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離子體氣化熔融處理系統研製成功
等離子體氣化熔融處理系統研製成功 發布時間:2018-04-03 09:54 來源:新華網
-
開拓垃圾處理市場!國機重裝成功研製垃圾熱解反應爐釜筒
開拓垃圾處理市場!國機重裝成功研製垃圾熱解反應爐釜筒北極星固廢網訊:近日,國機集團下屬企業國機重型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機重裝」)二重裝備新產品垃圾熱解反應爐項目中的重要部件產品反應爐釜筒,在二重裝備完成加工製造。
-
等離子體氣化熔融技術投入運用 破解垃圾圍城有新招
【中國環保在線 技術前沿】近日,國內首套等離子體爐渣氣化熔融技術在西安研製成功,標誌著等離子體氣化熔融技術在國內正式進入工程應用階段。業內認為,隨著該項技術的不斷成熟,未來前景可期。若長期露天堆放、隨意處理,對大氣、土壤、水體環境造成嚴重的汙染。因此,垃圾圍城疾喚治本之策。 近日,一項被稱為垃圾處理的「技術」,等離子體氣化熔融技術在國內正式進入工程應用階段,國內首套等離子體爐渣氣化熔融技術在西安研製成功。這標誌著我國在垃圾處理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對破解垃圾圍城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成功為法國可控熱核聚變大科學裝置研製核心部件
我國成功為法國可控熱核聚變大科學裝置研製核心部件新華社合肥9月24日電(記者徐海濤)超導託卡馬克有「人造太陽」之稱,是一種用於可控熱核聚變能研究的大科學裝置。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近期成功為法國的超導託卡馬克裝置「WEST」研製出關鍵部件偏濾器,並於日前正式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進行安裝。建造超導託卡馬克裝置,對驗證利用核聚變發電的科學和工程技術可行性具有重要作用。
-
中國成功為法國可控熱核聚變大科學裝置研製核心部件
我國成功為法國可控熱核聚變大科學裝置研製核心部件新華社合肥9月24日電(記者徐海濤)超導託卡馬克有「人造太陽」之稱,是一種用於可控熱核聚變能研究的大科學裝置。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近期成功為法國的超導託卡馬克裝置「WEST」研製出關鍵部件偏濾器,並於日前正式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進行安裝。建造超導託卡馬克裝置,對驗證利用核聚變發電的科學和工程技術可行性具有重要作用。
-
我國成功為法可控熱核聚變大科學裝置研製核心部件
據新華社合肥9月24日電(記者徐海濤)超導託卡馬克有「人造太陽」之稱,是一種用於可控熱核聚變能研究的大科學裝置。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近期成功為法國的超導託卡馬克裝置「WEST」研製出關鍵部件偏濾器,並於日前正式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進行安裝。
-
等離子體熔融處置技術淺析
等離子體無害化處理裝備及相關技術已被納入《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政策利好,前景廣闊;技術發展趨勢為填埋逐步向熱處理技術發展,目前市場以迴轉窯技術為主,熱解爐協同其他形式焚燒爐為輔,以等離子體爐為代表的高溫氣化熔融技術憑藉經濟、環保、高效等優勢將蓬勃發展。2、國內外現狀表1 危廢處置技術對比
-
熱等離子體處理危險廢物技術原理及應用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介紹了等離子體的相關概念及用於固體廢物處理的等離子體發生裝類別,闡述了熱等離子體技術處理危險廢物的機理過程,並分析了熱等離子體用於危險廢物的處理的優點及適用性,介紹了該技術在國內外實際工程應用中的案例。
-
中科院:成功研製國際熱核聚變工程大型超導磁體系統首個部件
中科院:成功研製國際熱核聚變工程大型超導磁體系統首個部件 帥俊全/央視新聞客戶端 2017-07-26 16:17
-
信和環保為你解析:低溫碳化爐與高溫碳化爐的工作原理及區別
下面我們來解析下低溫碳化爐和高溫碳化爐有什麼區別,其工作原理都是怎樣的呢?具體優勢在哪裡呢?低溫碳化爐具有可以長期、穩定工作的優點低溫碳化爐低運行成本低溫碳化爐內是通過碳化離子對廢棄物進行分解處理,處理過程不需要任何燃料。爐內溫度保持250度左右,處理時間一般為8小時-12小時左右。
-
上海研製成功太陽能熱發電關鍵設備高溫雙罐熔鹽儲熱系統
索比光伏網訊:由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研製的高溫雙罐熔鹽儲熱系統,通過與電氣集團下屬多家企業的通力合作,歷經近三年的科研攻關與研製,取得成功突破。通過本項目建設的高溫雙罐熔鹽儲熱示範系統,模擬了光熱電站的熔鹽儲換熱系統,測試了熔鹽管內對流換熱係數,積累了熔鹽系統啟停及運維經驗,目前已為多家企業提供了熔鹽物性及腐蝕特性測試等服務,為光熱電站熔鹽儲熱系統的設計、建設和運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該項目在設計/運行溫度、防凍堵策略、智能控制等關鍵性能指標方面均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重要部件研製成功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近期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成功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研製出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並於9月22日正式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ITER建設現場。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承擔了多項ITER採購包研發任務。據了解,9月22日竣工交付的「校正場線圈」是ITER主機的重要部件,共有3組18個線圈,主要用來補償線圈製造、接頭、引線及裝配誤差造成的縱場和極向場線圈繞組位形偏離所帶來的磁場誤差。
