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巫師那樣隔空操作——聊聊迷你雷達的原理和應用

2020-11-26 CSDN技術社區

最近谷歌I/O中亮相的迷你雷達(project soli)著實令人眼前一亮。現場展示中,該雷達可以捕捉手指的細微運動,可以隔空通過手勢控制手錶屏幕翻頁,可以通過變化手指與屏幕距離實時改變UI元素,好像巫師施展魔法操作一般。懷著好奇心,本文來聊聊雷達背後的黑科技,作為科普。

雷達,英文Radar(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利用發射「無線電磁波」得到反射波來探測目標物體的距離,角度,和瞬時速度。從1922年無線電之父馬可尼(GuglielmoMarchese Marconi)提出雷達概念至今,雷達多用於軍事偵查和預警,在二次世界大戰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於是在人們的普遍印象中,雷達似乎就應該有著巨型的拋物天線,笨重,昂貴,而且功耗巨大。然而,這種觀念基本已經落伍了。隨著天線尺寸和晶片的極度縮小,在可預見的未來,更多的雷達設備將會以微型器件面世。如圖1所展示的那樣,它們不僅能嵌入可穿戴設備,成為物聯網的一類重要傳感器,也會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為生活和日常起居帶來方便。


1  傳統的探測偵查雷達(左)以及Project Soli中用於手勢識別的迷你雷達(右)

相比於其它隔空操作技術,比如體感相機、超聲波等,雷達有著一些天然優勢:比如無論白天黑夜,暴曬寒風,皆可正常工作;在體積、成本,以及功耗上都比Kinect等體感相機來得要更低;高頻雷達測量物體距離通常可以精確到毫米級別;而低頻雷達則可以做到「穿牆而過」,完全無視遮擋物的存在。這些特性讓雷達,尤其是微型雷達,在未來都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除體感手勢識別之外,亦可用於商業和住宅的室內室外監控,甚至隔空測量生命體徵。

雷達組成

一般雷達由發射器、接收器、發射/接收天線、信號處理單元,以及終端設備組成。發射器通過發射天線將經過調頻或調幅的電磁波發射出去;部分電磁波觸碰物體後被反射回接收器,這就好比聲音碰到牆壁被反射回來一樣;信號處理單元分析接受到的信號並從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諸如物體的距離、角度,以及行進速度;這些結果最終被實時地顯示在終端設備上。傳統的軍事雷達還常配有機械控制的旋轉裝置用以調整天線的朝向,而新型雷達則更多通過電子方式做調整。

為節省材料和空間,通常發射器和接收器可以共享同一個天線,方法是交替開關發射或接收器避免衝突。終端設備通常是一個可以顯示物體位置的屏幕,但在迷你雷達的應用中更多是將雷達提取的物理信息作為輸入信號傳送給諸如手錶或其它電子設備。信號處理單元才是雷達真正的創意和靈魂所在,主要利用數學物理分析以及計算機算法對雷達信號作過濾、篩選,並計算出物體的方位。在這基礎之上,還可以利用前沿的機器學習算法對捕捉的信號作體感手勢識別等等。

測距與測速

目前雷達的基本功能仍然是測距和測速。比如警察執法中通常會使用測速雷達來判斷車輛是否超速。測距和測速背後的基本原理並不難理解。就那測距來說吧,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發射一個脈衝波,並等待其返回接收器。因為電磁波是以光速行進的,那麼通過測量等待時間就可以間接地獲取距離了(如圖2所示),是不是很簡單呢?


圖2 電磁波遇到障礙物後,大部分能量散射到空間各個角落,小部分能量被反射回接收天線。通過精確測量發射到接受回波的時間,就可以推斷雷達到物體的距離。

當然,發射脈衝對於發射機的峰值功率有較高要求,並且電路實現相對複雜。更普遍地低功耗獲取距離信息的方法是對發射信號的頻率作調製。此類雷達的專業術語叫做FMCW(Frequency Modulation Continuous Wave),方法是發射一個線性調頻信號(chirp),其波形見圖3。因為頻率與距離的關係是線性的,通過檢測反射波與發射波當前的頻率差異即可推斷物體的距離。從演示來看,筆者估計谷歌I/O發布的project soli就是一款基於FMCW的微型雷達。


3 線性調頻信號波形(左)。通過反射波與發射波的頻率差可推測物體距離(右)

雷達的另一項優勢是可以測量物體的瞬時速度,這就要提到物理中鼎鼎大名的「都卜勒效應」了。其大意是說,反射波的頻率會因為物體行進的速度改變而改變。經典的例子是聲波的傳播。遠方急駛過來的火車鳴笛聲變得尖細(即頻率變高),而遠去的火車鳴笛聲變得低沉(即頻率變低)。見圖4。那麼,利用此規律,只需洞悉了頻率變化就可以推斷物體的速度了!


