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大的雨為啥還要人工增雨?官方說明來了……

2020-12-04 氣象小秘書

昨天

受西南暖溼氣流影響

棗莊迎來了新一輪的降水過程

據了解

9月份以來

全市平均降水量32.8毫米

較常年(119.7毫米)偏少73%

據農業部門統計

全市今年共播種小麥209萬畝

其中受旱面積達到105萬畝

其中重旱15.9萬畝

為增加有效降水

棗莊市氣象局

根據天氣有利條件

積極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很多小夥伴好奇

什麼是人工增雨?

那麼

接下來小編

帶你去「現場」看看

棗莊市氣象局

於17日夜間到18日凌晨

分別在新城北、市中渴口

滕州大塢、薛城鄒塢、嶧城棠陰

山亭水泉和徐莊等地

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共發射火箭彈32枚

燃燒增雨焰條8支

在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共同影響下

17日8時至18日8時

全市平均降雨量為63.7毫米

最大降雨點在市中區周村站92毫米

折合水量約2.9億立方米

附表:各區(市)降水量(17日8時至18日8時)

為什麼下雨還要人工增雨 ?

天旱為什麼不人工增雨吶?

小編一圖帶你了解人工增雨

所以說

人工增雨並不是人工降雨

抓住時機科學的人工增雨

便可在

自然降雨的同時增加降水量

本次的降水

明顯改善了土壤墒情

全市旱情基本解除

有利於作物生長和安全越冬

同時,淨化了空氣

降低了森林火險氣象等級

降水過後

隨著冷空氣的到來

氣溫也會有明顯的變化

具體預報

19日,多雲,偏北風2~3級,氣溫10~17℃;

20日,多雲,東北風3~4級,氣溫5~13℃;

21日,多雲轉陰有小雨,東北風轉北風3~4級,氣溫5~9℃;

22日, 陰有小雨轉多雲,偏北風3~4級,氣溫4~10℃;

