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太空 學習英語

2020-12-01 中國日報

2008年9月27日下午,「神七」航天員翟志剛進入太空,成為中國太空漫步第一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海外輿論評論說,翟志剛的一小步是中國的一大步。翟志剛精準完成在艙外漫步的任務,並同步施放了小型衛星。這次成功,不僅將中國太空科技又往前推了一大步,也證明了中國的太空實力。航天員出艙是當前中國航天科技的核心標誌,不僅標誌著「神七」核心任務的圓滿完成,同時也為中國航天事業樹立了一個階段性的裡程碑,完全足以證明中國航天事業出艙能力的全面掌握與建立,下一步,中國航天事業將會進入又一個新階段,迎來新的輝煌。

在舉國歡騰慶祝中國首次實現太空漫步的時候,不妨讓我們通過英語新聞報導來學習了解相關情況,學習一些相關詞彙,豐富我們的詞語積累,提高我們的英語表達能力。以下是美聯社的一篇新聞報導:

China space mission returns after first spacewalk

Three Chinese astronauts made a jubilant return to Earth on Sunday after successfully completing the country's first-ever spacewalk, an event the premier said was "a stride forward" in China's space history.

The spacewalk was mainly aimed at testing China's mastery of the technology involved. The sole task of mission commander Zhai Zhigang was to retrieve a rack attach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orbital module. He remained outside for about 13 minutes.

"It was a glorious mission, full of challenges with a successful end," Zhai said after the Shenzhou 7 module landed under clear skies in the grasslands of China's northern Inner Mongolia region. "We feel proud of the motherland."

State broadcaster CCTV showed the astronauts emerge from their capsule, which floated gently down under a giant red-and-white-striped parachute, and wave at cameras as they celebrated the end of their 68-hour mission.

Zhai, Liu Boming and Jing Haipeng stayed inside for about 46 minutes to adapt to Earth's gravity before crawling out of the narrow entrance. They were declared healthy after medical examinations inside the module.

"This mission's success is a milestone; a stride forward," Premier Wen Jiabao said at mission control.

Saturday's space walk, which was broadcast live and watched by crowds gathered around outdoor television screens, further stoked national pride one month after the close of the Beijing Olympics.

"A small step by Zhai Zhigang in space is a big step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said a commentary by the official Xinhua News Agency carried Sunday by the Beijing Daily newspaper.

On most newspaper front pages were pictures of Zhai clutching a Chinese flag as he hovered in space outside the Shenzhou 7 vessel, alongside photos of Chinese President Hu Jintao on a telephone as he spoke to the astronauts.

While successful, the spacewalk wasn't without anxious moments.

Zhai, a 41-year-old fighter pilot, appeared to struggle with the hatch and a fire alarm was triggered in the orbiter as he began the spacewalk.

Wang Zhaoyao, deputy director of manned space flight, conceded that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weightlessness and depressurization on the hatch opening operation hadn't been fully anticipated. He blamed a faulty sensor for the fire alarm.

The spacewalk required the astronauts to first depressurize and then repressurize the orbital module and proved the effectiveness of Zhai's Feitian space suit, produced by China at a cost of $4.4 million. Liu wore a nearly identical Russian-made Orlan suit, according to the reports.

The spacewalk paves the way for assembling a space station from two Shenzhou orbital modules, the next major goal of China's manned spaceflight program.

China is also pursuing lunar exploration and may attempt to land a man on the moon in the next decade — possibly ahead of NASA's 2020 target date for returning to the moon.

China launched its first manned mission, Shenzhou 5, in 2003, becoming only the third country.

