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元素周期表上為硫代言

2020-12-06 中國日報網

他在元素周期表上為硫代言

經多年研究獨創「3S綠色硫化學」 主要空氣汙染物二氧化硫或變廢為寶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看到這些,你有想起那張化學元素周期表嗎?不過,無論你記得多少,一定還記得其中的硫元素,因為它的氣味實在讓人「過鼻難忘」。

華東師範大學有那麼一位教授,他誓要通過自己的研究為「硫」除臭,讓它從「灰姑娘」變成「白雪公主」,他提出綠色硫化學理論已經在國際上引起反響。最近,他本人被世界上最權威的化學組織——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簡稱「IUPAC」)選為化學元素周期表上「硫」的代言人。

他就是華東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姜雪峰,一位在高考志願表上霸氣註明「學校可以服從調劑而專業不服從調劑」的化學痴男。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裕嫵 實習生邵文清

姜雪峰1980年出生於蘭州,家裡兩代人都從事與化工相關的工作,這樣的家庭環境讓他從小對化學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化學反應會發生顏色和形態變化,這讓我覺得很神奇,也很喜歡」,這大概就是姜雪峰對於化學的「初體驗」。

「專業不服從調劑」

在初中階段開始學習化學後,姜雪峰對化學的喜愛便一發不可收拾,雖然數理化都經常拿滿分,不過在填報高考志願時,姜雪峰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化學專業,並且註明「學校可以服從調劑而專業不服從調劑」。「我就是想學化學,我的第一志願就是化學。」姜雪峰說,家人對於他的選擇非常支持。

就這樣,姜雪峰進入西北大學化學系,正式開啟了對化學的「科研之路」。在本科4年學習中,姜雪峰對有機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機物就是和生命體有關係的,我很想知道為什麼有生命現象,為什麼會有病痛,我想了解它的規律,這樣才不會懼怕未知,這也培養了我分析化學反應過程背後機理的習慣。」姜雪峰如是說。

本科畢業後,他以全年級第一的總成績保送進入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開始了為期5年的碩博連讀。在上海有機所,他對化學的認識也更加深入,「我選擇了麻生明老師課題組的金屬有機方向。」

對化學的新理解

2008年博士畢業後,姜雪峰選擇到美國聖地牙哥的斯克利普斯(Scripps)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作為美國頂尖的生命科學研究機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裡有多位諾貝爾獎得主。姜雪峰可以與世界頂級學者經常見面,當面探討問題。姜雪峰選擇了天然產物全合成領域,「我在上海有機所學到的各種知識在這裡都得到了充分的運用,就像原來是一個一個孤立的零件,在這裡需要學習整合組裝成一個機器人。」

在「十九元環內酯天然產物合成」研究項目中,他的導師、被稱為「天然產物合成之王」的尼科拉烏教授(K. C. Nicolaou)將研究任務分成了4份,由來自英國劍橋大學、法國巴黎大學、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的學者和姜雪峰4人分頭進行,姜雪峰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漸成為整個研究的帶頭人,並最終攻下了全部的關鍵實驗。2011年,研究成果發表在了《德國應用化學》(ANGEW)上,姜雪峰是該文的第一作者,《自然化學生物》雜誌高度評價了項目的意義。

美國的求學經歷讓姜雪峰對化學產生了新的理解,「在美國,學者會強調化學和生物學打通,和材料學打通,和物理學也要打通。隨著人類需求的豐富,學科的界限應該越來越模糊,前沿科學家應該有廣博的知識。即使我研究硫化學,也要熟知其他學科的需求,從而帶來新的解決思路。」

為「硫」除臭

在美國的博士後研究工作結束後,姜雪峰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回國工作,「我在出國之前就想得很明白,我是一定要回來的,民族和親情都讓我無法割捨。」

姜雪峰說:「剛從美國回來時,確實有點眼花繚亂,有的領域很好發文章,但我還是想選擇一個可以研究20年、30年,甚至一輩子的領域,剛開始我也嘗試過其他的研究方向,後來才逐漸地明晰了硫這個研究方向,是因為我覺得它的研究迫切性更強烈。」

已經被學界深入研究的「硫」還有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姜雪峰說:「是的!」在他心裡,對硫進行深入研究的種子早在碩博學習期間就已經埋下了。他回憶說,那是因為「硫」的氣味實在太難忘,如果做了硫的實驗,硫的氣味甚至會在衣物上存留一兩周之久,導致同學們都躲著他走,所以印象極為深刻。