23日,多雲,偏北風2~3級,氣溫1~8℃。

整體氣溫呈下降的趨勢

23日最低氣溫降至1℃左右

高溫也僅在8℃左右

寒冷的季節已經來到

衣櫥裡雖永遠缺少衣服

但小編有脂肪啊

小夥伴們

這次降雨過後

一定記得多穿衣服喲

是時候讓秋褲君登場了

【來源:大眾網棗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什麼是人工增雨,一次增雨需要花費多少錢?
    都說人工降雨,其實不應該叫做人工降雨,而應該說是「人工增雨」,人還無法使用科技進行「無中生雨」,只能說在有富含水汽的雲層的前提下,改變雨量的大小,使得原本雨量偏小的雨變得雨量大一些,從中雨變成大雨、暴雨,從小雨變成中雨、大雨這樣子的情況。
  • 如何進行人工增雨?人工增雨可以使天空隨時都能下雨嗎?
    降雨不僅有利於改善空氣品質,在旱情嚴重的時候,一場雨貴如油,在炎熱的天氣裡,雨水可以增加人們的舒適度。然而,有時候天氣就會作怪,一連一兩個月都不降水,這時候,人們就期望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來降水。可是人工增雨作業是有前提的,沒有這個前提,即便作業也是無效果的。首先,天空中要有雲彩,雲彩中要有足夠的水汽,符合降水條件才可以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 人工增雨工作原理
    火箭人工增雨現場人工增雨是採用人為方法對一個地區上空可能下雨或正在下雨的雲層施加影響一個地區某天下了10毫米的雨水,這並不是說當天經過這個地區上空的雲中只凝結了這麼多水分,利用儀器對雲中含水量進行探測的結果表明,雲中凝結的水分比實際降水量多得多,只是因為雲中某些條件不具備,更多的水分才沒有形成降水落到地面。雲中凝結的水分約有20%~80%轉變成降水,具體依雲的類型而定。
  • 人工增雨作業來「解渴」
    「嗖嗖嗖」隨著6枚火箭彈衝入烏雲密布的天空,隨後大雨傾盆而下,昨日14點,縣氣象局在鳳川街道肖嶺水庫(桐廬10號作業點)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8月以來,我縣多晴熱高溫天氣,降水偏少,累計面雨量降雨量僅14.2毫米。用水量特別大,而蓄水不足,預計晴熱高溫少雨天氣仍將持續,縣抗旱形勢較為嚴峻。
  • 天氣這麼幹燥為何不人工增雨?空中缺朵雨做的雲
    「雙十一」要來了,是不是要買床厚被子?熱水袋?羽絨服?秋褲?感覺購物車都要塞不下了。  據中國天氣網,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貴州等地,9日、10日兩天夜間最低氣溫普遍在8℃-12℃,而華南南部一帶,周末兩天夜間最低氣溫將會在15℃上下,部分地方甚至超過20℃。這樣的溫度下搶單,急得冒汗也是有可能的。
  • 廣東今年人工增雨137次
    時報訊 (記者凌慧珊通訊員楊綺薇)針對我省目前旱情迅速蔓延的嚴峻局面,廣東省氣象部門目前正全程跟蹤天氣變化,做好乾旱的天氣監測和高火險等級預報,隨時準備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省氣象局有關人士透露,今年3月25日~9月22日,全省人工增雨作業137次,耗彈量370枚,增水量13.92億立方米。
  • 人工增雨怎麼進行?要哪些條件?
    錢報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昨天下午,除了杭州主城區和蕭山,其他縣市都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為什麼前段時間很熱的時間不增,而現在才來增,氣象部門也進行了解釋。  錢報記者兵分多路,全程記錄人工增雨全過程。昨天下午,餘杭區氣象局計劃在百丈進行人工增雨。  12點58分,錢報記者隨餘杭氣象局一行來到百丈。在石竹園村魚石嶺隧道口一處山坡高地,工作人員開始做準備工作。  14點17分,原本晴熱的天空,突然開始陰沉,竹林燥熱的空氣中,吹來徐徐涼風。但工作人員還是說,雲層條件還達不到人工增雨的作業需要。一般,人工增雨的雲層要求,需要一定厚度和水汽含量,高度也不能太高。
  • 今晚將人工增雨
    為緩解我市入秋以來降水匱乏的不利局面,今晚,市人影辦準備利用有雨雲經過的好時機,到餘姚山區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為緩解旱情、增加水庫蓄水和淨化空氣,市人影辦計劃今晚到隔壁的餘姚市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今晚冷暖氣流交匯形成降水,是進行人工增雨作業的一個必要條件。
  • 台州一地將啟動火箭人工增雨
    人工增雨要來啦!>為增雨作業點,作業安全影響範圍以作業點為中心半徑10公裡內的行政區域。三作業使用設備DW60-1地面煙爐;BL—1A型人工增雨火箭。2020年10月30日小知識很多市民會疑惑:「為什麼天氣乾燥不用人工降雨的方式降雨,有的時候下雨了還要再增雨?」
  • 記者採訪氣象部門 揭開人工增雨的秘密
    市氣象局抓住有利天氣時機多次進行人工增雨,對緩解氣象旱情和降低森林火險起到一定作用。那麼,人工增雨基本原理是什麼?需要什麼條件?工作人員又是如何作業的?昨日記者採訪了市氣象臺,對人工增雨進行「揭秘」。 這兩次人工增雨作業對緩解氣象旱情和降低森林火險起到一定作用。 具備一定天氣條件 才能實現人工增雨 那麼,人工增雨基本原理是什麼?需要什麼條件呢?
  • 揭秘人工增雨全過程_麻辣探_騰訊·大渝網
