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混淆的概念被扭曲的事實-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05 光明數字報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後,歐洲一些政客及媒體對中國群起而攻之,認為中國是導致會議失敗的「主要原因」。在這些批評聲中,人們可以看出批評者這樣的情緒與邏輯:即由於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的碳排放量已超過美國,成為當今世界的「最大汙染國」,中國理當大力減排。然而,中國卻不願承擔更多的減排責任,這在他們看來是「不能接受的」。

  歐盟輿論所以表現如此「義憤填膺」,其實是「司馬昭之心」。長期以來,歐盟要搶奪在氣候問題上的「道德制高點」,充當維護世界環境的「旗手」。我們不能說此舉有何不妥,甚至從拯救環境角度來說,很有必要。但歐盟的「積極態度」其實是為自己「尋找出路」,爭奪未來的「競爭制高點」,繼續維持其發達國家的「穩固地位」,而非真正為了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在發展道路上的「公平與正義」。然而,哥本哈根會議上,歐盟沒有達到這個目的,「旗手」作用沒有體現,反倒是被輿論「冷落」,因而大為「不爽」,甚至「惱怒」。

  不過,本文並不想展開討論這個問題。筆者要講的是,一個時期以來,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包括法國在內的歐盟主流媒體在報導氣候問題時,常常給中國冠以「世界最大汙染國」的帽子,這個在此間媒體反覆出現的詞彙誤導了廣大善良的媒體受眾,中國似乎真的成了汙染世界氣候的「主要責任國」。這種「混淆概念、偷梁換柱」的做法理應得到糾正。

  中國是「世界最大汙染國」嗎?答案應該再明確不過:當然不是,歐盟等發達國家才是世界「最大的氣候汙染源」。那麼,歐盟媒體為何如此報導?,因為,他們混淆了「國家碳排放總量」與「人均碳排放量」的概念。而在氣候問題上,以國家排放總量來說事是不符合科學與事實的。眾所周知,中國擁有13億多人口,而歐盟27國人口總共不過5億,德國作為最大的歐盟成員國,人口8000多萬,法英等歐盟大國人口更不過6000多萬。這樣兩個人口差別如此之大的國家,何以其拿排放總量來衡量乃至作出結論呢?人均排放量才是國家間真正具有可比性的指標,拿排放總量說事的做法是有欠公允且毫無道理的。

  權威統計已經表明,中國的年人均碳排放量只有4.6噸,而歐盟的人均排放量是中國的2倍以上,美國更是中國的4倍。從這個角度說,當今世界的最大汙染源不是中國,仍然是歐美等發達國家。歷史上如此,今後相當長時期內仍將如此。因此,在減排問題上,發達國家理應承擔更大更多的責任。更何況,發達國家歷史上無節制地排放是造成今日地球汙染的主要原因,這才是鐵的、無法掩蓋的事實。

  儘管中國發展迅速,但仍將長期處於發展中國家階段,遠未達到歐美國家的發展水平。中國現在的碳排放仍屬於「生存需要的排放」,有別於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奢侈排放」。因此,以「最大汙染國」的帽子,阻止中國的發展步伐,既無道理,也不符合西方素來推崇的「公平、正義」之道。在氣候問題上,還是要秉承正視歷史、事實求是、公平合理的方式才能逐步解決問題,而非亂扣「帽子」。

      (本報巴黎12月24日電 本報駐巴黎記者 姚立)

