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天氣是影響航班安全與正點的重要因素。眼下正值春運,記者來到山東空管分局氣象預報室,看看春運期間這裡的氣象預報員是如何預報機場天氣的。
實時監控氣象變化
欒曉輝是山東空管分局氣象預報室的一名副主任,他從事氣象預報工作已經有13年之久。「我的母親在氣象局工作,小時候我就經常接觸氣象。」欒曉輝說。從小便對氣象耳濡目染的他,長大後也選擇了這一行業,只不過與母親不同,欒曉輝選擇了民航氣象。
說起兩者之間的不同,欒曉輝告訴記者,平時大家看的天氣預報更多的是一個大範圍的預報,而民航氣象更側重小範圍,「一般來說我們的預報都是未來幾個小時機場及周邊幾十公裡範圍內的天氣情況。」欒曉輝說。而他們預報的服務對象也很有針對性,主要包括機場、航空公司及通航。
機場幾點開始下雨?幾點結束?哪塊雲下雨?在氣象預報員這裡通通都有答案。
民航氣象預報是一項對精確度要求極高的工作,「風向」、「風速」、「能見度」、「雲頂高度」、「最高溫」、「最低溫」……眾多的數據參數的匯集,再經過氣象預報員們精準的分析,最紅他們能夠得出的結論也相對精細且精準。
採訪時與欒曉輝一同值班的楊思祥目不轉睛地盯著顯示器上各個系統的數據,身邊的電話每隔一段時間便會響起。「春運期間航班量增大,冬季氣象變化也比較大,北方經常會出現大霧等特殊天氣,我們要實時監控,第一時間與各個單位溝通。」楊思祥說。
耐力與毅力的考驗
想要成為一名民航氣象預報員究竟需要具備哪些素質?欒曉輝告訴記者,其實這是一個「理性+感性」的工作,民航氣象員需要在各類複雜的天氣情況下,從眾多不確定性因素中找出最終的決策,氣象預報的精確程度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航班運行的正常性與後續計劃的安排。「氣象預報的準,我們真的很有成就感。」說起從事氣象預報的感受,楊思祥說。
據了解,氣象預報崗位實行24小時值班制,早上9點是交接班的時間。欒曉輝告訴記者,交接班工作時兩組氣象預報員進行天氣會商,「我們會把過去24小時的氣象與未來103天的氣象情況匯總,之後會進行重要事項的交接。」欒曉輝告訴記者,工作交接結束後,上崗的值班員會對各類設備運行情況匯總,之後便是製作4份專業的電碼報文以及未來24小時、48小時的天氣區域預報。「之後還有重要天氣梳理通報以及氣象數據的收集與分析。」欒曉輝說,這是在天氣情況一切正常的情況下的工作,一旦出現特殊天氣情況,他們辦公室就變得「熱鬧」起來了。
反應最強烈的當屬氣象預報室的電話,當遇到特殊天氣時,氣象預報員一天能接幾十個電話,實時變化的氣象數據也是一項耐力與毅力的考驗,「值班期間我們必須保持大腦高速運轉,精神高度集中。」楊思祥說,雖然沒有太多的體力消耗,但一天工作下來他們還是會筋疲力盡。
行穩致遠,照亮回家路
對民航氣象預報員來說春運意味著什麼?
「春運對每一名旅客來說,可能都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次出行,我們本身也是一名旅客,非常理解大家回家的心情,氣象預報無法達到100%精準,沒有人能夠完全預測天氣的變化,但我們能做得就是儘量準確的預測天氣,確保航班能夠順利運行。」欒曉輝說。
今年的除夕夜,正好趕上欒曉輝值班,「前兩年我父母身體不太好,今年父母身體調理得不錯,我也就可以放心值班了。」欒曉輝說,每年除夕夜的值班大家都是輪著來。「沒有人不想在除夕夜陪著家人,但作為一名民航人,一名氣象預報員這是我們的職責。」楊思祥說。
氣象預報是一項需要精準、精細的工作,對於氣象預報員們來說,想要做到這些就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實前行。寒暑風雨,環境多變,想要走得遠必須走的穩。每天面對著不同的天氣變化,這群與「天」鬥智鬥勇的氣象預報員們,用一次次的分析,一條條的電碼報文照亮了旅客的春運回家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白新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