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據消息稱,美國宇航局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剛剛第二次飛過金星。
帕克太陽探測器於2018年8月發射,計劃花7年時間繞著太陽飛行,希望能解開關於太陽千古未解的謎團。但要做到這一點,真的很難!帕克號飛船已經預先計劃執行一個精心設計的軌道,其中包括七次飛越地球的孿生兄弟金星。而恰好金星的科學家們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就沒有專門用於探測金星的探測器,帕克號的路過將會帶給我們關於金星的更多奧秘。
據了解帕克太陽探測器將於美國時間12月26日收集第二批金星數據,探測器將於美國東部時間下午1點14分最接近金星。
當然,帕克太陽探測器的儀器是用來研究恆星的,而不是行星。他們主要關注的是等離子體,即組成太陽的帶電粒子的熱團。傳統上,行星科學家希望他們的太空飛行器上有非常不同的儀器:繪製表面地圖的雷達設備,鑑定化學物質的光譜儀等等。事實上兩項專門的金星任務已經向金星傳送了等離子體探測器,即美國宇航局的先鋒金星軌道器和歐洲航天局的金星快車。但這些太空飛行器是幾十年前建造的,而帕克太陽能探測器上的儀器比原來的儀器更強。
科學家表示,在帕克號飛越金星的過程中,科學家發現了「弓形激波」,來源是太陽的帶電粒子的太陽風。弓形激波是太陽風與行星的磁層頂相遇處形成的激波,其準確位置取決於太陽的活躍程度,這種活躍程度在11年的太陽周期中不斷變化。並且弓形激波兩邊的環境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如果帕克太陽探測器穿過激波內部,科學家們就能夠更好地理解金星大氣消失的速度有多快。因為磁場越積越多,實際上會把大氣拉走,就像彈弓一樣。這是金星大氣層被移除的最大方式之一,也就是太陽的磁力線。
科學家對測量金星大氣損耗測量更感興趣,因為大氣壓力會影響水的狀態,比如地球上的1bar壓力使我們的海洋保持液態。科學家表示在某一時刻,金星上的液體可能會再次存在,或者它們曾經存在過,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但是,在帕克太陽探測器接下來的兩次飛掠金星過程中,也就是2020年7月和2021年2月,金星大氣損耗的測量將會加速。這兩次訪問將使飛船穿過科學家們所稱的金星尾部,那裡是大氣脫離行星的地方。
科學家還表示,帕克太陽探測器也許能夠解決金星表面一個長期存在的謎團:這顆行星是否存在小塊的地殼磁場。到目前為止,火星是科學家們發現這種現象的唯一星球。它的腹部就像一個小小的磁性區域,就像帶有磁場的小氣泡,但是沒有人能近距離觀察金星來尋找它們。
而現在帕克號太陽探測器即將經過金星,這場難得發現之旅將為我們帶來金星的寶貴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