從上面的新聞報導可以看出,space mission指的是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執行的太空探索使命,舉世矚目的太空漫步就是space walk,首次太空漫步就是first-ever spacewalk。翟志剛短短的20分鐘的太空漫步被媒體稱為中國航天事業上的一大步(A small step by Zhai Zhigang in space is a big step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用溫家寶總理的話來說叫做a stride forward。

Mission commander指的是「神七」乘組指令長,神七乘組第一次設置了指令長崗位,即任務中自稱「洞么(01)」的航天員翟志剛。

Orbital module就是軌道艙。載人飛船manned spaceship/spacecraft主要由三個艙體組成,即軌道艙(Orbital Module)、返回艙(Reentry Capsule)、設備艙(Service Module)。與module相關的詞語還有返回艙(re-entry module);推進艙(propelling module);指令艙(command module)和登月艙(lunar module)。

The Shenzhou 7 module landed指的是神舟七號在完成歷史性的使命之後返回內蒙古中部地區的主著落場(the main landing site)。

Capsule指的是太空艙,與module為同義詞,本文指的就是神舟七號的返回艙the re-entry capsule。Mission control 指的是地面指揮中心。

Depressurize and then repressurize指的是航天員出艙前後必須經歷的「減壓」和「升壓」的過程。由於航天服內的壓力只有正常氣壓的30%~40%,如果航天員驟然進入低壓狀態可能因為原來溶解於體液中的氮氣由於氣壓的變動迅速地變為氣泡,引起栓塞而威脅生命安全。這種症狀不光出現於太空活動,人類在潛水中也會遇到類似的狀況——潛水員驟然從海底返回海面則會出現低壓狀況,造成同樣的栓塞。因此這種情況被稱為「潛水症」。所以航天員必須在出艙之前就做好相應的準備。首先在出艙前幾小時必須呼吸純氧,這樣可以慢慢排掉身體內多餘的氮氣。其次在太空船中設有一個專門的氣閥艙,航天員在出艙前和返回後都必須經歷「減壓」和「升壓」的過程,使壓力慢慢變化,這樣身體適應了就不會出現潛水症了。由於出艙活動減壓升壓的需要,「神七」太空船上增加了氣閥艙這樣的設備。這在以前的神舟飛船上是沒有的。

Space suit一般指航天員穿著的航天服,本文指的是我國自行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或者說艙外活動服,英文叫做extra-vehicular activity suit,簡稱EVA suit。我國自行研製的「飛天」牌艙外航天服每套總重量約120公斤,造價3000萬元人民幣左右。艙外航天服可為航天員出艙活動提供適當的大氣壓力、足夠的氧氣、適宜的溫溼度,以保障航天員的生命活動需要;航天服具有足夠的強度,防止輻射、微流星和空間碎片對航天員的傷害,保證航天員的工作能力;航天服還能提供可靠工效保障及遙測通信保障等。

Space station指宇宙空間站。宇宙空間站是能在太空中長時間運行的巨大載人飛船,空間站上有工作艙、生活艙、服務艙和對接艙,艙內有類似地面的生活環境,太空人和研究人員可利用各種儀器設備進行科學研究。本文提及,此次神舟七號的太空漫步為中國建立自己的宇宙空間站鋪平了道路。按照我國載人航天計劃,中國最終將建設一個永久性的宇宙空間站。我國將在2010年至2015年間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天宮」二號、「天宮」三號兩個空間實驗室,還將分別發射2艘無人飛船進行無人對接試驗,然後再發射5艘飛船進行載人對接試驗和載人駐留試驗,預計在7年內連續發射7艘太空飛船。空間實驗室是設立在太空的用於開展各類空間科學實驗的實驗室。據悉,我國目前在研的「天宮」空間實驗室採用兩艙結構,分別為實驗艙和資源艙。該站的大致模樣:包括一個核心艙、一架貨運飛船、一架載人飛船和兩個用於實驗等功能的其他艙,總重量在100噸以下。這個空間站建成後,核心艙可不斷加艙。屆時,每年將往空間站發射若干個太空飛行器。據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飛船原總設計師戚發軔介紹,中國航天的目標分為三大步,第一步是把人送上太空,這個目標在神五順利升空時即已達成。第二步是繼續突破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多人多天飛行、航天員出艙在太空行走、完成飛船與空間艙的交會對接。第三步就是建立永久性的空間試驗室,進行科學試驗。神七升空,意味著三步曲中的第二音階已然奏響,隨後的神八到神十飛船將相繼升空,以奇麗的太空之舞構築起中國自己的「天宮」系列太空實驗室。

