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廈門海邊的絕美日環食

2020-12-04 澎湃新聞

2020年6月21日是個大日子,這天是周日,也是夏至,恰逢父親節。不過這些對我來說都不太重要,因為這天是又一個極難得能在國內可一睹日環食奇觀的日子,足以令每一個天文愛好者熱血沸騰。

日食中,日偏食並不算罕見,但日環食就很稀奇了。從2000年以來,不出國門就可以觀賞到日環食的次數只有3次,分別是2010年1月15日、2012年5月21日和2020年6月21日。接下來要在中國境內再看到日環食,就得等到2030年和2041年了。

非常幸運,8年前,為了看日環食,我們全家總動員,從寧波趕到廈門,看到了一次完美的海上「帶食日出」,以及一次有驚無險、精彩絕倫的日環食過程。而今年的日環食,廈門再一次處在環食帶上。

2012年5月21日,廈門海邊,等候觀賞日環食的人們。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半個」天文攝影愛好者

我喜歡觀鳥、拍鳥,我也算得上半個天文攝影愛好者。由於拍鳥,我擁有俗稱「大炮」的超長焦鏡頭,無意中,這也為天文攝影(特別是各種日食、月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我對重要拍攝天象的著迷始於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當天,在寧波境內就可以觀察到極為罕見的日全食過程。那天上午,日全食發生時,眼見灼眼的太陽慢慢被「吞沒」,頓時白晝為夜,涼風暗生,這驚人的景象帶給我極大的震撼。

2010年1月15日下午,本世紀首次日環食登場。當日的環食帶從西到東,覆蓋了雲南、四川、貴州、重慶、陝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蘇、山東等省市的部分地區。而且,環食階段的持續時間長達11分鐘多,這也是極少有的。很遺憾,寧波處在環食帶的南邊,因此只能看到食分較大的日偏食。

2010年1月15日,寧波,日落時的日偏食。

所謂「食分」,就是指「太陽(或月亮)被食的程度」。就日食而言,通俗地說,假設太陽看上去的大小為1,食分為0.4的話,就是說當太陽、月亮、地球成一線時,太陽被月球遮去了40%。日偏食、日環食的食分都小於1,而日全食的食分大於或等於1。

2010年1月15日在寧波可見的日偏食,其食分最大之時,恰好在日落時分。那天,我們選擇去東錢湖畔觀賞。妻子和不到8周歲的女兒在湖邊用醫用X光片看日偏食。而我,則如願拍到了無限婉約動人的夕陽日食。我們看到,日食中的太陽猶如一彎紅月,緩緩西墜,令人深深陶醉。

2010年1月15日,寧波,猶如彎月的日偏食。

「逃學」去看日環食

2012年5月21日,在浙江,只有在跟福建交界處的小部分地方可以看到日環食,而在福建、廣東等地可以見到完美的日環食奇觀——當然前提是天氣要好。

通過查詢天氣預報,我認為廈門是個合適的地點,而且可以看到已經處於日偏食狀態的太陽從海平面上升起的美景。為此,我非常興奮,決定帶老婆孩子一起去一趟廈門。

可問題是,那天是周一,我可以請假外出,而女兒得上學啊。於是,我跟老婆費了好大的勁,才說服女兒「逃學」半天——當然,請假手續由我們家長去向老師辦理。我說服女兒的理由是:差半天課,很容易補回來,可是錯過這次日環食,你很可能這一輩子都沒有機會了!好說歹說,女兒終於同意了。

5月20日下午,我們坐動車從寧波趕到廈門,入住位於海邊的一家酒店,出門就是沙灘與大海。晚上,一家三口在沙灘邊的小店吃晚飯,就在戶外擺了張桌子,於習習涼風中坐了下來,點了一些當地特色菜,如蚵仔煎(閩南語讀做é-ā-jiān)之類的小吃,覺得美味異常。

次日凌晨4點多,天還沒亮,我們就起床來到海邊。這時才發現,這個地方已經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起碼100多名天文愛好者,此外還有不少老外也帶著專業器材來到了現場。

天氣相當不錯,除了低空有條窄窄的雲帶橫亙在海面之上,簡直可以說是萬裡無雲。我架好 「大炮」,靜候日出。5點多,東邊的天空出現了淡紅的朝霞,白鷺成群掠過海面之上。我們靜靜地注視著東方。約5:21,紅日的一角緩緩冒出了遠處的海平面,好似一座通紅的尖尖的小山,小心翼翼從晨霧中探出了頭。海灘上傳來了一片歡呼聲!朝陽逐漸升高,很快,大半個太陽已經露了出來。由於其右上角已被月球的陰影遮住,看上去就像紅蘋果被「咬」了一口。能見到這樣的海上「帶食日出」,我覺得特別幸福。

有驚無險看到日環食

太陽越升越高,眼看日環食的時刻(據預報是6:06開始)馬上就要到來了,可這時低空的那條狹長的雲帶一直沒有消散。上升的太陽進入了雲中看不見了。我不禁目瞪口呆,緊張得屏住了呼吸。我相信,此時此刻,海灘上所有的人們都心急如焚!要知道,整個日環食階段也就約4分33秒啊!

