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玉米芯提取石墨烯——代表委員聚焦「新材料之王」

2020-12-0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題:秸稈玉米芯提取石墨烯——代表委員聚焦「新材料之王」

  新華社記者餘曉潔 侯麗軍 劉斐

  用秸稈生產石墨烯,天方夜譚?

  「我們歷時多年攻關,從玉米芯中提取石墨烯,將石墨烯與玉米芯纖維複合生產出內暖纖維,進而推出石墨烯『內暖』纖維產品。」全國人大代表、濟南聖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一林向記者表示,這種紡織產品因加入了石墨烯材料,具有低溫遠紅外、抗菌抑菌、抗靜電等多種功能。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李景虹6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秸稈中提取石墨烯是創新之舉。一方面利用農廢產品加工變廢為寶,減少了秸稈焚燒對環境的破壞;另一方面解決了用於紡織的石墨烯大規模生產問題。李景虹多年從事化學、材料學研究。以他為第一完成人的「石墨烯的電分析化學和生物分析化學研究」榮獲「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石墨烯材料用於紡織品,意味著這種「新材料之王」走進了百姓生活。

  石墨烯是什麼?它是一種由碳原子緊密排列而成的蜂窩狀結構的二維晶體,看上去近似一張六邊形網格構成的平面。它是目前已知最薄的材料,單層石墨烯只有一個碳原子的厚度,屬於納米材料的一種。它的厚度只有0.34納米,一片1毫米厚的石墨片由近300萬層石墨烯堆垛而成。

  石墨烯的問世引起全世界的研究熱潮,許多專家稱之為「改變21世紀的材料」。有人預言,石墨烯有望成為讓「薄得像紙一樣的透明手機」「像襯衣一樣的防彈衣」等科幻產品變成現實的「點金石」。

  「上個世紀,物理學家通過理論計算判斷二維材料在自然中根本不存在。用海姆自己的話說,石墨烯曾經是他三朵『思想的雲』之一,由好奇心驅使通過不斷探索被發現的。」李景虹說。

  李景虹認為,石墨烯之所以被稱為「改變21世紀的材料」,因為它兼具多種獨特性能。比如,石墨烯具有超高的導電性,遷移率是矽的100倍;導熱性能優於碳納米管,有望成為未來超大規模納米集成電路的散熱材料;具有比金剛石還堅硬、是鋼鐵100倍的機械強度;極高的透光率;極高的比表面積,有望成為潛力巨大的儲能材料等。

  「基於以上性能,石墨烯在觸控螢幕、電子器件、儲能電池、傳感器、半導體、航天、生物醫藥等領域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李景虹說,「但是石墨烯材料從整體上尚處於研發階段,在不同領域產生具體產品的時間有早有晚。有的可能三到五年,也有的可能幾十年。」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高鴻鈞曾表示,石墨烯在未來電子器件上具有誘人的應用前景,被看做是石墨烯研究最可能突破、實現產業化的領域,成為國際上的研究熱點和競爭焦點。

  「我們課題組長期關注生物分析方法和生物傳感的研究,2007年開始就把石墨烯引入生物分析領域。經過持續探索,我們揭示了石墨烯電化學和電分析化學的基本規律,發展了石墨烯生物分析的新方法和研製了新型石墨烯生物傳感。未來的石墨烯傳感器可以用於醫療領域的血糖、前列腺癌症標誌物的高精度檢測。」李景虹說。

  新一輪產業升級和科技革命大背景下,新材料產業成為未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基石和先導。目前,英國、美國、韓國等多國正著手推動石墨烯產業化。我國是石墨烯研究和應用開發最為活躍的國家之一,2015年出臺《關於加快石墨烯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並在全球率先啟動了石墨烯國家標準制定工作。

  「雖然前景光明,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少。」在唐一林看來,我國石墨烯產業化發展還存在規模化製備關鍵性技術和成套裝備亟待完善,材料應用開發嚴重滯後,有影響力的企業很少參與,一些企業熱炒概念,忽視智慧財產權建設和保護等問題。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行動專欄中提出,要大力發展形狀記憶合金、自修復材料等智能材料,石墨烯、超材料等納米功能材料。

  唐一林建議,推進意見的穩步落實,加快國標制定,在「十三五」規劃中統籌石墨烯產業發展,指導相關地區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區石墨烯產業發展規劃,促進上下遊聯動,避免低水平重複。


點擊查看專題

 

