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衣服3000萬 揭秘航天服是如何煉成的

2020-11-25 網易軍事

(原標題:一套衣服3000萬 揭秘航天服是如何煉成的)


眾所周知,中國航天員在太空活動時要航天服,因為它是一種能為航天員在太空飛行中抵禦外界惡劣環境的危害,在人體周圍創造必要的氣體成分、氣壓、溫度和溼度等生活環境和條件,並保證航天員具有一定的活動性和操作性的穿特殊服裝。航天服一般由服裝、頭盔、手套和靴子等組成,按其用途可分為艙內航天服和艙外航天服兩種。

艙內航天服是航天員在載人太空飛行器升空和返回過程中必須穿的服裝。這是因為載人太空飛行器在發射和返回時比較危險,萬一出現座艙減壓和氧氣喪失時,艙內航天服能夠及時提供壓力和氧氣;如果返回艙落入冷水中時,艙內航天服能夠為航天員防寒;在長期失重導致航天員血液在下肢鬱積時,艙內航天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航天員在返回地面時立位耐力下降;在飛行中或著陸後遇到空氣汙染時,艙內航天服還能防止吸入有毒氣體。

中國艙內航天服呈乳白色,局部鑲有天藍色的邊線。該服裝的心臟部位有一個可以擰動的圓形裝置,用來調節衣服內的壓力、溫度和溼度。衣服右腹部有一根細管,是航天員的通信工具;左腹部處有兩條管路,是給航天員供氧和排放二氧化碳的設備。除了頭盔和手套,整航天服是用一種特殊的高強度滌綸做成的,能夠滿足航天員在飛行上升段和返回地面時的各種要求。服裝胸前有兩條呈V字形的拉鏈。打開拉鏈,將腿伸進去,便可循序地穿在身上航天員在正常情況下穿戴整齊需要3分鐘時間。

該艙內航天服由3層組成:一是限制層,它由耐高溫、抗磨損材料製成,用來保護服裝內層,限制氣密層的膨脹;二是氣密層,用塗有丁基或氯丁橡膠的錦綸織物製成,有良好的氣密性,以保持服裝內的一定壓力;三是散熱層,這一層上有許多管道,用來輸送氣流,通過氣流在服裝內的流動,帶走人體代謝產生的熱量。價值100萬人民幣的中國艙內航天服質量10千克。

艙外航天服是航天員在空間出艙活動,即太空行走時穿的服裝。這是因為航天員出艙活動時如果直接暴露在茫茫太空中,會面臨失壓、缺氧、大溫差和強輻射四種危險以及微重力、空間垃圾等諸多影響,因此,航天員進行太空行走時必須穿艙外航天服。它相當於一個小型載人太空飛行器,能把航天員的身體與太空惡劣環境隔離開來,並向航天員提供一個相當於地面的環境,同時提供氧氣、正常氣壓、排放二氧化碳、維持舒適的溫度和抵禦宇宙輻射等維持生命所需的各種條件。

2008年9月27日,中國神舟7號飛船航天員翟志剛身穿國產「飛天」艙外航天服飄出艙外,圓滿完成了中國人的首次太空漫步。

「飛天」艙外航天服質量為120千克,單套價值高達3000萬元人民幣。該艙外航天服最高能達到2米,配有1.30米高的生命保障系統背包。其可靠係數為0.997,可支持至少4小時的艙外活動,能重複使用5次以上,服裝氣體洩漏率不大於2升/分鐘;應急供氧時間不小於30分鐘;平均散熱量為300瓦。

該航天服從內到外分為6層:由特殊防靜電處理過的棉布織成的舒適層、橡膠質地的備份氣密層、複合關節結構組成的主氣密層、滌綸面料的限制層、通過熱反射來實現隔熱的隔熱層、最外面的外防護層。服裝的四肢裝有調節帶,通過調節上臂、小臂和下肢的長度,身高1.60~1.80米的人都能穿上這套衣服。其最外層的防護材料,可耐受±100°C左右的溫差變化。服裝攜帶的氧氣瓶採用複合壓力。服裝從上到下依次是頭盔、上肢、軀幹、下肢、壓力手套、靴子。

其頭盔的視野比其他同類產品要大;頭盔上裝有攝像頭;兩側各有1個照明燈;兩側還有報警指示燈。它的面窗有4層,其中2層為充壓結構,2層之間充高純氮氣和防結霧,外面是防護面窗,最外層是鍍金的濾光面窗,防止太陽光線直接照射人眼。

