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邊遊泳的人體驗過,海水又鹹又苦,鹹是因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鹽,90%是氯化鈉,所以海水偏鹹,這裡還有一個美麗的民間傳說,說是因為海底住著一位神仙,他有一臺磨鹽的磨盤,一直在磨鹽,所以鹽水發鹹,哈哈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
鹽水中其他成分還有氯化鎂、硫酸鎂、碘、鉀、鈉的其他鹽類,而鎂鹽發苦,所以海水才會又鹹有苦。海水中還有很多元素,微量元素、營養元素、有機物等,目前已經檢測到的就有80多種,它是一個豐富的礦產資源寶藏。
是因為鹽水中鹽的含量過高,超過人體的生理承受範圍。鹽水中鹽濃度是人體液的四倍,人體腎臟排洩鹽的濃度低於2%,而海水中鹽濃度約為3.5%。人體喝了會導致細胞失水,原理就像生活中的醃鹹菜,如果把一根新鮮的蘿蔔或者黃瓜泡到一定濃度的鹽水裡過段時間後蘿蔔就會變軟,用顯微鏡觀察就會發現蘿蔔細胞此時失水的現象。
海上遇難時過早死亡的原因並不是口渴和飢餓,而是來源於內心的恐懼和絕望,當然如果恰好掉在南北兩極,還要戰勝寒冷,掉在鯊魚出沒的海域,還要祈禱救生艇不翻,躲開鯊魚的襲擊,但海上救生還是要豎立堅定的信心,救生艇內的淡水不要一次喝光,每天喝500毫升維持生命,這樣救生艇內淡水可以保證一周的供水人體只喝不吃一周是沒有生命危險的,這樣生存下來的機會最大。夏季雨水和冬季冰川融化水也可以作為應急情況下淡水的補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