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漢語構築平臺 讓夢想點亮未來-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02 光明數字報

    第15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全英大區賽19日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隆重舉行,揭開了2016年全球「漢語橋」比賽的帷幕。以「夢想點亮未來」為主題的本屆「漢語橋」全英大區賽吸引了來自全英17所院校的選手參賽。

    在預賽、複賽、決賽三級闖關中,選手們分別就漢語語言能力、中國國情與文化知識、個人才藝展示三個方面展開角逐。其中40名選手晉級複賽,最終10人憑藉自身實力和現場發揮脫穎而出,進入當晚決賽。參賽選手們大都起了中文名字。他們生動的演講、對中國文化和國情的瞭然於心令人讚嘆;歌唱、舞蹈、樂器演奏、中國功夫、書法等才藝展示更是精彩紛呈。

    最終,來自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文杰獲得當晚決賽的特等獎,而一等獎則被他的校友何安傑奪得;來自利茲大學的喬萬尼和農坂夢香分享了二等獎。這四位將代表英國前往中國參加全球複賽及決賽。

    目前,英國在歐洲漢語推廣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全英共有29家孔子學院,列歐洲第一,全球第二。全球第一家中醫孔子學院、第一家商務孔子學院及第一家舞蹈和藝術孔子學院都在英國。同時在全英,包括根西島和澤西島在內的英屬地共開設有孔子課堂127所,居全歐第一。有了這樣的基礎和穩定的發展,才有了英國選手在歷年「漢語橋」全球大賽中的優異表現。

    2015年,英國選手同樣載譽而歸。其中,康可獲得全球亞軍、歐洲洲冠軍和最佳風採獎,王白雪獲得三等獎,楊帆獲得優秀表演獎。當年9月,在倫敦中醫孔院大樓落成儀式上,康可朗誦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得到出席儀式的劉延東副總理的高度評價。

    一年一度的「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由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主辦,是世界各國大學生展示漢語水平、中國國情和文化知識以及才藝技能的權威性國際賽事,旨在激發各國青年學生學習漢語的積極性、增強各國人民對漢語和中華文化的了解。經過14年的成長和壯大,「漢語橋」大賽業已成為漢語學習的一項年度盛事。(本報倫敦3月21日電 本報駐倫敦記者 戴軍) 

