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神奇的「新材料之王」

2020-11-01 光明網

在山東高唐縣超越紡織有限公司,工人正操作新一代智能細紗機開展石墨烯紡紗作業。 (新華社發)

圖為我國研發的全球首款石墨烯柔性屏可彎曲智慧型手機,可直接戴在手腕上。 (資料圖片)

有沒有這樣一款堅韌的薄膜,它能以一支鉛筆尖的承受面,撐住一頭大象的重量,而不會被戳破?石墨烯可以做到。這種神奇的材料究竟是如何「煉成」的——經濟日報記者近日走進「首都科學講堂」,為您一探究竟。

近日,在北京市科協主辦、九三學社北京市委特別支持的第667期「首都科學講堂」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範與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副院長、石墨烯器件技術研究部部長魏迪,向公眾介紹了石墨烯——這款曾獲得2010年諾貝爾獎的明星材料。

透明膠帶撕出來的諾貝爾獎

石墨烯原本就存在於自然界,只是難以剝離出單層結構。1毫米厚的石墨大約包含300萬層石墨烯。鉛筆在紙上輕輕划過,留下的痕跡可能就是幾層石墨烯——它是由一層碳原子以六角形蜂巢結構周期性緊密堆積構成的二維碳材料。人們很早就發現了石墨,但直到2004年才發現石墨烯。這是因為,早在70多年前的理論研究表明,完美的二維結構晶體無法在非絕對零度的環境中穩定存在。

2004年,兩位英國科學家用一種非常簡單的實驗方法突破了原有理論認知。他們從高定向熱解石墨中剝離出石墨片,然後將薄片的兩面粘在一種特殊膠帶上,撕開膠帶,就能把石墨片一分為二。不斷這樣操作,薄片越來越薄,最後得到了僅由一層碳原子構成的薄片——這就是石墨烯。理論上雖不可能成功,實驗中卻偏偏被製備出來了。這個發現立即震撼了科學界,兩位發現者共同獲得了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大家經常講,石墨烯這個諾貝爾獎是用透明膠帶撕出來的。實際上,我們不能小瞧這麼一個簡單但重要的發現。」劉忠範說,對於科學研究來說,像這兩位科學家那樣勇於探索、大膽嘗試極其重要。

石墨烯具有很多神奇性能,因此號稱「新材料之王」:它是最薄的材料,因為它僅有一個原子層;它是強度最大的材料,理論上強度比鋼強韌200倍;它是導電性最好的材料,電導率是銀的1.6倍;它是導熱性最好的材料,熱導率是銅的13倍。

劉忠範介紹,石墨烯是強度最高的材料之一,同時還具有很好的韌性,可以彎曲,又具備超強導熱性與導電性,這讓它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它可以做觸控螢幕,因為它是透明導電薄膜;也可以用作超快集成電路,因為它裡面的電子跑得非常快,室溫下電子遷移率超過矽材料10倍;它是輕質高強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它的電磁屏蔽性質,也可以被利用製作隱形飛機、隱身材料……

它,還可能產生一些類似於科幻電影場景的酷炫應用。

「石墨烯的酷炫應用是基於其酷炫材料性能。它有超高載流子遷移率,能讓電子跑得非常快。如果說,常用導電材料是高速路上行駛的汽車,石墨烯就是一輛超跑。」魏迪說,這個性能讓它可以用作智能夜視眼鏡這類的酷炫裝備。

人體能發射遠紅外光,由於石墨烯具有超高載流子遷移率,遠紅外光投射到它表面後產生的電子可以被迅速採集。這樣一來,戴上用石墨烯鏡片製成的眼鏡就可以看到夜裡的一切,還可以採集使用者本身的血糖、腦電等生理數據。同時,由於石墨烯具備透光性,它還能作為顯示屏投射各種信息。當你外出旅行,它可以即時顯示路況、附近酒店、景點、餐館等服務信息。

石墨烯產業哪家強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仍骨感。現在你能在市場上買到的石墨烯,很可能都只是石墨。

2018年,《先進材料》上曾發表一篇論文,作者之一是石墨烯諾貝爾獎得主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在此,研究者們分析了來自美洲、亞洲與歐洲60家公司的粉體石墨烯樣品,發現大多數公司樣品中石墨烯含量低於10%,且沒有一個樣品石墨烯含量超過50%。

單層石墨烯是實驗室產物,可工業化大量製備的石墨烯一般有幾層呢?

