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元素知識點解疑

2021-01-09 佳奇教育

1、如何檢驗氯化鐵和氯化亞鐵混合物(FeCl3、FeCl2中的亞鐵離子?

解:由於亞鐵離子與氯離子均能與酸性高錳酸鉀反應,使紫色的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不能用高錳鉀試劑檢驗。取少量的混合物樣品放入試管,加入少量水溶解,加入幾滴鐵氰化鉀溶液,有藍色沉澱生成,證明樣品中有亞鐵離子。

[Fe(CN)6]3- +Fe2+ =Fe3[Fe(CN)6]2↓

2、為什麼四氧化三鐵晶體能溶於鹽酸而不溶於硫酸?

四氧化三鐵晶體中鐵與氧原子排列緊密,鐵與氧原子之間的空隙較小,難溶於酸。但若酸中含有活性陰離半徑較小時如氯離子,氯離子能優先地有選擇地吸附晶體空隙內,把氧原子排擠掉,然後和晶體中的陽離子(Fe3+或Fe2+)結合成可溶性氯化物,但硫酸根的個頭比較大,不易進入晶體中粒子(氧與鐵)的空隙中,不易取代氧原子。所以四氧化三鐵能與鹽酸反應,而不易溶於硫酸中。

2015年的全國高考題就涉及到這個知識點。

硼及其化合物在工業上有許多用途。以鐵硼礦(主要成分為Mg2B2O5·H2O和Fe3O4,還有少量Fe2O3、FeO、CaO、Al2O3和SiO2等)為原料製備硼酸(H3BO3)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1)……

(2)利用_______的磁性,可將其從「浸渣」中分離。「浸渣」中還剩餘的物質是______(化學式)。

(3)……

解:此題硫酸浸出後,餘下的濾渣中就含有四氧化三鐵。利用___Fe3O4____的磁性,可將其從「浸渣」中分離.餘下的物質中還有SiO2、CaSO4.

3、鐵常見的氧化物Fe3O4、FeO、Fe2O3等生成的條件是什麼?鐵在純氧中燃燒,鐵在高溫下與水反應,氧化亞鐵高溫下與氧氣反應均生成四氧化三鐵,高溫下鐵還原錳,鉻等的氧化物時生成氧化亞鐵,如煉鋼過程中有氧化亞鐵的生成,在潮溼的有氧的環境中,不純的鐵發生電化學腐蝕最終產物是鐵鏽,鐵鏽的主要成分為Fe2O3。鐵在空氣中加熱也不生成Fe2O3。

4、鐵為什麼會有+6價。鐵的最外層與次外層上共8個電子,外圍電子結構是3d64s2,失去(或偏移) 6個後,呈+6價,如K2FeO4中鐵為+6價。但它不是穩定結構,K2FeO4有很強的氧化性。

