完善起來的。

  科學儀器設備是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的基石,當前現代科技的重大突破越來越依賴於先進的科學儀器。掌握了最先進的科學儀器研發技術,往往意味著掌握了科技發展的主動權。相信在相關部門、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高端科研儀器的研製和應用之路會越走越寬。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28日 18 版)

(責編:孫競、熊旭)

推薦閱讀

圖解:一張"教育成績單」 看砥礪奮進的五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教育事業取得了歷史性進展,總體發展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人才,提高了全民族素質,推進了科技創新、文化繁榮,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貢獻。 【詳細】

「雙一流」建設名單落地:非新無以為進,非舊無以為守這次「雙一流」高校遴選採取競爭優選、專家評選、政府比選、動態篩選的方式,是認定「雙一流」建設高校,而不是確定「雙一流」身份。「雙一流」建設,從方案設計之初就強調不是終身制,不是固化的。【詳細】

相關焦點

  • 提升國產科研儀器研發水平
    當前,我國科研儀器依賴進口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觀,科研儀器研製短板亟待補齊。  科學儀器研發,既需要理論上的創新,也有賴於產學研的協同合作,還要有良好的體制機制保障。做強國產科研儀器,我們應如何作為?  科研儀器研製要考慮用戶和應用市場需求,提高實用性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學儀器尤其是高端科研儀器的重要研製力量。
  • 填補國產空白,實現納米級別的精密位移!科研創新從儀器創新開始
    許智解釋道,當下國內在尖端科研儀器的研製方面相對落後,很多尖端設備都需要進口。然而,儀器設備對科研的重要性不亞於「一口好鍋」。在他看來,儀器是科研的重要基礎,特別是對物理學家來說,科研的創新是從儀器創新開始的,有好的儀器才能做出好的結果。最先進的結果,通常是在最先進的儀器上做出來的。
  • 核磁共振波譜儀出海 高端科研儀器國產化值得期待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徐堅說,在多數高端科研儀器領域,由於基礎薄弱,依賴進口的局面仍沒有得到改善,研發和生產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國產高端科研儀器研發還需跨越障礙  究竟是什麼卡住了高端科研儀器國產化的脖子?  受訪者指出,高端科研儀器的開發往往要依託基礎研究上的進步,而前期基礎研究不足,是阻礙國產高端科研儀器研發的重要因素。
  • 國產直讀光譜分析儀器的發展歷程
    國產光譜分析技術近年發展快速,國產直讀光譜儀慢慢已經能夠滿足國內大部分市場,光譜技術在多年來漸漸發展成熟,很多廠家開始考慮使用國產直讀光譜儀,學校科研也開始陸續採購國產直讀光譜儀。這幾年國家對環保把控嚴格,這項檢測技術沒有汙染,並且可以幫助檢測汙染和廢棄物,一些回收公司中直讀光譜儀漸漸流行起來。 光譜起源於17世紀,1666年物理學家牛頓第一次進行了光的色散實驗。他在暗室中引入一束太陽光,讓它通過稜鏡,在稜鏡後面的白屏上,看到了紅、橙、黃、綠、蘭、靛、紫七種顏色的光分散在不同位置上即形成一道彩虹。這種現象叫作光譜。
  • 評儀器技術之「最」探國產儀器創新之路——ACCSI 2012科學儀器...
    而國產氣相色譜-單四極杆質譜若想突出重圍,或在技術上超越進口產品,或者是儀器「能」用,同時價格極低,即以高性價比佔領市場。但是目前,這兩方面,國產氣相色譜-單四極杆質譜都很難實現,其核心技術如真空系統、分子渦輪泵、質量分析器等皆是採用「別人」的技術,核心部件受制於人,導致整機價格相對於進口產品很難產生優勢。
  • 國產儀器如何走向世界 拉曼光譜儀備受關注
    伴隨著大量支持政策的出臺以及相關法規的自主,拉曼光譜技術逐步走出了實驗室,走進了市場,各個高校、科研院所也開始將自己的拉曼光譜技術推向市場,也更多的曝光在了聚光燈之下。 在拉曼光譜領域的研究中,我國起步並不算晚。以張樹霖教授為代表的老一輩科研工作者很早就開始了科研級別的拉曼光譜儀產品的研製工作,並在國際上取得了廣泛關注。
  • 國產儀器面臨的「傲慢與偏見」——訪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由於他們的分析思路和方法一直存在問題,一直是用以前的經驗值及早期儀器簡單測試結果作為生產檢驗依據,通過調整儀器分析參數的方法使分析結果符合原先的檢驗依據,並一直強調生產不會出問題,一旦分析結果與之前依據不一致,就直接認為我們的儀器有問題。
  • 政府將加大對國產測試儀器採購力度
    國產科學儀器,尤其是民營科學儀器企業基本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發展起來的,時間短,底子薄。與會人員普遍認為,國產科學儀器與進口產品相比,在整體上是有一定的差距,也因此,政府採購中的高端實驗室鮮見國產科學儀器的身影。但現在,則是連縣級及以下採購中,都開始明確地要求採購進口儀器。
  • 國產科學儀器市場需要開展有效的驗證和評價工作
    國產科學儀器產業能力提升【國產科學儀器市場需要開展有效的驗證和評價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呼籲:國產創新產品需要「試用」生態,不斷使用、反饋、磨練,才能從可用走向好用。這一條同樣適用於我國科學儀器產業。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國產儀器已經到了能夠很好滿足市場需要的階段,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雙方的信任問題。 信任從哪裡來?