此外,在化學研究領域,硫也是非常棘手的東西,「它會毒化金屬,影響金屬催化的效率,甚至導致不反應、不發生轉化,這些原因導致在學界中硫化學一直處在比較尷尬的境地,屬於緩慢發展的小眾研究領域。」姜雪峰認為,這種尷尬只是表面上的,實際上硫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元素,它不僅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常量化學元素之一,也是構成胺基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它廣泛存在於有機光電材料中,比如現在比較常見的LED燈;而在藥品中,比如青黴素、頭孢等消炎藥中都含有硫;含硫的食物也非常多,比如氣味不好聞的大蒜和洋蔥,大蒜素的活性成分就是硫,也正是因為硫,大蒜素的抗氧化能力特別強。

「很反感但又繞不開,這不就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嗎?做科研本身就應該迎難而上,我們的研究就是希望建立方法來為『硫』除臭,讓它從灰姑娘變為白雪公主。」姜雪峰說,「這是將『硫』確立為自己科研方向的最初的想法。」

「3S綠色硫化學」

2015年前後,對「硫」的研究開展了三年多,姜雪峰發現,自己的研究豁然開朗起來,「就像在一座廢氣的老礦裡發現了新的洞天,突破最初的障礙之後,硫化學的多元性在不斷地被挖掘。」

目前,姜雪峰課題組運用「從無機硫向有機硫」轉化的理念,構建起了「3S綠色硫化學」的全新硫化學體系,在他看來,取得硫化學研究的突破是一種幸運,也是姜雪峰的勤奮所至,在面對挫折、面對看起來沒有太大希望的未來時,他還能堅守下來,而這確實是值得他花一輩子去研究的領域。

近年,姜雪峰發表獨立通訊論文60多篇(影響因子大於10的有10 篇),外文邀請專著6章,申請發明專利43項(其中國際專利有2項),已授權21項,並數次受邀出席各種國際會議。正是這些年在硫化學上的堅持和突破,讓國際化學界注意到了姜雪峰,從而讓他來代言硫元素。回首往事,姜雪峰感慨道:「每一次人生面對選擇時我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但心裡種下的對化學的好奇和熱愛卻從來沒有改變過。」

未來化學體系

將更為精細和綠色

廣州日報:什麼是「3S綠色硫化學」?現在的研究進展如何?

姜雪峰:「3S綠色硫化學」是對傳統硫化學的一種反轉,是全新建立的硫化學,是從源頭開始提出一個全新標準的硫化學,3S指無臭(smellless)、穩定(stable)和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它代表著硫化學未來的方向。一個傳統的觀念要扭轉還需要時間,傳統的觀念對這一塊還是有誤解和不認知,從實驗室到工廠也還有過程,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認知是螺旋式的,每一次感覺像是倒回到了原點,實際都是在不同的研究高度上重新優化、改造建立的模型。「3S綠色硫化學」要真正獲得國家和世界更廣泛的關注,就要解決未來在工業和產業上運用的問題,目前我們有不同的研究小組在跟進醫藥產業、農藥產業、有機材料和香精香料產業等,我也有一半的時間都花在和產業的溝通上,但產業的改進是有周期的,有的還需要等待,還需要進一步挖掘硫化學的本質。

廣州日報:大眾其實有點談化學色變,很多時候化學和汙染相伴相生,在你眼中,未來的化學是怎樣的?

姜雪峰:談化學色變,其中有大眾對化學的誤解,其實現代生活的衣食住行有很多都建立在化學的基礎上,比如住的房子的塗層、各種各樣的藥品等等都離不開化學,在人類的發展中,化學也是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什麼大眾會對化學有誤解?新一代的科學家也要反思,化學在帶來科技進步、給大眾的生活帶來便利和美好的時候,確實存在廢水、廢氣等汙染的問題,一些化學反應確實是有汙染的。原來建立的科學體系可能需要重新審視,需要重新建立一套新的標準體系,尤其是化學體系,新的體系將更為精細和綠色,新舊體系的轉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可以認識到這一點。

廣州日報:關於硫,有什麼可以讓大眾有直觀感受的前沿的科學探究嗎?