相關焦點

  • 鐵的單質知識點總結
    首先一起來揭曉昨天關於氯氣的相關知識點習題答案,A(鈉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鈉固體小顆粒,形成白煙;氯氣不具有漂白性,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氯氣是單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B(新制氯水中有氯氣、次氯酸、水分子,氫離子、氯離子、次氯酸根等離子
  • 鐵鈷鎳和銅族元素
    提示一下:鐵鈷鎳的成電電子數減少。電勢圖中,要注意,不要僅僅只會從電勢圖中看右邊是否大於左邊,還有從數值的大小,判斷元素基本的氧化還原能力。當你習慣了從電極電勢分析,就能能夠很清楚的知道元素的氧化還原性如何。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鐵的物理性質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鐵的物理性質,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鐵的物理性質:有銀白色金屬光澤的固體,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質軟,是導體   鐵的化學性質:(1)鐵跟氧氣反應 鐵在潮溼的空氣裡(既有H2O又有O2時)易生鏽,鐵鏽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鐵Fe2 O3   防鏽方法:在鐵表面塗一層保護膜(如塗漆或油);鍍鋅等金屬或烤藍   鐵在氧氣裡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鐵的物理性質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鐵的物理性質,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鐵的物理性質:有銀白色金屬光澤的固體,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質軟,是導體   鐵的化學性質:(1)鐵跟氧氣反應鐵在潮溼的空氣裡(既有H2O又有O2時)易生鏽,鐵鏽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鐵Fe2O3   防鏽方法:在鐵表面塗一層保護膜(如塗漆或油);鍍鋅等金屬或烤藍   鐵在氧氣裡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 鐵的重要化合物知識點總結
    首先來揭曉鐵的單質相關知識點的習題答案,B(Fe與強氧化劑Cl2反應被氧化為+3價);D(鐵與水蒸氣反應的固體產物是黑色的Fe3O4);A(經計算知金屬相對於鹽酸都是過量的,所以Al、Fe剩餘,而剩餘的Na又能與水反應,因而鈉與鹽酸反應產生的氣體最多),你做對了嗎?
  • 中考物理知識點:電磁鐵的應用
    中考物理知識點:電磁鐵的應用   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1、通電螺線管的性質:   ①通過電流越大,磁性越強;②線圈匝數越多,磁性越強;   ③插入軟鐵芯,磁性大大增強;④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可用電流方向來改變。
  • 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電磁鐵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電磁鐵》,僅供參考!
  • 元素化合物知識點大匯總
    原標題:元素化合物知識點大匯總 「元素化合物」知識模塊 1.鹼金屬元素原子半徑越大,熔點越高,單質的活潑性越大 錯誤,熔點隨著原子半徑增大而遞減> 正確,濃硫酸吸水後有膽礬析出 4.能與冷水反應放出氣體單質的只有是活潑的金屬單質或活潑的非金屬單質 錯誤,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將空氣液化,然後逐漸升溫,先製得氧氣,餘下氮氣 錯誤,N2的沸點低於O2,會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鐵冶煉成碳素鋼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除去生鐵中除Fe以外各種元素
  • 中考物理知識點:電磁鐵、電磁繼電器
    中考物理知識點:電磁鐵、電磁繼電器   一電磁鐵的定義:帶有鐵芯的通電螺線管叫做電磁鐵。   鐵芯用軟鐵製成。   鐵芯一般做成U型目的是兩個磁極同時吸引物體(吸引力大)。   電磁鐵的原理:電流的磁效應。
  • 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電磁鐵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電磁鐵,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電磁鐵   1.電磁鐵   定義:電磁鐵是一個內部插有鐵芯的螺線管。   2.判斷電磁鐵磁性的強弱(轉換法):根據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數目的多少來判斷電磁鐵磁性的強弱。
