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文
霍金是一名偉大的物理學家,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和黑洞,而除了他留下的學術研究外,霍金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要數他的外表了。
在1963年,年紀輕輕的他被診斷出患漸凍症,而隨著病情的加深,霍金最後不得不由拐杖轉換成了輪椅,而為了方便霍金繼續進行科學研究,人們對他的輪椅進行了各種升級。
人們看到的多數情況是,霍金癱坐在輪椅上,腦袋歪向一邊,據說他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打字,但到了後期,霍金就連手指都難以活動了,於是乎,輪椅的電腦功能由人為的手動輸入變成了臉部肌肉識別。
儘管霍金在後半生中都與輪椅為伴,但霍金的生活並不缺乏趣味,通過輪椅上的電腦霍金髮表了眾多學術論文,他甚至還在2016年的時候開通了微博,吸粉量達到300萬人的他毫無疑問是科學界最火的人物。
而霍金的輪椅還傳遞了另一種信息,輪椅不僅僅是單純的代步工具,數十年來,這臺不斷更新和升級的電腦輪椅讓其成為了天才科學家的一個標誌。
在起初,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位名叫瓦特·沃爾託茲的電腦工程師為輪椅電腦設計了一個名為「平等器」的程序,讓霍金可以通過從電腦上選詞,再進行組合發聲。
後來,劍橋調節通訊公司的大衛·梅森改進了這套設備,使得這臺擁有霍金聲音的電腦的「說話」速度更快了,這也讓霍金的輪椅成為了最好的溝通設備。
而在2005年之後,霍金的病情加重,手指完全不能活動,於是設計者為霍金專門設計了一副眼鏡,這幅眼鏡可以捕捉霍金的臉部表情,讓霍金可以「用臉打字」。
隨著系統的升級,霍金的輪椅已經化身成為了一臺超級計算機,它擁有快速搜索功能,不僅記錄了霍金的常用字詞,而且還能多任務切換、收發電子郵件、用瀏覽器上網,霍金處理工作的效率也因為有了它而提升了10倍的速度。
毫無疑問,這臺輪椅在霍金生命中的地位是如此重要,以至於如果沒有了它,人們很難想像霍金將如何完成複雜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