它的軀幹殼體為鋁合金薄壁硬體結構,厚度僅為1.5毫米,抗壓能力超過120千帕,經得起地面運輸、火箭發射時的震動,還能連接服裝的各個部位,承受整套服裝120千克的質量。其軀幹外殼上裝有電控臺、氣液控制臺等各種儀器。

「飛天」艙外航天服的手套採用國際上先進的「三維數字掃描」技術,使用起來既安全又靈活,為每位航天員量身定做,航天員戴著它能夠輕鬆地握持直徑為25毫米的物體。

其通信系統分為無線和有線2種方式,它們互為備份,但以無線通信方式為主的方式。

穿「飛天」時需要先把雙腿伸進航天服的下肢,臀部放在航天服的背包沿上,然後關閉背包門,把自己裹在龐大的艙外航天服中。這個過程也就1~2分鐘,但之前的準備工作需要花不少時間:①穿上貼身內衣;②穿一件能夠測量心跳、體溫的生理背心;③穿防靜電的連體內衣;④穿給人體散熱的液冷服;⑤戴上通信裝備;⑥穿艙外航天服。

 「飛天」艙外航天服的特點是重而不笨、行動靈活。其上肢的肩、肘、腕和下肢的膝、踝等關節處使用了氣密軸承。在軸承的作用下,航天員的手腳可以隨意轉動,同時能嚴格保證氣密性。其中,上肢關節採用仿生結構,活動更加自如。在手腕處裝有一面小鏡子,航天員可以通過它隨時察看自己身上的開關。高1.3米的背包是航天服穿脫口的密封門,在背包殼體內安裝了艙外航天服生保設備,背包殼體下端裝有掛包、備用氧瓶等。背包關閉通過拉緊鋼索和操作關閉手柄完成。

這套艙外航天服有很多獨特之處。在關節上,科研人員巧妙地利用了仿生結構,使關節活動更自如。電控系統上,「飛天」全部採用數位訊號處理,顯示屏則採用了國際上最先進的有機發光顯示器技術,使顯示器更大、更薄、更省電、更能耐受高低溫,顯示色彩更豔麗,以方便航天員查看。

非常可惜的是,由於艙外航天服體積和質量都很大,所以在神舟7號飛行任務結束後,只有把其手套隨飛船返回艙帶回地面。

除了航天服外,中國航天員在乘飛船進入軌道後一般換上常服,如藍色工作服、保暖內衣、保暖內褲、空間運動服、運動襪、短褲和對抗微重力的「企鵝服」等。其中,空間運動服在舒適度上有特別考慮。因為運動時怕出汗,要求速幹,給航天員乾爽感。空間運動服男女樣式基本一樣,都是圓領套頭T恤搭配短褲。航天員在艙內活動是不穿鞋子的,他們的襪子上塗了一層橡膠塗層,相當於一層「膠底」,這樣航天員的腳在接觸金屬的時候就不會有冰涼的感覺。

(天兵)

