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案例的「新」講法-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06 光明數字報

    教材離不開案例。然而,教材中的案例並不等於教學中的案例。教材中的案例必須具有典型性,而教學中的案例必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013年版)增加了大量經典論述和案例,增強了教材的學術性與可讀性。教師通過教學視野的拓展和教學方法的創新,充分闡釋這些經典案例的思想內涵與現實意義,是提升教材吸引力和教學實效性的重要途徑。

    例如,教材開篇是一個經典案例:「當人類即將邁入21世紀的時候,英國廣播公司在全球範圍內舉行過一次『千年思想家』網上評選。結果,馬克思位列榜首。」這個案例從2007年第一版教材問世一直沿用至今。如果我們直接以此證明「馬克思主義從產生到現在已經160多年了,隨著歷史的發展,日益深入人心,顯示出巨大的生命力」這一結論,恐怕就會面臨兩個問題:一是事件的時效性,二是論證的邏輯性。

    首先,「千年思想家」評選在當年之所以具有轟動效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距離蘇東劇變不久,這一事件有力地回擊了馬克思主義「過時論」和歷史終結論。但是,隨著我們越來越遠離那個時代,曾經令人激動的新聞,其本身的時效性無疑大打折扣。

    其次,有人認為,這一評選不是由社會主義國家組織的,而是由資本主義國家的媒體組織公眾和網民參加的。正是這一跨越意識形態的評選充分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真理的普遍性。然而,這種論證充分嗎?

    列寧提醒我們:「每一個個別情況都有其具體的歷史環境……如果不是從整體上、不是從聯繫中去掌握事實,那麼它們就只能是一種兒戲。」這種直接從故事到結論而不加理論分析的論證方式的危險在於,一旦遭遇異質性事件,結論就會面臨質疑。例如,我們不妨反問:倘若由中國媒體組織評選「千年思想家」,誰會名列第一呢?

    我曾就這個問題在近萬名專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做過調查,大家選出的「千年思想家」大多是中國人。毛澤東和鄧小平名列前茅。馬克思在西方世界屢獲殊榮,但中國大學生並沒有將馬克思推選為「千年思想家」之首,這似乎產生了一個矛盾。

    矛盾的存在並不意味著理論的絕境。馬克思主義不僅不懼怕矛盾,而且歡迎矛盾。思想政治理論課只有直面矛盾,才能激發學生思考,深化教學層次。

    沒有對比,就沒有準確定位。一個極相似的歷史事件是:1923年,北京大學舉行過一次「世界第一偉人」民意測驗。在當年總計497票的投票結果中,列寧獨得227票位居第一,美國總統威爾遜得51票名列第二。

    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被社會存在決定的。今天同學們選出的「千年思想家」是中國人,而當年選出的「世界第一偉人」是一個外國人。這其中折射出的恰恰是國家崛起帶給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九十年前的中國內憂外患,在國人眼中,中國人尚且不能改變中國,更遑論影響世界。只有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前景時,中國人才有了今天的文化自信。正如毛澤東所說:「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後,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從這時起,近代世界歷史上那種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中國文化的時代應當完結了。」

    馬克思主義在不同國家的出場路徑是不一樣的。無論是學習還是發展馬克思主義,都要從本國實際出發。無論是中國人當年選出的列寧,還是今天推選的毛澤東、鄧小平,都既是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又是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者。20世紀20年代的蘇聯還算不上強國,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社會主義革命率先實現了社會中最大多數人的解放。列寧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走俄國人的路」成為當時先進的中國人的共識。以毛澤東和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也沒有照搬蘇聯經驗,而是始終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同學們推選毛澤東或鄧小平,恰恰表明我們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成果的充分肯定,證明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由此可見,「千年思想家」評選並不是一個充分的例證,而僅僅是一個起點。「原理+例證」式的教學方式往往欠缺的是在論證中說理的邏輯環節。與許多專業課相比,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起點不是「零」。當他們對許多事件、概念和原理耳熟能詳時,教師必須比學生想得更深、更全、更細,才能避免「熟知而非真知」,才能成功地將「西方故事」轉化為「中國問題」,在問題深化與時空拓展中展現理論的合理性與歷史的必然性。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思想政治理論學院青年教師)

