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雪)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嗎?剛剛,濟南市氣象局回應了!

2020-11-30 閃電新聞

一場春雪,承包了昨夜今晨濟南人的朋友圈!

看看網友們的曬圖,

↓↓↓

奔跑在上班路上,好嗨喲!

來源:濟南都市頻道微信平臺 @人情冷漠

雪後黑虎泉,美!

大熊貓:下雪天,我想靜靜……

安靜賞雪的大熊貓

視頻↓↓

雪後九如山,如詩如畫,

來源:濟南都市頻道微信平臺 @L&Y

微信傳言人工增雪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是真的嗎?

此次降雪濟南適時進行了人工增雪,不少市民發現,微信中開始轉發所謂的溫馨提醒,稱人工增雪的炮彈是碘化銀危害健康。還指出雪中也會含有碘化銀。請家中有寶寶的一定要注意:第一不要吃雪。第二玩雪後及時洗手防止對皮膚的傷害。第三雪融化後的3-4天內是碘化銀漂浮物最多的時候,出門一定要戴口罩。這些微信群或朋友圈裡的傳言是真的嗎?

人工增雨(雪)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嗎?

剛剛,濟南市氣象局通過官方微博

「濟南氣象服務」回應了!

具體內容如下:

前一段時間我們(濟南氣象局)做了大量人工增雨、增雪的工作,大家擔心是否會帶來一些負面的作用,比如說催雨(雪)劑中的碘化銀是否會造成對土壤、水源的汙染?

這個問題是大家非常關心的,特別是在我國,對於抗旱、防災減災,人工增雨(雪)都做出了很重要的貢獻。

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碘化銀是怎麼回事吧:

問題1:碘化銀為什麼能催雨(雪)?

通常的人工增雨(雪)就是通過一定的手段在雲霧厚度比較大的中低雲系中播散催化劑(碘化銀)從而達到降雨、降雪目的。

1、增加雲中的凝結核數量,有利水汽粒子的碰並增大;

2、改變雲中的溫度,有利擾動並產生對流。

而雲中的擾動及對流的產生,將更加有利於水汽的碰並增大,當空氣中的上升氣流承受不住水汽粒子的飄浮時,便產生了降雨、降雪。

問題2:人工增雨(雪)用碘化銀的話不怕汙染農田,造成作物含有重金屬,影響人類?

我們現在所用的催化劑量不會造成對人體和環境有任何危害。經計算碘化銀釋放的催化劑大約每平方公裡只有一克碘化銀。人工增雨(雪)是一個微物理過程,而不是產生新物質的化學變化。雖然碘化銀中的銀離子是重金屬,但碘化銀用量極小,分散在很大的區域裡面,單位面積的含量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綜上所述在人工影響天氣中使用的碘化銀,是不會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傷害的,所以市民不必擔心其會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傷害。

濟南市氣象臺副臺長尹承美打了個比方為市民做解釋,她說,針對用碘化銀人工增雪就相當於手機帶的輻射、化妝品含的酒精,離開「量」而單純考慮物品名稱是有偏差的。

此外,還有網友提到了以下兩個問題:

1、增雨火箭彈碎片會傷到人嗎?

按照2002年國務院頒布的《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的規定,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必須在批准的空域和作業時限內,嚴格按照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規定的作業規範和操作規程進行,並接受縣級以上地方氣象主管機構的指揮、管理和監督,確保作業安全。

增雨火箭彈的材質十分特殊,它和作戰用的炮彈、火箭彈不同,外殼、彈頭都是非金屬的,而是纖維質的。它在空中自爆後形成的碎片每一塊都小於100克,所以不用擔心會落下傷人。

2、人工增雨/雪中若出現啞彈,該怎麼處理?

氣象部門提醒,假使人工增雨火箭彈發射後存在啞彈(在空中未爆炸直接掉落到地面)的情況,如有市民發現故障增雨彈,請不要靠近,並立即向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當地政府或派出所報告,不可擅自拆除、搬動或儲藏。

看完了官方解釋和闢謠,

市民大可放心了吧!

