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體引領社會輿論的經典案例-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1-23 光明數字報

    光明日報關於河北農大一群畢業生,15年來持之以恆資助病逝同學的雙親,以及被資助的李維賀老人誠信為本,含辛茹苦償還債務的系列報導,讀後令人動容,引人深思,激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

    從專業角度來看,我以為,這組系列報導是新聞媒體踐行「三貼近」原則的成功之作,是主流媒體引領社會輿論的經典案例,同時也是傳統報紙在多媒體時代彰顯自身價值的一次有益嘗試。值得認真總結,發揚光大。

    馬克思主義新聞學一貫強調報刊與人民群眾生活的緊密聯繫。馬克思曾說過,報刊「它生活在人民當中,它真誠地和人民共患難、同甘苦、齊愛憎。它把它在希望與憂患之中從生活那裡傾聽來的東西,公開地報導出來」,報刊「應該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達者」。可是,一段時間以來,一些記者不再深入基層了,滿足於聽匯報、打電話,報刊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產生了距離。「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原則的提出,就是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重申和強調。

    從4月1日第一篇報導的署名來看(2位通訊員、1位記者),顯然它來自於當地基層第一線,其後續報導更是記者們現場跟蹤採訪的結果。來自於生活的報導,必然具有了影響生活的力量。老報人範敬宜曾說過:「作為記者,要抓住重大主題,牽動千萬人的心,必須和實際保持最密切的聯繫。」因為「離基層越近,離真理越近」。

    伴隨著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獲取信息和發布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樣化,接收和製造的信息量也就成倍增長。在如此巨量的信息海洋裡,主流媒體存在的價值就在於要披沙撿金,去偽存真,抑制噪音弘揚主旋律,引領時代的風尚。改革開放30多年來,伴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人們的個人利益訴求獲得了極大的釋放,但與此同時,人們也在感嘆著真情的失落,感嘆著誠信的式微。光明日報的這組系列報導恰恰用一個溫情的故事觸動了人們情感中最柔軟的地方,因而具有了道義的力量。這組報導再一次告訴我們,偉大起於平凡,崇高源自尋常。主流新聞媒體要做的就是發掘平凡中的偉大,傳播生活中的崇高。做到了這一點,才能發揮引領社會輿論的作用。

    光明日報的這組系列報導,彰顯了報紙在多媒體時代的存在價值。毋庸諱言,隨著電子郵件、博客、微博、社交網站和手機簡訊的廣泛使用,傳統報紙在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和廣泛性上相形見絀,其生存價值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光明日報的這組系列報導的推出,以及所引發的廣泛的社會反響,證明了即便在多媒體時代,報紙仍然有其存在的獨特價值。

    報紙的這種價值體現在其報導的客觀、真實和公正、深刻,體現在其寓意抽象於具體的敘事手法上,體現在其對社會輿論的議程設置上。配合著這組系列報導,光明日報先後推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生動詮釋》、《約定背後的精神堅守與價值力量》、《唱響和諧社會主旋律》等評論員文章和社論,並及時反應了社會各界對這一系列報導的反饋意見,形成了一股巨大的表彰兼愛讚揚誠信的輿論熱潮。如果沒有光明日報的集中報導和強力評論,以及其他媒體的迅速跟進,很難想像這件普普通通的尋常事會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報紙在現代社會展示出的整合思想、引領輿論的巨大功能,由此可見一斑。