本文來源:網易軍事 責任編輯:鄭浩_NN4797

相關焦點

  • 3000萬一套!你可知道中國科技含量最高也是最貴的一套衣服是什麼嗎?
    航天服是史上最昂貴的的衣服,中國的航天服據說3000萬人民幣一套,就算你是頂級大師設計的頂級時裝,價值也不足其百分之一,嗯,鑲上幾顆大克拉鑽石也許可以抗衡一下。依據合同,俄方為中方研製生產了供飛行用的海鷹艙外服有三套,供低壓訓練用的艙外航天服有兩套,供水槽訓練用的艙外航天服四套,以及艙載的對接系統四套,其中這些服裝當中的供電和通訊等設備是由中方配套研製的。
  • 揭秘神七七大看點 3000萬航天服助太空漫步(圖)
    圖為神舟七號飛船轉運至發射塔架  神舟七號今晚發射,解密七大看點  3000萬元航天服助太空漫步  ■太空槍林彈雨,出艙航天員要「躲、藏、擋」  ■神八後中國將具備建空間站能力這種冒險導致返回階段,由於艙內空間狹窄航天員無法穿著艙內太空衣。飛船意外漏氣,無法用太空衣備用生命維護系統協助呼吸,3名蘇聯航天員由於急性缺氧和體液沸騰而身亡。由此可見多一名航天員絕非多一個座位這麼簡單。必須增加一整套生命保障系統,才能保障航天員的安全。  此外,由於「神七」要進行出艙活動,還必須攜帶艙外航天服和7天太空生活所需的物品,上去的時候要攜帶300公斤的裝備物資。
  • 艙外航天服就如同迷你太空飛船 「飛天鎧甲」如何煉成
    編者的話  要在真空、失重、輻射的太空環境中生存,人類需要一個合適的微小氣候環境,除了載人飛船、空間站等載人太空飛行器外,航天服這套「飛天鎧甲」也為航天員提供安全屏障。比如艙外航天服,其本身就如同一個迷你的太空飛船。  近日,記者走進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服工程研究室,試圖擷取這些「幕後英雄」的故事片段,探尋「飛天鎧甲」如何「煉」成。
  • 太空人在進入太空為什麼要穿厚厚的航天服呢?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電視中我們看到,火箭或者飛船發射的同時,太空人們都會穿著厚厚的航天服從頭到腳裹的嚴嚴實實,而升入太空後,太空人在太空艙內又會把太空衣脫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你講解,看完你就明白啦。太空人們穿的衣服是保障太空人生命活動和工作的一種裝備,其實就是航天服把人包裹在裡面讓太空人形成一個真空的狀態(就和我們吃的真空薯片包裝一樣)。
  • 海南日報數字報-艙外航天服價值約3000萬元
    寒假期間由中國科技館主辦、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協辦的「中國夢·科技夢———航天主題科普展覽」,讓觀者一覽無餘。  太空人穿的是世界上最貴的衣服。航天服按功能可分為艙內航天服和艙外航天服。航天員一般在飛船上升和下降時穿艙內航天服。艙外航天服則是航天員在出艙進入開放的宇宙空間活動時的保障和支持系統。  艙外航天服的面料採用高級混合纖維,具有高強度、耐高溫、抗撞擊和防輻射的特性。
  • 艙外航天服首度上電視 楊利偉解讀科學奧秘
    向未來》本周日迎來航天英雄楊利偉,他親手為一名13歲少年穿上神舟五號「同款」航天服,更為觀眾介紹首度在電視曝光的艙外航天服。 對於13歲的初中少年段禹辰來說,乘著神舟五號凱旋歸來的航天英雄楊利偉少將是「一個特別偉大的人物」。他從未想過自己可以穿上神舟五號「同款」航天服,更從未想過親手為自己穿上這套衣服的是航天英雄。
  • 中國成本3000萬的太空衣有多厲害?裡外防護周到,但只能使用5次
    航天領域作為人類近幾十年投入大量心血的新興領域,不僅每隔幾年各方面技術都在積極革新進步,而且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這都是希望在航天技術上可以更上一層。如今載人航天技術已經十分成熟,美國甚至已經開始考慮將太空旅行逐漸商用、民用化。
  • 第一套商業航天服來了,太空旅行也要穿「時裝」
    他不想帶攝像機,只想帶家人的照片,把家人的照片放到他們新出航天服的口袋內側珍藏。「我肯定不會帶相機或手機,好好看著窗外。」安德瑪和維珍銀河推出了第一套商用航天服,這套航天服的出現讓 Branson 覺得旅程即將開始。我喜歡太空服的樣子,我喜歡它的感覺。
  • 當科幻走進現實——航天服的「上天」歷史
    阿波羅艙外移動裝置展示一套航天服是由多家製造商生產的大量定製部件組成的,第一套航天服是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進行太空探索時推出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的功能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複雜毫無疑問,材料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航天服的發展就是隨著材料、電子和纖維領域的技術改進發展起來的,在太空計劃的早期,需要為每個太空人量身定做航天服,這些航天服比今天的航天服要複雜得多
  • 不是一次性的那種,認識一下把飛船穿在身上航天服
