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敏兒,點擊上方【關注】,我和你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旁觀者眼裡的悲劇,未必是受難者心中的悲劇。
――愛默生
前段時間,我的大學同學麗麗,從國外回來,她給我發微信,說是約我們宿舍裡的小姐妹一起聚聚。
我想著,我們在大學都是一個宿舍,關係也還可以,於是我就答應了。
幾天後,我欣然赴約,老同學多年未見,聚在一起回憶大學時光,推杯換盞,好不熱鬧。
席間,我發現,當年同宿舍的一個女生安娜一直沒有來。
於是我問:「安娜怎麼還不來」?
沒想到其中一位女生接話:
「麗麗讓我聯繫她,我沒有聯繫,還是不讓她來了吧,她結婚了,日子過得很糟,和我們已經不在一個層面了。」
聽她說完,我有點擔心地問: 「安娜怎麼了」
那個女生拿出手機翻了一會繼續說: 「你們看,這是她的朋友圈,你們看看除了柴米油鹽就是拼夕夕的助力和砍價,日子肯定過的很難,有條件的人,誰會用拼哆哆啊,肯定窮屌絲才用,而且她還經常讓人幫忙砍價,想必是過的不好。」
聽完她的話,我不禁想起大學時,她和安娜的關係是最好的,而現在最先瞧不起安娜的人,竟然也是她。
我想她可能不知道,大學畢業後,我和安娜曾經在一起工作過。
安娜為人很低調,她的工資不低,但是她用的穿的從來都很樸素,她不張揚,踏實肯幹,後來她獲得出國的機會,而我也離職,才漸漸和她沒有了聯繫。
只是聽別人說安娜回來後,升了部門經理,找了個老公,家境也相當不錯。只是這些,在她的朋友圈裡,從沒有發過。
聚餐結束後,回到家,我從微信裡把那個「嘲笑」安娜的同學刪除了。
現實中,總是有很多人,他們只從表象看人,僅憑一些隻言片語,是非都還沒弄清楚,就開始憑著自己的想像惡意揣測別人,評價別人。
他們對別人妄下結論,然後在四處傳播他們的結論,一副身在其中的樣子,他們從沒有想過,他們的隨意猜測和言論,會給別人帶來怎樣的惡意和傷害。
我見過有人,只是因為女孩穿的比較時尚潮流,就說:
「這個女孩一看就不是好人,你看她穿的,好人誰會這麼穿」
事實是那個女孩是一名車模,穿的時尚洋氣是因為工作需要。
我也見到過有的人,因為女孩的升職,就在背後議論紛紛:
「這個女孩才來幾年,就升職了,一定是和老闆有不正當的關係,可能和老闆早就搞在一起了。」
事實是這個女孩靠父母給公司拉來一個大客戶,老闆破例給她升的職。
這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知全貌,不予置評,知人不評人,是基本的禮貌和尊重。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裡的臺詞: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可是現實中,就是有一些人,仗著自己所謂的優越感,就隨意對他人品頭論足,他們不知道,他們隨意評價別人時的樣子有多可笑。
前段時間,我同村的老鄉,找到我,說想讓孩子到我所在小區後邊的學校上學,後來,我讓同事幫的忙,孩子如願到了那所學校。
幾天後,老鄉給我打電話,說第二天一定要上門道謝。
隔天,我想著老鄉執意要來,就早早去買了菜,可是結果我等了一天,也沒等到人。
當時我在心裡想,這個老鄉真的是不可交,品質不行。
沒過兩天,那個老鄉的妹妹來了,說是那個老鄉騎摩託摔倒了,骨折來不了了,所以讓她來和我說聲謝謝。
知道真相後,我很愧疚,覺得自己真的是太狹隘了。
所以,永遠不要輕易去評價別人,因為我們不是當事者,永遠不能體會別人的心情和選擇。
很多時候,我們所認為的事實,可能只是那個事情的冰山一角。
不要隨意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更不要成為謠言的幫兇。
有時我們簡單的一句話,可能就會給別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傷痕。
知人不評人,是最高級的修養。
我是敏兒,每天用一段文字溫暖你,關注我,我願與你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