相關焦點

  • 你問我答-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智庫你來問#【來擺龍門陣:重慶如何實現快速發展?】重慶雖然地處內陸腹地,但是近些年來,藉助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政策東風,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重慶要想更上一層樓,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作為?我們邀請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羅來軍與您聊一聊。
  • 40年,《哥德巴赫猜想》仍令人念念不忘-光明日報-光明網
    這段「編者按」,刊登在1978年2月16日的《光明日報》上。    當日的這份報紙,只有4個版,卻拿出了兩個半版面的篇幅,並且還是從頭版整版開始,轉載了《人民文學》雜誌當年首期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激動人心」的程度可想而知。    四十年過去了,這篇報告文學讀來依然「激動人心」。此中奧秘究竟何在?又給當前的文藝創作留下哪些有益的啟示?
  • 避免混淆概念
    因此,當我們判斷某個事情是客觀或主觀,便要注意它們是什麼意思,避免概念混淆。最常見的用法︰不偏頗、公正我們時常會聽到「做人不宜過於主觀」、「事件報導應該客觀」、「保持客觀的態度對待問題」。這些說法要求我們判斷或做事時,不應該摻雜個人情緒、成見或喜好,這種做法或判斷才稱得上客觀。
  • 主流媒體引領社會輿論的經典案例-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日報關於河北農大一群畢業生,15年來持之以恆資助病逝同學的雙親,以及被資助的李維賀老人誠信為本,含辛茹苦償還債務的系列報導,讀後令人動容,引人深思,激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
  • 體溫表(外二首)-光明日報-光明網
    體溫表(外二首) 作者:魯若迪基 《光明日報》( 2020年02月14日 14版)
  • 一個「老」案例的「新」講法-光明日報-光明網
    列寧提醒我們:「每一個個別情況都有其具體的歷史環境……如果不是從整體上、不是從聯繫中去掌握事實,那麼它們就只能是一種兒戲。」這種直接從故事到結論而不加理論分析的論證方式的危險在於,一旦遭遇異質性事件,結論就會面臨質疑。例如,我們不妨反問:倘若由中國媒體組織評選「千年思想家」,誰會名列第一呢?
  • 專家學者熱議老莊思想的當代價值-光明日報-光明網
    該論壇由光明日報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安徽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老莊思想學術論壇始辦於2013年,已成功舉辦三屆。本屆論壇以「老莊思想與協調發展」為主題,近百位專家學者共同研討了老莊思想對當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並為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推動社會有序健康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 讓世界知道中國-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專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我們不僅要讓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還要讓世界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讓世界知道「發展中的中國
  • 網絡發表納入學術評價的「光明探索」
    7月8日,「2019年6月網絡理論文章TOP100榜單」在光明網專區新鮮亮相。經過對文章質量、傳播力、影響力等的科學評價,發表在中央重點新聞網站、重點理論網站、地方新聞網站等22家網站的100篇理論文章脫穎而出,躋身當月「百強榜」。
  • 放射性與半衰期-光明日報-光明網
    於是引入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放射性半衰期是放射性核素因放射性衰變,而使其活度降低到原來的一半時所經過的時間。放射性半衰期通常用符號T1/2表示。    不同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半衰期差異很大。短的只有幾天、幾小時、幾分鐘,甚至不到1秒鐘,長的卻可達幾千年、幾萬年,甚至是幾億年、幾十億年。
  • 中央主要新聞單位採編人員籤署保密協議-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8月14日電(記者杜羽)14日,法制日報社與全社220名新聞採編人員籤署保密承諾書和職務行為信息保密協議。至此已有14家中央主要新聞單位啟動了保密承諾書和保密協議的籤署工作。
  • 光明日報:思想扭曲的網文該休矣
    原標題:思想扭曲的網文該休矣   【文化評析】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全民群防群控頑強抗疫的節骨眼上,一些諸如《「感謝」你,冠狀病毒君》的微信公號文章,卻為了吸引關注,用非常不恰當的方式耍起了小聰明。
  • 科學研究與社會責任-光明日報-光明網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強調要更加重視生態系統,人類的獲益不能以犧牲生物多樣性為代價,這彌補了生態環境領域倫理規範的缺失。    謹慎預防原則呼籲規避風險。學科和文化體系之間的差異也使得統一規範的概念很難落實,因此倫理道德規範的宣揚和執行也相應是分散式的。    倫理規範通過教育和培訓產生影響。研究人員接受的培訓不僅限於課堂或教科書,還包括在實驗室的活動。導師制是這套系統的關鍵部分之一。實驗室活動對職業生涯的影響最大。尤其在生物醫學領域,入職初期的人員在實驗室中的工作既能夠極大地推動研究進步,又是促進個人發展的重要階段。
  • 光明日報刊文:跟風出版、模仿抄襲成為許多童書出版的途徑
    光明日報刊文:跟風出版、模仿抄襲成為許多童書出版的途徑 張昀韜/光明日報 2017-01-04 09:50 來源:澎湃新聞
  • 懸疑推理文,眼見未必是事實,扭曲的事實背後是人性和心靈的扭曲
    推薦文章:懸疑推理文,眼見未必是事實,扭曲的事實背後是人性和心靈的扭曲。第一部 《懸情蜜愛之暖妻神探》作者:今時看點節選:有一天紀蜜終於意識到她急需一個男人。這個男人他得有權,幫她掩蓋她那些窮兇極惡的家人所犯下的種種罪行。這個男人還得有錢,幫她打發那些貪得無厭的親戚幹出的無恥變相勒索。
  • 案例評析|光明還能使用85℃嗎?
    2016年5月美食達人公司發現在易買得公司銷售的、由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為「光明公司」)生產的優倍系列鮮牛奶產品外包裝上的顯著位置,使用了85℃,美食達人公司認為光明公司的行為侵害其第11817439號等商標專用權,因此訴至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一審法院認定,被控侵權行為構成對涉案第11817439號註冊商標專用權的侵害,光明公司不服上訴至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
  • 課本裡的西藏-光明日報-光明網
    他們深情地唱道:『太陽和月亮有同一個母親,她的名字叫光明。漢族和藏族有同一個母親,她的名字叫中國』。」(《孔繁森》,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    當然,有關西藏的故事遠不止這些內容。人們常說「西藏除了缺氧,什麼都不缺!」
  • 浸潤 - 浸潤-光明日報-光明網
    有人說過幾年機器人會寫得比我更好,它有超過人生的無限次的訓練過程,機器人下棋勝於一流棋手的事實已是明證。我認同機器人寫字的必然,但它寫它的,關我何事,我還是每天都要寫,風雅自賞,即便我寫不過,也不會罷手。筆墨中的人氣,尤其是個人情懷中那些微妙處,我不相信機器人的筆下可以傳達,所以到了那個時候,個人的這些獨異,顯得特別珍貴了。
  • 焦作:五官醫院免費治療白內障-光明日報-光明網
    為了幫助白內障患者特別是貧困家庭的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焦作市五官醫院結合自身專業特點,積極爭取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動承擔衛生扶貧任務。兩年來,連續兩次爭取到中華健康快車項目,連續三次爭取到「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項目。醫務人員走遍六縣市五區的118個鄉鎮街道,1000餘個行政村,診查病人3.3萬人次,建立白內障病人檔案8000餘例。他們的口號是:「不漏掉一位貧困白內障患者」。
  • 激辯「歷史學的數位化轉向」-光明日報-光明網
    「抵制由於新媒體廣泛傳播導致歷史知識的稀釋以及扭曲,最好的辦法就是歷史學家自己學會運用這些新技術,以新的方式觸摸過去,感知現在,了解未來。」瑟奇·諾裡特在會上強調。     「毋庸諱言,如同任何文化轉型一樣,『歷史學的數位化轉向』也伴隨著很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