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雷達LIDAR的工作原理及特點應用分析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雷射雷達LIDAR的工作原理及特點應用分析

發表於 2019-08-26 11:03:00

最近Velodyne挑起的雷射雷達LiDAR專利之戰成為了業界熱點。可以說在嚴苛的自動駕駛系統中雷射雷達成為一種不可替代的傳感器。今天讓我們詳細聊聊雷射雷達LIDAR是怎麼回事。

什麼是雷射雷達LIDAR

雷射雷達LiDAR的全稱為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雷射探測和測距,又稱光學雷達。

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對人畜無害的紅外光束Light Pluses發射、反射和接收來探測物體。能探測的對象:白天或黑夜下的特定物體與車之間的距離。甚至由於反射度的不同,車道線和路面也是可以區分開來的。哪些物體無法探測:光束無法探測到被遮擋的物體。

雷射雷達LiDAR示意圖

車用雷射雷達工作原理就是蝙蝠測距用的回波時間(Time of Flight,縮寫為TOF)測量方法。但要知道光速是每秒30萬公裡。要區分目標釐米級別的精確距離,那對傳輸時間測量解析度必須做到1納秒。要如此精確的測量時間,因此對應的測量系統的成本就很難降到很低,需要使用巧妙的方法降低測量難度。

是不是覺得很高深難懂?我們直接看動畫吧。

雷射雷達LiDAR工作原理

通過旋轉的機械鏡面測量雷射發出和收到回波的時間差,從而確定目標的方位和距離。由於雷射雷達主動發射雷射,因此受環境光變化的影響小,測距精確。

什麼是雷射雷達LIDAR的技術關鍵

典型雷射雷達LiDAR系統組成

典型雷射雷達LiDAR系統組成括雷射發射光源、接收器、伺服電機、斜面鏡和光學旋轉編碼器(又稱圓光柵)。

雷射雷達LiDAR關鍵部件

雷射雷達LiDAR關鍵部件按照信號處理的信號鏈包括控制硬體DSP(數位訊號處理器)、雷射驅動、雷射發射發光二極體、發射光學鏡頭、接收光學鏡頭、APD(雪崩光學二極體)、TIA(可變跨導放大器)和探測器。其中除了發射和接收光學鏡頭外,都是電子部件。隨著半導體技術的快速演進,性能逐步提升的同時成本迅速降低。但是光學組件和旋轉機械則佔具了雷射雷達的大部分成本。

雷射雷達LIDAR的應用挑戰

a. 繞不開的基礎專利

Velodyne雷射雷達LiDAR基礎專利

第一大挑戰就是繞不開的Velodyne基礎專利。此次專利大戰的主角Velodyne可以說是美國政府通過自動駕駛挑戰賽一手扶植起來的業界老大。2007年Velodyne申請的基礎專利US7969558囊括了幾乎所有高精度雷射雷達所需的基礎技術。其實並不是針對國內的禾賽和速騰聚創,國外的谷歌Waymo和Uber都被拉進了專利之爭。而禾賽目前已經在北美是僅次於Velodyne的雷射雷達供應商。而速騰聚創則是國內出貨量最高的雷射雷達企業。可謂樹大招風。

Velodyne雷射雷達LiDAR基礎專利細節

該基礎專利不僅包括了主流的基於伺服電機機械旋轉光學組件,而且包括了之前提到的特殊信號處理原理。通過精確的雷射發射時長控制,來將對回波時間的測量轉化成單位時間進光量的測量。從而在提高精度的同時降低設計難度。

b. 居高不下的成本

最早由谷歌提出的自動駕駛汽車基於置於車頂的360度機械旋轉雷射雷達實現。它的性能非常好,但是相應的也具有成本過高(幾千美元級別),體積大、外部可見等劣勢。

因此雷射雷達成本問題亟待解決,固態化成為大勢所趨。

雷射雷達LIDAR市場應用如何

1. Velodyne雷射雷達汽車應用

Velodyne雷射雷達發展路線

Velodyne雷射雷達廣泛應用於自動駕駛的測試車型中。最早谷歌提出的自動駕駛汽車就是基於置於車頂的機械旋轉雷射雷達產品實現的。它其實就是來自Velodyne公司的64波束雷射雷達。而這款產品當初價格驚人的超過了7萬美金。如圖,從左至右分別為Velodyne的64波束、32波束以及16波束雷射雷達產品。

2. 法雷奧SCALA雷射掃描傳感器汽車應用

奧迪A8配備的低成本雷射掃描傳感器

奧迪是目前唯一量產L3級別自動駕駛車型的整車廠。為了應對雷射雷達量產的挑戰,奧迪找到了一種更小巧的雷射掃描傳感器方案。全新奧迪A8保險槓處的一個圓弧狀傳感器是小型化雷射掃描傳感器。在外形不需旋轉的前提下可以達到145度的水平視角,80米遠的探測距離。其雷射二極體每秒可發射近10萬次紅外線脈衝,控制系統會根據紅外線脈衝的反射情況計算出前方物體的詳細輪廓。