相關焦點

  • 玉米芯怎麼提鍊石墨烯_玉米芯提鍊石墨烯可靠嗎
    我國是目前石墨烯研究和應用開發最為活躍的國家之一,但技術尚處培植期,下遊產品和市場開發不足,由於製備成本過高,石墨烯技術現在大部分仍停留在科研階段。整個產業鏈到目前為止仍未實現疏通和整合。近年來,在國內外新材料行業中屢有驚人之舉的聖泉集團也加入了石墨烯研究和應用的探索行列。
  • 濟南「聖泉模式」七年研發 15斤玉米芯可提取1斤石墨烯
    有專家預測,這個新材料未來將撬動至少千億級的產業鏈…… 一系列的「智能多功能」特性,讓這些外表看似普通的內衣、襪子、T恤、坐墊、枕頭等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立即變得神奇起來。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種原本很「昂貴」的石墨烯是聖泉集團從秸稈玉米芯中生產出來的,身價大大降低,當它與「淳樸」的天然纖維有機「配對」後,製作智能服裝的全新紡織材料——聖泉生物質石墨烯「內暖」纖維就形成了。
  • 玉米芯變石墨烯年產百噸 已創億元產值
    傳統印象裡石墨烯只能來源於石墨礦物質,如今有一種新方法顛覆傳統。 《科技日報》5月16日消息,我國專家利用從玉米芯中提取糠醛等物質後剩餘的纖維素為原料製備了生物質石墨烯材料,同時還實現了批量生產,已創超億元產值。2014年,濟南聖泉集團建立了世界上首條年產20噸的生物質石墨烯材料宏量製備生產線,並在2016年擴產至年產100噸。
  • 不起眼的玉米芯,不僅僅可以種植食用菌,沒想到還以提取納米材料
    早春播種的玉米已經收穫完,而且也脫粒完畢,只剩下玉米芯堆放在門前,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這些只是用來燒火做飯的廢料。然而就在前幾天竟然改變了我的看法,有人開著三輪車來村裡收購玉米芯,期間問了商販收購玉米芯有啥用,他們哪能告訴我們,只是很敷衍地說是種蘑菇用的,後來經過了解後才知道,原來這不起眼的玉米芯竟搖身一變成「寶貝」,應用更是非常廣泛,至於這些玉米芯收來有到底有啥用?我來簡單說下玉米芯的用途。
  • 玉米芯三素分離技術發展循環經濟,延伸產業鏈生產石墨烯
    目前玉米芯、秸稈三素分離技術日趨成熟,秸稈中富含的木質纖維素原料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可再生高分子化合物,主要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三大組分。第三、提取高分子材料木質素,作為戰略性新型材料,木質素現已被應用於染料分散劑、瀝青改性劑、橡膠補強劑、高性能防火材料、高保溫材料等。用發酵殘渣加工成木質素基塑料顆粒,並形成刀叉、筷子等各種餐具等模,此類材料具有健康、熱穩定性好、可降解等特性,可替代大部分塑料製品,應用非常廣泛。
  • 生物質石墨烯的前世今生
    生物質石墨烯是石墨烯麼?有什麼特別的?本文就來追溯一下生物質石墨烯的前生今生。被稱為「黑金」的「新材料之王」——石墨烯,是從碳材料中剝離出來、由碳原子組成的只有一層或多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擁有非常優異和獨特的光、電、磁、機械等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質,被稱為「黑金」,作為「新材料之王」,科學家預言石墨烯將「徹底改變21世紀」。
  • 玉米芯有什麼用途?
    01、搞農業的人都曉得,玉米芯可以用來種食用菌 玉米芯的營養非常豐富,特別是糖分的含量特別高,是發展食用菌生產的較為理想的優質原料,可以培養多種食用菌。 我國可是農業大國,玉米的產量每年大約在2億噸左右,可副產將近6000萬噸之多的玉米芯,如果玉米芯只有上面這些用處,簡直太浪費材料了。
  • 從納米內褲到石墨烯內褲 為什麼總是內褲?
    我們不是到了石墨烯的時候,才用到內褲上,其實剛有納米概念的時候,我們也用到了內褲上,而且現在還在用。至於效果麼,肯定是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當然這種效果就沒法驗證,有效果肯定是內褲好,沒效果肯定要從用戶自己身上找原因。  所以石墨烯內褲怎麼就不行。自從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一句「石墨烯將顛覆矽時代」的豪言,讓石墨烯成為眾星捧月一樣的熱點。
  • 石墨烯:神奇的「新材料之王」,為科技紡織再添一把火
    ,石墨烯被稱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有科學家預言石墨烯極有可能掀起一場席捲全球的顛覆性新技術新產業革命,將「徹底改變21世紀」。它是目前最薄的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導電導熱性、優異的柔性強度……石墨烯集合了上述所有優點於一體。