「從應用角度講,一般大家的共識是10層以下可稱為石墨烯。儘管嚴格意義上講,只有單層石墨片才是真正的石墨烯,而10層以上就是普通的、傳統的粉體石墨。」劉忠範說。

石墨烯一般分成兩類,一類是粉體石墨烯,一類是薄膜石墨烯。這兩類石墨烯製備方法完全不同,應用領域與場景也完全不同。

在規模化工業製備中,石墨烯粉體一般採用化學反應剝離石墨層的辦法獲取。然而,這類氧化還原方法常帶來大量廢酸、廢水。比如,用濃硫酸加上高錳酸鉀去煮石墨,生產1公斤石墨烯需要耗費50公斤濃硫酸、3公斤高錳酸鉀與1噸水。

具體到薄膜石墨烯的規模化製備方法,最有代表性的是化學氣相沉積技術,即在高溫爐子裡通過高溫化學反應來一層一層製備石墨烯。如在銅箔表面,在1000攝氏度下通上甲烷,就可以生成一個單原子層石墨烯。

目前,我國石墨烯產業狀況如何?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在工商部門註冊、營業範圍包括石墨烯相關業務的企業已達到1.68萬家。全國已成立石墨烯產業園29個,石墨烯研究院54家,石墨烯產業創新中心8個,石墨烯聯盟12個。

從石墨烯領域發表的論文數量來看,2011年起,我國就在全球領先,目前佔比超過全球的三分之一。石墨烯領域專利申請數量在我國也是最多的,約佔全球七成。我國粉體石墨烯製備產能很大,已達每年5000多噸。在薄膜石墨烯製備方面,我國也於全球領先,年產能達650萬平方米左右。

「但要注意的是,與歐洲、美國、日本及韓國相比,中國石墨烯行業的關注點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國外更多關注真正體現石墨烯新材料特性的未來型技術研發,而中國非常重視近期實用性產品開發。」劉忠範說,我們對未來核心技術的關注相對少一點,但從總體上看,中國石墨烯基礎研究與產業化力量在全球仍處於第一方隊。

魏迪認為,中國石墨烯產業未來應更多向光電子器件、傳感器件等高附加值產業布局。

「殺手鐧」級應用會是啥

目前,石墨烯已被嘗試在哪些方面應用?

劉忠範介紹,中國石墨烯產業有「三大件」,一是新能源,將石墨烯用作鋰離子電池的導電添加劑,使電池充電速度更快、電容量提升;二是添加進防腐塗料中,節省防腐塗料中較貴的鋅含量,並提升防腐性能;三是大健康領域,比如利用其導熱性能製作眼罩、護膝等理療產品——三者合計,約佔我國石墨烯產能九成。

此外,國內也有石墨烯高端產品,比如採用了石墨烯觸控螢幕、電池與導熱膜的石墨烯手機等。

那麼,國際上在用石墨烯做什麼產品?在2019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設有石墨烯專門展廳,展示了石墨烯在數據通信、傳感器、物聯網、可穿戴設備、新能源等領域的應用。比如,用石墨烯做的超靈敏電子傳感器可檢測有害氣體,用石墨烯做的寬帶圖像傳感器能同時探測可見光與紅外光。

石墨烯幾乎無所不能,但目前石墨烯材料應用面廣而不專精。那麼,未來什麼才是石墨烯真正不可替代的「殺手鐧」級應用呢?

劉忠範說:「『殺手鐧』級用途意味著離開它不行。目前,我們仍未找到石墨烯『殺手鐧』級用途。」未來可能從兩個方向入手,一類是邏輯推理式的用途,另一類是出其不意的用途。

邏輯推理式用途,是從石墨烯本身性能推理出的用途。比如,現在的透明導電薄膜是一種ITO玻璃,它不是柔性的,還含稀有元素銦。而石墨烯薄膜導熱性、導電性非常好,又是透明柔性的,且僅含便宜的碳原子。未來,石墨烯薄膜用作透明導電薄膜來製作可穿戴柔性電子器件將大有前途,或許能成為「殺手鐧」級用途。

非邏輯性的出其不意用途,則需要研究者創意思考。「比如,我們把石墨烯長到藍寶石上,與LED結合起來,做成LED照明器件——其他工藝不變,就可以將發光效率提升30%以上。」劉忠範說,一旦產業化,這就是下一代LED節能照明器件,會全面淘汰現有照明器件,也屬於「殺手鐧」級應用。

