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視頻|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院士在哈工大(深圳)細數人工智慧「前世...

2020-11-28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活動現場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哈工大(深圳)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執行院長王軒教授接受記者採訪

&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19年11月15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餘俐潔 張嘉俊 通訊員 吳銳嬋)11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在哈工大(深圳))進行了一場名為「人工智慧發展現狀和趨勢」的講座。高文院士以深入淺出的講解細數人工智慧的「前世今生」,並描畫出人工智慧未來發展的藍圖,吸引了近千名師生聆聽。他認為人工智慧發展夯實人才基礎的重任必將落到高校的肩頭。

&nbsp&nbsp&nbsp&nbsp「人臉識別、機器翻譯等單一智能都是弱人工智慧,遠遠沒有達到強人工智慧的級別。不是很多個弱人工智慧組合在一起就能實現強人工智慧,目前的系統還都做不到。」高文院士認為,在人工智慧的概念劃分上,依照人工智慧發展水平可簡單分為「強人工智慧」和「弱人工智慧」。他從人工智慧的定義入手,讓縈繞在同學心頭的很多迷惑迎刃而解。「雖然未來強人工智慧技術演進和發展的方向存在不確定性,但弱人工智慧廣泛應用,為行業賦能已成大勢」,高文院士認為,作為新一輪技術革命及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人工智慧正在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這一點毋庸置疑。

&nbsp&nbsp&nbsp&nbsp講座中,高文院士梳理了人工智慧的發展脈絡,以生動的故事和深入的剖析,讓聽眾理解了人工智慧的基本原理。他指出,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中,中國和美國處於領先地位,但中國發展人工智慧目前是短板和優勢並存。一方面,強有力的戰略引領好政策支持,種類齊全的海量數據資源,豐富、廣泛的應用場景以及極具潛力的青年人才快速成長和聚集將為我國人工智慧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另一方面,與全球人工智慧發展先進地區相比,我國人工智慧發展存在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和原創算法差距,在高端晶片、關鍵部件、高精度傳感器等方面基礎薄弱,缺乏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慧開源開放平臺,以及最為嚴重的高水平人才不足的薄弱環節,將會制約我國人工智慧發展。

&nbsp&nbsp&nbsp&nbsp在講座中,高文院士透露的一組數字讓人揪心。他表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人工智慧人才擁有量超過1.8萬人,僅次於美國,但高水平人才佔比偏低,不足美國的五分之一。人工智慧企業的領軍人才主要依賴從海外回來的華人,本土培育的高水平人才嚴重缺乏。這一現狀,已經成為制約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的最大瓶頸。而為人工智慧發展夯實人才基礎的重任,無疑將落到高校的肩頭。

&nbsp&nbsp&nbsp&nbsp哈工大(深圳)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執行院長王軒表示,正因為感受到人工智慧不可阻擋的發展勢頭,所以早早已經布局。哈工大於2018年成立了國際人工智慧研究院,其中,在哈工大(深圳)校區主要從事5G、物聯網、嵌入式人工智慧、物理信息融合系統、物理知識圖譜、感知大數據等前沿研究和智慧農業、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能裝備等應用研究,首批廣東省實驗室之一的鵬城實驗室(深圳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也是以哈工大(深圳)為依託單位建設的。

&nbsp&nbsp&nbsp&nbsp「我們的計算機自動化、機電、經管、數學,法律等學科,目前都已開展了人工智慧相關的研究。」王軒透露,很多家長和學生都很看好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方向,哈工大(深圳)也計劃加大在人工智慧學科方面的投入。深圳建設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為人工智慧的發展注入更多活力,未來學校也將在產學研方面加強與深圳企業的緊密合作,為人工智慧的發展注入更多「源頭活水」。

