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發力促國產質譜儀器發展——訪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

2020-11-26 儀器信息網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是全國擁有最全面的無機質譜儀器的單位之一,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就開始了質譜技術的應用研究,在這個領域有著深厚的技術積澱。如今每年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承接的來自全國各地及國外的樣品量達到10萬件。

  郭冬發目前擔任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兼分析測試研究所所長一職。在2013年11月召開的全國無機及同位素質譜會議上,郭冬發向與會人員呼籲一定要多使用國產質譜儀器,當時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前,儀器信息網(www.instrument.com.cn)編輯專程採訪了郭冬發,請他為我們介紹了他目前的主要研究工作,質譜技術在核地質分析領域的應用情況,以及對於國產質譜儀器發展的看法和建議。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所長郭冬發

  30年來始終聚焦於無機質譜在地質分析領域的應用

  1984年,郭冬發進入大學學習分析測試,畢業後就一直在核地質分析領域工作,其中2003~2005年,曾任國際原子能機構武器核查專家。30年來,他從事的技術工作涉及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與流動注射及氫化物發生聯用技術、α&γ能譜分析技術、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技術、微粒同位素分析技術、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熱電離飛行時間質譜技術、雷射飛行時間質譜技術、分析方法標準化和標準物質研究等,主要研究對象為鑭系和錒系元素。

  從2001年開始,郭冬發負責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的工作。目前他主要致力於質譜技術在核地質分析中的應用方法開發及質譜儀器研製。「我們的目標是提供從採樣、碎樣、制樣、到分析檢測、數據處理的一攬子的解決方案。要採哪些代表性樣品、採完以後如何制樣,要用哪些儀器去分析,測完以後得到的數據該如何解釋,這些數據能說明什麼問題,整個流程都是我們需要研究的對象。我們希望能在核地質分析領域提供更全面和專業的服務。」郭冬發說。

  由於在核地質分析當中常常有一些特殊要求的分析任務,商品化儀器不能完全滿足要求。郭冬發便通過採購國內國外多種質譜整機和零部件集成,輔以自行設計的軟體和方法來搭建所需要性能的儀器。他說:「我們用於樣品分析的儀器往往是買、攢、租、造,樣樣都有可能。只要國內廠家有適合我們用的質譜儀或關鍵部件,我們都有可能試試。廣州禾信、江蘇天瑞都為我們提供了質譜產品,性能還不錯。」

  儘管郭冬發及其團隊研發了分析測試專用試劑和多款新型儀器,並且在自己的實驗室用得不錯,如微量鈾分析儀專用試劑、鐳氡分析儀、核質譜儀,還有專門用於同位素分析制樣的前處理裝置等等。不過這些儀器都是由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自己的公司進行產業化對外銷售,並沒有與專門的儀器公司進行合作。

  郭冬發說:「其實歷史上,我們也嘗試過技術轉讓,但從來都沒有成功過。一方面是由於國有單位的體制限制,另一方面企業的誠信也是一個問題。現在我們與企業的合作,主要以技術服務為主。如果有一天單位體制改革,大環境變了,科研院所的力量都釋放出來,那影響將會非常大。」郭冬發說。

  微區原位、高靈敏度、高通量、元素形態分析——地質樣品分析的新挑戰

  在郭冬發近30年的從業時間裡,無機質譜技術經歷了飛速發展。郭冬發說:「ICP-MS從問世到現在已成為了一種常規的分析測試手段,同XRF結合是地質領域解決無機元素分析的最佳組合。熱電離質譜技術在同位素測量的靈敏度和解析度方面的提升,很好地促進了同位素地質年代學的發展。氣體同位素質譜儀在碳(C)、氮(N)、氧(O)、硫(S)、氬(Ar)等同位素比值的精確測量方面也有著特別的優勢。」

  那麼目前核地質分析領域還有哪些亟須解決的問題呢?郭冬發說:「主要是固體樣品微區原位分析,以及高靈敏度、高通量分析。因為過去主要是地表找礦,採用簡單的伽馬輻射儀就能實現。而現在這種類型的礦在地表很難找了,只能往深處探測,或者捕捉地表土壤的微弱信息,這就需要依靠高靈敏度、高通量的檢測手段。」

  「另外元素形態分析也是一個難題,比如固體樣品中六價鈾和四價鈾的分析,現在還主要採用半實驗半推理的方式進行檢測。」郭冬發說。高靈敏度、高通量本身就是質譜分析的強項,ICP-MS進行元素形態分析已有很多成功案例,但以水溶液樣品為主。在未來的發展中,質譜技術將在地質分析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地質行業是無機質譜應用的重要領域,卻難見國產質譜儀