    28日晚,市氣象局在合川區南津街街道花園村友緣山莊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點,實施了火箭炮人工增雨。人工增雨火箭炮到底怎麼發射的?採用的是什麼原理增雨?增雨後會達到怎樣的效果?大渝網將為您揭秘。在人工增雨點,兩臺發射器已經到位,工作人員操控著配套的兩個控制系統,火箭彈已經安裝好,等待發射。    「據市人工影響天氣辦辦公室王中副主任介紹,火箭炮人工增雨的主要原理,是每一枚火箭炮裡面都裝有10g碘化銀催化劑。通過發射裝置,把火箭炮送入到7—8千米的高空,而僅僅是在15—20秒之後,碘化銀催化劑就能在空中迅速開始擴散。
  • 保障人工增雨作業飛行24架次,懷化圓滿完成保障人工增雨任務
    9月21日上午,當增雨作業的運(Y-7)飛機從懷化芷江機場轉場起飛,標誌著懷化機場圓滿完成2020年人工增雨飛行保障任務。懷化機場作為湖南省飛機人工增雨的第二基地,飛機飛行的增雨作業影響範圍廣,此次作業有效解決了湘西部、湘南部局部地區的旱情,帶來了有效降雨,消除霧霾,淨化了當地的空氣,對於湖南省內重點乾旱地區及乾旱時段、高森林火險氣象等級時段、洞庭湖溼地生態保護區枯水季節和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起了重要作用。
  • 【抗旱,記者和您在一起】揭開人工增雨作業背後的秘密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安徽旱情持續,引發大眾對人工增雨的關注。合肥市氣象局辦公室最近接到不少讀者來信來電,詢問氣象部門為何不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人工增雨,能否說幹就幹?人工增雨作業要動用小火箭,它的安全性能否保證?針對增雨作業,相信有不少讀者渴望了解的問題。
  • 今天下午開始下的雨,可能來自他們!杭州多地要人工增雨
    浙江省人影(人工影響天氣)專家詹平華說,連續晴熱高溫天氣,農業乾旱、森林火險等級高的情況下,氣象部門會考慮開展人工增雨作業,但增雨要具備一定自然條件。人工增雨要取得良好效果,也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比如好的作業目標雲,最佳作業時間,達到最適合的作業播撒量等。而前段時間高溫霸屏的時候,杭州一直是晴到少雲的天氣,缺少了作業目標雲,就沒法進行人工增雨。
  • 人工增雨9小時 本月再無增雨條件(圖)
    昨日下午,在瀋陽桃仙機場,執行人工增雨作業的飛機從跑道上起飛。網友供圖  錦州市氣象局工作人員進行人工增雨作業。網友供圖  昨日,全省進行了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本報記者親歷一次飛機增雨作業過程,增雨半小時後會掉落第一滴雨。整個增雨過程起到了緩解省內旱情的作用。
  • 我縣昨晚實施今年秋冬首次人工增雨作業
    昨天,我縣出現有利於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的天氣條件,為此,我縣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開展今年秋冬首次人工增雨作業。 晚上7點,「人影作業」工作人員進入位於我縣小將鎮茅洋村的人工增雨作業點待命,並迅速做好實施人工增雨作業的各項準備工作。
  • 陝西氣象部門大範圍人工增雨作業緩解旱情
    中國氣象報記者秦振 通訊員曹永民報導    4月23日,陝西省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開展了大範圍的人工增雨作業,為目前陝西省關中糧食主產區及陝南大部分地區的旱情增添雨水。  4月23日,陝西省氣象部門抓住有利的天氣形勢,寶雞、鹹陽、銅川、西安、渭南、漢中、安康等市人影辦分別在各自區域開展了不同程度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力爭緩解陝西當前旱情。
  • 人工增雨必須具備什麼樣的條件?
    人工增雨不是「無中生有」,必須具備一定的空中雲水條件。此時,如果人工向雲中播撒人工冰核,使雲中產生凝結或凝華的冰水轉化過程,再藉助水滴的自然碰並過程,就能使降雨產生或使雨量加大。但不是所有的雲都可以用來「播雨」的,一般說低雲族中的雨層雲和層積雲,或中雲族中的高層雲較為適宜;晴天或天上的雲很薄就不具備人工增雨作業條件。
  • 人工增雨過程揭秘:一發炮彈可催生十億雨滴
    隨著這次成功的人工增雨,人們想知道人工增雨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有趣過程呢?昨日,無錫氣象臺的專家向記者講述了人工增雨背後的故事。  不是「人工降雨」,是增雨  在不少人的概念中,利用人為因素讓老天爺下雨被稱為「人工降雨」,但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無錫氣象臺法規處朱主任說,這一說法是不準確的,準確來說應該是「人工增雨」。
  • 人工增雨(雪)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嗎?剛剛,濟南市氣象局回應了!
    人工增雨(雪)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嗎?剛剛,濟南市氣象局通過官方微博「濟南氣象服務」回應了!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碘化銀是怎麼回事吧:問題1:碘化銀為什麼能催雨(雪)?通常的人工增雨(雪)就是通過一定的手段在雲霧厚度比較大的中低雲系中播散催化劑(碘化銀)從而達到降雨、降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