NASA是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的首字母縮寫詞,即美國航空航天管理局,海外華文媒體又習慣稱之為美國太空署。中國實現首次太空漫步之後,美國航空航天局探月計劃負責人吉爾布雷斯認為,中國將在2017年或2018年實現登月,從而先於美國計劃的在2020年重返月球。2004年1月14日,美國總統布希在NASA華盛頓總部宣讀了「新太空計劃」,雄心勃勃地提出「重返月球」,其核心目標是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並以此為跳板,為人類登陸火星甚至探索更遙遠的太空做準備。

除了上述詞語知識外,與我國「神舟號」系列太空飛船有關的常用詞彙還有以下一些:

載人航天 manned space flight

載人航天計劃 manned space program

無人飛船 unmanned spaceship / spacecraft

試驗太空船 experimental spacecraft

多級火箭 multistage rocket

返回式衛星 recoverable satellite

通信衛星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遙感衛星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運載火箭 carrier rocket; rocket launcher

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 Long March II F carrier rocket (「神舟七號」的運載火箭)

有效載荷能力 payload capability

近地軌道 low Earth orbit

氣象衛星 weather satellit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satellite in sun-synchronous orbit

同步軌道衛星 geosynchronous satellite

艙外活動(又叫「出艙活動」」,即「太空行走」)extra-vehicular activity(EVA)

緊急供氧裝置 emergency oxygen apparatus

空間物理探測 space physics exploration

國際空間站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太陽能電池板 solar panel

太空升降艙 space elevator

外太空 outer space; deep space

銀河系 Milky Way galaxy

阿波羅號宇宙飛船 Apollo

發射衛星 launch a satellite

發射升空 blast off

發射臺launch pad

軌道orbit

人造衛星 artificial satellite

我要看更多專欄文章

About the author:
 

王銀泉,南京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教授,碩士生導師,大學外語部主任。2007年4月由江蘇省省委常委集體討論入選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南京農業大學133人才培養工程英語學科學術帶頭人。南京農業大學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總主持人。1996年獲國家留學基金首批資助。1997年10月至1998年10月留學加拿大渥太華大學並進修研究生核心課程。曾訪問英美。迄今為止已在《外語教學與研究》和《中國翻譯》等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CSSCI來源期刊文章13篇(依據2006年度CSSCI來源期刊)。主編教材1部,教輔圖書1部,參編詞典1部,在編專著2部。