雷射雷達LIDAR未來發展方向

雷射雷達LiDAR未來發展方向

未來通過半導體技術代替原來的機械旋轉部件和光學組件將是業界主流。在繞開基礎專利的同時可以大幅降低雷射雷達的成本。其中高性能長距離雷射雷達將專注於基於半導體的微機械鏡頭控制雷射發射光束的掃描。而中距離低成本方案則朝向固態Flash雷射雷達的方向發展。接收部分為半導體光學探測陣列。通過類似攝像頭的接收點整,在採集圖像的同時記錄目標的距離信息。

綜上所述,雷射雷達技術正隨著自動駕駛的興起引起廣泛關注。但是繞不開的基礎專利和居高不下的成本帶來諸多挑戰仍急需解決。無疑半導體技術將推動雷射雷達快速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雷射雷達工作原理及應用
    打開APP 雷射雷達工作原理及應用 周碧俊 發表於 2018-08-27 17:24:50 以往,大家對雷射雷達在車流統計中的應用並不廣泛熟識,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實際案例來了解。
  • 雷射雷達(LiDAR)室外應用的挑戰及解決方案
    同時,在實驗室走向真實應用場景的過程中,市場所要求的是能全天候長時間可靠工作的產品,而不是只能在特定環境下演示功能的原型機。室外常見的幹擾因素如雨、霧、雪、粉塵、高低溫、強光等,成為雷射雷達的投入實際應用的挑戰。
  • 雷射雷達技術應用的詳細分析
    雷射技術與雷達技術相結合便是雷射雷達,絕對的「高」科技產品。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與雷達非常相近,由雷射器發射出的脈衝雷射由空中入射到地面上,打到樹木上、道路上、橋梁上、房子上、引起散射,一部分光波會經過反射返回到雷射雷達的接收器中,接收器將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記錄下來,同時通過計時器記錄同一個脈衝光信號由發射到被接收的時間。
  • 晶片上實現雷射雷達!MIT 在讀博士拿獎學金創立公司,產品 3 年內或...
    ,「雷射雷達」被用於航天、測繪、自動駕駛等領域,但體積、成本、工作環境等因素仍對其有所制約。那時,MIT 光子微系統小組就希望將體積大、價格高的機械雷射雷達系統集成到微晶片上,實現量產。如今,MIT 和 DARPA 的雷射雷達傳感器研發工作仍在繼續。不久前 MIT 展示了新型固態 lidar-on-a-chip。2020 年 12 月 1 日,IEEE Spectrum 發表了一篇報導,講述了 MIT 是如何推進下一代雷射雷達傳感器發展的。
  • 雷射雷達原理、關鍵技術及應用的深度解析
    雷射雷達和微波雷達並無本質區別,在原理框圖上也十分類似,見下圖 雷射雷達是工作在光頻波段的雷達。與微波雷達的原理相似,它利用光頻波段的電磁波先向目標發射探測信號,然後將其接收到的同波信號與發射信號相比較,從而獲得目標的位置(距離、方位和高度)、運動狀態(速度、姿態)等信息,實現對目標的探測、跟蹤和識別。
  • 蘋果沒說謊:iPhone和火星車都在用雷射雷達
    雷射雷達工作原理圖 | Youtube/TheUnlockr當雷射雷達連續工作時,通過「掃描」檢測區域,就可以快速形成一張「點雲」圖——每一個被掃描的點的距離信息都會被記錄下來,從而與攝像頭的圖片信息一起合成三維世界的模型。
  • 雷射雷達測量技術及其應用分析
    最初出現的雷射雷達是把測距作為主要的功能,其具備著高角、高分辨以及高距離的解析度和抗幹擾性強以及全時間的工作能力等優點,使其在很多的領域中都被普遍地使用。通過機載系統在結合定位,能夠對地表進行高精度的實時獲取。這種搭載式的系統能夠穿過部分的樹木遮擋,對地表進行直接性的三維信息獲取。
  • 廉價化雷射雷達的希望:MEMS雷射雷達 vs 固態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
    雷射雷達遲遲沒有在汽車領域大規模應用,原因顯然是幾萬美元的價格太貴了,可能比車還貴。生活中最常見的幹涉例子是水波,兩處振動產生的水波相互疊加,有的方向兩列波互相增強,有的方向正好抵消,將這個原理放大,採用多個光源組成陣列,通過控制各光源發射的時間差,就能合成角度靈活,且精密可控的主光束,這就是相控陣的原理。
  • 自動駕駛科普之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
    近年來,一個叫雷射雷達的傢伙進入了測繪各個領域,很多人對它感覺很陌生,其實不然,他可是老傢伙了,我們所熟知的地球與月亮的距離,就是通過雷射測距技術實現的。雷射測距的原理很簡單,就是通過測量雷射從發射到月面反射光到達地球的時間,乘以光速再除以二,就是地月距離了。
  • Velodyne LiDAR高級工程師剖析: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的關鍵技術 |...