4 都卜勒效應演示 反射波的頻率因物體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同而改變

手勢識別

前面所講的測距或者測速都把物體想像成一個抽象的點。而真實的物體如手掌則可以認為是一堆三維點的集合體。所以在反射波中已然蘊藏了許多個點的距離與速度信號。同時呈現這些信息的

一個好方法叫做距離-都卜勒映射(Range-Dopler Map),簡稱RDM(如圖5)。RDM中的橫軸是速度,縱軸是距離。它可以認為是一張反射波的能量分布圖或概率圖,每一個單元的數值都代表了反射波從某個特定距離和特定速度的物體得到的反射波能量。仔細看的話,從RDM中已然可以窺見探測物體的特徵身形!基於RDM及其時間序列, 我們可以採用機器學習的方法識別特定的能量模式變化,進而識別手勢及動作。在Soli推出之前,Nvidia也做過類似的研究,參見注釋[1]。


5 距離-都卜勒(速度)映射的等高線表示示例每一個單元值代表了反射波中具有對應距離和速度的點的集合的反射能量。該映射可以作為特徵向量用於機器學習識別手勢動作。

相位陣列與定位

當然,除了簡單的手勢識別之外,雷達還有很多其它妙用哦,比如說定位!回想一下,無論測距或者測速或者手勢識別,都不能精準地指出物體所在的3D位置有木有。當然要實現定位也不難,最簡單粗暴的做法就是利用一個有向天線和一個機械旋轉裝置嘛,通過不停地旋轉天線來掃描天空的各個位置。

這種通過機械方式旋轉天線的方法,對於移動產品來說顯得很笨重,耗電量大且不方便。一個聰明且有趣的解決辦法是通過「相位陣列」以電子的方式調控天線的合成方向,也被稱為波束成形(beamforming)。其主要原理是使用多個發射器,通過調整波形的相位和波形間的相長和相消幹涉(constructive and destructive interference) 來達到控制合成發射波的朝向問題。更簡單地說,就是「打時間差」!為便於理解,不妨想像水波之間的幹涉條紋(如圖6)。如果可以自由任性輕鬆地調整天線朝向,再配合上測距的原理,雷達就可以實現自動定位啦!


6 波束成形演示 通過調整不同發射波的相位(時間差)來模擬天線朝向

定位的另一個常用方法是使用多個接收器!因為多個接收器收到的反射波的相位(時間)略有不同,通過測量它們之間的相位差即可作定位,在此就不詳細敘述了。從介紹上看,谷歌新款的迷你雷達擁有2個發射器和4個接收器,這樣就可以同時利用波束成形和相位差的方法作手掌定位。

應用前景展望

儘管雷達技術本身已有近百年歷史,在軍事,通訊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但迷你雷達的研究和商業應用直到最近才初露端倪,相信它在未來的可穿戴設備,室內外監控,體徵檢測等領域都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關於體徵檢測方面,做到比較前沿的是位於挪威的Novelda公司 (https://www.xethru.com/en/),其宣傳視頻顯示甚至可以通過雷達隔空檢測心跳,呼吸等,如同科幻片一般。對迷你雷達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們也可進一步閱讀注釋[2]作為入門讀物。可以想見,在一個充滿微型雷達的未來世界裡,人人都是懂得魔法的巫師 !

原文刊載於《程式設計師》雜誌8A刊

參考文章:

[1] P. Molchanov, S. Gupta, K. Kim, andK. Pulli. "Short-Range FMCW Monopulse Radar for Hand-GestureSensing",  in IEEE International Radar Conference, May 2015

[2] G. Charvat. 「Small and Short-Range RadarSystems」, CRC Press, 1st edition,April 2014

作者:顧志強,計算機科學博士。熱愛研究和分享黑科技帶來的最新成果。曾先後在蘋果人機互動實驗室與谷歌 [x] 實驗室,從事蘋果手錶觸屏以及谷歌眼鏡的研發項目,並取得多項專利和若干創新項目獎項。本文節選自他目前正在籌備的新書《矽谷黑科技》。


