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雪把紹興正式帶入了冬天。雖然昨天的雪很快消失了蹤跡,只剩下大大的太陽和凜凜的寒風,但關於雪的話題在網上反而更多了,一條有關「人工增雪」的消息讓網友們議論紛紛。昨天,記者就此請教了我市氣象部門的專家。專家表示,今冬紹興這場初雪絕對是如假包換,當然「人工增雪」這件事也是存在的,但它是給自然降雪來錦上添花的。
紹興市氣象局減災與法規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12月13日夜裡,我市在上虞湯浦水庫、諸暨石壁水庫、嵊州谷來鎮及崇仁鎮4個點實施了人工增雨(雪)作業。但「人工增雪」絕非「人工降雪」,因為落下來的是如假包換的真雪花,不存在「假雪」之說。
五百崗,地處嵊州市崇仁、谷來與柯橋區王壇交界👇
記者了解到,人工增雪是氣象部門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的工作內容之一,是通過人工幹預的方式,對降雪產生促進作用,增加降水、降雪量。實施人工增雪前,天空中必須有適合作業的雲層,而且雲層的氣溫也必須達到一定標準。一般滿足人工增雪的條件,基本上就也滿足自然降雪的條件。除了增雪外,人工影響天氣業務還有增雨、防雹等。
紹興市柯橋區王壇鎮丹家村👇
有人會問:既然本來就要下雪,為何還要人工幹預呢?原因很簡單,紹興最近的降水量太少了。
據浙江省氣象臺消息,近兩個月(10月15日-12月13日),浙江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偏少了六成,氣象乾旱的「陰雲」籠罩我省。所以,趁著這次冷空氣南下,暖溼氣流相對活躍,終於有降水雲層靠近,一輪覆蓋全省多地的大範圍聯合「人工增雨」作業於13日、14日陸續開展。截至14日9時,溫州的文成、蒼南、平陽、泰順、永嘉、樂清、瑞安,湖州的長興,紹興的上虞、諸暨、嵊州,金華的義烏,衢州的龍遊,台州的黃巖、臨海、溫嶺、玉環、仙居、三門,麗水的雲和、青田共21個縣、市(區)進行了「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市氣象部門表示,今年以來,開展了以保障水庫供水、促進汙染物沉降、降低森林火險為目的的各類人工增雨作業30次,累計發射火箭彈219枚,年度增水超過3000萬噸。由於秋冬季天氣氣候形勢異常,我市的降水也持續偏少,當前旱情還未有效緩解,全市的水庫供水壓力巨大。下一步,氣象部門還將擇機實施人工增雨作業,為紹興民生保障貢獻氣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