  隨著無機質譜技術的發展,地質領域已經成為了質譜儀器應用的重要領域之一。 「從儀器的貢獻來說,在我們實驗室裡,雖然樣品中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的量不到1%,但測量需要質譜儀器來完成。我們通過質譜分析獲得的收益佔實驗室總收益的50%以上。而從市場佔有率來說,現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熱電離質譜、穩定同位素質譜、高靈敏高精密度二次離子質譜等無機質譜分析技術在地質領域的市場份額最大,而且質譜儀價格較高。另外核燃料檢測也是質譜儀需求的重要領域之一。」 郭冬發說。

  儘管如此,但多年以來,我國質譜儀器,尤其是無機同位素質譜儀器在這個領域的數量卻很少。而作為一家涉「核」單位,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在進口質譜儀器的採購中受到諸多限制。好在我國一些單位已經能生產包括四級杆、飛行時間和磁質量分析器類型的質譜儀了。郭冬發團隊自己研製的質譜儀整機和樣品前處理裝置等也在他的實驗室發揮重要作用。郭冬發說:「進口儀器價格貴,維修也不到位。我們特別希望國產質譜儀器能夠發展起來,將我們實驗室的儀器逐步更新成性能優良的國產儀器。」

  2012年天瑞儀器在國內首次推出了ICP-MS。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購置後進行日常檢測,據介紹,預計明年就能收回成本。 「只有國產儀器強大了,我們才不至於太被動。」郭冬發說道。

  以「補貼」的形式促進更多用戶使用國產儀器

  其實我國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推出了同位素質譜儀,之後不斷有科研院所和企業單位參與到質譜儀器的研發和生產當中,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當前國家也對於質譜儀器的開發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支持。對於國產質譜儀器發展存在的問題,郭冬發說:「現在大家都想做整機,而質譜儀器所需的關鍵零部件缺少專業廠商,儘管已經有少數單位開始做這個事情,但真正要將整機做好,離不開零部件的性能提升。同時做整機對人力、物力的要求也高。」

  「中國質譜儀器發展面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市場化部分做得不好。儀器只有在用戶的使用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會進步。所以如果能有更多的用戶使用國產儀器,對於儀器的改進幫助會更大。」郭冬發說道。

  「現在政府對國產儀器的發展給予了大量的資金支持,但是如果能將部分資金,按照類似家電下鄉的政策,對採購國產儀器的用戶給予一定的補貼,擴大國產儀器的用戶量,從用戶的角度推動國產儀器的發展,可能更有效。可以按照儀器最終的市場銷售情況,給予『出生』的儀器而不是儀器的『父母』進行補貼,這樣對於推動國產儀器發展效果或許更好。」郭冬發說道。

  按市場配置資源,國產儀器發展的新機遇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郭冬發認為這將是國產儀器發展的一個好機會。他說:「以前有許多單位在儀器採購中『不差錢』,重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其資金主要靠政府財政資金支持。今後或許會減少發包項目式的資源配置,而會更加注重通過市場配置資源。這對企業來說是個新機遇。」

  「現在有些單位過分關注發表文章。其實,當前我國缺的不是論文,我們發表的論文總數已達到世界第二位,我們缺的是論文背後實實在在能發揮作用的東西。如果通過市場來配置經費,想必大家會在科研成果的轉化方面做更多的努力,用戶購置儀器就會理性很多,這樣國產儀器的市場機會才能更大。」郭冬發說。

採訪編輯:秦麗娟

  附錄1:郭冬發個人簡歷

  郭冬發(1965年1月生),1984年畢業於東華理工大學分析系,1989年獲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核地質分析專業工學碩士學位,2005年獲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核燃料與材料分析專業工學博士學位。現任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兼分析測試研究所所長、二級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分析測試學科帶頭人、中核集團地礦事業部分析測試技術項目總地質師。兼任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地礦實驗分會副主任、全國核能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國土資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等職。主要經歷如下:1984~1986年在東華理工大學任助教,主要從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教學與實驗工作;1989年加入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至今,先後任課題負責人、室副主任、室主任等職,其中,2003~2005年,任國際原子能機構武器核查專家。主要技術領域涉及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與流動注射及氫化物發生聯用技術、α&γ能譜分析技術、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技術、微粒同位素分析技術、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熱電離飛行時間質譜技術、雷射飛行時間質譜技術、分析方法標準化和標準物質研製等,主要研究對象為鑭系和錒系元素。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十多項,公開發表論文六十多篇,獲專利十多項,制定各類標準十多項。現致力於核地質分析測試技術研究與應用開發,力推國產質譜儀器的發展。