相關焦點

  • 網絡流行語是一把雙刃劍-光明日報-光明網
    記者:年末的各類漢語盤點,讓我們看到了網絡流行語的鮮活生命力;與此同時,也有諸多名家對一些低俗、庸俗的詞彙表示反感甚至痛恨。您認為應當怎樣看待網絡流行語現象?     姚喜雙:網際網路的持續繁榮發展,尤其是社交媒體形式的不斷更新,為網絡流行語的創造、傳播提供了平臺。一些網絡流行語因其簡潔、形象、生動的特點,深入人們的網絡生活,並已逐步發展至線下,成為日常用語的一部分。
  • 你問我答-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智庫你來問#【來擺龍門陣:重慶如何實現快速發展?】重慶雖然地處內陸腹地,但是近些年來,藉助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政策東風,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重慶要想更上一層樓,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作為?我們邀請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羅來軍與您聊一聊。
  • 主流媒體引領社會輿論的經典案例-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日報關於河北農大一群畢業生,15年來持之以恆資助病逝同學的雙親,以及被資助的李維賀老人誠信為本,含辛茹苦償還債務的系列報導,讀後令人動容,引人深思,激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
  • 體溫表(外二首)-光明日報-光明網
    體溫表(外二首) 作者:魯若迪基 《光明日報》( 2020年02月14日 14版)
  • 網絡發表納入學術評價的「光明探索」
    7月8日,「2019年6月網絡理論文章TOP100榜單」在光明網專區新鮮亮相。經過對文章質量、傳播力、影響力等的科學評價,發表在中央重點新聞網站、重點理論網站、地方新聞網站等22家網站的100篇理論文章脫穎而出,躋身當月「百強榜」。
  • 文藝界在行動-光明日報-光明網
    公共場所不吐痰/發燒發熱及時報/絕不散播傳謠言;重慶市渝北區文聯編寫推出了快板《疾病防控順口溜》:渝北人,不亂竄,冠狀病毒在作怪/不拜年,不聚會,紅白喜事全辭退/勤洗手,多通風,一日三餐在家中/要出門,戴口罩,人人健康最重要/武漢歸,請報備,隱瞞疫情是犯罪……    廣大文藝工作者創作和推出的各種抗擊疫情的文藝作品,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疫情防控知識,讚頌一線醫護人員,並藉助新媒體平臺迅速抵達千家萬戶
  • 中央主要新聞單位採編人員籤署保密協議-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8月14日電(記者杜羽)14日,法制日報社與全社220名新聞採編人員籤署保密承諾書和職務行為信息保密協議。至此已有14家中央主要新聞單位啟動了保密承諾書和保密協議的籤署工作。
  • 畫作隨嫦娥五號登月,麥當勞為孩子點亮夢想
    ,見證夢想升空   11月22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亮夢想"活動的收官儀式上,麥當勞家庭業務負責人孫靜女士將承載著全國各地上萬幅夢想畫作電子拷貝的晶片正式移交給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許興利先生,共同完成夢想點亮儀式。
  • 【愛與專注 智慧擔當】唐茜:用愛點亮生命之花 引領學生走向光明未來
    她表示,在孩子性格、品格養成的最重要階段,不能只注重眼前得失,而要從長遠來看,地基的深淺、穩固與否,才是孩子未來可以達到高度的基礎。  在教學中,唐茜常會帶領學生舉行各種各樣的競賽活動,通過守擂攻擂、贏積分置換禮物、英文遊記等方式引起學生們學習英文的興趣。在課餘時間,她常常組織學生親手編制小物品來裝飾美化集體的大家庭。
  • 航天娃與鞠萍姐姐同臺,一起點亮夢想
    由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體育青少節目中心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中國科技館我們的太空創新實踐中心中歐人文藝術教育聯盟等部門共同推出的《點亮夢想主持人鞠萍姐姐與到現場參加活動的大朋友受邀的航天娃、留守兒童以及線上觀看直播的網友一起重溫今年「六一」特別節目《我們的節日》「熱愛科學、追夢未來
  • 讓世界知道中國-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專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我們不僅要讓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還要讓世界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讓世界知道「發展中的中國
  • 專家學者熱議老莊思想的當代價值-光明日報-光明網
    該論壇由光明日報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安徽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老莊思想學術論壇始辦於2013年,已成功舉辦三屆。本屆論壇以「老莊思想與協調發展」為主題,近百位專家學者共同研討了老莊思想對當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並為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推動社會有序健康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 【光明日報】鹽鹼地變良田:夢想如何實現?
    「這不是夢想,這是實實在在的科技成果。我們通過10多年的努力,實現了這個夢。」新疆三成耕地出現次生鹽漬化新疆是中國的荒漠化大區,也是中國最大鹽土區。鹽漬土面積1.1×105平方公裡,約佔全國鹽漬土面積的三分之一。現有耕地的32.6%已出現次生鹽漬化,成為農業低產的主要因素之一。
  • 課本裡的西藏-光明日報-光明網
    乘火車到西藏,實現了數代中國人的夢想,使逛拉薩、看藏戲、登珠峰、觀大峽谷不僅成為可能,而且成為現實。    人們徜徉在拉薩,常被那極富特色的藏式民居所吸引。「平頂的白色樓房一座挨著一座,黑框的門窗上裝飾著條條漂亮的短皺簾,家家的樓頂上五彩經幡飄飛……古城民居的建築風格獨特,色彩鮮明,無論是顏色還是造型,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拉薩古城》,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
  • 40年,《哥德巴赫猜想》仍令人念念不忘-光明日報-光明網
    這段「編者按」,刊登在1978年2月16日的《光明日報》上。    當日的這份報紙,只有4個版,卻拿出了兩個半版面的篇幅,並且還是從頭版整版開始,轉載了《人民文學》雜誌當年首期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激動人心」的程度可想而知。    四十年過去了,這篇報告文學讀來依然「激動人心」。此中奧秘究竟何在?又給當前的文藝創作留下哪些有益的啟示?
  • 沈壯海: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深化公民道德建設-光明日報-光明網
    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守望相助,構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醫務人員執甲逆行,以血肉之軀築起阻擊病毒的鋼鐵長城。基建工人迎難而上,用10多天時間先後建成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科研人員奮力攻關,加快病毒溯源、有效藥物篩選、診療方案優化、疫苗研發等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人民教師執教「雲端」,盡力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推進教育教學方式變革。青年一代挺身而出、勇擔責任。
  • 麥當勞「點亮夢想」圓滿收官,兒童畫作隨嫦娥五號飛向月球
    麥當勞2020點亮夢想活動圓滿收官,2021年點亮夢想繼續升級,為更多中國孩子和家庭點亮夢想「參加這個活動本身就像做夢一樣。」5月份看到了2020年麥當勞「點亮夢想」活動的消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購買了開心樂園餐,獲得專屬夢想畫紙。
  • 九江市雙峰小學:科技改變未來 創意點亮夢想(組圖)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程騰輝報導:2020年11月,九江市雙峰小學主題為「科技改變未來 創意點亮夢想」科技節活動圓滿結束,科技節是雙峰小學的傳統活動之一,旨在通過科技活動月這一契機,進一步推動學校科技教育,普及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創新精神和科技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科學素養,激發他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
  • 長興「放大鏡女孩」 抓住微光點亮夢想
    黃惠最喜歡的一本書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她說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笑,你對它哭、它就哭,所以要自己保持微笑。生活中的微光,一直點亮著黃惠的夢想。1606985266000
  • 「點亮夢想——去太空開畫展」主題活動在中國科技館舉行
    8月21日,「點亮夢想——去太空開畫展」主題活動在中國科技館舉行。為擴大嫦娥五號任務的影響,樹立探月工程的文化形象,提升廣大青少年的科技素養、美育精神,強化人文交流理念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有關單位聯合組織了「點亮夢想——去太空開畫展」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