「『殺手鐧』級應用就是其他材料取代不了,所以必須基於並放大石墨烯材料的獨特優勢,來開展『殺手鐧』級應用的探索。」魏迪表示,從器件角度來講,可以利用石墨烯的超高載流子遷移率性能,將它與矽基半導體融合使用,製作出有優越性能的光電子探測器件、夜視遠紅外探測器件、邏輯電路器件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石墨烯:神奇的「新材料之王」
    石墨烯可以做到。這種神奇的材料究竟是如何「煉成」的——經濟日報記者近日走進「首都科學講堂」,為您一探究竟。  近日,在北京市科協主辦、九三學社北京市委特別支持的第667期「首都科學講堂」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範與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副院長、石墨烯器件技術研究部部長魏迪,向公眾介紹了石墨烯——這款曾獲得2010年諾貝爾獎的明星材料。
  • 探秘石墨烯的神奇排列密碼,憑藉什麼成為新材料之王?
    然而我們卻總被大自然所蘊藏的神奇所嘆服。比如蜂巢,當科學家第一次發現這種六邊形結構的奧妙之處時,才發現蜜蜂們的建築才能仿佛是上帝賦予的。研究發現,這種正六角形的建築結構,在最節省原料的前提下,讓蜂巢的容積實現了最大化,以容納更多蜜蜂。這種等六邊形連接的結構形式,同時密合度最高,原料等量而均勻,不僅精巧神奇,而且是一種最經濟的空間架構。
  • 石墨烯:改變世界的神奇材料
    石墨烯:改變世界的神奇材料 2021-01-01 2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石墨烯:神奇的「新材料之王」,為科技紡織再添一把火
    紡織是個傳統產業,可在這傳統產業裡也有新花樣、新技術,只要下大力氣傳統就不再「傳統」。為迎合消費者對服裝需求的改變,專業人士正在通過創新與融合新技術來達到甚至超過消費者期望。,石墨烯被稱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有科學家預言石墨烯極有可能掀起一場席捲全球的顛覆性新技術新產業革命,將「徹底改變21世紀」。
  • 秸稈玉米芯提取石墨烯——代表委員聚焦「新材料之王」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題:秸稈玉米芯提取石墨烯——代表委員聚焦「新材料之王」  新華社記者餘曉潔 侯麗軍 劉斐  用秸稈生產石墨烯,天方夜譚?  「我們歷時多年攻關,從玉米芯中提取石墨烯,將石墨烯與玉米芯纖維複合生產出內暖纖維,進而推出石墨烯『內暖』纖維產品。」全國人大代表、濟南聖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一林向記者表示,這種紡織產品因加入了石墨烯材料,具有低溫遠紅外、抗菌抑菌、抗靜電等多種功能。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李景虹6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秸稈中提取石墨烯是創新之舉。
  • 「新材料之王」石墨烯有哪些奇妙用處?快來了解一下→
    「新材料之王」石墨烯有哪些奇妙用處?,屆時,又將有一批全新的石墨烯產品與大家見面。即將在此次2020中國石墨烯創新大會上展示的8英寸石墨烯單晶晶圓就誕生在這裡。
  • 【科普】2020京津冀石墨烯大會召開在即!三個問題帶你認識「新材料之王」——石墨烯!
    如果說新材料呢?很多人都會想到石墨烯。石墨烯超薄超輕超強,還有很多神奇的性能,因此號稱「新材料之王」。,上面坐一頭大象才能讓其破裂,足以見其強度之高。:石墨烯具有較好的導電導熱性能、機械性能和力學性能,將其加入其它材料中可以極大地改善基體材料的熱學、電學、力學、吸附等多方面的性能。
  • 石墨烯「新材料之王」被奪,究竟是什麼更具潛力,顛覆人類未來?
    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硬、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材料,被譽為「新材料之王」,甚至被材料界稱為「黑金」。在基礎研究、傳感器、半導體、柔性顯示屏、新能源電池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潛力。但是,石墨烯「新材料之王」的寶座還沒坐穩,另一種更具潛力的納米材料橫空出世,它就是硼烯。
  • 媒體:「新材料之王」石墨烯在國內淪落為「工業味精」
    報導分析稱,受制於高端應用的長期高投入及高風險,國內中小型民營企業在高端領域少有布局,實力雄厚的大型國企對石墨烯這一新材料也缺乏積極性。 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李義春對界面指出,與國外相比,中國企業在石墨烯高端應用上的投入差距巨大,相關的高端研發技術落後三年,研發成果已落後五年。因此,李義春建議,政府應在石墨烯高端領域的研發上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 石墨烯:神奇材料看這裡