相關焦點

  • 蘋果新專利:基於結構光投影的隔空手勢方案
    4月1日消息,美國專利商標局發布了蘋果一項新專利,專利中指出了一種基於結構光和投影系統的隔空手勢方案,如果與ToF等3D攝像頭結合或可用於手機、平板等設備。
  • 功耗僅60μA,隔空智能發布全球首款超低功耗微波雷達傳感器AT5815
    在本次論壇上,隔空(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隔空智能」)發布了全球首款超低功耗微波雷達傳感器AT5815。雷達(RADAR)即用無線電波探測和測距。而雷達所能探測到的信息主要取決於雷達的功能和其所支持的運行模式。
  • 隔空點燈!一個來自特斯拉的電學「魔術」
    隔空點燈,了解一下!視頻中用到的重要道具,是一個迷你版特斯拉線圈。手持一個節能燈靠近,燈就會被隔空點亮。那麼視頻中的隔空點燈也是相同的原理嗎?其實,這個實驗如果只用燈管靠近特斯拉線圈,前者也能被隔空點亮。燈被點亮的原理,不是「電磁感應」,而是「高壓電離氣體發光」。
  • "瞬間移動"並非妄想,量子隔空傳遞技術靠譜嗎?
    但即便如此,對於那些單個粒子來說,量子隔空傳輸(quantum teleportation)卻是一個非常真實的物理現象。日前,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實現將一個粒子從地球「隔空傳送」到了太空中的一顆衛星中。這樣說來,人類的「瞬移移動」有可能實現嗎?下面,我們來看看科學是如何來解答這一問題的。
  • 雷射雷達工作原理及應用
    以往,大家對雷射雷達在車流統計中的應用並不廣泛熟識,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實際案例來了解。 實際應用案例 圖1 雷射雷達安裝實景圖(來自真實客戶分享) 工作原理 將雷射雷達安裝在車道正上方 圖3 雷射雷達探測車輛通過1次,可觸發攝像頭拍照 測距原理 該款雷射雷達在實際應用中,基於TOF(Time-of-Flight
  • 車載毫米波雷達的原理和應用技術
    來源|牛喀網摘要:本文分析了車載毫米雷達市場應用情況;介紹了其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波形和工作調頻機制。車載雷達應用市場潛能巨大,有效的保障了行車安全和操控的舒適度。引言毫米波雷達作為汽車主動安全領域關鍵傳感器部件,可有效穿透霧、煙、灰塵,實現全天時、全天候工作負荷要求。
  • 雷射雷達LIDAR的工作原理及特點應用分析
    打開APP 雷射雷達LIDAR的工作原理及特點應用分析 發表於 2019-08-26 11:03:00 可以說在嚴苛的自動駕駛系統中雷射雷達成為一種不可替代的傳感器。今天讓我們詳細聊聊雷射雷達LIDAR是怎麼回事。 什麼是雷射雷達LIDAR 雷射雷達LiDAR的全稱為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雷射探測和測距,又稱光學雷達。
  • 「隔空」充電!「無線充電器」是如何做到的?
    生活中一提到充電,您第一反應是不是要用充電器和充電線。近幾年來多款「無線充電器」上市,可以做到「隔空」充電,這其中用到了怎樣的原理和技術呢?現如今,人們在此基礎上不斷研究和試驗,成功研製出了無線充電技術,最初的科學構想在逐步落地。無線充電是一種採用非物理接觸方式來實現電能傳輸的技術。目前常見的電能無線傳輸技術有三種,分別是電磁感應式、電磁共振式、無線電波式。其中電磁感應式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方式,不僅充電效率高,成本也低。
  • 隔空監測心率脈搏 進博會勾勒智慧生活新圖景
    原標題:隔空監測心率脈搏 進博會勾勒智慧生活新圖景   從智能家居到智慧樓宇、智慧出行,全球先進科技正應用於智慧城市的建設。
  • 原油儲罐雷達液位儀應用
    非接觸式儀表———雷達液位儀可以解決儲罐液位檢測存在的問題。2 系統原理及特點2·1 系統組成雷達液位儀由BL-30系列探測器、DD-30液位顯示器以及BL30K-FF雷達液位儀現場顯示器組成。其中,探測器是雷達液位儀的現場測量儀表,液位顯示器是控制室顯示儀表,現場顯示器是雷達液位儀的現場觀測儀表。2·2 工作原理微波是以光速c傳播的高頻電磁波,當發射的電磁波碰到介質液面時就會反射回來,雷達通過測量發射波與反射波之間的延時t來確定天線與反射面之間距離(空高h)。t=2h/c。