  • 國產拉曼光譜之儀器發展概況解析:成績與挑戰同在
    在拉曼光譜技術上,我國的研究工作起步並不晚,以張樹霖教授為代表的老一輩科研工作者很早就展開了科研級別的拉曼光譜儀產品的研製工作,並取得了廣泛的國際認同,但國產商業化的拉曼光譜儀在研發新技術上一直滯後於國外,例如差分技術、紅外與拉曼聯用技術、透射拉曼光譜技術、空間位移拉曼技術、超低波數、拉曼光鑷技術、TERS等國外的廠商已經在國內有產品進行銷售,而國內的廠商還處於對常規拉曼研發和完善階段;在科研級別的大型顯微共聚焦拉曼技術的研發上
  • 國家政策支持 國產科學儀器的春天來了嗎
    美國一邊賺著中國的錢,一邊想方設法打壓中國一些有競爭力的高科技企業,對高校及科研機構也不放過,甚至黔驢技窮的制裁到一個廈門一個普通的民警,難道一個普通的基層民警就能威脅到美國嗎,真是可笑至極。針對近兩三年美國對中國經濟實體打壓,對中國政府的極限施壓,中美的關係已經跌破冰點。國家開始調整對美政策,對美國一些進口產品進行對等制裁。
  • 權威的驗證評價,助力國產檢測儀器強勢崛起
    2014年,海光公司成功申請北京市科委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科學儀器開發培育項目,研發出第二代液相色譜原子螢光聯用儀,2015年7月正式參與國產檢測儀器驗證與綜合評價項目。這款儀器在整機性能指標和功能等各方面均處於同類儀器領先水平,通過驗證與綜合評價,在國家食品行業已初步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國外普遍採用的形態分析方法——LC與ICP-MS聯用法的儀器價格、維護成本都非常昂貴。
  • 郭冬發力促國產質譜儀器發展——訪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
    我們特別希望國產質譜儀器能夠發展起來,將我們實驗室的儀器逐步更新成性能優良的國產儀器。」   2012年天瑞儀器在國內首次推出了ICP-MS。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購置後進行日常檢測,據介紹,預計明年就能收回成本。 「只有國產儀器強大了,我們才不至於太被動。」郭冬發說道。
  • 這100類儀器,國產與進口該如何選擇?
    適用於工礦企業、科學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實驗室、化驗室作精密衡量分析測定之用與進口產品相比,國產天平主要存在可靠性差,精度低、響應時間長、一般不能內置自動校正等問題,目前1/100000以上的電子天平目前國內還沒有批量生產。
  • 國產近紅外光譜儀器與應用發展「診斷」——訪江蘇大學陳斌教授
    日前,儀器信息網編輯採訪了陳斌教授,探討了國產近紅外光譜儀器發展的現狀,陳斌教授直言了國產儀器與進口之間的差距、國產儀器發展存在的「瓶頸」,乃至未來發展方向等問題。   關於國產近紅外光譜儀器與進口儀器的差距,陳斌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國產近紅外光譜儀器長期穩定性差、信噪比精度差、測量附件種類少、功能單一、軟體的人性化不夠理想,科研院所等應用單位不願接受國產近紅外光譜儀器;   (2)國產近紅外光譜儀器基本上還是採用傳統的一般光譜儀器的製造工藝,缺少一定的光學器件、電子元器件的篩選、配對檢測平臺,這些因素累積到整機上就造成了可靠性差
  • 【國產好儀器】您認為國產氮吹儀、旋轉蒸發儀哪家強?
    為推動國產儀器發展,解決用戶對國產儀器選購的困難;以「用戶說好才是真的好」為原則,篩選出優秀的的國產科學儀器設備及其生產企業,代言國產科學儀器新形象。
  • 國產光譜儀器未來發展探析
    鑑於當前國產光譜儀器同質化嚴重、用戶對國產儀器認可度不高、儀器可靠性與進口優秀產品之間存在一定差距、低價競爭導致的利潤下降、進口品牌推出中低端產品加大國產儀器的競爭壓力等問題,2013年8月16日-17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發起的第五期「科學儀器發展高層沙龍暨光譜儀器問題點與對策研討會
  • 國產儀器「創新100」企業報導第17站——深圳市善時儀器有限公司
    為助力國產科學儀器發展,篩選和扶持一批優秀的科學儀器產品和企業,在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等單位的支持下,由儀器信息網主辦、我要測網協辦的「國產科學儀器騰飛行動」於2013年9月5日正式啟動。
  • 農業部2.8億儀器招標採購 老專家質疑國產儀器受不公正待遇
    我深知,我國儀器設備的總體水平確實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有一部份儀器設備尚無國產品。為此,在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中,我國財政部、發改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等都設立儀器設備研製、開發和產業化等重大專項或計劃,累計投入數十億中央和地方財政,用于振興我國儀器設備技術和產業,並取得可喜的快速發展,填補了不少空白(請參閱附件:國產好儀器手冊)。
  • 斬獲儀器採購大標 國產離心機品牌強勢崛起
    近年來,我國離心機市場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國內科研機構、實驗室等大批量的採購動態和不斷革新的儀器品質,都推動國內離心機品牌強勢崛起,為我國離心機市場譜寫了多元化的序曲。筆者特別整理了2016年上半年離心機斬獲的儀器設備採購大標,和本年度重點推出的離心機品牌,充分展示了我國離心機市場蓬勃壯大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