相關焦點

  • 太空漫步,酷不酷?
    每次康寶寶一看到電影中,航天員在太空漫步的畫面,那個羨慕嫉妒的心情就別提了。
  • 苗圃體驗太空艙 穿太空衣過「太空漫步」隱
    苗圃體驗太空艙 穿太空衣過「太空漫步」隱 苗圃穿太空衣體驗太空行走
  • 這就是太空漫步輔助機器人的未來,經驗老道的太空人如是說
    太空漫步有多危險?在我15年的太空人生涯(近40小時)中,有6次太空梭和國際空間站的艙外行動。我發現艙外活動——又叫做太空漫步——挑戰和回報兼備。與此同時,這些行動常伴隨著極度危險。太空漫步(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網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團隊會盡一切可能降低外太空的無情真空,對任何太空人外太空行動的風險。儘管太空漫步的事故已經很罕見又遙遠,但機器(包括無人機)肯定能有一席之地。實際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一直有這些想法。
  • 不僅是中國太空漫步第一人還是「宇宙級梗王」——向航天英雄致敬
    提起「太空漫步」,大家腦海中的第一印象是誰?可能很多朋友會說:「當然是麥可·傑克遜啦!」但這一期要向大家介紹的是我國的航天英雄——翟志剛,他是中國神舟七號乘組人員之一,也是中國太空漫步第一人。當回憶到拉開艙門進行太空行走時,翟志剛滿是興奮:「一打開滿眼蔚藍,但緊接著低頭一想覺得不對勁,外太空應該是黑色的,怎麼是藍色的呢?哦原來這是地球。」講述飛上太空的感受時更是笑料不斷:「我順著腳底往下一看,太深了,老遠了,深不見底啊!這可咋整,我可得抓住啊!」
  • 因太空衣不合身 NASA取消首次全女班太空漫步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香港「東網」3月26日報導,美國太空總署(NASA)25日宣布,由於院備有的太空衣不合身,故取消原定於29日進行的首次全女班太空漫步任務。NASA發言人解釋稱,原本安排女航天員安娜•麥克萊恩(Anna McClain)和克裡斯蒂娜•科赫(Christina Koch)一起進行太空漫步,但目前國際太空站內適合女航天員穿著的中碼上半身太空衣只有一件,故不能同時供兩名女航天員使用。NASA指出,麥克萊恩上周與男航天員黑格進行了太空漫步,穿著大碼太空衣的她發現中碼上衣更為合身。
  • 人類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漫步結束,在太空中行走是啥感覺
    美國東部時間10月18日早7點38分,人類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漫步(sopacewalk)開始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兩位太空人傑西卡·梅爾、克裡斯蒂娜·科赫走出國際空間站,開啟了她們的太空漫步之旅。這是今年以來國際空間站的第8次太空漫步。
  • 在太空中真的可以漫步嗎?看完你就明白了
    其實在小時候我們就很好奇,那些乘坐航天飛船的太空人們,真的可以像在電視機前演表演的那樣輕鬆的太空漫步嗎?大家都知道出了地球的大氣層以後地心引力會非常非常的小,如果稍微不注意,真的不知道會飄到宇宙中的何處。至於太空人會不會太空漫步,下面就由小編和大家細細的講講吧。
  • 英語詞彙學習:跟「神九」學太空知識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英語詞彙學習:跟「神九」學太空知識 2012-06-20 15:14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 怎樣在地球上實現「太空漫步」?有三種方法可選,最後一種最簡單
    導語:怎樣在地球上實現「太空漫步」?有三種方法可選,最後一種最簡單。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探索神秘的未知之地是一項偉大的任務,太空向來是人們最嚮往的地方之一,當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上天,不只感動了多少中華兒女,太空人一度成為最受孩子們喜愛的理想之一。
  • 給《地心引力》挑錯 5款天文App漫步太空
    給《地心引力》挑錯 5款天文App漫步太空      天文學雖然是個冷門,但是針對天文愛好者開發的手機App卻也不少,想學習一點天文知識,下面我們就給大家推薦五款最佳手機天文工具。而「NASA App」(NASA天文資訊)也會NASA推出的官方應用,應用包含了成千上萬的太空航拍圖片,用戶可以觀看NASA視頻、NASA TV在線直播,並了解最新太空任務信息,是每個天文愛好者不可錯過的應用。