  • 「隔空取物」,Air-Fi 利用WiFi隔空竊取數據成為可能!
    武打小說裡面有隔空取物,現代科技裡有研究人員利用Air-Fi隔空竊取數據的方法似乎成功了。JjHednc以色列內蓋夫本古裡安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剛剛演示了一項名叫「Air-Fi」的無線數據竊取技術。其利用了任何電子設備都可在通電工作時產生電磁波的原理,最終達成了在相隔幾米遠的地方、以 100 bps 來洩露數據的速率。
  • 雷射雷達原理、關鍵技術及應用的深度解析
    雷射雷達和微波雷達並無本質區別,在原理框圖上也十分類似,見下圖 雷射雷達是工作在光頻波段的雷達。與微波雷達的原理相似,它利用光頻波段的電磁波先向目標發射探測信號,然後將其接收到的同波信號與發射信號相比較,從而獲得目標的位置(距離、方位和高度)、運動狀態(速度、姿態)等信息,實現對目標的探測、跟蹤和識別。
  • 目前較「火」的遊戲手柄:電容隔空映射,不用連接手機也能吃雞
    再後來有朋友告訴我,那些傳說中的高手們也許使用的是專業的遊戲手柄,想要僅僅依靠手指來吃雞自然很難,所以最後的最後,我也入手了一款專為蘋果手機打造的遊戲手柄,用手柄就能操作自如,輕鬆吃雞,你們相信嗎?這款產品的全稱是飛智黃蜂單手手柄,其最大的亮點就是電容隔空映射技術,簡單點說就是通過手柄可以達到物理級別的操作,即插即用,而其他的同類產品則都不具備這樣的功能。
  • 隔空移物——超聲波的懸浮術
    很多人看過「懸浮術」的魔術表演,這種表演往往精彩萬分,令人嘆為觀止,但這類魔術畢竟是魔術師的障眼法,並無太多實際應用意義。
  • 揭秘:雷達測量的原理到底是什麼?
    1864年,英國人麥克斯韋建立了電磁理論的基本公式,出版了<<電磁場動力學>>,拉開了人類對電磁波(無線電波)認識和應用的序幕.進入20世紀,無線電波開始應用於軍事領域,但是直到一戰末期,其用途主要局限於通訊領域.不過,無線電波的應用潛力已獲得各國的廣泛認同.20世紀30年代來臨時,美.英.法.德以及蘇聯等國相繼在無線電探測領域取得突破,雷達的概念
  • 迷你中手雷發射器如何製作,爆炸像煙花一樣燦爛,實在是太美好了
    小夥伴們,你們平時玩過迷你世界這款遊戲嗎?迷你世界作為當下最火的一款3D沙盒類遊,給玩家提供了一切天馬行空的發揮與想像空間。不僅如此,這款沙盒遊戲可以說是與時俱進,其中的一些創意發明真的是令人腦洞大開,比如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的一個創意性發明:手雷發射器。可以說這個手雷發射器的爆炸過程簡直像煙花一樣燦爛美好。
  • 從構造和原理到應用,毫米波雷達為何還未被雷射雷達取代?
    而現在雷達成為了車主擺脫油門的助手——自適應巡航的主傳感器,以及併線的保護神——盲點監測和併線輔助用傳感器,還偶爾扮演避免追尾事故的最後一道防線——自動緊急制動用傳感器。z7tednc二、構造和原理目前車載雷達的頻率主要分為24GHz頻段和77GHz頻段,其中77GHz頻段代表著未來的趨勢:這是國際電信聯盟專門劃分給車用雷達的頻段。
  • 迷你世界空的蜂巢怎麼做 空的蜂巢作用介紹
    導 讀 迷你世界空的蜂巢怎麼做?
  • 雷達液位計的工作原理
    雷達液位計的工作原理髮射—反射—接收是雷達液位計的基本工作原理。 雷達傳感器的天線以波束的形式發射電磁波信號,發射波在被測物料表面產生反射,反射回來的回波信號仍由天線接收。發射及反射波束中的每一點都採用超聲採樣的方法進行採集。信號經智能處理器處理後得出介質與探頭之間的距離,送終端顯示器進行顯示、報警、操作等。微波測距示意圖如圖1所示。
  • 三千元檔隔空觸控技術加持智能投影:神畫Q1新品評測
    隔空觸控技術全面升級神畫Q1搭載強悍的Amlogic T9晶片,8核64位處理器,性能更強勁。採用雙通道變頻靜音設計,時刻保持系統流暢運行。機器的UI系統是專為大屏定製的PIQS 5.0,整個系統分為推薦、影院、應用、文件以及設置五大部分,用戶可以根據需求快速選擇需要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