@鋤藥

相關焦點

  • 人工增雪用碘化銀危害健康?氣象局回應:謠言!別信
    不過,記者從濟南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說法是不對的。濟南今冬降雪偏少,根據濟南市水文局的統計,今年至今的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77%,這次降雪條件有利,濟南根據實際情況人工增雪。不少壹粉反映網上很快有了一些人工增雪影響健康的說法,而且特別還說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比如,這次下雪用的是人工增雪的方式,因為人工增雪用的炮彈是碘化銀,雪中會含有。請家中有寶寶的孩子,一定要注意:第一不要吃雪。
  • 人工增雪用碘化銀危害健康?省氣象局回應:謠言!
    然而降雪還未結束,不少市民發現,微信中開始轉發所謂的溫馨或是重要通知,稱:「專家提醒:此次降雪用的是人工增雪的方式,因為人工增雪用的炮彈是碘化銀,雪中會含有銀離子。請家中有寶寶的孩子,一定要注意:第一不要吃雪。
  • 人工增雪下的是「假雪」?中國氣象局專家科普
    此後,「河南的雪是人工降雪」登上微博熱搜,有網友吐槽「原來是假雪」、「突然就不浪漫了」。隨後,河南氣象服務中心回應,這場雪是自然降雪和人工增雨雪共同作用的結果。人工增雪下的是不是「真雪」?具備什麼條件才能下呢?12月4日,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專家向記者表示,其實,人工增雨(雪)時人工的作用微乎其微,主要是依靠自然力量。
  • 河南開展大範圍人工增雨(雪) 全省大部有小雪
    (原標題:河南開展大範圍人工增雨(雪) 全省大部有小雪) 映象網訊(記者 胡威)11月9日,映象網記者從河南省氣象局獲悉,從1月8日晚間開始,我省氣象部門開展了大範圍的人工增雨
  • 我國人工增雨(雪)作業覆蓋面積達500萬平方公裡
    「人工影響天氣是指為避免或者減輕氣象災害、合理利用氣候資源,在適當條件下通過科技手段對局部大氣的物理過程進行人工影響,實現增雨雪、防冰雹、消雨、消霧、防霜等目的的活動。」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郭虎介紹。
  • 人工增雨怎麼進行?要哪些條件?
    昨天下午,餘杭區氣象局計劃在百丈進行人工增雨。  12點58分,錢報記者隨餘杭氣象局一行來到百丈。在石竹園村魚石嶺隧道口一處山坡高地,工作人員開始做準備工作。  14點17分,原本晴熱的天空,突然開始陰沉,竹林燥熱的空氣中,吹來徐徐涼風。但工作人員還是說,雲層條件還達不到人工增雨的作業需要。一般,人工增雨的雲層要求,需要一定厚度和水汽含量,高度也不能太高。
  • 平橋區氣象局,深夜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據平橋微宣消息,信陽市平橋區氣象局深夜在五裡店七橋村進行火箭炮人工增雨作業。其實真說起,這場人工增雨也算是一場及時雨,咱們信陽的冬天有一個特性,那就是乾燥時間長。大家如果注意的話,可以發現,在入冬之後,信陽幾乎很少下雨,空氣顯得異常乾燥,因為信陽特殊的秋冬乾燥氣候,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感冒與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醫院的就診患者也會大大增多。回顧過去的一個月,12月份基本上沒有下什麼雨,雖偶有變天現象,也只是一陣寒風吹散漫天黃沙罷了,雨水少的可憐。
  • 人工增雨雪 過程大揭秘
    【科普微視頻】冬天為什麼會下雪【解說】了解了冬天為什麼會下雪,也就不難理解人工降雪的原理了,其實人工降雪和人工增雨的原理是一樣 的,天上的水汽要變成雨雪降下來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必須有一定的水汽飽和度,這主要與溫度有關,另一個是必須有凝結核。
  • 記者採訪氣象部門 揭開人工增雨的秘密
    市氣象局抓住有利天氣時機多次進行人工增雨,對緩解氣象旱情和降低森林火險起到一定作用。那麼,人工增雨基本原理是什麼?需要什麼條件?工作人員又是如何作業的?昨日記者採訪了市氣象臺,對人工增雨進行「揭秘」。記者 吳志明 兩次集中增雨作業 有效緩解氣象旱情 記者從氣象臺了解到,12月4日夜間至12月6日受冷暖氣流交匯影響,具備人工增雨作業條件。市氣象局組織5支作業隊伍,開展人工增雨作業18次,發射火箭彈60枚。此次,全市普降小到中雨,安溪、南安局部大雨,130個鄉鎮出現10毫米以上降水。
  • 今晚起,人工增雨!請遠離作業點
