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風箏製作、跳蚤市場以物換物、垃圾分類競賽······近日,一場以「綠色環保生活 絢爛美好未來」為主題的環保藝術節活動在玉橋街道新通國際社區舉辦,轄區居民一起倡導保護藍天、保護家園。
小朋友們正在參與模擬垃圾分類遊戲
環保藝術節為期12天,根據社區中白領人士居多,對於線上媒體使用較為熟練的現狀,同時兼顧老人等線上參與性較為不便的情況,活動採用「線上+線下」的方式同步開展,實現老少全覆蓋。
多方聚力共創環保嘉年華
線上活動中充分發揮疫情期間組建起的樓門微信群,通過垃圾分類知識競賽的方式,促進大家對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的掌握,提升其參與社區自治的積極性。同時,對此次競賽成績進行統計與分析,了解居民目前對垃圾分類情況的掌握程度及居民心中的分類「難點」,為後期社區指導提供依據。
環保+趣味 快樂不重樣
線下活動分為「環保風箏手工製作」「環保藝術節公益集市」「垃圾分類大闖關」,通過手工製作、愛心義賣、遊戲互動等方式,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爭做環保的倡導者、先鋒者、踐行者。
小朋友們製作的「環保風箏」
包裝袋、舊布料、舊衣服、塑膠袋、牆紙……通過家長、孩子們巧妙的創作和利用,變成了各式各樣的環保風箏。作品創意新穎、手工精緻,將教育、娛樂、裝飾等融為一體,富有創造性,充分體現了家長和孩子們的智慧,增強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有著對濃濃親情的體驗,更有著對廢物利用、環保意識的培養。
小朋友們的跳蚤攤位
跳蚤市場的一個個小攤主們,紛紛拿來了讀過的圖書、玩過的玩具進行現場義賣。前來參與的小朋友們也紛紛淘到了心儀的物品,雙方達成一致之後進行成交。活動在鍛鍊社區青少年們社交能力的同時,實現社區範圍內的舊物回收與再利用,倡導環保節約的社區氛圍。
垃圾分類飛行棋遊戲
飛行棋是許多居民的童年回憶,倘若在現場玩上一盤「垃圾分類飛行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居民需根據骰子上的點數走至棋盤對應的位置,說出所在位置屬於什麼垃圾。現場工作人員為孩子們提供印有「垃圾名稱」的卡片,孩子們在模擬現實場景中將「垃圾」扔到正確的垃圾桶中。即便難度有所提升,但孩子們還是幫助手中的「垃圾」回到了它們的「家」。
精彩紛呈的活動既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增強了大家對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寓教於樂,受到了廣大居民的熱烈歡迎!通過活動的參與,讓家長和孩子們樹立環保意識,增強從我做起的自治理念;同時,通過親子間的互動,增進親子關係,營造人人講環保、人人重環保、共建綠色家園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吳思)
【來源:通州區文明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