相關焦點

  • 鵬城實驗室一年吸引12名院士
    其中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實驗室落戶深圳,命名為「鵬城實驗室」。   獲得授牌後,2018年1月19日,深圳市馬不停蹄地舉辦了實驗室籌備工作會議,召集國內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院士開始籌建實驗室。當年3月31日,實驗室啟動大會在深圳市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被聘為實驗室主任,鵬城實驗室正式對外亮相。甫一誕生,鵬城實驗室即肩負著創新驅動,代表地區建設國家實驗室的歷史重任。
  • 首批三個院士工作室入駐鵬城實驗室
    &nbsp&nbsp&nbsp&nbsp昨日,為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已啟動建設的廣東省首批四家實驗室之一——鵬城實驗室(深圳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省實驗室)正式入駐萬科雲城,同時啟動了首批五個科研項目建設。
  • 鵬城實驗室成立一年成果豐碩,目標建成國家實驗室
    出席活動的有廣東省、深圳市和各區的政府領導,25家實驗室共建合作單位、香港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學會、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代表,鵬城實驗室領導及有關人員。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市長陳如桂對此次活動表示了特別關注與祝賀。
  • 深圳鵬城實驗室與首批14家機構籤約共建—新聞—科學網
    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前排右)與中科院院士
  • 高文:鵬城實驗室的實踐與探索——兼論國家實驗室建設定位
    鵬城實驗室在機構性質、運行模式、人才聚集、合作共建、協同創新方面開展了有效的探索實踐,初步形成了「不定編制、不定級別、社會化用人、事業單位法人」的新型機制,「政府所有、自主運行、主任負責制」的管理運行模式,國內人才「雙聘制」和國際人才「合同制」的人才流動聚合模式,與哈工大(深圳)、北大(深圳)、清華(深圳)、南方科大、深圳大學、港中文(深圳)等高校和深圳先研院等科研院所
  • 鵬城實驗室舉辦2019博士後學術創新論壇
    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院士介紹了實驗室在人工智慧、未來網絡、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學科布局以及在科研體制和用人機制創新等方面的情況,他鼓勵與會青年學者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的大好機遇,與鵬城實驗室共創美好未來。
  • 科大訊飛攜手鵬城實驗室 AI賦能粵港澳大灣區「新基建」
    5月9日,科大訊飛和鵬城實驗室共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鵬城實驗室舉行,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院士等出席儀式,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鵬城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鄒鵬代表雙方籤約。持續深耕粵港澳大灣區源頭技術創新 鵬城實驗室於2018年在深圳成立,由23位院士、1800多位國內外優秀青年學者組成,這個廣東省實驗室直接對標國家實驗室,構建以人工智慧為重點的「人工智慧、網絡通信和網絡空間安全」三位一體重點研究方向布局。
  • 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一行到訪深圳鵬城實驗室調研交流
    本站訊(記者文並圖 趙習鈞)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天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胡文平、王樹新,校長助理肖松山等到訪鵬城實驗室,調研實驗室建設發展經驗鵬城實驗室黨委書記楊士強,常務副主任鄒鵬,主任助理鄭仲文、周輝等代表實驗室主任高文院士熱情接待了金東寒校長一行,並與實驗室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座談會議。
  • 「2018 第六屆全國計算機學科博士後論壇」今天召開,鵬城實驗室...
    鵬城實驗室,又稱深圳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省實驗室,於 2017 年 12 月 22 日授牌,2018 年 3 月 31 日正式啟動。目前鵬城實驗室設有網絡通信、人工智慧和網絡安全三個研究方向,分別由中國工程院劉韻潔院士、高文院士、方濱興院士任方向責任院士,設有網絡通信、人工智慧、網絡安全、機器人、量子計算五個研究中心。
  • 鵬城實驗室與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建單位籤署合作協議
    央廣網深圳10月15日消息(記者鄭柱子)作為廣東省首批啟動建設的實驗室之一,鵬城實驗室自今年3月正式落戶深圳以來,首批五個科研項目已具備開展試驗條件。日前,鵬城實驗室與6家高校共建單位以及8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開發創新平臺籤署了合作共建協議。
  • 周濟院士帶領中國工程院戰略研究課題組調研鵬城實驗室
    &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2019年4月25日訊 (記者 吳英敏)4月24日上午,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周濟院士帶領「廣東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組一行蒞臨鵬城實驗室調研指導。