  附錄2: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核工業地質分析測試研究中心)

  http://www.albriug.com

  核工業地質分析測試研究中心是以核能材料、放射性標準物質、地質礦產和環境分析測試技術研究與服務為主的綜合性檢測實驗室技術機構,也是核工業地質行業的仲裁分析測試實驗室,研製和保管著天然放射性成分分析國家一級標準物質,具有國家計量認證資質認定證書和國家實驗室認可證書。

  目前,核工業地質分析測試研究中心共有職工80多人,其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6人、博士和碩士學位獲得者33人、國家一級計量師2人。研究所擁有完整的樣品加工、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核素分析、微區成分鑑定和有機物分析實驗設施和儀器設備。多年來,研究所在鈾礦地質分析領域取得眾多重要科研成果,並成為國家或行業標準推廣使用。秉承分析測試研究所雄厚的人才和裝備優勢,核工業地質分析測試研究中心實施現代化管理,在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IMS)輔助下,按照國際標準ISO17025的要求規範運作,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

相關焦點

  • 國產ICP-MS:不再追隨 發展專用化——訪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是以核能材料、地質礦產和環境樣品分析測試技術研究與服務為主的綜合性檢測機構,在放射性標準物質製備、放射性分析、光譜與質譜分析等技術領域有著深厚的沉澱。
  • 「我要測網」訪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中心
    近日,「我要測」工作人員參觀訪問了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中心。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中心郭冬發主任、崔建勇副主任熱情接待了「我要測」工作人員。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前身是創建於1955年的第二機械工業部三局中心實驗室,
  • 打破國外壟斷 支持國產質譜發展
    【導語】在2013年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大會上,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的郭冬發研究員做了題為「國產質譜儀應用實踐」的報告,列舉了要用國產質譜儀的三大理由,語驚四座。   實驗室自主研發的雷射熱電離飛行時間質譜儀(LI/TI-TOF-MS)   據了解,郭冬發老師所在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的應用特色為核素分析和同位素分析,並擁有大量的質譜儀器。
  • 聚焦離子源技術 暢談國產質譜發展——BCEIA 2011質譜儀器評議活動...
    2011年10月12-15日,由科技部批准、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辦的「第十四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及展覽會  BCEIA 2011質譜儀器技術評議活動由軍事醫學科學院魏開華研究員主持,參加評議的專家有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王光輝研究員、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汪正範研究員、中石化石油化工研究院蘇煥華教授、中國農業大學李重九教授、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趙曉光教授、地質科學研究院李冰教授
  • 從中國質譜年會看質譜技術與市場
    一、全球質譜市場年增長率超過10%,中國市場增長更快  近十年來,質譜行業發展突飛猛進,各種質譜新品的推出也是令人眼花繚亂。據儀器信息網統計,2008~2012年期間各大質譜儀器廠商推出質譜新品已經超過了90臺,液質佔據了絕大多數;其中三重四極杆質譜最多,約佔24%,四極杆飛行時間約佔14%。
  • 2017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召開
    中國質譜學會副理事長、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研究員郭冬發致開幕詞  郭冬發在致詞中談到,從1912年湯姆遜研製第一臺簡易同位素質譜儀到現在,共有11個諾貝爾獎授予了在質譜技術的誕生、發展以及應用方面有傑出貢獻的科學家。
  • 東西分析再攀國產GC/MS高峰——訪北京東西分析儀器有限公司李選培...
    質檢總局科技司候玲林司長說:「東西分析在本課題中為國家做出了貢獻,在質譜方面走在了國內前列,關鍵是實現了國產質譜儀器從「無」到「有」的突破,從而迫使同類進口儀器大幅降價,為國家節省了大量資金。希望東西分析在『十二五』中繼續把本課題質譜產品的後續工作做得更好,要高起點的把企業做大做強,做成民族儀器的知名品牌。」
  • 國內首套雙束聚焦離子束與飛行時間二次離子質譜聯用系統即將投入...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中心是以核能材料、放射性標準物質的製備、地質礦產和環境分析測試技術研究與服務為主的綜合性檢測實驗室技術機構,也是核工業地質行業的仲裁分析測試實驗室,是地質行業同位素分析、微束分析等領域的權威機構。
  • 天瑞儀器在京隆重發布三款質譜儀新品
    專家評議:國內質譜領域優勢發展廠商  此次發布的三款質譜儀新品,在日前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組織的「天瑞儀器質譜儀系列新品評議會議」上,亦得到了國內質譜領域知名院士專家的認可和支持。  「天瑞儀器質譜儀系列新品評議會議」召開於3月3日,天瑞大廈。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秘書長劉長寬主持。
