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子驅動等離子體尾波場加速測試成功

2020-12-06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科技日報

英國《自然》雜誌29日在線發表了一項粒子物理學重磅研究:英國科學家團隊詳細報告了質子驅動等離子體尾波場加速的首次演示。該實驗結果預示著,人類向建造未來的高能粒子加速器更進一步。

高能粒子是現代粒子散射實驗中的「炮彈」,是研究物質基元結構的最有用工具,因而對於科學界更好地理解基本粒子來說,高能粒子加速器至關重要,其通過對粒子和現象的觀測分析,不斷加深人類對物質微觀結構的認識。

等離子體尾波場加速具有建造下一代體型更小、功能更強大的粒子加速器的潛力。這項技術實現高能加速的方式,通常是讓單個強雷射脈衝或一束電子激發出一個等離子體波(尾波場),再讓電子等粒子利用這種波實現高能加速、獲得高能量。

此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物理學家馬修·溫及其同事報告稱,在高級尾波場實驗(awake)項目進行的首次質子驅動等離子體尾波場加速演示中,若干質子束驅動形成了尾波場——而電子則被注入這個尾波場。質子驅動能讓電子在一次加速階段內就加速至高能量,而其他等離子體尾波場加速技術則需要多個加速階段才可以。

研究團隊表示,他們在10米的等離子體設備中,檢測到了最高能量達2gev的被加速電子。

目前,這一項目處於研究初期階段,不過,質子驅動等離子體加速的首次測試結果已經讓物理學界備受鼓舞。(記者張夢然)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報】雷射電子加速獲創紀錄電子束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徐至展院士、李儒新研究員帶領研究團隊,提出了級聯尾波場加速新方案,突破了雷射尾波場加速中能散度難以壓縮等重大技術瓶頸,獲得了高亮度高品質(200~600 MeV、能散0.4~1.2%、流強1~8 kA、發散角~0.2 rms mrad)的高能電子束,電子束六維相空間亮度達到1015-16A/m2/0.1%,遠高於目前國際上報導的同類研究結果
  • 物理所等實現固體靶超高電荷量電子加速
    近幾十年來,新型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得到了快速發展。相比於傳統的射頻加速器,雷射等離子加速器在加速梯度和束流尺寸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傳統射頻加速器利用波導腔內的振蕩電磁場來加速帶電粒子,受限於加速介質的電擊穿強度,能量增益一般為~100MV/m。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的加速介質為等離子體,其加速梯度一般在100GV/m以上,比傳統射頻加速器高至少3個量級。
  • 中國首臺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核心部件調試成功—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供圖   日前,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點平臺——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項目取得重要進展,其核心部件之一「±185度旋轉機架」工程調試圓滿完成,關鍵參數指標完全滿足治療需求,為加速推進質子治療國產化和產業化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
  • 日本科學家成功利用極強的雷射爆炸在等離子體內部產生磁場重聯
    日本大阪大學雷射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成功利用短而極強的雷射爆炸,在等離子體內部產生了磁場重聯。該研究可能會使黑洞等天文天體的X射線發射理論更加完整。 被黑洞吞噬的物質除了受到極端的引力外,還可能受到強烈的熱量和磁場的衝擊。等離子體是比固體、液體或氣體更熱的第四種物質狀態,它是由帶電的質子和電子組成的,這些質子和電子的能量太大,無法形成中性原子。
  • 國際首臺25MeV連續波超導質子直線加速器通過達標測試
    據中國近代物理研究所網站8日消息,2017年6月5日至7日,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組織測試專家組對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聯合研製的ADS先導專項25MeV質子直線加速器進行了現場測試。測試專家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蘭州大學、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和近代物理所等單位的專家組成,近代物理所魏寶文院士擔任測試組組長。
  • 國產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在合肥研製成功
    近日,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自主研製的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加速器順利引出200MeV質子束流,實現高能量級超導回旋加速器關鍵技術突破,標誌著國產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這是目前世界上最緊湊型的質子加速器,具有體積更小、重量更輕、耗能更低、精度更高、能量切換更快的顯著特點。
  • 拍瓦雷射質子加速器在北大「啟航」
    項目啟動會現場埋首為「加速」,十餘載矢志不移該項目將基於重頻拍瓦雷射器的雷射質子加速器,研製開發穩定可靠的雷射質子放射治療系統,並開展圍繞腫瘤治療的應用示範研究,經過臨床測試及醫學認證,最終完成滿足醫院治療需求的雷射質子放療產品樣機,並逐步實現產業化。