-
最小耐高溫等離子體電晶體問世
原標題:最小耐高溫等離子體電晶體問世 > 美國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研製了迄今為止最小的等離子體電晶體,其可承受核反應堆的高溫和離子輻射環境條件,有助於研製在戰場上收集醫用X射線的智慧型手機、實時監測空氣品質的設備、無需笨重的鏡頭和X射線光束整形裝置的X射線光刻技術。
-
中國成功研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
我國成功研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新華社合肥9月23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近期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成功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研製出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並於9月22日正式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ITER建設現場。
-
中國成功研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
ITER校正場首批線圈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網站 圖新華社合肥9月23日消息,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近期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成功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研製出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
-
聯創光電研製成功首臺兆瓦級高溫超導直流感應加熱設備
7月1日,聯創光電研製的世界首臺國際領先水平的兆瓦級高溫超導直流感應加熱設備通過科技成果鑑定。兆瓦級高溫超導直流感應加熱設備有兩個主要突出技術優勢:一是加熱大型鋁、銅型材,較傳統感應加熱工頻爐,加熱效率高,高效節能省電(節電率約60%);二是具有加熱均勻、熱穿透深等優勢,用於加工航空和軍用飛機、軍工裝備等高端領域用鈦及鈦合金、鎂鋁合金等高端非磁性金屬材料,可提升材料可塑性,優化機械性能,提升材料品質。
-
我國研製成功大型超導磁體線圈
圖片來源:安徽日報 徐旻昊攝9月20日,有著「人造太陽」之稱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的首個大型超導磁體線圈——極向場6號線圈(PF6線圈)在安徽省合肥市竣工交付,其將通過海運方式運送至法國ITER現場。同時,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正式開工建設。
-
我國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成功研製大型超導磁體線圈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是通過建造反應堆級核聚變裝置,驗證和平利用核聚變發電的可行性, 是未來實現聚變能商業的關鍵一步。9月20日,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所研製的ITER計劃首個大型超導磁體線圈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ITER現場。據介紹,這座重量相當于波音747飛機的PF6線圈,是決定ITER裝置運行成敗的最重要線圈之一。
-
間接熱解吸成套處理裝置 解決含油汙泥處理難題
2015年10月18日,遼寧華孚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華孚環境)自主研發的專利產品——「含油汙泥間接熱解吸成套處理裝置」在遼寧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在大連組織的新產品鑑定會上通過了鑑定
-
有機廢氣處理低溫等離子體的定義和分類是什麼?
在我們常見的有機廢氣處理設備裡面,低溫等離子體也是較為常見的一種設備之一,今天卡利小編來為您簡單介紹一下低溫等離子體的相關定義及分類。有機廢氣處理等離子設備1、低溫等離子體的定義等離子體是原子及原子團失電子後,被電離產生正負離子組成的離子化氣體狀物質,常被視為是除固、液、氣外,物質存在的第四種形態。等離子體由離子、電子、自由基等活性粒子組成,整體呈中性。等離子體是宇宙中物質的主要存在形式,佔物質總量的99%以上。在地球上,等離子體物質遠比固體、液體、氣體物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