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甘肅人工增雨累計覆蓋面積39萬平方公裡 增水量約4億噸(圖)

2020-11-30 中國甘肅網

地面人影作業(甘肅省氣象局供圖)

  中國甘肅網3月20日訊(本網記者 李紅軍)記者今天甘肅省氣象局獲悉,2019年甘肅省人影辦共開展飛機增雨作業16架次,飛行約66小時,累計作業覆蓋面積約39萬多平方公裡,增水量約4億噸。

  針對春季乾旱,省人影辦及時下發了《關於開展冬春季人工增雨(雪)作業的通知》,組織召開了飛機人工增雨工作協調會,有力保證了2019年飛機人工增雨工作。根據天氣形勢,去年全年發布人影作業指揮信息、作業預警300餘次,發送人影作業信息快報45期,省級層面共發布各類人影指導產品75期。同時,全年利用火箭、高炮組織實施地面人影作業近1600點次,耗彈量約1.8萬發,焰條280根,防雹保護面積約5萬多平方公裡,折合經濟效益約4億元。

  其中,去年4月25日,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桑壩鄉唐卡林場森林火災,省人影辦啟動特別工作狀態,制定應急聯合作業方案,聯繫甘南州人影辦,認真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為火災撲救提供了堅強的氣象保障服務。

  去年入冬以來,在祁連山地形雲探測和外場試驗研究的基礎上,省人影辦積極組織開展針對性人工增雨(雪)作業。祁連山區域普遍出現小雪,局地出現中到大雪,積雪深度最大5釐米,河西區域墒情良好,為推進重點區域生態修復人工增雨雪體系建設和祁連山生態安全、森林防火等提供了有效保障。

  此外,省人影辦還組織召開了全省人影業務暨安全管理工作會,開展了省級人影平臺推廣的相關工作,解決了平臺在市級人影部門運行期間出現的各項問題。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精彩推薦

  • 2019年甘肅人工增雨累計覆蓋面積39萬平方公裡 增水量約4億噸(圖)
  • 平涼救援大隊六「促」舉措 讓救援工作提速增效(圖)
  • 西北師大聘任國家一級演員蘇孝林為音樂學院院長
  • 圖解|甘肅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累計43例,都來自這些地方
  • 蘭州市大數據管理局聯合豬八戒網開展「百城萬企幫扶行動」
  • 甘肅瓜州:動物「春防」正當時(圖)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走進心裡 扶到心上——記平涼市崆峒區桂花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張儉鑫(圖)
  • 一圖看懂|甘肅加大失業保險援企穩崗力度