    剛剛阜陽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發布公告計劃在12月28日20時-29日20時組織實施人工增雨作業2020年阜陽市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公告第5號按照市政府要求,阜陽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將組織實施人工增雨作業。現根據《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公告如下:一、作業時段:12月28日20時-29日20時,在此期間若有適宜的天氣過程均可能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 武勝村民建議開展人工降雨作業 縣氣象局回應
    現在稻田即將插秧,土裡剛栽下玉米苗,蔬菜等等,希望有關部門能儘量實施些人工降雨,人工增雨,以便儘早有效緩解旱災。 5月12日,廣安市武勝縣氣象局回應此貼並表示將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密切關注旱情的發生發展,擇機開展火箭人工增雨作業,以減輕乾旱造成的損失。
  • 人工增雨怎麼來的?看磐安縣氣象局人員現場作業
    為緩解連日來的旱情,11月23日下午,磐安縣氣象局組織人員到白雲山
  • 衢州人看了個「假雪」?昨天,8枚火箭彈直衝雲霄,人工增雨(雪)
    昨日衢州迎來初雪 冬天的第一場雪如約而至 刷屏朋友圈 Great Snow
  • 樂清再次人工增雨!你那裡下雨了嗎?
    11月22日上午,市氣象局及市人影辦工作人員前往淡溪水庫上遊珠璋村人影作業點,開展第二次人工增雨。同時,龍西葉山煙爐增雨點也開展了煙爐增雨作業。網友「芷凝」 攝煙爐增雨作業指通過燃燒碘化銀煙條,形成迎風坡上升氣流進入雲層達到增雨目的,具有作業成本低、可遠程控制、指揮環節少、不受空域限制、可全天候作業等優點,但效果不如人工增雨。
  • 人工增雨(雪)的科學原理
    現代人工增雨(雪)的科學原理是基於自然雲和降水的形成過程建立的,通過飛機、火箭等運載工具向雲中播撒催化劑促進雲水向降水的轉化過程和提高降水效率,如播撒碘化銀催化劑,形成大量的人工冰晶,促進雲中過冷水冰晶化而形成降水。
  • 雪繼續下!人工增雨作業已開啟!
    預報員表示,氣溫低的地區出現雪的可能性比較大,半島和魯東南地區到了夜間,可能也是雨夾雪。「菏澤、濟寧、棗莊、臨沂的降雪極有可能是雨夾雪。」 隨著2日白天的到來,氣溫上升,小雪將會再次轉變會雨夾雪或小雨。「魯西北的東部、魯中的北部和半島地區還有雨夾雪,其他地區將會以小雨為主。」預報員表示,到2日20時,除半島地區以外,其他地區的降水天氣基本結束。
  • 我市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今天,我市抓住有利的天氣形勢,實施今年入春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人工增雨作業,市氣象局先後發射人工增雨火箭20枚,以緩解旱情助力春播,降低森林火險氣象等級,緩解森林防火形勢。
  • 人工增雨9小時 本月再無增雨條件(圖)
    網友供圖  錦州市氣象局工作人員進行人工增雨作業。氣象局供圖  葫蘆島氣象部門正在進行人工增雨作業。網友供圖  昨日,全省進行了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本報記者親歷一次飛機增雨作業過程,增雨半小時後會掉落第一滴雨。整個增雨過程起到了緩解省內旱情的作用。
  • 2019年甘肅人工增雨累計覆蓋面積39萬平方公裡 增水量約4億噸(圖)
    )  中國甘肅網3月20日訊(本網記者 李紅軍)記者今天甘肅省氣象局獲悉,2019年甘肅省人影辦共開展飛機增雨作業16架次,飛行約66小時,累計作業覆蓋面積約39萬多平方公裡,增水量約4億噸。  針對春季乾旱,省人影辦及時下發了《關於開展冬春季人工增雨(雪)作業的通知》,組織召開了飛機人工增雨工作協調會,有力保證了2019年飛機人工增雨工作。根據天氣形勢,去年全年發布人影作業指揮信息、作業預警300餘次,發送人影作業信息快報45期,省級層面共發布各類人影指導產品75期。
  • 人工增雨(雪)的原理和方法
    即根據云的情況(性質、高度、厚度、濃度、範圍等),在雲降水自然過程中的某些環節,在有效範圍內人工施放適當的催化劑,因勢利導,改變雲滴的大小,分布和性質,促使雲、降水按預定方向加速發展,達到增雨(雪)的目的。可分為靜力催化與動力催化兩種:1、靜力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