  • 美俄企業推2023年太空漫步旅行將成史上首例
    美俄企業將推出可在國際太空站外太空漫步的旅遊計劃。成為太空人是不少人的兒時夢想,但實際投身航天事業的人卻不多。不過,俄羅斯航天企業周四(25日)宣布,已與美國載人太空旅遊企業籤約合作,將於2023年破天首荒推出太空漫步旅行。不過,有推測估計費用高達2億美元(約14億人民幣),看來漫遊星際始終也只能留在夢想裡。
  • 太空人在太空漫步,不小心掉入太空中,會遇到什麼樣的危險呢?
    太空人在太空漫步,不小心掉入太空中,會遇到什麼樣的危險呢?隨著我國航天技術不斷的發展,人類的航天夢想也一步一步在實現。隨著科技不斷的發展,人們對太空的了解也是越來越多,同時也有更多的朋友對神秘的航天事業充滿了好奇心。比如,就有一些朋友問到:如果太空人在太空漫步,不小心掉入太空中,會遇到什麼樣的危險呢?首先,這取決於太空人有沒有穿防護服。
  • 他的經歷是勇氣和美的奇觀 太空漫步太空人去世
    麥坎德利斯1984年2月搭乘「挑戰者」號升空,在8天的飛行任務中,首次進行了不系帶太空行走,留下「漫步太空」的經典圖像。當時,他背負形似火箭背包的太空載人機動裝置,距離太空梭近100米,像衛星一樣以2.9萬公裡時速與太空梭一起環繞地球「飛行」。  「布魯斯毫不費力在太空中升起的標誌性圖像激勵幾代美國人相信,人類確實潛能無限,」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約翰·麥凱恩說。
  • 中國人首次太空漫步12周年,朋友圈這樣發,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2008年的今天,翟志剛與劉伯明、景海鵬三人乘神舟七號飛船出徵太空,成功完成出艙任務,中國人首次實現太空漫步。從載人航天,到北鬥星座、深空探測,12年來,中國人從未停下「問天」的步伐。星辰大海,永不止步,這很中國!
  • 汽車英語知識學習:關於汽車英語單詞整理匯總
    我在人行道上漫步。最好別說I was walking on the road.我在馬路上漫步。以上就是關於汽車方面的英語知識,想必對汽車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定看的很過癮吧。今天的英語知識乾貨就全部分享完了,大家有任何的英語學習問題,請點擊我的頭像,私信發消息給我,我看到將第一時間回復,也希望能幫到您,謝謝。
  • 海德6200太空漫步機,在家輕鬆做有氧運動
    那麼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款太空漫步機,它是海德品牌的,真的很不錯,一起來看看吧!1、大型的運動器械產品,質量很重要。所以,我們先來了解下品牌。海德創建於1950年,是一家以科技和品質制勝的奧地利著名運動品牌,旗下產品在歐洲市場具有甚遠的影響力。目前,海德涵蓋健身、滑雪、網球、遊泳、瑜伽、潛水、騎行、運動鞋服和運動配飾等領域。
  • NASA本月底首次實施全女性太空人太空漫步 - 國際 - 新京報網
    新京報快訊(記者 謝蓮)據今日美國報導,美國航天航空局(NASA)將於當地時間3月29日實施首次全女性太空人太空漫步
  • 中國科技館開放「太空探索」新展廳 親身體驗「火星漫步」
    2016年12月9日訊,你想親自體驗「火星漫步」和「太空行走」嗎?即日起,中國科學技術館「太空探索」展廳開放,先進的展示技術和航天科技實物讓人大開眼界。「你想像航天員叔叔一樣體驗『太空行走』,修理飛船的太陽能帆板嗎?」
  • 上天是太空漫步首位女太空人 下海成挑戰海底最深淵第一女性
    美國首位進行太空漫步的女太空人沙利文在徵服太空三十六年後,再一次挑戰自己。她聯同潛水拍擋深入超過一萬米的海底深淵探索。沙利文在1978年加入美國太空總署,是首批美國女太空人其中一員,她在1984年參與太空任務是首位在太空漫步的美國女太空人。她之後加入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工作,事隔三十六年後,由上天變成下海,再次成功增添一項個人紀錄。
  • 上天是太空漫步首位女太空人 下海成挑戰海底最深淵第一女性
    美國首位進行太空漫步的女太空人沙利文在徵服太空三十六年後,再一次挑戰自己。她聯同潛水拍擋深入超過一萬米的海底深淵探索。沙利文在1978年加入美國太空總署,是首批美國女太空人其中一員,她在1984年參與太空任務是首位在太空漫步的美國女太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