姜雪峰:比如說,空氣的四大汙染物之一就是二氧化硫,然而二氧化硫在有機功能分子裡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藥物中碸的結構,看起來好像是通過二氧化硫嵌入,如果我們能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硫轉換成藥物中的重要的功能分子,那就可以變廢為寶了。

小知識

2019年是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成立一百周年,同時,化學元素周期表也將迎來它的150周歲生日,為了給它「慶生」,聯合國還宣布2019年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the Periodic Table of Chemical Elements,簡稱IYPT)。

為了慶祝2019年這兩場國際化學界的盛事,IUPAC與International Younger Chemists Network (IYCN)決定以「青年化學家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向世界介紹118位優秀青年化學家,並最終形成一張「青年化學家元素周期表」。入選的青年科學家將覆蓋與化學相關的多種工作崗位(科研、教育、科普等)和創新領域,代表化學學科在下一個百年的發展方向,體現IUPAC的使命與核心價值觀。

相關焦點

  • 科學網—「我為硫元素代言!」
  • 他在元素周期表上為硫代言 看這位教授對化學的新理解
    原標題:他在元素周期表上為硫代言   IUPAC官方公布的姜雪峰代言硫元素的照片不過,無論你記得多少,一定還記得其中的硫元素,因為它的氣味實在讓人「過鼻難忘」。   華東師範大學有那麼一位教授,他誓要通過自己的研究為「硫」除臭,讓它從「灰姑娘」變成「白雪公主」,他提出綠色硫化學理論已經在國際上引起反響。最近,他本人被世界上最權威的化學組織——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簡稱「IUPAC」)選為化學元素周期表上「硫」的代言人。
  • 元素周期表問世150周年 - 人民周刊
    1869年,35歲的門捷列夫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寫下來,並根據化學和物理性質將它們進行排列,為預測的未知元素留下空白位置,這就是著名的元素周期表。今年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也是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    科學家說「化學是一切生命的基礎」,化學元素曾經帶給人類災難,也曾造福於人類。
  • 元素周期表口訣 如何快速記憶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口訣 如何快速記憶元素周期表很多學生覺得元素周期表很難背誦,想知道怎麼才能快速記憶元素周期表,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元素周期表口訣快速記憶法。快速記憶元素周期表的方法諧音記憶周期表的具體方法如下:一、按周期記憶第一周期:「氫氦」。諧音:「輕嗨!」
  • 全球「青年化學家元素周期表」公布,中國教授用實力為汞元素代言
    汞是一種化學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它的化學符號是Hg排在第六周期 原子序數80 分子量200.59你還記得嗎?汞,俗稱水銀,在常溫常壓下以液態存在。據中國古文獻記載:在秦始皇死以前,一些王侯在墓葬中也早已使用了灌輸水銀,例如齊桓公葬在今山東臨淄縣,其墓中傾水銀為池。
  • 化學元素周期表口訣 怎樣記憶元素周期表
    化學元素周期表口訣 怎樣記憶元素周期表化學元素周期表是學好化學的基本內容,想要學好化學一定要對化學元素著重記憶,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化學元素周期表的記憶方法,僅供大家參考。化學元素周期表內容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橫行稱為一個周期,一列稱為一個族。
  • 科學趣談|元素周期表
    1864年,邁耶爾出版的《近代化學理論》中按元素的原子量遞增順序,論述了個元素的物理性質,之處元素性質與原子量之間的關係。邁耶爾與門捷列夫幾乎同時提出化學元素的周期性規律,邁耶爾的元素周期表與門捷列夫共同地方是都在表上給未發現的元素留有空位,按照原子量遞增的順序排列。但二者不同的是,邁耶爾側重研究元素的物理性質,而門捷列夫重於元素的化學性質。
  • 誰發明了元素周期表?並非門捷列夫
    元素周期表的真正發明者在化學書籍中很少提及,他就是亞歷山大·埃米爾·貝古耶·德·尚古圖斯(Alexandre-EmileBéguyerde Chancourtois)。德米特裡·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在1869年3月6日在俄羅斯化學會的演講中介紹了他基於原子量增加的元素周期表。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雖然是第一個在科學界得到認可的元素周期表,但它並不是第一個。
