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芯怎麼提鍊石墨烯_玉米芯提鍊石墨烯可靠嗎

2020-12-04 電子發燒友

  我國是目前石墨烯研究和應用開發最為活躍的國家之一,但技術尚處培植期,下遊產品和市場開發不足,由於製備成本過高,石墨烯技術現在大部分仍停留在科研階段。整個產業鏈到目前為止仍未實現疏通和整合。近年來,在國內外新材料行業中屢有驚人之舉的聖泉集團也加入了石墨烯研究和應用的探索行列。

  5月16日消息,我國專家利用從玉米芯中提取糠醛等物質後剩餘的纖維素為原料製備了生物質石墨烯材料,同時還實現了批量生產,已創超億元產值。2014年,濟南聖泉集團建立了世界上首條年產20噸的生物質石墨烯材料宏量製備生產線,並在2016年擴產至年產100噸。

  石墨烯價格一度高達約5000元/克,但自從中國出現第一條石墨烯生產線,其價格跳崖式降價,這使石墨烯產品大規模商品化民用化成為可能。

  我國專家利用從玉米芯中提取糠醛等物質後剩餘的纖維素為原料,製備了生物質石墨烯材料,同時還實現了批量生產,已創超億元產值。近日,由黑龍江大學和濟南聖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完成的「生物質石墨烯材料綠色宏量製備工藝」項目,通過專家組鑑定。該項目在國際上首創從生物質中提取製備石墨烯材料的技術路徑,方法綠色環保。生物質石墨烯材料質量高、導電性優異。

  常規石墨烯材料生產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對石墨進行剝離,二是對天然氣、甲烷等進行化學氣相沉積,三是氧化石墨還原法。

  以上方法存在生產周期長、環境汙染嚴重以及產能受限等問題。付宏剛教授帶領的黑龍江大學功能無機材料化學實驗室,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他們獨闢蹊徑利用玉米芯裡纖維素進行化學重組,從而合成生物質石墨烯材料。該團隊通過「基團配位組裝析碳法」,實現了生物質石墨烯材料的宏量製備,同時還在研發利用玉米秸稈製備石墨烯的製備工藝。在2014年建立了世界上首條年產20噸的生物質石墨烯材料宏量製備生產線,並在2016年擴產至年產100噸。首次實現了生物質石墨烯材料的成果轉化和石墨烯纖維製品的商業化。

  

  聖泉模式」攻克高成本難題,秸稈玉米芯提取「廉價」石墨烯

  目前,聖泉不僅從植物秸稈玉米芯中創造性地生產出了生物質石墨烯,而且還生產出了玉米芯纖維,同時將石墨烯與玉米芯纖維複合生產出內暖纖維,並實現了工業化大生產。聖泉集團新建的全球首條年產量100噸的石墨烯生產線已正式投產,計劃明年完成1000噸/年石墨烯生產線的建設。聖泉集團製備石墨烯所用材料均為價格低廉、數量龐大、來源廣泛的農作物秸稈,在實現石墨烯工業化充分量產之後,將擁有產量和價格的雙重優勢。

  由於研發、應用、生產實現了一體化,聖泉集團繞過產業化障礙,在石墨烯產業內創造「聖泉模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聖泉集團製備石墨烯所用材料均為價格低廉、數量龐大、來源廣泛的農作物秸稈,在實現石墨烯工業化充分量產之後,擁有產量和價格雙重利器的聖泉集團不僅獲得了重新架構企業競爭優勢的契機,更將對中國石墨烯產業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石墨烯工藝分為 top-down 及 bottom-up 兩大類,前者屬於石墨加工 (氧化還原法、電化學法、…等),後者屬於碳成長 (CVD、外延生長法、…等),玉米秸稈中提鍊石墨烯應該後者,依濟南聖泉集團專利 CN104016341A 「一種多孔石墨烯的製備方法」系通過下述方法得到:

  1)。 將玉米芯在硫酸中進行水解,得到木質纖維素;

  2)。 用處理劑在 100〜120℃ 處理該木質纖維素,得到多孔纖維素;

  3)。 用選自氯化鐵等催化劑處理多孔纖維素,處理溫度為 80〜120℃;