  • 「新材料之王」石墨烯有哪些奇妙用處?快來了解一下→
    「新材料之王」石墨烯有哪些奇妙用處?>據負責人介紹,石墨烯製造的處理器頻率是矽晶片的100到1000倍,未來,石墨烯圓晶有望代替矽圓晶,成為下一代半導體材料。
  • 石墨烯:神奇的「新材料之王」
    石墨烯可以做到。這種神奇的材料究竟是如何「煉成」的——經濟日報記者近日走進「首都科學講堂」,為您一探究竟。近日,在北京市科協主辦、九三學社北京市委特別支持的第667期「首都科學講堂」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範與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副院長、石墨烯器件技術研究部部長魏迪,向公眾介紹了石墨烯——這款曾獲得2010年諾貝爾獎的明星材料。
  • 石墨烯:神奇的「新材料之王」
    石墨烯可以做到。這種神奇的材料究竟是如何「煉成」的——經濟日報記者近日走進「首都科學講堂」,為您一探究竟。  近日,在北京市科協主辦、九三學社北京市委特別支持的第667期「首都科學講堂」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範與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副院長、石墨烯器件技術研究部部長魏迪,向公眾介紹了石墨烯——這款曾獲得2010年諾貝爾獎的明星材料。
  • 輕工製造行業:石墨烯研究—新能源行業的「材料之王」提速發展
    2015年9月中國國務院發布《中國製造2025》,明確了未來10年中國石墨烯產業的發展路徑,將石墨烯定為主導未來高科技競爭的超級材料;到2020年,積累一批前沿新材料核心技術專利,部分產品實現量產;到2025年完成前沿新材料技術、標準等有效布局。前沿新材料取得重要突破並實現規模化應用,部分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 探秘石墨烯的神奇排列密碼,憑藉什麼成為新材料之王?
    由於人們總習慣於站在人類的高度去俯瞰動物的世界,以為人類的智慧代表著大自然。然而我們卻總被大自然所蘊藏的神奇所嘆服。比如蜂巢,當科學家第一次發現這種六邊形結構的奧妙之處時,才發現蜜蜂們的建築才能仿佛是上帝賦予的。研究發現,這種正六角形的建築結構,在最節省原料的前提下,讓蜂巢的容積實現了最大化,以容納更多蜜蜂。
  • 石墨烯:改變世界的神奇材料
    石墨烯:改變世界的神奇材料 2021-01-01 2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快速了解石墨烯,帶你分分鐘認識「材料之王」
    最近幾年石墨烯作為高科技材料的代表,一直被蒙上神秘的面紗。在每日上下班的人群中,石墨烯也只是高科技的代表名次被灌入耳中。所謂的石墨烯,其實就是一種碳原子的組合。最初人們嘗試用不同碳原子的組合來生產新材料,於是就誕生了碳纖維,接下來是碳納米管,然後才是石墨烯。
  • 石墨烯「新材料之王」被奪,究竟是什麼更具潛力,顛覆人類未來?
    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硬、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材料,被譽為「新材料之王」,甚至被材料界稱為「黑金」。在基礎研究、傳感器、半導體、柔性顯示屏、新能源電池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潛力。但是,石墨烯「新材料之王」的寶座還沒坐穩,另一種更具潛力的納米材料橫空出世,它就是硼烯。
  • 媒體:「新材料之王」石墨烯在國內淪落為「工業味精」
    報導分析稱,受制於高端應用的長期高投入及高風險,國內中小型民營企業在高端領域少有布局,實力雄厚的大型國企對石墨烯這一新材料也缺乏積極性。 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李義春對界面指出,與國外相比,中國企業在石墨烯高端應用上的投入差距巨大,相關的高端研發技術落後三年,研發成果已落後五年。因此,李義春建議,政府應在石墨烯高端領域的研發上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 盛之源玉米芯深加工製品 各路商家爭搶的「香餑餑」
    原標題:盛之源玉米芯深加工製品各路商家爭搶的「香餑餑」千百年來,在農業生產中經常被視為「廢料」的玉米芯、秸稈等副產品,通過生物技術加工轉化,搖身一變成為了功能糖(木糖、木糖醇等)、化學品(乙醇、糠醛等),以及秸稈塑料、食用菌種植菌包等高附加值產品,更成了各路商家爭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