相關焦點

  • 主流媒體引領社會輿論的經典案例-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日報關於河北農大一群畢業生,15年來持之以恆資助病逝同學的雙親,以及被資助的李維賀老人誠信為本,含辛茹苦償還債務的系列報導,讀後令人動容,引人深思,激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
  • 你問我答-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智庫你來問#【來擺龍門陣:重慶如何實現快速發展?】重慶雖然地處內陸腹地,但是近些年來,藉助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政策東風,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重慶要想更上一層樓,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作為?我們邀請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羅來軍與您聊一聊。
  • 體溫表(外二首)-光明日報-光明網
    體溫表(外二首) 作者:魯若迪基 《光明日報》( 2020年02月14日 14版)
  • 40年,《哥德巴赫猜想》仍令人念念不忘-光明日報-光明網
    這段「編者按」,刊登在1978年2月16日的《光明日報》上。    當日的這份報紙,只有4個版,卻拿出了兩個半版面的篇幅,並且還是從頭版整版開始,轉載了《人民文學》雜誌當年首期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激動人心」的程度可想而知。    四十年過去了,這篇報告文學讀來依然「激動人心」。此中奧秘究竟何在?又給當前的文藝創作留下哪些有益的啟示?
  • 專家學者熱議老莊思想的當代價值-光明日報-光明網
    該論壇由光明日報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安徽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老莊思想學術論壇始辦於2013年,已成功舉辦三屆。本屆論壇以「老莊思想與協調發展」為主題,近百位專家學者共同研討了老莊思想對當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並為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推動社會有序健康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 網絡發表納入學術評價的「光明探索」
    7月8日,「2019年6月網絡理論文章TOP100榜單」在光明網專區新鮮亮相。經過對文章質量、傳播力、影響力等的科學評價,發表在中央重點新聞網站、重點理論網站、地方新聞網站等22家網站的100篇理論文章脫穎而出,躋身當月「百強榜」。
  • 中央主要新聞單位採編人員籤署保密協議-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8月14日電(記者杜羽)14日,法制日報社與全社220名新聞採編人員籤署保密承諾書和職務行為信息保密協議。至此已有14家中央主要新聞單位啟動了保密承諾書和保密協議的籤署工作。
  • 讓世界知道中國-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專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我們不僅要讓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還要讓世界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讓世界知道「發展中的中國
  • 焦作:五官醫院免費治療白內障-光明日報-光明網
    為了幫助白內障患者特別是貧困家庭的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焦作市五官醫院結合自身專業特點,積極爭取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動承擔衛生扶貧任務。兩年來,連續兩次爭取到中華健康快車項目,連續三次爭取到「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項目。醫務人員走遍六縣市五區的118個鄉鎮街道,1000餘個行政村,診查病人3.3萬人次,建立白內障病人檔案8000餘例。他們的口號是:「不漏掉一位貧困白內障患者」。
  • 印在139級臺階上的足跡-光明日報-光明網
    一個小孩子走臺階不小心摔倒了,我把他扶起來。其實,大學生的成長也如上臺階,摔倒了,迷茫了,得有人上前扶一把。退休了最富裕的就是時間,犧牲一點釣魚、旅遊的時間,找學生談談心聊聊天,講100句,他們能聽進去10句,我就開心了。
  • 與天下共明月-光明日報-光明網
    新麥打下來的時候,母親在井邊淘乾淨,磨麵時,收一羅不帶麩色「頭白面」,數伏天曬成伏面,又白,又香,又甜。發酵後試好鹼,擀一層,抹一層餳,淋一點香油,抹一層玫瑰,撒一點秸餅、芝麻、杏仁、棗兒,核桃仁。一個月餅五層,每一層的原料各異,層層味道不同。
