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NASA的「火星2020恆心」火星探測器任務正在前往「紅色星球」,以尋找古老生命的跡象並收集巖石樣本並送回地球。製造過程將近十年,這輛10英尺長的漫遊者具備了一些突破性的技術,並配備了科學儀器和先進的計算能力,可以登陸和倖存於寒冷的火星之夜。
與它的四個前身不同,這是NASA建造的最大,最重的火星探測器機器人,太空迷著迷。發射前的活動和活動幾乎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各個年齡段的人,他們在幕後觀看了火星車,沉浸式增強現實虛擬火星之旅,3D可視化可以探索用於執行任務的科學儀器,甚至還有機會進行3D列印「毅力」的全尺寸副本。
據白令三維了解,在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上製造流動站的工程師已經發布了免費的,可列印的STL文件和組裝說明,可在此處找到這些文件,以製作自己的微型簡化的毅力。這是NASA已向公眾提供的110種3D可列印模型的最新版本,其中包括各種與太空有關的模型,從土星火箭和國際空間站工具到獵戶座太空艙,甚至是許多地方的著陸點阿波羅任務。
為了製造一輛小型流動站,用戶將不得不3D列印39個零件,其中不止一次,其中的3個零件要裝配幾個零件。全部代表了子組件,包括移動性和機械臂,底盤,車輪和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生器(RTG)。
接近十年的發展歷程,真正的2020年火星探測器漫遊車重達一噸多,載有七個科學有效載荷,一個機械臂,Ingenuity火星直升機(也可以下載為STL文件進行3D列印),25個攝像頭和最早在「紅色星球」上錄製聲音的麥克風。汽車大小的火星探測器中的一些主要硬體,例如巡航階段,下降階段,後殼和隔熱罩,是基於NASA好奇號火星車(火星科學實驗室任務的一部分)的成功而建造的,因此包括許多遺產組件。
核動力火星探測器將成為美國宇航局第九次登陸火星的任務,這是自1970年代維京號著陸器以來首次尋求生命證據的任務。在登陸火星赤道以北的巨型撞擊盆地JezeroCrater之前,這輛漫遊車將在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的美國聯合發射聯盟(ULA)阿特拉斯V火箭上經過2.9億英裡,歷時七個寒冷,黑暗而無情的月空軍站在佛羅裡達州。
在太空方面,2020年是非常忙碌的一年,有數十次飛行任務進入了軌道,月球和火星。實際上,「恆心」計劃還將與另外兩個對「紅色星球」的行星際飛行任務同時進行:阿聯的「希望」軌道飛行器於7月14日發射升空,它將從上方研究該行星的大氣和氣候,以及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完全自主研發的機器人太空飛行器,Tianwen-1。所有任務目前都在途中,預計將於2021年2月到達。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JimBridenstine)說:「隨著毅力的發射,我們開始了另一項歷史性的探索任務。」「這位出色的探險家的旅程已經需要我們所有人的最好幫助,才能使其在這些充滿挑戰的時代中得以發動。現在,即使我們將人類任務推進到「紅色星球」,我們也可以期待它令人難以置信的科學並將火星樣本帶回家。作為一個使命,一個代理機構和一個國家,我們將堅持不懈。」
作為美國更大的月球至火星探索方法的一部分,火星2020恆心計劃旨在為人類對紅色星球的未來探索做準備。火星人堅韌不拔的樣本緩存系統收集的樣本可以回答有關地球以外生命潛力的基本問題。NASA目前正在與歐洲航天局(ESA)合作,正在考慮進行兩個未來的任務,將這些樣品一起送入軌道器送回地球,以便科學家使用太大而無法發送到太空的設備進行深入分析。
恆心漫遊者的天體生物學任務是尋找火星上過去微觀生命的跡象,探索其著陸點的多種地質,並展示有助於未來機器人和人類探索的關鍵技術。據美國宇航局稱,雖然「毅力」的七種儀器中的大多數都旨在更多地了解地球的地質和天體生物學,但「MOXIE」(火星氧氣現場資源利用實驗)儀器的工作重點是即將完成的任務。旨在證明將火星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是可能的,它可能導致MOXIE技術的未來版本成為火星上的主要產品任務,為火箭燃料和可呼吸的空氣提供氧氣。
「JezeroCrater是尋找古代生命跡象的理想場所,」位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華盛頓總部的NASA科學任務局副局長ThomasZurbuchen說。堅韌不拔的發現將使我們重新思考關於火星是什麼樣以及我們今天如何理解它的問題。當我們的儀器調查沿古老湖泊底部的巖石並選擇樣本返回地球時,我們很可能會及時回溯,以獲取科學家需要說的信息,即宇宙中其他地方已經存在生命。」
深空探索仍然是人類最具吸引力的事業之一。像毅力這樣的漫遊者,以及其他堅持不懈的人,引起了數千人的好奇心。
如今,3D列印可以幫助在家中重建這些獨特的探索者,並且已被證明是一種使學生和教育工作者參與與空間有關的活動的絕佳機制,為他們提供了了解遙遠地形,太空飛行器工程和技術的新工具。多虧了NASA的JPL學習空間,任何人都可以通過項目,工具包和許多現實模型來探索世界,從而為人們提供前所未有的接觸,感受和與先進空間技術互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