此前,我已把巴德膜(一種太陽濾光片,可以起到明顯減光的作用,以避免強烈的陽光對眼睛和攝影器材造成傷害)裝在鏡頭前。一切都已準備就緒。等待太陽從雲中出來的幾分鐘,簡直如同一個世紀那般漫長。

清晨6:06,日環食已經發生了,可太陽還是在在雲中穿行!好在,沒過一會兒,謝天謝地,隨著雲帶的移動,太陽最終還是鑽了出來,好像一枚魔戒在雲端熊熊燃燒,天空顯得異常奇幻。

頓時,海灘上再次響起了響亮的歡呼聲。我們一家三口也是非常激動,連呼不虛此行!此後,就沒有懸念了。我拍到了完美的「金指環」,即食分最大時刻的日環食。

2012年5月21日,廈門,雲中日環食好像「魔戒」。

2012年5月21日,廈門,如同「金指環」的日環食。

2012年5月21日,廈門,海上帶食日出。

看完日環食,我又拍了一會兒日偏食。然後就和家人一起到人最多的「天文集市」那裡看熱鬧。只見現場所有的人都忙得不亦樂乎,各種稀奇古怪的器材都有,各種觀測姿勢也都有,十分有趣。有人架了觀測鏡,可以讓日食的投影映在物體上。有好事者將頭部伸到下面,讓日偏食的影像映在其額頭,就像影視作品中包公額頭的月亮一般。而我女兒則將小手伸了過去,於是日食就出現在了手心。

然後,心滿意足的我們馬上坐動車,中午就已經回到了寧波。

2012年5月21日,廈門,日偏食投影在額頭。

2012年5月21日,廈門,日偏食投影在女兒的手心。

好事成雙,拍到「最美夏候鳥」

其實,那次到廈門,除了觀賞、拍攝日環食,作為「鳥人」,我還有一個「小算盤」,即爭取拍到有廈門「最美夏候鳥」之稱的慄喉蜂虎。

所謂蜂虎,就是善於捕捉蜜蜂等昆蟲的鳥。慄喉蜂虎作為夏候鳥,年年都來廈門築巢繁殖(這是這種鳥在國內已知的最北分布地)。廈門的慄喉蜂虎太有名了,我一直都很想拍到,但此前苦於沒有好的機緣。

2012年5月20日下午抵達廈門後,我立即打的趕到位於市區的五緣灣慄喉蜂虎繁殖地(如今已成為保護區)。到了那裡一看,只見在街道旁保留著一座富有鄉野氣息的小山,山體上有塊由泥土與沙礫構成的斷崖,泥壁上密密麻麻分布著很多小洞,這正是慄喉蜂虎的繁殖巢穴啊!

廈門有「最美夏候鳥」之稱的慄喉蜂虎

十幾隻慄喉蜂虎在那裡逗留,有的停在附近的樹枝上,有的在小洞口,有的在空中快速翻飛捕食昆蟲,其高超的飛行技巧一點都不輸於燕子。很多熱帶鳥類以羽色豔麗著稱,慄喉蜂虎也是如此。陽光下,每一隻鳥都閃爍著鮮豔的金屬光澤:背部、胸腹部與雙翅是綠色的,翅下覆羽是橙黃的,尾羽則是藍色的。當然,作為名字的來源,它們的喉部呈慄紅色。

那天,我運氣很好,不僅拍到了慄喉蜂虎捕食蜜蜂的場景,也拍到了一隻雄鳥將紅蜻蜓獻給雌鳥的一幕,最後還拍到了一場鳥兒的婚禮!