  4)。 在無氧環境下,依次將上一步獲得的多孔纖維素置於 300〜1300℃ 保溫,獲得石墨烯前體 (活性碳);

  5)。 分別用鹼、酸和水洗滌該石墨烯前體,得到終產物石墨烯。

  玉米芯 →木質纖維素之回收率為 80%,木質纖維素 →石墨烯前體之回收率為 10%,而石墨烯前體→石墨烯80%來估算,總體回收率低於 10% 算很正常。以 15噸玉米芯能提煉出價值 200 萬的石墨烯嗎?我相信那還是以石墨烯每公斤 2000 元來算,大概產出石墨烯少於 1 噸。一般而言,以上述工藝來比對,棉柴灰分 17.2%,玉米芯灰分 5.1%,由此看出,玉米芯不太適合做粉末活性碳,原因是體密度太低,加上工藝需要烘乾及加酸,其實不划算呀。要不是濟南聖泉集團是以玉米芯為銷售主力,實在想不到為何要用它?

  生物質石墨烯環保、成本低

  由黑龍江大學和濟南聖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完成的「生物質石墨烯材料綠色宏量製備工藝」項目近日通過專家組鑑定,鑑定結果認為該項目在國際上首創從生物質中提取製備石墨烯材料的技術路徑,方法綠色環保、成本低,生物質石墨烯材料質量高、導電性優異。

  常規石墨烯材料生產主要有三種方式,一種是對石墨進行剝離,第二種是對天然氣、甲烷等進行化學氣相沉積,第三種是氧化石墨還原法。以上方法存在生產周期長、環境汙染嚴重以及產能受限等問題。

  付宏剛教授帶領的黑龍江大學功能無機材料化學實驗室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他們獨闢蹊徑利用玉米芯裡纖維素進行化學重組,從而合成生物質石墨烯材料。該團隊通過「基團配位組裝析碳法」實現了生物質石墨烯材料的宏量製備,同時還在研發利用玉米秸稈製備石墨烯的製備工藝。在2014年建立了世界上首條年產20噸的生物質石墨烯材料宏量製備生產線,並在2016年擴產至年產100噸。首創將生物質石墨烯材料應用於多種纖維複合並成功實現均勻分散,首次實現了生物質石墨烯材料的成果轉化和石墨烯纖維製品的商業化。

  在我國,生物質中僅玉米芯的年產量就高達1億噸,大部分集中於東北三省、山東省、河北省,年產100噸生物質石墨烯材料所支撐的產品線可帶來產值3億-5億元。

 