相關焦點

  • 我國人工增雨(雪)作業覆蓋面積達500萬平方公裡
    現代人工增雨(雪)活動開始於1946年。我國自1958年開始有組織地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工作。近年來,我國實施《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關於進一步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動了人工影響天氣事業持續快速發展。「這60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我國人工影響天氣事業開創了新局面。」
  • 2007年中國人工增雨面積達三百萬平方公裡
    2007年中國人工增雨面積達三百萬平方公裡 2008年01月11日 16: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一日電(記者 阮煜琳)記者從今天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氣象局長會上獲悉,二00七年中國人工增雨作業面積達三百萬平方公裡,增雨量約為五百億立方米,防雹效益約七十億元人民幣。
  • 人工增雨作業現場 是這樣子的!
    世界資源研究所2019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約1/4的人口面臨極度缺水危機。在全球189個國家和地區中,有17個國家和地區每年消耗的水量超過其可用水資源總量的80%,被界定為處於極度缺水狀態。 我國是水資源匱乏國家之一,人均佔有量僅為世界的四分之一。
  • 人工增雨9小時 本月再無增雨條件(圖)
    網友供圖  錦州市氣象局工作人員進行人工增雨作業。氣象局供圖  葫蘆島氣象部門正在進行人工增雨作業。網友供圖  昨日,全省進行了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本報記者親歷一次飛機增雨作業過程,增雨半小時後會掉落第一滴雨。整個增雨過程起到了緩解省內旱情的作用。
  • 前三季度,甘肅祁連山人工增雨(雪)降水超7億立方米
    遠處為位於肅南縣境內的祁連雪山(資料圖 王佔東 攝)>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11月30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佔東)記者今天從甘肅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獲悉,2020年1—10月,祁連山地區人工增雨(雪)共增加降水約7.07億立方米,其中飛機增雨(雪)作業增加降水0.86億立方米,地面增雨(雪)作業增加降水6.21億立方米。
  • 樂清再次人工增雨!你那裡下雨了嗎?
    11月22日上午,市氣象局及市人影辦工作人員前往淡溪水庫上遊珠璋村人影作業點,開展第二次人工增雨。同時,龍西葉山煙爐增雨點也開展了煙爐增雨作業。網友「芷凝」 攝「空等一回,是我們增雨作業常有的事,工作人員往往在深山中白熬一夜也找不到機會發射。」 市氣象局局長朱景說,增雨作業差不多有一半在凌晨進行,只有一半機會有成效,箇中苦味,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樂清人工增雨隊伍,已經是全省人工增雨經驗最為豐富的一支。
  • 山西人工降雨防雹辦公室:今年增雨要超30億立方米
    今年我省增雨要超30億立方米  前6個月增雨總量達20.8億立方米  6月18日至20日,我省大部出現降水,針對此次降水過程,省人工降雨防雹辦公室,逐時監視天氣變化,並與省氣象臺保持密切聯繫,20日,時機已成熟,飛機率先升空作業,在全省範圍實施飛機人工增雨作業5架次,累計飛行時間為
  • 這麼大的雨為啥還要人工增雨?官方說明來了……
    105萬畝其中重旱15.9萬畝為增加有效降水棗莊市氣象局根據天氣有利條件積極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很多小夥伴好奇什麼是人工增雨?那麼接下來小編帶你去「現場」看看棗莊市氣象局於17日夜間到18日凌晨分別在新城北、市中渴口滕州大塢、薛城鄒塢、嶧城棠陰山亭水泉和徐莊等地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共發射火箭彈32枚燃燒增雨焰條8支在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共同影響下17
  • 人工增雨怎麼進行?要哪些條件?
    下午4點30分開始,百丈上空開始籠罩烏雲,空中時不時傳來悶雷聲。  餘杭氣象局工作人員說,局地山區應該有雨,現在如果人工增雨,降雨面積就可以有效擴大了。  遺憾的是,由於其他方面的人工增雨發射條件受限,一直等到了17點40分,大家商量後決定,結束當天的作業任務。「人工增雨操作沒有進行,這樣的情況對氣象工作者來說,是家常便飯。」
  • 國辦:到2025年,人工增雨作業影響面積超550萬平方公裡