說完了8年前看日環食的故事,再回過頭來說一說今年6月21日的日環食。我看了報導,當天下午在我國境內的西藏、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福建、臺灣等地的部分地區可見環食(環食階段持續時間不到一分鐘),其他地區可見不同程度的偏食。有點遺憾的是,這一天我在雲南的西雙版納,就無緣看到日環食了。

(本文作者張海華為媒體人、博物作家,曾出版科普類作品《雲中的風鈴》、《夜遇記》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6.21廈門日環食最佳觀測點+視頻現場直播+拍攝日食指南
    廈門作為公認的「最佳觀測地點」之一,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天文愛好者。  在近3小時的日環食天文盛況中,哪一瞬間最重要?在這座處處美景的花園城市裡,哪裡是最佳觀測點?記者聯繫各方專家,為您整理觀測秘籍。  近3個小時日環食,光盯著看怎麼夠味?今日14:40至17:00,一場連線多地的實時直播,將在「廈門日報」抖音號與市民網友們會面。
  • 夏至日邂逅「日環食」
    常報全媒體訊 夏至邂逅日環食,常州天氣陰雨連綿,大家多是在朋友圈「雲」欣賞這難得一遇的天象奇觀。沒想到吧,在常州新天地花苑小區,竟然有人用相機捕捉到了清晰的日偏食畫面,拍攝者倪嘉舟是省常中高二(11)班的學生。
  • 日環食要來了!廈門是全亞洲最佳觀測點
    氣象專家介紹,初夏階段,由於副熱帶高壓未完全主導,所以廈門天氣多變,時不時南下的冷空氣可能帶來降溫、降水,提醒市民注意根據氣溫變化增減衣物,謹防感冒。昨晚,2020年最後1次超級月亮刷屏!不過廈門雨霧蒙蒙基本上都看不見月亮~別失落!好消息來了!日環食來了!
  • 多圖:上海專家用日珥鏡拍到日環食「金環」,還進行B站直播
    今天下午4時10分,廈門思明區海邊一幢民宿的天台上,爆發出一陣陣歡呼。廈門上空的日環食天象,那時進入了環食階段,一輪纖細的金環出現在昏暗的天空中。這輪金環持續了近1分鐘,讓從上海奔赴廈門觀測的10多位天文愛好者大呼過癮。「我們在日食發生48小時前發現廈門天氣好轉,才決定來這裡觀測並做B站直播,非常幸運!」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建設指揮部展示教育主管、上海市天文學會副秘書長施韡說。 日食主要分為三種類型:日全食、日環食和日偏食。
  • 6月21日,一場日環食即將降臨地球,廈門是全亞洲最佳觀測點
    日環食來了!廈門還是最佳觀測點~ 據@南方天文稱: 6月21日,一場日環食即將降臨地球,更加幸運的是這場日環食落在了在我國境內,具有極佳的觀賞條件。
  • 日環食示意圖來了!6月21日超級日環食觀測建議
    我們要從三個點來說:地點、天氣、設備6月21日,我國日環食最佳觀測地點最佳觀測地點:廈門,我相信很多在很久以前了解日環食將要發生的天文愛好者一定早早地抵達了廈門,而廈門此次是環食帶經管中國最大的城市,當然沒有在廈門的小夥伴也能在當天看到日環食。
  • 6月21日超級日環食來了!日環食觀測建議你知道多少?
    眾所周知,地平說是個不切實際的一個說法,之所以能夠形成日食或者月食以及即將在6月21日發生的日環食,都是在地球是個球體的基礎上才發生的。在我們的宇宙,各個行星之間都存在一定的距離,行星圍繞著太陽旋轉,而每個行星的轉速周期都不一樣,這樣一來就有可能發生一些列的天文現象,比如最為常見的月食,日環食。那麼6月21日,我國哪些地區是最佳觀測日環食的地點呢?
  • 2020年日環食,不止廈門,這些城市也能看到,附最全路徑時刻表
    夏至日環食簡介2020年6月21日,夏至日,我國將迎來最重要的天文奇觀——日環食。這次日環食是未來10年中國境內唯一的一次,錯過後就要等到2030年6月。此次日食奇觀我國所有區域均可觀賞到,其中紅線範圍內可以觀察到日環食,其他區域(包含南海、東北)可觀賞的到日偏食現象。
  • 2020年日環食,中國最全城市路徑及時刻表,不止廈門可看
    夏至日環食簡介2020年6月21日,夏至日,我國將迎來最重要的天文奇觀——日環食。這次日環食是未來10年中國境內唯一的一次,錯過後就要等到2030年6月。此次日食奇觀我國所有區域均可觀賞到,其中紅線範圍內可以觀察到日環食,其他區域(包含南海、東北)可觀賞的到日偏食現象。
  • 今天「超級日環食」看不見了 那陰雨天日食時會有...
    前幾天,快報就跟大家科普過本次「超級日環食」的厲害,來複習一下:日環食是什麼?月球遮住了太陽的大部分,露出一圈環狀的太陽邊緣仍然明亮,其他地方變黑,好似一個「金指環」。厲害就厲害在這次日環食,環食階段太陽視圓面被月球覆蓋的面積達到99%以上,已經接近日全食了,非常少見,而且「金邊日食」稍縱即逝,環食持續時間最多也只有五十幾秒,不超過一分鐘。下一次這麼大的日環食要等到2032年5月9日,觀測地點將在南大西洋上。