相關焦點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主辦「思政引領與建設性新聞的新時代回應...
    11月12日,「思政引領與建設性新聞的新時代回應」研討會在北京中青大廈舉行。研討會由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北京高校新聞與文化傳播研究會共同主辦,由我校新聞傳播學院、教育部社科大高校思政創新發展中心(思政高研院)以及中青校媒聯盟承辦。
  • 「釣魚執法」案 輿論監督的經典案例
    「釣魚執法」案 輿論監督的經典案例 祝華新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10-26    [列印] [關閉]     與「周老虎」事件類似,上海「釣魚執法」是又一起新老媒體共同發聲
  • 「釣魚執法」案:輿論監督的又一經典案例
    「釣魚執法」案:輿論監督的又一經典案例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09年10月26日04:35   與「周老虎」事件類似,上海「釣魚執法」是又一起新老媒體共同發聲、交互發力、形成輿論高潮以監督政府施政行為的經典案例。
  • 一個「老」案例的「新」講法-光明日報-光明網
    教材離不開案例。然而,教材中的案例並不等於教學中的案例。教材中的案例必須具有典型性,而教學中的案例必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013年版)增加了大量經典論述和案例,增強了教材的學術性與可讀性。
  • 主流網絡媒體以評論提升輿論引導力的策略研究
    」乃至主流網絡媒體以評論提升輿論引導效果提供參考思路。 關鍵詞:輿論引導 觀點頻道 策略研究 詞頻分析 個案分析 引 言 作為媒體的旗幟和靈魂,評論歷來是引導輿論直接且有效的方式之一。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建設一流新型媒體,必須把評論作為履行職責使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構築新高地,增強引導力。主流網絡媒體更應主動承擔媒體責任,以評論為抓手,積極引領主流輿論和社會思潮。
  • 突發事件中主流媒體輿論引導的微信話語分析
    【摘要】研究重大突發事件中主流媒體的新媒體話語建構策略,對理解新媒體環境下輿論引導方式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輿論引導的典型案例「涼山森林火災」進行主流媒體微信話語分析,運用Gee的話語分析綜合法從七個維度分析主流輿論場話語的建構過程與相應的情感話語策略,並嘗試發掘背後的意識形態。
  • 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輿論引導能力建設突出案例和典型案例發布
    首屆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輿論引導能力建設年會是經中宣部批准,旨在探討、總結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輿論引導能力建設經驗和做法,推動縣級融媒體中心向深度發展,不斷提高「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逐步建成面向基層的主流輿論陣地、綜合服務平臺和社區信息樞紐。年會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傳媒研究所,中共新餘市委宣傳部主辦;中共分宜縣委,分宜縣人民政府承辦。
  • 首屆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輿論引導能力建設年會在江西分宜開幕
    12月4日,2020「首屆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輿論引導能力建設年會」在江西省分宜縣開幕。年會以建設「融媒體+」,推動縣級融媒體中心輿論引導能力跨越式提升為主題。200餘名業界大咖與嘉賓集聚,一同解讀縣級媒體融合改革發展趨勢,共同探討縣級融媒體創新引導群眾、服務群眾話題。
  • 網絡發表納入學術評價的「光明探索」
    榜單所依託的,是由光明網發起,聯合光明日報理論部、南京大學共同設計開發的思想理論網絡文章評價系統(iWaes)。系統自去年6月上線至今已正式運行一周年,在數次迭代後,取得了顯著的建設成果。目前,系統已覆蓋理論研究機構2000多個,理論網站/平臺100多家,收錄理論作者近7000名,累計採集理論文章11萬餘篇。
  • 以智庫化媒體助力「十四五」高質量發展
    當今輿論生態與傳播格局發生著劇烈變化,新聞媒體助力「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不斷強化核心職能,積極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持續提升內容生產的精準性、深刻性、有效性,以啟發人、感染人、引導人的新聞作品擴大主流輿論價值版圖。
  • 科學研究與社會責任-光明日報-光明網
    著名智庫美國蘭德公司(RAND)此前發布《科學研究中的倫理》報告認為,科學研究應遵循社會責任、規避利益衝突、知情同意、誠信正直、不歧視、不剝削、保護隱私等共同的倫理原則,而科研倫理又存在地區差異和文化差異,「倫理傾銷」隱患需要認真應對。
  • 被混淆的概念被扭曲的事實-光明日報-光明網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後,歐洲一些政客及媒體對中國群起而攻之,認為中國是導致會議失敗的「主要原因」。在這些批評聲中,人們可以看出批評者這樣的情緒與邏輯:即由於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的碳排放量已超過美國,成為當今世界的「最大汙染國」,中國理當大力減排。
  • 聚焦2019年以來河北省新聞輿論工作: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守正創新...
    省直各主流媒體通過報網微端同步推出國慶特刊、特別節目,興起了河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宣傳高潮。心中有信仰,奮鬥有力量。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河北省委始終高度重視,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帶頭把方向、抓導向、管陣地、強隊伍,推動意識形態責任制落實,確保新聞輿論導向正確、基調鮮明、態勢平穩。
  • 關注|2020年媒體眼中的天神娛樂
    TIANSHENYULE 化解債務 自2020年初以來,公司的債務化解戰略持續有效推進,不僅順利完成債務重整,開創資本市場多項新紀錄,還與併購基金陸續達成了管理費豁免與債務和解,期間多家主流媒體對公司債務化解相關事件持續跟蹤報導,公司也重新獲得了資本市場的理性看待,特別是最高人民法院與大連證監局將公司的債務重整作為了資本市場的經典案例宣傳
  • 兩個輿論場的碰撞與挑戰——網絡時代的輿論新格局(上)
    隨著微信公眾帳號影響力的擴大,聚焦於垂直領域的私人化、平民化、廣泛化、自主化傳播的「自媒體」正逐漸取代微博大V,並被賦予新的民間輿論場話語權。   新媒體的產生與繁榮,必然會帶來輿論格局的新變化,原來主要以傳統主流媒體為主導的輿論格局被打破,網絡輿論以其討論話題多元、互動交流便捷、自由平等對話、聚集民意快速、傳播影響力大等特徵,成為中國民主政治、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語境。
  • 網絡意見領袖與社會輿論的引導
    要通過網絡意見領袖來引導社會輿論,則意見領袖必須進行專業素養和公共精神的自我提升,同時推進網際網路公共領域的建設,政府機構也應加強主流意見領袖的培育。 【關鍵詞】:網絡意見領袖;社會輿論;輿論引導 網絡意見領袖,即網絡傳播中出現的為他人提供信息,並且對他人有一定影響力的「活躍分子」。
  • 謝新洲:建設網絡內容治理體系,守住網上輿論陣地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網絡內容建設、辯證思維能力、穩就業、從嚴治黨、中職教育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謝新洲:建設網絡內容治理體系,守住網上輿論陣地】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謝新洲指出,在全媒體時代,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日益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
  • 專家學者熱議老莊思想的當代價值-光明日報-光明網
    該論壇由光明日報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安徽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老莊思想學術論壇始辦於2013年,已成功舉辦三屆。本屆論壇以「老莊思想與協調發展」為主題,近百位專家學者共同研討了老莊思想對當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並為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推動社會有序健康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 《2016年社會治理輿情報告》發布 徐玉玉案成最佳案例
    正義網北京1月19日電(記者 於瀟)1月19日,由北京師範大學社會治理與公共傳播研究中心、人民網新媒體智庫共同舉辦的《2016年社會治理輿情報告》發布會在京舉行。《報告》分析了2016年我國社會治理輿情的總體特徵與發展態勢,並依據數據分析編制了「2016年社會治理輿情傳播熱度排行榜」和「2016年社會治理輿情處置效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