  • 楊嘯濤:國產原子光譜不改進將遭滅頂之災——訪國家地質實驗測試...
    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研究員楊嘯濤,1970年開始從事原子光譜分析和儀器研製,至今已有40多年。   楊嘯濤笑稱自己是光譜的「老兵」,光譜儀器生產製造相關的車鉗刨銑電都幹過,從70年代開始到現在一直「搞」原子光譜,現在偶爾也涉及分子光譜。
  • 可攜式質譜及全固態ICP光源新儀器發布會
    儀器信息網訊,2009年11月27日下午,由中國計量科學院和清華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單位研製的可攜式質譜和全固態ICP光源新儀器發布會於BCEIA2009期間在北京展覽館A會議室成功召開,近100位相關部門領導、專家學者、儀器廠商代表和媒體記者參加了此次發布會
  • 深究質譜儀器原理 探索質譜應用潛力
    儀器信息網訊 2019年10月24日,BCEIA2019在京開幕的第二天。同期,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儀器評議辦公室主辦的分析測試儀器與評議活動順利舉辦。作為本次評議活動的一部分,質譜儀器評議活動在24日下午召開,該活動旨在構建國內外儀器技術的交流平臺,為質譜業內的儀器研發者、應用從業者以及儀器廠商跟蹤國內外質譜儀器技術的發展與趨勢以及市場需求服務,為國家科學儀器技術發展決策提供參考。
  • 訪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分析測試中心
    百家實驗室:訪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分析測試中心(瀚盟生物技術(天津)有限公司)  為了解中國科學儀器的市場情況和應用情況  瀚盟生物技術(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瀚盟」)成立於2009年6月,由晨興集團受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TEDA泰達)委託獨資成立,負責管理運營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分析測試中心」(以下簡稱「中心」)。
  • 郭冬發力促國產質譜儀器發展(附圖)
  • 深度探討中國質譜產業發展的表象與實質——第三屆質譜儀器研發...
    本屆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質譜儀器學術組主辦,會議為期2天,近150位質譜研發領域資深專家匯聚一堂,共有20位質譜儀器、部件研發以及相關應用專家帶來了精彩報告。同時,會議還組織了自由討論環節,行業內眾多專家各抒己見,共同就質譜儀器技術和產業發展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 2019年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第三輪通知)
    由中國質譜學會(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儀器專業委員會、無機質譜專業委員會和同位素質譜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和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安特百科(北京)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協辦的《2019年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將於2019年9月20日至23日在貴州省貴陽市召開。
  • iCMS2019第三天 質譜在地礦能源及環境中的應用分享
    儀器信息網訊 2018年12月4日,由儀器信息網與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美國華人質譜學會聯合主辦的「第十屆質譜網絡會議」(iConference on Mass Spectrometry,簡稱iCMS 2019)於2019年12月2
  • 一次破釜沉舟的創業:禾信儀器的「國產」質譜儀之路
    它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涉及高端醫療器械、環境檢測、生物醫藥、食品安全、國防軍事等,幾乎所有的分析測試領域都需要質譜儀器。對於國家來說,它具有產業和戰略的雙重支撐作用,「是百億級體量的產業,並能夠推動萬億級的產業。」但在2010年前,中國在高端質譜儀器領域幾乎完全依賴於進口,是高科技研究中「卡脖子」的一環。
  • 劉敦一談中國儀器研製困境——訪北京離子探針中心主任劉敦一研究員
    這個課題是由北京離子探針中心牽頭,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復旦大學等單位參與其中,各自負責不同的子課題。」  「我們取得了一系列課題成果。本課題的主要目標是儀器核心部件,但也搭建了飛行時間二次離子質譜儀(TOF-SIMS)、離子阱飛行時間質譜儀(Trap-TOF)的整機。
  • 二次離子質譜儀器核心技術及關鍵部件研究與開發項目通過驗收
    2011年6月21日,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北京離子探針中心牽頭,聯合了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和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共同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二次離子質譜儀器核心技術及關鍵部件研究與開發」(編號:2006BAK03A21)在京順利通過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