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成的鳥兒總還是要離開舊巢,但也許它會從這段經歷裡帶回一句話:生活的縫隙裡也可以流淌出彩虹。
自初中以來,每天早上6點多出門,下午四五點回家,急匆匆吃完晚飯又把自己關進屋裡寫作業——溝通的稀缺幾乎讓一家人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因為疫情,寒假變成了前所未有的「長假」。一家人困在屋內,交流增加了,爭吵也增加了,但歡樂和吵鬧在一起燃燒和反應,發光發熱生成了一段五顏六色的回憶。
以往工作日,我每天早上都見不到父母,他們上班沒有我上學早,而且母親還要照顧年幼的弟弟。我習慣了一個人起來,出門前招呼一聲,能不能得到回應,還要看他們睡眠質量的高低。
如今,我在家上網課,可以睡到上課前5分鐘起床。每天第二節和第三節課是我最愁的時候:那個點兒,弟弟起床,家裡的寧靜便被打破了。為了讓他刷牙吃飯,各種「威逼利誘」,作為反抗,弟弟引吭高歌,「摔杯為號」……霎時,一家四口的平常一天,熱鬧地如同10口人在準備過年。我只得默默把iPad的音量調到最大,聽著混在這交響樂中的餘弦定理。
延遲開學期間人們紛紛哀嚎自己胖了不少,我亦然。每天下午三四點鐘,弟弟睡著了,母親便為我準備下午茶。原本已經好幾年沒動過的烤箱和麵包機又轉了起來,抹茶粉、可可粉、噴射奶油、蛋撻皮、淡奶油,甚至立頓紅茶、陳年白糖蜂蜜都進入了我們下午茶嘗試的宏大工程。我在課間也跑過來幫忙,母女二人樂此不疲地嘗試各種新奇的做法。不斷改進的焦糖奶茶,初次嘗試竟然成功的蛋撻,按蛋糕教程由於沒打發蛋白做成的鬆餅,膨脹成球形的芝麻燒餅……
我想起了小時候也曾和母親一起烤蛋糕烤曲奇,自從上中學以來,這些美好時光便一去不復返。而今,由於父母在家辦公、我在家學習而擠出來的時間,復燃了許多生活的熱情。因為學習和工作忙碌得都沒時間交流的我們,又像回到了過去:我和母親頭碰頭在一起做蛋糕,和父親為一個問題爭得面紅耳赤,吵吵嚷嚷的生活卻也充滿著歡樂。
這一個多月的在家辦公學習,對我們,倒像一場時光倒流的旅行。已經長大的孩子,像是出了巢的亞成之鷹,又短暫地回到了父母的羽翼之下,雖然狹窄擁擠,卻仍有當年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