    到2025年,形成組織完善、服務精細、保障有力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體系,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發取得重要突破,現代化水平和精細化服務能力穩步提升,安全風險綜合防範能力明顯增強,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更加優化,人工增雨(雪)作業影響面積達到550萬平方公裡以上,人工防雹作業保護面積達到58萬平方公裡以上。到2035年,推動我國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科技、服務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 揭秘雲南飛機人工增雨:"煙條"播撒 雲層化雨(圖)
    對於許多昆明人來說,可能沒有哪一年像今年這樣如此迫切地需要人工增雨;更沒有哪年像今年一樣,需要請「外援」來實施飛機人工增雨。  去年9月份旱情開始以後,人工增雨成為我省在雨季來臨前緩解旱情的最有效手段。
  • 人工增雨工作原理
    火箭人工增雨現場人工增雨是採用人為方法對一個地區上空可能下雨或正在下雨的雲層施加影響雲中凝結的水分約有20%~80%轉變成降水,具體依雲的類型而定。有人把雲中的水比喻為一座水庫中的水,閘門開啟得小,流出的水量就小,人工增雨就是向雲中播撒適量的催化劑,使「小水庫」的閘門開大一點,以便讓水多流出來一些,增大雲的降水效率。
  • 廣東今年人工增雨137次
    時報訊 (記者凌慧珊通訊員楊綺薇)針對我省目前旱情迅速蔓延的嚴峻局面,廣東省氣象部門目前正全程跟蹤天氣變化,做好乾旱的天氣監測和高火險等級預報,隨時準備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省氣象局有關人士透露,今年3月25日~9月22日,全省人工增雨作業137次,耗彈量370枚,增水量13.92億立方米。
  • 湖南進行今年首次飛機人工增雨 湘西等地區普降小到中雨
    華聲在線長沙訊 為了能有場暢快雨,昨天上午,西部戰區空軍某部、湖南省氣象局實行了湖南今年首次飛機人工增雨作業,運-7飛機滿載10根碘化銀焰條,從長沙大託鋪機場起飛,兩千多公裡追逐雨做的雲,途經漵浦、麻陽、吉首、保靖等地後回長沙降落。昨日下午4點多開始,作業地區普降小到中雨,常德、湘西自治州、張家界局部地區雨量較為充沛。
  • 山西人工增雨162次!高炮彈430發、火箭彈905枚
    10日08時至11日08時山西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小雪或雨夾雪也就是說降雨低溫還將持續人工增雨162次>黃河電視臺融媒體記者向山西省人工降雨防雹辦公室了解到, 2019年4月8~9日,受低渦切變線天氣系統影響,全省出現較大範圍降水雲系,具有較好的增雨潛力。
  • 高炮、火箭彈齊上陣 人工增雨來「解渴」
    洞口縣氣象局火箭發射架已到位,準備進行人工增雨作業。通訊員供圖8月19日,洞口縣正在發射火箭彈進行人工增雨。通訊員供圖我省已開展人工增雨近400次,近期兩撥冷空氣來襲,高溫將有所緩解受7號颱風「海高斯」外圍雲系及西南暖溼氣流共同影響,湘西、湘北局地迎來大雨,但湘南高溫依舊,局地旱情發展,做好蓄水、保水和科學用水,並適時開展人工增雨抗旱工作,尤為必要。
  • 冷空氣+火箭彈 溫州四個區縣人工增雨
    溫州網訊 前天,甌海、洞頭、永嘉、文成四地進行人工增雨作業,緩解四地農業用水問題。  17日冷空氣到訪,24小時裡,將我市氣溫拉低了8℃左右。今日降溫還在持續中。除了降溫之外,冷空氣還為我市帶來了降水,同時給我市製造了人工降雨條件。
  • 陝西發射82枚火箭彈人工增雨
    為有效預防春季森林草原火災,緩解旱情對春耕春種的影響,3月26日22時,由省應急廳、省氣象局、省林業局聯合指揮的森林防滅火人工増雨專項行動正式開展。3月27日,華商報記者從省林業局獲悉,本次森林防滅火人工增雨專項行動共組織飛機開展夜航增雨作業3架次,累計作業飛行時間8小時45分鐘,影響區域覆蓋寶雞東部、鹹陽南部、渭南西部,漢中市、西安市、商洛市大部分地區。
  • 11枚火箭彈射進雲層 記者親歷餘杭臨安人工增雨
    後來據臨安市氣象臺統計,發射4枚人工增雨火箭彈後,市嶺共出現2.2毫米,安吉的大溪、羅村、上墅、天荒坪分別出現3-8毫米的陣雨。 發射增雨火箭彈前,已經有些下雨了,為什麼還要人工增雨?夏建林說,人工增雨就是幫助那些會下雨的雲,更多、更快、也儘可能最大面積地把雨落下來,有一種「推一把」的意思,而不是憑空隨便對著某朵雲發射炮彈就能下雨,所以確切地應該叫「人工增雨」,而不是「人工降雨」。
  • 甘肅:河西地區開展抗旱人工增雨作業
    中國氣象報記者於仕琪 通訊員龐朝雲報導 6月30日,甘肅省河西地區出現有利人工增雨天氣條件,省氣象局組織河西地區氣象部門開展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近百點次,覆蓋河西5市的13個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