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何小敏 通訊員 穗統宣 賀思丹)據廣州市統計局消息,2020年11月份,廣州市繼續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有效激發市場活力、提振市場信心,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呈現穩定回升的良好態勢。2020年1-11月,全市587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70.76億元,同比增長6.4%,增速較1-10月提升4.4個百分點,年內首次大幅提速;實現營業收入18277.45億元,同比增長0.6%,實現年內首次增長。
九成以上行業實現盈利
具體看,2020年1-11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九成以上行業實現盈利,逾五成行業利潤總額實現增長。1-11月,全市有生產經營活動的35個行業大類中,除皮革、毛皮、羽毛及其製品和製鞋業外,其他34個行業均實現盈利,比1-10月增加2個,行業盈利面達97.1%。
與2019年同期相比,化學纖維製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扭虧為盈;19個行業利潤總額實現增長,利潤增長的行業面達54.0%;利潤增速超過兩位數的行業有12個,其中紡織業,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製品業,專用設備製造業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分別同比增長2.6倍,2.6倍、95.6%,儀器儀表製造業的同比增速有所回落,由1-10月的增長90.6%回落為1-11月的66.2%;與1-10月相比,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家具製造業,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和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速分別回升31.9個、29.7個、28.0個和24.4個百分點。
近四成行業營業收入實現增長
2020年1-11月,全市有生產經營活動的35個行業大類中,有13個行業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較1-10月增加兩個,增長面為37.1%;人均營業收入167.8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96萬元,較1-10月增加3.04萬元,繼8月以來持續增長。
主要行業中,汽車製造業營業收入增長5.9%,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5.3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營業收入增長3.9%,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3.3個百分點。以上兩個行業合計拉動全市營業收入增長1.9個百分點。
部分主要資產存量增加
2020年11月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帳款3173.16億元,較上年同期同比增長12.9%,較10月末增加70.32億元,環比增長2.3%;11月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存貨2013.76億元,較上年同期同比增長2.4%,較10月末增加45億元,環比增長2.3%。
主要效益指標持續向好
2020年1-11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82.05元,比2019年同期減少0.74元,比1-10月降低0.12元;單位成本費用92.13元,比2019年同期減少0.71元,比1-10月降低0.13元;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6.95%,比2019年同期提高0.38個百分點,較1-10月提升0.15個百分點。
總體上看,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呈現「單位成本下降、盈利情況向好」的良好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