  • 恆星核聚變到鐵元素就停止了,那鐵之後的重元素是如何形成的?
    從氫元素一直到鐵元素,實際上都是從恆星的核聚變反應中來的,那麼問題來了,比鐵元素原子序數更大的元素是咋來的呢?恆星:元素煉丹爐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還是要從「恆星如何製造元素」入手。此時的恆星就像洋蔥一樣,各層都在進行著不同的反應,那為什麼鐵原子核會是一個裡程碑呢?
  • 為什麼26號元素鐵,可能是宇宙最後一種元素?
    目前,人類已知的元素共有118種。從第1號元素氫(H)到第98號元素鉲(Cf)都可以在地球上找到,更重的元素則是通過人工合成出來的。理論上,人類還可以合成出更重的元素,最重的元素有可能是第184號元素。在地球上,氧、矽、氮、鋁、鐵等都是十分常見的元素。
  • 鐵元素探秘之一,起源的故事
    在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任何一種元素都沒有象鐵這樣與人類文明史發生如此密切聯繫的了。考古證據表明,人類使用鐵至少有5000年的歷史。鐵的概論鐵的拉丁名是ferrum,這是它的原子符號Fe的來源。鐵元素鐵是所有金屬中最便宜和最豐富的一種,佔了近5.6%的地殼和幾乎所有的地核。
  • 高中化學:鐵與硫酸銅反應,我們要注意的知識點。
    鐵與硫酸銅發生的化學反應是一個標準你的氧化還原反應,也是一個標準的置換反應,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方程式藏了哪些知識點。鐵與硫酸銅溶液的化學反應1.金屬鐵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我們首先要明了。4.硫酸亞鐵溶液是淺綠色的,這種顏色的溶液不是很常見,所以很少會有用到,但是可以當做延伸知識點記憶,在化學競賽中可能會提到。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鐵可以是二價可以是三家價,圖中的化學反應中生成的硫酸亞鐵是二價亞鐵離子。5.因為鐵是固體浸入硫酸銅溶液之後,反應是發生在金屬鐵的表面,所以反應生成的銅會附著在金屬鐵的表面。
  • 哪些水果可以補充鐵元素
    鐵元素怎麼補充,各位在日常的飲食上需要多注意些的,健康的護理身體一定是大家都渴望的。是人體特有的微量元素,對於身體健康有很重要的意義。那麼在生活中我們怎麼通過飲食進行補鐵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補鐵的水果有哪些?
  • 鐵元素是坍縮恆星中產生的最後一種元素,為什麼?
    因為鐵並不是坍縮恆星產生的最後一種元素,而鎳才是。因此在這方面,鎳才是特殊的元素,而不是鐵。鐵的特殊之處在於鐵,特別是鐵-56,在所有可能的元素中,每核子的結合能最高。隨著恆星年齡的增長,這些元素會融合成更重的元素等等,直到它們產生鐵和鎳(如果恆星足夠大的話)。當輕元素熔合成更重的元素時,恆星會經歷一系列可預測的聚變反應,這些元素在恆星核心聚集,直到達到足以融合成更重元素的密度,以此類推,直至鐵或恆星質量所能支持的任何輕元素。這是所有這些元素產生的主要方法,也是宇宙中最常見的元素包括氦、氧、氮和碳的原因,這些元素都是恆星聚變的早期副產品。
  • 關於元素周期律的知識點匯總
    原標題:關於元素周期律的知識點匯總 對於學好元素周期律的重要性,用一組數字就能說明:2016年全國9套高考卷中有11到題是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元素周期律學習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 為什麼鐵元素會殺死恆星?
    然而,空間快速膨脹,宇宙的溫度和密度迅速下降,原初核合成只有條件合成出大量的氫、氦,以及極少量的鋰和鈹,但來不及合成其他更重的元素。我們身上包含了許多重元素,例如,碳、氧、鐵,以及還有比鐵更重的銅、碘等元素。那麼,這些元素都是怎麼來的呢?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鐵有關的方程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鐵有關的方程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4Fe(OH)2+O2+2H2O==4Fe(OH)3現象:氫氧化鐵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後,會變成紅棕色   Fe(OH)3+3HCl==FeCl3+3H2O現象:紅棕色絮狀沉澱溶解,溶液呈黃色   Fe(OH)2+2HCl==FeCl2+2H2O現象:白色絮狀沉澱溶解,溶液呈淺綠色   Fe+CuSO4==FeSO4+Cu現象:鐵溶解生成紅色金屬
  • 恆星核聚變到鐵就停止了,比鐵更重的元素是如何形成的?
    而元素的形成和宇宙的演化以及恆星的演化等是分不開的,其中在我們已知的宇宙中,氫元素的含量是非常高的,在元素周期表中也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這次我們要來討論一下元素周期表上元素來源,尤其是鐵之後的重元素。 迄今為止,我們宇宙中已知的化學元素共有118個,而宇宙萬物都是由元素所構成的,但恆星的演化卻只能進行到鐵56。 核聚變為什麼到鐵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