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羅曉峰 物種日曆
想像你漫步在佛羅裡達大松礁島(Big Pine Key)的海灘,享受著和煦的陽光和冰鎮的汽水。突然間,眼前的一幕將使你懷,是否穿越到了《生化危機》的浣熊市!入戲太深的小夥伴甚至會摸摸口袋,準備掏出匕首和前面的「喪屍」來一場真正的對決——一隻腐爛了半個腦袋,不停地淌著膿血的「喪屍鹿」匪夷所思地在地上啃草!這時它發現了你,用呆滯且猙獰的目光和你對視……
幸運的是,在你背冒冷汗的「生死時刻」,人屍大戰的場景並沒有發生……相反,「喪屍鹿」顫顫巍巍無力地逃入了它身後的樹林……
頭上開了「天窗」的「喪屍鹿」。圖片:Steven Skoda et al. / Journal of Medical Entomology (2018)
01
「喪屍」真身
當你咬了咬手指,確定這不是夢魘之後,不禁要問:到底發生了什麼?是的,你沒有看錯,剛才和你對視的是一隻凱島鹿Odocoileus virginianus clavium(也稱為礁鹿),它們是美洲白尾鹿的一個亞種,是北美洲最小的鹿。膽小溫順的凱島鹿只生活在佛州南部的礁島群,身材相當嬌小,即便是雄性體重也僅有25~34 公斤,肩高大約76 釐米,站在你邊上也只和你來一場「鹿角及腰」,甚是可愛。
礁鹿的幼崽,是不是十分可愛?圖片:Ianaré Sévi / Wikimedia Commons
其實早在19世紀末,佛州居民就已經發現過這樣詭異的凱島鹿,當時在這些鹿身上的傷口,以及鼻腔、眼窩等部位都或多或少發現了蠅類的幼蟲,特別是一些新生幼鹿,更是成了蛆蟲泛濫的重災區。蠅就是這場「生化危機」的真正幕後主角,確切地說,是新世界螺旋蠅(Cochliomyia hominivorax),它還有個聽起來更恐怖的中文名:嗜人錐蠅。
從表面來看,這些蠅類體積只比普通家蠅大了一點點,橘紅色的雙眼加上藍綠或灰色的金屬色身軀,以及背上三條條紋,不帶偏見地講,在蠅科已經算是高顏值了。但千萬別小看這些錐蠅,它們讓佛羅裡達政府傷透了腦筋!
嗜人錐蠅。圖片:Judy Gallagher / Flickr
嗜人錐蠅適合生長在熱帶地區,最初分布在南美洲,它們的壽命比較短暫,行動範圍也不會超過一兩公裡。但是現代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卻讓它們搭上了便車,在錐蠅一生的時間內,可以移動數百公裡,於是氣候溫熱的佛州成了它們擴張的殖民地。這些嗜肉成性的錐蠅會對一切溫血動物的傷口下手,它們甚至可以產下3000枚蠅卵去蠶食悲慘的寄主!
以下敲黑板劃重點啦:之所以稱之為「錐蠅」,是因為它們的蛆蟲會像錐子一樣,拼命把自己的身子往寄主創口中深鑽!蛆蟲的顎有堅硬的鉤狀構造,用來撕裂組織,甚至連骨頭都可鑽穿!寄主即便可以舔舐到傷口,也很難把它們摳下來,這就對原本受傷的寄主,比如這些可憐的凱島鹿造成了令人不寒而慄的巨大潰爛。
02
小鹿危機
這些凱島鹿一定很奇怪,「好吃的肉肉千千萬,為啥偏偏要啃我?」這其實和凱島鹿獨特的生活習性有關。凱島鹿是島上唯一的鹿種,每年發情的時候,為了爭奪雌性,雄鹿們就會進行一系列男人間的決鬥,它們會用鹿角互相撞擊,於是頭部各種創傷接踵而來,給虎視眈眈的入侵物種嗜人錐蠅製造了可乘之機!被感染後的凱島鹿起初奇癢難忍,隨著蠅卵陸續滋生,大大小小的蛆蟲爭先恐後孵化並奪取有利位置,在這些密集的蛆蟲群裡,有些是同胞手足,有些可能卻是鄰家姑娘……
2007年,阿根廷的一個頭皮蠅蛆病(scalp myiasis)患者,屍檢時(死因是支氣管肺炎)在硬腦膜裡發現了嗜人錐蠅的幼蟲。這是已知的第一例嗜人錐蠅幼蟲進入腦腔的頭皮蠅蛆病例。圖片:Adriana Oliva et al. / Can Soc Forensic Sci J. (2007)
起初凱島鹿的創口沒有這麼大,但嗜人錐蠅蛆蟲們必須削尖腦袋拼命鑽,在此之後隨著蛆蟲的不斷成長變大,它們的食量也在與日俱增,更重要的是它們會儘可能往寄主肉深處鑽去,這種「鑽肉」策略可以有效防止寄主在舔舐或抓撓傷口時,把蛆蟲連根拔除。而與此同時,痛感會以排山倒海之勢壓來,由於劇痛和瘙癢,被感染的凱島鹿會精神錯亂離開鹿群,頭部創口被蛆蟲啃噬得面目全非,這時就很容易產生開頭那一幕,你會以為自己遇到一隻「喪屍鹿」……
錐蠅幼蟲犀利的口器。圖片:John Kucharski / Wikimedia Commons
如果及時治療,小鹿還是有一線生機,但若繼續拖延(超過7天),就回天無力了。這時雖然早期蛆蟲已經結蛹脫離小鹿身體,但是經過千百隻嗜人錐蠅蛆蟲的反覆啃噬,創口面積巨大,或遭受細菌感染,或再次被新來的錐蠅寄生,此時,錐蠅為刀俎可憐的凱島鹿為魚肉!在2016~2017年一次嗜人錐蠅的疫情期間,島上僅存1000隻左右的小鹿,至少有100隻嚴重感染或死亡!
02
生化奇兵
這些嗜人錐蠅的生命迭代十分迅速,從孵化到蛹期到繁殖,不過20天時間。半個世紀前,它們給佛羅裡達的畜牧業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損失,即便拿出定海神針改造的蒼蠅拍也無法對它們一網打盡。美國政府在50年代發明了一個狠招,「挑動蟲子鬥蟲子」,用這些蟲子的同類來打敗它們。聽起來有點像終結者中的T800施瓦辛格,但派出的不是州長這樣的硬漢,卻是一群「公公」——被高能量射線輻射過的雄性嗜人錐蠅。這些雄蠅雖然能交配,但卻無法使雌蠅受孕,不出多久,當地整個蠅群都會因為絕育而崩潰,此計甚毒,此計甚妙!
2016年,人們在佛羅裡達礁島釋放絕育過的雄蠅,控制錐蠅數量。圖片:Steven Skoda et al. / Journal of Medical Entomology (2018)
為何時隔半個世紀,佛州又會爆發嗜人錐蠅,具體原因不得而知,可能是因為進口肉類的檢疫疏忽,也可能是颶風攜帶,各種說法莫衷一是。但是讓美國政府更為不安的是,這種蟲子名叫嗜人錐蠅,它們也確實是會咬人的,而且對人的殺傷力一點都不亞於對鹿……雖然暫未報導有人受到傷害,但是據推測,應該有無家可歸的人類受到了襲擾。最後,還是希望佛州早日擺脫「生化危機」的陰影,人鹿安好。
原標題:《天哪!這隻鹿腦袋被蛆啃了個洞!》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