    石墨烯可以做到。近日,在北京市科協主辦的「首都科學講堂」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範和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副院長、石墨烯器件技術研究部部長魏迪這兩位專家,向公眾介紹了石墨烯這款曾獲得2010年諾獎的明星材料。
  • 走進神奇「黑金」石墨烯的世界
    有這樣一種材料:它是引領新一輪全球高科技競爭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新興材料,被稱為「新材料之王」;作為目前人類發現的厚度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它被材料科學家親切地稱為「黑金」。對,它就是石墨烯。
  • 石墨烯保暖褲 當真那麼神奇?
    各式各樣的防寒保暖服裝悉數登場,其中一款號稱「移動的恆溫棉被」,還能點亮燈泡,促進血液循環的石墨烯保暖褲吸人眼球。石墨烯到底是什麼高科技材料,添加了石墨烯的保暖褲真有商家宣傳的那麼神奇嗎? 貴為「新材料之王」 石墨烯是目前人類所發現的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好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
  • 快速了解石墨烯,帶你分分鐘認識「材料之王」
    最近幾年石墨烯作為高科技材料的代表,一直被蒙上神秘的面紗。在每日上下班的人群中,石墨烯也只是高科技的代表名次被灌入耳中。所謂的石墨烯,其實就是一種碳原子的組合。最初人們嘗試用不同碳原子的組合來生產新材料,於是就誕生了碳纖維,接下來是碳納米管,然後才是石墨烯。
  • 石墨烯應用時代來臨,「神奇材料」石墨烯正在走進人們生活
    一件輕薄的馬甲,這就是石墨烯發熱技術的神奇之處。」日前,石墨烯產業奠基人、國際石墨烯創新中心專家委員會顧問、深圳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冠平教授在接受採訪時,向記者這樣介紹烯旺科技即將發布的石墨烯發熱智能產品系列。
  • 首都科學講堂第667期《神奇的石墨烯材料——機遇與挑戰》
    2020年10月17日,首都科學講堂線上開講,本次首都科學講堂邀請了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忠範和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副院長魏迪,為大家帶來題為 《神奇的石墨烯材料:機遇與挑戰》的精彩講座。
  • 神奇的超輕超彈多孔氣凝膠材料——三維石墨烯
    並且新材料也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大到航天航空、高鐵火車,小到智能家居、電子產品,新材料實實在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可以說,新材料決定了未來科技的發展趨勢。十二五以來,我們國家已將新材料產業列為國家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
  • 浙江工業大學發明「最強石墨烯膜之王」
    對手性的研究,在造就工業奇蹟的同時,也啟發了人類對地球生命、甚至宇宙起源的新認知。由於手性廣泛地存在於自然界中,其不僅可用於製藥、香精和甜味劑等化學行業(2001年度獲諾貝爾化學獎),還可以神奇地與各種新材料結合,在高分子薄膜材料的合成製備中起到意想不到的妙用。
  • 未來應用於各大領域的「材料之王」—石墨烯
    碳是一種神奇的元素,碳的電子軌道結構讓它可以構成不同物理和化學性質的晶體結構。石墨、金剛石、富勒烯和碳納米管都是碳的同素異形體。從理論上對石墨烯特性的預言到實驗上的成功製備經歷了近60年的時間。眾多的理論物理學家對石墨烯的存在提出質疑,但並未阻止材料學家們的腳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羅德尼.魯夫曾嘗試將石墨在矽片上摩擦以獲得石墨烯,哥倫比亞大學的菲利普.金只做了層數達到10層的石墨薄片,他們離石墨烯的發現僅一步之遙。
  • 「石墨烯之父」:新材料石墨烯應用前景廣泛
    歐惠蘭 攝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教授作了主題為《石墨烯材料的平面結構》的大會報告,以詳細的數據介紹了2D晶體更具優異的性能。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教授是凝聚態物理學、介觀物理學和納米技術的專家,2010年,因石墨烯研究的成就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提出,現在世界上還存在著很多2D材料,等待我們去研究和發現,通過這些研究,我們可以進一步擴展可用的二維材料的範圍。
  • 中國破冰新材料應用 攪動千億石墨烯江湖
    在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光環之下,石墨烯,這種碳的同素異形體,正被定義為新材料之王。  石墨烯作為新材料的超強性能,有目共睹。它是目前已知的最薄、最強韌的材料。其斷裂強度比最好的鋼材還要高200倍、拉伸幅度亦能達到自身尺寸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