  • 超臨界氦外冷卻90度超導二極磁體測試成功
    超臨界氦外冷卻90度超導二極磁體測試成功 2020-06-18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項目團隊在該磁體研製和測試中攻克了馬鞍形繞制、超臨界氦外冷卻系統設計等關鍵技術,90度超導二極磁體在超臨界氦外冷卻方式下的成功勵磁標誌著此類超導二極磁體具備了下一步工程化應用的基礎。
  •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雷射質子刀研究獲重要突破 有望減少腫瘤治療費用
    這一結果代表著雷射驅動的質子刀方案向前邁出了關鍵一步。10月17日,相關研究成果已經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 高能質子束在物質中傳輸時具體獨特的布拉格峰,即質子在傳輸路徑上損失能量很少,能量主要沉積在末端。因此採用高能質子束治療體內癌症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能很好地保護健康細胞,這種治療手段被稱為質子刀。基於傳統加速器的質子刀腫瘤治療在國內外都已取得很大進展。
  • 圖說科技:粒子加速突破將至!AWAKE成功完成最後組裝
    01 粒子加速突破將至!AWAKE成功完成最後組裝圖|AWAKE的電子源和電子束線剛安裝好。AWAKE是CERN正在進行的一種用於粒子加速新技術的原理驗證實驗。目前使用的加速器依賴於射頻(RF)腔所產生的電場,並通過「給帶電粒子一腳」來加速它們。但在AWAKE中,一束電子將在電荷波(electric charges)或尾流場(wakefield)中「衝浪」。當一束質子被注入AWAKE(一個10米長的等離子體腔,其中充滿電離氣體)的核心時,這些「海浪」就產生了。
  • CSNS快循環同步加速器1.6GeV質子束流成功加速並引出—新聞—科學網
  • 利用太陽風質子驅動 「電動帆」宇宙飛船推進技術開始測試
    【每日科技網】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開始對具有革新性的「電動帆」宇宙飛船推進系統方案進行測試。這種推進系統可利用太陽風使飛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星際航行,並能降低其對燃料的依賴。
  • 德國「仿星器」成功開啟製造出氦等離子體(圖)
    目前,科學家成功開啟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核聚變反應堆,它被命名為「文德爾施泰因 7-X」(簡稱W7-X),現成功地製造出超熾熱等離子體,未來或將提供用不完的清潔廉價能源騰訊科學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成功開啟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核聚變裝置,它被命名為「文德爾施泰因 7-X」(簡稱
  • 等離子體壓縮聚變
    慣性約束聚變是由雷射驅動的內爆或電場(靜電)產生的,而磁約束聚變是在託卡馬克等裝置中以極高的磁感應強度產生的(託卡馬克(使用強大磁場將等離子體約束為等離子體形式的裝置) 圓環面,是通過在三維空間中使圓繞與圓共面的軸旋轉而產生的旋轉表面),磁鏡,磁尖,捏和磁化目標。
  • 高效等離子體高溫無氧熱解處理高危廢物爐研製成功
    等離子體高溫熱解處理電子垃圾後的排放物氣體等離子體高溫熱解處理電子垃圾後的排放物金屬等離子體高溫熱解處理電子垃圾後的排放物玻璃體    中科院等離子體所自籌經費數百萬元研製的150千瓦高效電弧等離子體無氧熱解處理高危廢物爐近期獲得成功。
  • 國家點火裝置的單能量質子背光源
    質子和X射線本影像沿極軸和赤道方向的表面亮度重建圖見圖4。沿極軸的質子和X射線輻射接近圓形,兩者的方位平均FWHM直徑分別為86±22微米和79±5微米。相對較少的質子統計使質子輻射尺寸更具不確定性。
  • 美擬建新對撞機探究質子「內心」奧秘
    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9日報導,能源部將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製造新型電子-離子對撞機(EIC),讓高能電子束衝入質子內部,探究質子「內心」奧秘。據悉,EIC的建造成本介於16億至26億美元之間,擬2030年投入使用。
  • 國產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
    近日,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加速器順利引出200MeV的質子束流,實現高能量級超導回旋加速器技術的關鍵突破,標誌著國產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合肥質子治療系統研發研發團隊依靠自主創新日夜攻關,研製成功該加速器,相比較國際上同類裝置,其超導磁體電流密度達到140A/mm2,是國內外同類裝置磁體水平的3倍;靜電電場達到170kV/cm國際最高應用水平;加速器實現3.0T最高場強;直徑縮小25%,僅2.2m,重量降低50%,總重不超過50t。
  • 中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國產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
    中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國產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 葉華龍 攝中新網合肥12月16日電 (吳蘭 葉華龍)由中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加速器近日順利引出200MeV的質子束流,實現高能量級超導回旋加速器技術的關鍵突破,標誌著國產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