  • 元素如何在元素周期表中分組
    19世紀後期,俄羅斯化學家德米特裡·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發表了他的首次嘗試,根據原子量對化學元素進行分組。當時只有大約60個元素已知,但門捷列夫意識到,當元素按權重組織時,某些類型的元素以規則的間隔或周期發生。
  • 一張不一樣的元素周期表
    ——卡爾·薩根2016年的時候,有四個新元素獲得了元素周期表的永久席位。它們分別是原子序數為113號的「Nihonium」、115號「Moscovium」、117號「Tennesine」和118號「Oganesson」。下面這張元素周期表就是我們所熟悉的:△ 最新版本的元素周期表,包括了四個最新的元素。(圖片來源:IUPAC by C.
  • 元素周期表到底是咋來的?
    門捷列夫之前其中拉瓦錫將自然界的物質分解成基本元素,並且對元素的性質進行了一系列的檢驗。最後,拉瓦錫提出了歷史上第一個化學元素表。不過要注意的是,這時候還不是化學元素周期表。因為這張表並沒有體現出周期性。
  • 元素周期錶速記卡片:17#氯元素 (持續更新)
    元素來源:    工業上由電解食鹽水溶液製取;實驗室中用鹽酸和二氧化錳來製取。元素用途:    製造漂白粉、漂白紙漿和布匹、合成鹽酸、製造氯化物、飲水消毒、合成塑料和農藥等。提煉稀有金屬等方面也需要許多氯氣。
  • 元素周期表及原子團
    一、專題檢測1、默寫元素周期表前20號元素(見知識梳理)2、默寫常見原子團的化合價(見知識梳理)根據性質的類似,初步把元素分類為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含有稀有元素)【常見的元素符號】1.氫(H);2.氦(He);3.鋰(Li);4.鈹(Be);5.硼(B);6.碳(C);7.氮(N);8.氧(O);9.氟(F);10.氖(Ne);11.鈉(Na);12.鎂(Mg);13.鋁(Al);14.矽(Si);15.磷(P);16.硫(S
  • 一輪複習||元素周期表
    2.結合有關數據和實驗事實認識原子結構、元素性質呈周期性變化的規律,建構元素周期律。 3.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結構,以第三周期的鈉、鎂、鋁、矽、硫、氯以及鹼金屬和滷族元素為例,了解同周期和主族元素性質的逆變規律。
  • 元素周期表
    認為門捷列夫完全按照原子量遞增的順序排列元素周期表是不妥的。
  • 元素周期表(注音版)
    很多同學跟我抱怨元素周期表不好記,說是太多字不認識,現在我把拼音都標註在旁邊了,口訣順口溜也都寫下面了,還有啥要求不?沒了吧?記吧!
  • 最新版元素周期表,速速查收!
    元素周期表是化學的基礎,今天化學姐給同學們整理了漫畫版元素周期表,並給大家介紹了幾個簡單記憶方法,快快背起來吧!周期助記法 第一周期:氫 氦→ 侵害。第二周期:鋰 鈹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 鯉皮捧碳,蛋養福奶。第三周期:鈉 鎂 鋁 矽 磷 硫 氯 氬 → 那美女桂林留綠牙(有點恐怖)。
  • 元素周期表的來源
    元素周期表給化學世界帶來了秩序,並預測了一些當時尚未被發現的元素,為未來的理論研究指明了方向。1834年,德米特裡·門捷列夫出生在俄國西部託博爾斯克附近,家中至少有14個孩子,他是最小的。門捷列夫曾在託博爾斯克高中上學。父親去世後,一家人不得不搬到聖彼得堡,他也進入了聖彼得堡高等師範學校就讀。他擅長科學學科,第一份工作是在克裡米亞的辛菲羅波爾做科學教師。
  • 在綠色硫化學研究中找到突破口 上海青年科學家成為世界硫元素「代言人」
    「硫元素代言人」姜雪峰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80後的姜雪峰,有一個特殊的稱號——國際元素周期表青年科學家「硫元素代言人」。去年他還登上了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開幕式「世界傑出青年科學家報告」的演講臺。從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博士、留美博士後,再到如今的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他把硫作為科研攻關的重點方向,在硫化學研究領域書寫著一名中國青年科學家的精彩人生。
  • 元素周期表仍為完結?科學家正在開啟第八周期元素世界的大門!
    表外第八周期元素是由Glenn T. Seaborg在1969年提出的。IUPAC定義一種元素,如果其壽命超過10年,存在14秒,這是它為形成一個核心電子云所需的時間。在這個核內沒有元素的合成或自然界中的該第一元素可能有原子序數121,從而將其命名為121號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