    目前雷射雷達廣泛應用在測繪、氣象監測、安防、無人駕駛等領域。雷射雷達是傳統雷達技術與現代雷射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的基本原理是:向被測目標發射探測信號(雷射束),然後測量反射或散射信號的到達時間、強弱程度等參數,以確定目標的距離、方位、運動狀態及表面光學特性。
  • 雷射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
    雷射傳感器由雷射器、雷射檢測器和測量電路組成。雷射傳感器是新型測量儀表,它的優點是能實現無接觸遠距離測量,速度快,精度高,量程大,抗光、電幹擾能力強等。雷射傳感器工作時,先由雷射發射二極體對準目標發射雷射脈衝。經目標反射後雷射向各方向散射。
  • Velodyne推出定價100美元的雷射雷達傳感器 尺寸比撲克牌還小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Velodyne Lidar推出了其外型最小的傳感器Velabit™,使3D雷射雷達感知應用更廣泛,價格更便宜。Velabit利用Velodyne的創新雷射雷達技術和製造夥伴關係,成本得到優化,並且可進行大批量生產。
  • 用來監督社交距離的雷射雷達,竟然還會損害視網膜?!
    雷射雷達是如何損害視網膜的要說這種傷害,我們還得從原理入手。雷射雷達的原理其實很簡單,首先傳感器會向各個方向發出雷射束,等待它們反彈,因為光的傳播速度是已知的,那麼我們就可以根據往返時間精確估計出與目標位置的距離。但幾乎所有的事都是這樣,原理聽上去很簡單,在執行時就會遇到各種問題。
  • 雷射錫焊機與雷射焊接機工作原理分析及應用
    雷射焊錫機(雷射軟釺焊機)跟雷射焊接機是一樣的嗎?為什麼名字如此相似,它們是同一種雷射設備嗎?能夠通用嗎?當然不是的,雷射焊接機和雷射焊錫機只是名字相近,從工作原理、適用材料以及應用行業等這幾個方面來說其實都沒有太大聯繫,它們是兩款完全獨立的設備!
  • 速騰聚創發MEMS Lidar 與高德高精地圖合作 加速雷射雷達應用
    車東西 文 | Origin車東西1月11日消息,雷射雷達創企速騰聚創在CES上亮出一套組合拳:發布MEMS雷射雷達、宣布與高德地圖在高精地圖上達成合作、推出雷射雷達與攝像頭數據融合算法。速騰聚創的MEMS雷射雷達M1-Pre發布於CES首日,具有探測距離長、解析度高、成本低、容易量產、面向車規五大特點。
  • 雷射測速與雷達測速的原理與比較
    當然,要測幾十公裡外,甚至上百公裡外的飛機,也是這個原理,只不過要向它掃描的空間連續發射微波束,這些微波束遇到飛機再反射回來,已經極其微弱了,要想把它接收到,分辨清並計算出來,就很困難了,這就需要一個龐大的靈敏的雷達。
  • 深度解讀之雷射雷達技術以及其應用
    雷射雷達和微波雷達並無本質區別,在原理框圖上也十分類似,見下圖 雷射雷達是工作在光頻波段的雷達。目前,半導體泵浦固體雷射器的許多工程應用問題已經得到解決,是應用前景最好、發展最快的一種雷射器。 氣體雷射器是目前種類較多、輸出雷射波長最豐富、應用最廣的一種雷射器。其特點是雷射輸出波長範圍較寬;氣體的光學均勻性較好,因此輸出的光束質量好,其單色性、相干性和光束穩定性好。
  • 高精度定位的工作原理、方法及應用
    本文主要講解IMU在自動駕駛定位中的應用。高精度定位的工作原理在無人車感知層面,定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人車需要知道自己相對於環境的一個確切位置,這裡的定位不能存在超過10cm的誤差。GPS可以為車輛提供精度為米級的絕對定位,差分GPS或RTKGPS可以為車輛提供精度為釐米級的絕對定位,然而並非所有的路段在所有時間都可以得到良好的GPS信號。
  • 雷射對射報警系統工作原理及特點應用介紹
    打開APP 雷射對射報警系統工作原理及特點應用介紹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8-10-19 10:02:00 接收機:它是由供電單元、雷射控制器和結構安裝機架組成。 工作原理 雷射對射報警系統屬於主動入侵報警系統。在警戒區域內安裝有雷射發射和接收機,它們收發雷射的結果就會在防範區域內形成了一個雷射圍欄。
  • 雷射雷達的特點、分類及其發展
    按照不同功能,雷射雷達可分為跟蹤雷達,運動目標指示雷達,流速測量雷達,風剪切探測雷達,目標識別雷達,成像雷達及振動傳感雷達。   雷射雷達最基本的工作原理與無線電雷達沒有區別,即由雷達發射系統發送一個信號,經目標反射後被接收系統收集,通過測量反射光的運行時間而確定目標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