  • 天路-光明日報-光明網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崢嶸歲月】    2006年7月1日,一條穿越世界屋脊、將祖國溫暖送到高原邊疆的「天路」——青藏鐵路,終於全線通車了,這是一件讓祖國各民族人民歡欣鼓舞,讓世界嘆為觀止的壯舉。
  • 了解一個與印象有別的中國-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近兩個小時的「貴州篇」中,本期嘉賓、法國著名影星克洛維斯·科爾尼亞克以及三位淳樸的苗寨村民——龍老扭和朱老鋪夫婦、借住在他們家的親戚蒙老號,碰撞出了別樣的火花。在朝夕相處的兩周時間裡,通過一起生活、勞作以及相互交流,他們從陌生走向熟悉,從陌生人成為摯友。在分別時,克洛維斯·科爾尼亞克流下了不舍的淚水,他對三位苗寨朋友說:「我會永遠想念你們。」
  • 沈壯海: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深化公民道德建設-光明日報-光明網
    偉大抗疫精神,是中華民族用拼搏、奮鬥、犧牲換來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民族精神譜系中的又一個閃光點。今天,我們應當怎樣理解偉大抗疫精神,將其轉化為前行的強大動力?如何在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的同時,深化公民道德建設?
  • 課本裡的西藏-光明日報-光明網
    【課本裡的中國】      這是「天路」列車上一個風馳電掣的早晨。    車窗外,如大海一樣望不到邊的錯那湖在眼前不斷地向前延伸、延伸、再延伸。    「在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兩個世界之最:一個是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一個是世界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高峰與深谷咫尺為鄰,幾千米的強烈地形反差,構成了堪稱世界第一的壯麗景觀……」(《雅魯藏布大峽谷》,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雅魯藏布大峽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處達6009米,是地球上最深的峽谷。
  • 2017,願你守正如初心有江河丨光明網評論員
    面對全球經濟亂雲飛渡的風險,面對國內經濟反彈艱難的壓力,中國立足新方位,擘畫新發展。框架穩定,經緯明確,蠅虎滌蕩,家國康健。剛剛過去的這一年,我們見識了女排的「洪荒之力」、航天的「友誼小船」,G20的「中國處方」、亞投行正式開張,一帶一路山呼海應、創新創業蔚然成風,80年長徵勝利、95年建黨歷程,千萬人提前就業、千萬人更早脫貧……黑戶少了,辦證便了,創新多了,動能強了,風氣好了,人心正了。
  • 家鄉的雀鳥-光明日報-光明網
    聽老輩人說,白鷺居住的村寨往往風水好、樹林多,只有山清水秀的地方才能留得住它。    那時的村莊,麻雀隨處可見,三隻一群、五隻一夥。麻雀小而機靈,常常趁人不備時從房瓦上飛下來偷食院壩裡晾曬的糧食。人還沒等靠近,它們早已逃之夭夭了。我們喜歡捉麻雀,在簸箕裡放一把用線拴好的細篩,撒些碎米或苞谷面作誘餌,待麻雀飛進簸箕裡吃得正歡時,把線一拽,吃食的麻雀便被篩子罩住,多則十餘只,少則三五隻。
  • 群鳥歸來-光明日報-光明網
    孩子提一個玻璃瓶,去林子裡捉螢火蟲。用一塊紗巾,扎在細竹竿上,形如網兜,在頭頂上,撩。撩一下,螢火蟲落進了紗巾裡。孩童把螢火蟲吹進瓶子裡,一隻,兩隻,三隻……玻璃瓶通體透亮,閃著白螢光,撲閃撲閃。孩童抱著瓶子,像抱著微笑的安徒生。年輕人也捉螢火蟲,裝進火柴盒裡,在他的戀人面前,輕輕拉開,瑩瑩地照著戀人的臉,照著戀人泉水一樣的眼窩。他們坐在樹下,整個人間只剩下一盒螢火蟲的光。
  • 韓春雨:磨出基因編輯「新剪刀」-光明日報-光明網
    這個年輕人怎麼也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會取得基因編輯技術的重大突破,成為一位「磨出基因編輯新剪刀」的科學家。這棟位於河北科技大學老校區的四層小樓,再一次被綠色和生機所覆蓋。     一樓門廳的成果展示欄裡,還沒來得及添上基因編輯技術的相關內容。但是,這座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主人」——韓春雨,已帶著他的科研成果一夜之間成為「名人」。
  • 光明日報:鸚哥嶺動物引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重視
    ▲海南湍蛙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新華社記者姜恩宇攝  雲霧縈繞在鸚哥嶺山脈 南國都市報記者李小崗攝      本報海口8月30日訊(記者嶽嵬)今天,《光明日報  報導提到,科學家們首次在海南發現了小姬蛙屬的德力小姬蛙、馬來稜皮樹蛙,並首次發現並命名了鸚哥嶺樹蛙3種新記錄種。  海南鸚哥嶺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於2004年7月,位於海南島中南部,跨白沙、瓊中、五指山、樂東、昌江5市縣,面積50464公頃,為海南省陸地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