  • 中國工程院高文院士:為什麼中國要打造自己的 AI 開源開放生態?
    12 月 21 日~22 日,由鵬城實驗室(PCL)、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AITISA)、OpenI 啟智社區(OpenI)承辦的「OpenI/O 2019 啟智開發者大會」在深圳召開。
  • 鵬城實驗室與科大訊飛攜手合作 推進大灣區智慧醫療「新基建」
    鵬城實驗室與科大訊飛籤約合作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13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吳英敏 通訊員 商笑野)日前,鵬城實驗室與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鵬城實驗室舉行,在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院士、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等見證下,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鄒鵬、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代表雙方籤約。
  • 鵬城實驗室與華為共同發布鵬城雲腦Ⅱ基本型
    將成為人工智慧研發的關鍵工具鵬城雲腦有什麼用?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是這樣描述的:「對從事人工智慧研發的科研單位或企業,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工具。它將對科研機構、各個行業帶來較大變化。」鵬城雲腦將匯聚人工智慧領域大量珍貴科研數據資源、先進技術成果、開源項目和領軍人才,是立足深圳面向全國的超大規模人工智慧科研基地,吸引和匯聚全國科研力量在鵬城雲腦上集中攻關、集中研製關鍵技術和打造人工智慧生態。
  • 華為與鵬城實驗室共建鵬城雲腦Ⅱ,開啟千P級AI集群應用
    2019年11月29日,華為與鵬城實驗室在深圳共同發布鵬城雲腦Ⅱ一期,正式開啟千P級AI集群應用,這是鯤鵬計算產業在科研領域的重大進展。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鵬城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鄒鵬,華為高級副總裁、Cloud & AI產品與服務總裁侯金龍,華為Cloud & AI產品與服務CTO張順茂,華為智能計算業務部總裁馬海旭等一行出席了發布會。
  • 深圳鵬城實驗室引進設立17個院士工作室
    鵬城實驗室科研人員在開展科研工作。近日,深圳市鵬城實驗室黨委召開座談會,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快實驗室建設」為主題展開討論。科學家精神為研究添動力兩年前成立的鵬城實驗室(深圳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省實驗室)是廣東省首批省實驗室之一;是廣東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的重要指示,瞄準新一輪創新驅動發展需要,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的重大部署。
  • 鵬城實驗室入駐南山 科研聯盟助力人工智慧產業發展
    深圳新聞網7月18日訊(記者 劉彥蘭)7月18日上午,「鵬城實驗室入駐新場地暨科研合作籤約儀式」在萬科雲城一期8B棟大樓一樓大廳舉行。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吳優、廣東省科技廳副巡視員周木堂以及海內外院士、專家學者等出席儀式。
  • 石壁龍園區一期開工建設 鵬城實驗室步入發展快車道
    5月27日,鵬城實驗室石壁龍園區一期工程暨深圳市2019年第二季度新開工項目啟動。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出席活動並致辭。全市各區各有關部門要全面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八字方針」和「六穩」工作要求,發力實體經濟「主戰場」,擴大高質量有效投資,加強項目謀劃、立項、開工、施工、竣工的全流程管理,凝聚項目建設和科技創新合力,不斷推動深圳工作開創新局面、再創新優勢、鑄就新輝煌。市領導楊洪、高自民、王立新,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等參加活動。
  • 鵬城實驗室籤約14家單位
    原標題:鵬城實驗室籤約14家單位深圳新聞網訊 作為廣東省網絡信息基礎研究領域的重要創新載體,鵬城實驗室(深圳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迎來新進展。10月11日下午,鵬城實驗室舉行了首批共建合作單位籤約儀式,分別與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計算機信息領域的8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開發創新平臺代表籤約。鵬城實驗室是廣東省首批四家省實驗室之一,是由廣東省政府批准、深圳市政府投資組建的廣東省實驗室,於2017年12月22日正式啟動。該實驗室也是深圳在網絡與通信、信息處理和網絡信息安全三大領域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的創新載體之一。
  • 深圳「人才日」:人才齊聚 共話創新發展
    論壇特設主旨演講環節,特邀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理事長沈向洋,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2017年圖靈獎得主大衛·帕特森等7位大咖嘉賓,給大家帶來了一場思想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