    太空衣的表層有阻隔輻射的功用。太空人的體溫則由一套貼身內衣調節,這件內衣布滿水管,水泵不斷把水循環,把太空人身體所發出的熱帶走,而水則由升華器所冷卻。100萬美元。新美式艙外航天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下一代航天服Z-1的外形,與迪斯尼-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創建的《玩具總動員》動畫系列電影中的主角之一太空漫遊者巴斯光年的外形相似
  • 《2001太空漫遊》航天服將拍賣 售價達30萬美元
    《2001太空漫遊》航天服將拍賣 售價達30萬美元 時間:2020.07.1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CC
  • 走進長光衛星,看一顆衛星如何煉成
    一顆衛星是如何煉成的?發射衛星總共要幾步?近日,記者走進長光衛星,揭秘衛星背後的故事。長光衛星是中國第一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依託「星載一體化」等關鍵核心技術,公司已發展成為集衛星研發、生產、發射、運營到應用全產業鏈運行的商業公司。
  • 趕在NASA黑洞發現者之前上天,揭秘中國「慧眼」如何煉成
    那麼這顆衛星究竟有何絕技,又是如何煉成的,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相關專家進行揭秘。全天時觀測:睜開大眼後便不再閉上從外形和體格來看,「慧眼」衛星並不算大,只有2.5噸,不過能量卻不小。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潘騰說,從工程和技術指標上講,這顆衛星在同類衛星中優勢非常明顯,其功能性能非常強,可對宇宙天體高能事件實現全天時、大範圍觀測。換句話說,「慧眼」進入太空後就會睜開明亮的大眼,無論白天還是黑夜,24小時分秒必爭,「狠狠地」盯著全宇宙,一刻也不停息地洞察著不為人知的黑洞或者是突然爆發的天文現象。
  • 中國飛天太空衣,重240斤可反覆用五次,造價3000萬元值嗎
    航天領域作為人類近幾十年投入大量心血的新興領域,不僅每隔幾年各方面技術都在積極革新進步,而且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這都是希望在航天技術上可以更上一層。如今載人航天技術已經十分成熟,美國甚至已經開始考慮將太空旅行逐漸商用、民用化。而人類邁入太空、踏上月球等壯舉,單單依靠其血肉之身是行不通的,因此對於身體的防護尤為重要,太空衣成為在航天領域中需要不斷克服的問題。
  • Space X公司太空衣獲太空人五星好評,或開創太空衣設計新方向
    【ALENG 自媒體】6月10日晚間自媒體專稿,矽谷科技大亨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Space X太空探索公司的首次載人航天發射,不僅開創了私人公司載人航天發射的新紀元,甚至在太空衣的設計製作方面,也引領了時尚,而且很可能從此改變了傳統太空衣設計製造的新方向。
  • 航天服的分類和特點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 李宣良、王經國) 在航天服問世之前,世界上最貴的衣服也許是金縷玉衣,但價值數十萬元乃至數千萬元的航天服比金縷玉衣還要貴上許多倍。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服工程研究室主任李潭秋介紹說,航天服其實不是服裝,而是穿在航天員身上的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    航天服按功能可分為艙內用航天服和艙外用航天服。
  • 「幸福東北」走進長光衛星,看一顆衛星如何煉成
    一顆衛星是如何煉成的?發射衛星總共要幾步?近日,記者走進長光衛星,揭秘衛星背後的故事。長光衛星是中國第一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依託「星載一體化」等關鍵核心技術,公司已發展成為集衛星研發、生產、發射、運營到應用全產業鏈運行的商業公司。
  • 「神七」航天服及回收傘材料堪比「黃金價」(圖)
    ★回收傘:阻燃、耐磨、強力高、重量輕、紅白兩色、異型設計★太空衣:彈性好、抗強輻射、耐超低溫、價格貴「神舟七號」發射在即,但可能大家還不知道,「神七」太空人的艙外航天服以及返回艙回收傘中所用的原材料昨(10)日,該公司高級工程師李峰透露,「神舟七號」太空衣的原材料早在去年底就交付北京方面用於測試,用在航天服以及回收傘上的紡織線材堪比「黃金價」。回收傘 每根繩拉力300公斤用於「神七」太空衣和回收傘的專供原材料,在去年底就已經完成,並交付給北京航天醫學研究所用於先期測試。
  • 滑雪服衣服上的兜怎麼做成防水的?
    滑雪服衣服上的兜怎麼做成防水的? 2017-07-07 15:36:16 來源:全球紡織網 滑雪服衣服上的兜怎麼做成防水的?
  • 重量、顏色都有講究 景海鵬在天宮上穿的衣服暗藏這麼多玄機!
    說起航天員的服裝,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就是那種厚重的航天服。而事實上,航天員在太空中會根據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換上各種不同功能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