  • 古人對日環食怎麼看?
    今天一場壯觀的日環食將會上演。環食帶會覆蓋廈門等南方地區,其他地區的朋友也能看到日偏食。據氣象臺發出的消息,今天將迎來21世紀最壯觀的一次日環食,還要現場直播那壯觀的畫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古人對日環食怎麼看吧~首先我們來說說古人對日環食的喜愛程度。古人不喜歡日環食,他們認為日環食是不祥之兆,古人認為,日環食是上天降下來警示君王的,一出現日環食,就說明中王做錯了什麼事了。古人還認為,「日不食、星不悖」才是太平盛世。正因為如此,所以皇帝們就不讓史官們把日環食記錄在案,所以導致日環食事件缺料。
  • 2020年「超級日環食」來了,這些地方可以看到
    6月21日,在本年度中國境內可見的日環食要來了。本次「日環食」非常接近全食,太陽剩下的一圈金邊兒會非常細,所以本次「日環食」也被稱為「金邊日環食」。這次日環食在中國很多地方都可以欣賞到。如果錯過了這次機會,你就要再等10年,才能在中國境內看到。
  • 2020·6·21日環食帶福建路徑地圖:哪些城市可以見到
    【E.N.】2020中國日環食, 一年倒計時開始了!   2020中國日環食, 一年倒計時開始了!數十公裡寬的環食帶將先後穿過西藏、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福建和臺灣,最後消失在太平洋。拖動地圖看到了,西藏阿里瑪旁雍錯,川西蜀山之王貢嘎,廈門鼓浪嶼都在環食帶中,屆時你要去哪看這場太陽鑽石環呢?
  • 52秒帶你見證日環食的絕美食甚時刻
    戳上面藍字關注我們今天下午,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天象--「日環食」如約上演。
  • 在一年中白晝最長的「夏至日」,恰逢「日環食」天象,很值得期待
    今天,直射點位於北回歸線,對於北半球各地的人們來說,今天是一年中白晝最長而夜晚最短的一天。當「夏至日」遇到「日環食」此外對於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來說,今天還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同時在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現象
  • 一起來看日環食
    6月21日,在廈門演武大橋觀景平臺,巴德膜濾鏡下拍攝的日環食。王 毅攝(新華社發)6月21日,拉薩市民在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觀看日環食。本報記者 鮮 敢攝6月21日,正值夏至節氣,我國迎來一次日環食的天象奇觀。
  • ...本次日環食將是我國東南沿海50多年來迎來的第一次日環食。
    今日清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日環食。據悉,本次日環食將是我國東南沿海50多年來迎來的第一次日環食。本次日環食在北京時間21日6時6分從中國東南部開始,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北部地區將最先看到環食,隨後是廣東、江西、福建以及浙江省南部,之後環食帶入海。
  • 木星雲帶、月海月溪……絕美天象引廈門市民「追星」
    (南方天文工作室 供圖)臺海網10月28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近日天公作美,不僅白天太陽黑子、耀斑活動頻繁,傍晚絕美「維納斯帶」更是接續觀星朗夜,讓廈門的天文愛好者們大呼過癮。與此同時,狐尾山上還組織了普通公眾可以參與的觀測活動,火星紋理、木星雲帶、月海月溪等天文景象輕鬆觀測。
  • 夏至日的精彩日環食
    ↑6月21日在西藏阿里拍攝的日環食。2020年6月21日,夏至。當日下午,一場「日環食」天文景觀現身天宇。本次「日環食」的「食分」達到了0.99以上,即太陽整個圓面有超過99%的面積被遮住,幾乎接近全食。這樣的「日環食」也被稱為「金邊日食」。
  • 【E.N.】簡單夜空 | 2019日環食來啦!
    在2019還有幾天就結束時,一場年末天象大戲——日環食,即將在12.26(也就是明天)到來!日環食,是月亮運行到了地球和太陽的中間而產生的一種天象。不同於月亮完全遮住太陽的日全食,此時的月亮由於距離地球較遠,看起來要比太陽小上一圈。於是,在地球上的某些地方,人們會看到月亮差點完全遮住太陽,只留下一圈「金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