  目前在高新技術產業中,由於玉米芯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已被用於造紙,生物製糖等行業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農村裡經常種的玉米,這樣做價值大漲,玉米芯價值翻百倍
    但是剩下的玉米芯就沒有用了,基本上對於玉米芯只有兩個去處了,一種是用來燒火,另一種就是用來培養蘑菇了。但是你們知道嗎?現在的玉米芯已經是出口外國的一種貨物了。玉米芯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玉米芯還具有組織均勻、硬度適宜、韌性好、吸水性強、耐磨性能好等優點。隨著現在科技的發展,對於玉米芯的利用可謂是越來越多。
  • 玉米芯有什麼用途?
    「玉米脫粒後的玉米芯,你們是怎麼處理的?」 「燒火煮飯!扔了不管!」
  • 玉米芯變石墨烯年產百噸 已創億元產值
    傳統印象裡石墨烯只能來源於石墨礦物質,如今有一種新方法顛覆傳統。 《科技日報》5月16日消息,我國專家利用從玉米芯中提取糠醛等物質後剩餘的纖維素為原料製備了生物質石墨烯材料,同時還實現了批量生產,已創超億元產值。2014年,濟南聖泉集團建立了世界上首條年產20噸的生物質石墨烯材料宏量製備生產線,並在2016年擴產至年產100噸。
  • 秸稈玉米芯提取石墨烯——代表委員聚焦「新材料之王」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題:秸稈玉米芯提取石墨烯——代表委員聚焦「新材料之王」  新華社記者餘曉潔 侯麗軍 劉斐  用秸稈生產石墨烯,天方夜譚?  「我們歷時多年攻關,從玉米芯中提取石墨烯,將石墨烯與玉米芯纖維複合生產出內暖纖維,進而推出石墨烯『內暖』纖維產品。」全國人大代表、濟南聖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一林向記者表示,這種紡織產品因加入了石墨烯材料,具有低溫遠紅外、抗菌抑菌、抗靜電等多種功能。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李景虹6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秸稈中提取石墨烯是創新之舉。
  • 濟南「聖泉模式」七年研發 15斤玉米芯可提取1斤石墨烯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種原本很「昂貴」的石墨烯是聖泉集團從秸稈玉米芯中生產出來的,身價大大降低,當它與「淳樸」的天然纖維有機「配對」後,製作智能服裝的全新紡織材料——聖泉生物質石墨烯「內暖」纖維就形成了。這項重要的產業革新,或將顛覆傳統紡織服裝業。
  • 現在才知道平常燒火用的玉米芯有這麼多用途
    玉米芯1.玉米芯可以處理工業廢水由於玉米芯的組織比較均勻,內部呈網狀結構,所以它的吸水性能和吸附性能特別強。玉米芯在發酵過程中還可以提煉木糖醇。木糖醇是糖尿病患者糖類的替代品,是一種營養藥物藥品。這些都可以在玉米芯中提煉出來。怎麼樣玉米芯的用處很大吧。
  • 不起眼的玉米芯,不僅僅可以種植食用菌,沒想到還以提取納米材料
    早春播種的玉米已經收穫完,而且也脫粒完畢,只剩下玉米芯堆放在門前,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這些只是用來燒火做飯的廢料。然而就在前幾天竟然改變了我的看法,有人開著三輪車來村裡收購玉米芯,期間問了商販收購玉米芯有啥用,他們哪能告訴我們,只是很敷衍地說是種蘑菇用的,後來經過了解後才知道,原來這不起眼的玉米芯竟搖身一變成「寶貝」,應用更是非常廣泛,至於這些玉米芯收來有到底有啥用?我來簡單說下玉米芯的用途。
  • 生物質石墨烯的前世今生
    生物質石墨烯是石墨烯麼?有什麼特別的?本文就來追溯一下生物質石墨烯的前生今生。被稱為「黑金」的「新材料之王」——石墨烯,是從碳材料中剝離出來、由碳原子組成的只有一層或多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擁有非常優異和獨特的光、電、磁、機械等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質,被稱為「黑金」,作為「新材料之王」,科學家預言石墨烯將「徹底改變21世紀」。
  • 玉米芯的加工工藝
    玉米芯也就是俗稱的棒子軸,就是玉米進行脫籽後所剩下的部分,玉米芯具有良好的摩擦性,組織均勻,硬度適中,韌性好,吸水性強也都是它的優點,所以玉米芯的用途也變的極為廣泛,不再是人們隨手丟棄的廢物了,今天我們就有請永和鎮益康食用菌農場的工作人員為我們介紹一下玉米芯的加工工藝
  • 農民扔掉的廢棄物玉米芯究竟能做什麼,專家解讀玉米芯裡的寶藏
    請看《玉米芯寶藏》主持人: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我們今天的節目,咱們現在都提倡要建立一個節約型的社會,過去我們的一些可能很不起眼的,大家又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的東西往往在過去就被我們白白地浪費掉了。以及我們節目的老朋友泰山天使創業基金的合伙人(楊繼)楊先生,玉米芯這東西您能告訴我們一下能幹嘛嗎?李裡特:這個就是玉米棒子脫粒以後剩來的芯,那麼過去這個只能作為燃燒,農民燒炕或者是做飯燃燒,現在農民鍋灶也改造了,炕也沒有了,這個東西就下崗了,所以說就成為農業的廢棄物。
  • 玉米芯三素分離技術發展循環經濟,延伸產業鏈生產石墨烯
    目前玉米芯、秸稈三素分離技術日趨成熟,秸稈中富含的木質纖維素原料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可再生高分子化合物,主要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三大組分。其中「玉米芯酶法製備低聚木糖技術」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嗜熱真菌耐熱木聚糖酶的產業化」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其次,纖維素被加工成燃料乙醇,成為國內首家生產二代燃料乙醇並獲得國家定點生產資格的企業,纖維燃料乙醇按照「定點生產、定向流通、封閉運行」的模式向中石化和中石油等石油部門進行銷售。「玉米芯廢渣製備纖維素乙醇技術」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聖養烯枕等多款生物質石墨烯新產品問世
    你能想像座墊自動增暖,只需一分鐘就能感受到溫度升高嗎?你能想像一個看似普通的枕頭可以調整人體腦電波促進睡眠嗎?這就是石墨烯新材料的神奇之處。  11月30日,在寧波舉行的2015中國(寧波)國際新材料科技及產業博覽會上,國內新材料領軍企業——濟南聖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舉辦了生物質石墨烯內暖發泡材料新產品發布會,聖養烯墊和聖養烯枕等多款生物質石墨烯新產品正式曝光。新產品的優異特性和神奇功能吸引了眾多與會者關注。
  • 從納米內褲到石墨烯內褲 為什麼總是內褲?
    我們不是到了石墨烯的時候,才用到內褲上,其實剛有納米概念的時候,我們也用到了內褲上,而且現在還在用。至於效果麼,肯定是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當然這種效果就沒法驗證,有效果肯定是內褲好,沒效果肯定要從用戶自己身上找原因。  所以石墨烯內褲怎麼就不行。自從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一句「石墨烯將顛覆矽時代」的豪言,讓石墨烯成為眾星捧月一樣的熱點。
  • 盛之源玉米芯深加工製品 各路商家爭搶的「香餑餑」
    科技的力量讓玉米芯成為了高附加值產品的原料,獲得了新生,也讓農民多了一條增收渠道。目前,玉米芯成為市場的寵兒,需求量急劇上升,價格也水漲船高。禹城市盛之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20年致力於玉米芯開發應用,致力於專業生產各種規格和各種用途的玉米芯深加工製品,主要用於動物飼料載體、金屬拋光打磨、冶煉添加劑、動物墊料和食用菌培養基等,產品運用到生態農業、現代工業,化工,養殖等多個領域。
  • 石墨烯纖維紗的性能及其應用
    ,從2004年石墨烯在實驗室被正式製備以來,受到全球廣泛關注,被譽為「新材料之王」。在國內,相關技術人員通過打開分子鏈,嵌入金屬模板,利用高科技高溫煅燒這一航天技術,成功從玉米芯纖維素中研製出生物質石墨烯,全球首創,成為2016年纖維新秀。
  • 聖泉成功研發導電纖維 中國石墨烯改性纖維產業再獲突破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阮曉琴)11日,國內在石墨烯應用於紡織纖維領域探索處於領先地位的新三板公司聖泉集團推出了新產品石墨烯改性導電纖維,這是該公司在相繼研發出具有遠紅外、防紫外、吸溼透氣、持久抑菌的石墨烯改性纖維之後的又一創新。
  • 1毛一斤的玉米芯成為「香餑餑」,有什麼用?有人靠它年賺十幾萬
    近年不僅有人來農村收購玉米、小麥、稻穀這些糧食,而且還有人來收購玉米芯了,往往是一毛錢一斤。那這些玉米芯有啥用呢?有人靠它年入十幾萬,你信嗎?玉米芯也就是玉米棒子,在過去農村裡因為家家戶戶都有養豬,一般把玉米脫粒了以後,這些玉米棒子也不會扔掉的,而是把它粉碎了以後,用來當飼料給豬吃了。也有一部分農民,因為嫌粉碎比較麻煩,所以但是把它當柴火直接燒掉了。
  • 被農民丟棄的玉米芯實現「裂變」三級跳,可生產糖、酒精和木質素
    而生產低聚木糖的原料是過去被農民當作廢棄物、大多用於燒火的玉米芯。  外表粗糙的玉米芯那可是「寶貝疙瘩」。他們以每噸600元左右的價格從農民手裡收購過來。在公司貨場,堆起了四五座像小山一樣的玉米芯垛。將「玉米全株」產業做到極致,目前已成為中國低聚木糖產品的標杆企業,形成融功能糖、新能源、新材料為一體的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實現了從「玉米芯」到「金條」的蛻變。  玉米芯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公司對玉米芯進行三次開發,實現了產業的不斷裂變,構築起「一鏈三業」的戰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