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lodyne推出定價100美元的雷射雷達傳感器 尺寸比撲克牌還小

2021-01-10 蓋世汽車資訊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Velodyne Lidar推出了其外型最小的傳感器Velabit™,使3D雷射雷達感知應用更廣泛,價格更便宜。Velabit利用Velodyne的創新雷射雷達技術和製造夥伴關係,成本得到優化,並且可進行大批量生產。

(圖片來源:Velodyne Lidar)

該傳感器具有與Velodyne最先進的傳感器相同的技術和性能,並且有助於各領域開發新應用。該傳感器外型緊湊,可嵌入到車輛、機器人、無人機、基礎設施,以及其他設備的任何位置,並且易於量產。

Velodyne 稱Velabit是一款出色的ADAS和自動駕駛汽車雷射雷達解決方案,感知範圍包括盲點監控、交叉車流檢測、自動緊急制動、行人和騎行者安全。此款高度可配置的中程傳感器可滿足不同的客戶應用需求,可以與其他Velodyne雷射雷達傳感器結合,如Velarray™,用於高速場景,也可作為獨立的雷射雷達解決方案,用於低速場景。

Velabit降低了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成本,提高了安全性,解決了設計挑戰,並提供強大的傳感性能。Velabit的主要特點包括:

Velodyne lidar執行長Anand Gopalan表示,「Velabit將使雷射雷達大眾化,其外型緊湊、量產價格目標為100美元,使得所有安全關鍵應用都可以使用3D雷射雷達。Velabit在性能、尺寸和定價方面均有優勢,可推動雷射雷達應用的快速增長

相關焦點

  • velodyne、Ouster、禾賽等多光束雷射雷達移動測繪系統的數據對比...
    或一個或多個雷射雷達傳感器獲取的,該車輛在陸地,水或空中移動。本文通過對比 128、64、和 32 光束下 velodyne、Ouster、禾賽、quanergy 等討論了適用於移動製圖的各種多光束雷射雷達傳感器的功能和生產率。
  • Velodyne推上市後首款新型固態雷射雷達 價格低至500美元
    原標題:Velodyne推上市後首款新型固態雷射雷達 價格低至500美元   近日,雷射雷達
  • 價格低至500美元 Velodyne推上市後首款新型固態雷射雷達
    買車網Buycar從官方獲悉,Velodyne Lidar宣布推出最新款雷射雷達傳感器——Velarray H800。新雷達專為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出行應用設計,目標售價將低於500美元,以實現安全導航、避免碰撞。
  • Velodyne推出新款固態雷射雷達
    11月16日消息,據外媒FutureCar報導,雷射雷達龍頭企業Velodyne推出了名為Velarray H800的新型固態雷射雷達。Velarray H800的最大探測距離為200米,水平視場角為120°,垂直視場角為15°;支持L2級到L5級自動駕駛,能夠被安裝在汽車的擋風玻璃後方或前保險槓上。
  • Velodyne雷射雷達銷售額破5億美元 未來重點拓展ADAS市場
    ,累計銷售額達5億美元。新系統每秒產生100萬個數據點,而早期系統每秒產生5,000個數據點。Velodyne雷射雷達在2007年的比賽中得到了很多隊伍的青睞,惠特克的冠軍車隊——Tartan Racing車隊和斯坦福特朗領導的亞軍車隊都採用了Velodyne的傳感器。
  • 一文看盡CES上的雷射雷達
    大疆、華為等消費電子硬體巨頭,博世、大陸、法雷奧等頂級零部件供應商,也已經或即將推出自己的車規級可量產雷射雷達新品,雷射雷達的價格有望大幅下降,行業也將面臨第一次洗牌。CES 2020上我們從雷射雷達新品上可以看出些端倪,全球30多家雷射雷達公司亮相,無論從產品的核心性能指標、產品成熟度以及關鍵的價格方面,都讓整個汽車行業看到了雷射雷達的新氣象。
  • 廉價化雷射雷達的希望:MEMS雷射雷達 vs 固態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
    雷射雷達遲遲沒有在汽車領域大規模應用,原因顯然是幾萬美元的價格太貴了,可能比車還貴。選擇這一路線的公司包括了:荷蘭Innoluce公司(從飛利浦剝離,已經被著名汽車半導體供應商英飛凌全資收購),預計2018年量產,成本不超過100美元,在探測範圍和解析度方面超過其它固態雷射雷達,能夠實現白天單次發射探測距離250米、角解析度0.1°,雷射功率利用效率大於95%,使用的雷射器由歐司朗光電半導體供應。英飛凌公司認為高速運算平臺只是系統的一小部分。
  • Ouster推首款全固態雷射雷達傳感器 只需600美元可用於ADAS系統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高解析度雷射雷達傳感器公司Ouster宣布推出一款真正的高性能固態雷射雷達傳感器——ES2,而且該款雷射雷達傳感器基於其數字雷射雷達架構打造,通過應用一塊VCSEL雷射器晶片和一塊SPAD探測器晶片,ES2在解析度、探測距離和可靠性上都實現了大幅提升
  • 雷射雷達的中場戰事丨深度
    而這個小房子,恰恰是Velodyne的總部,後來也成了車載多線雷射雷達的誕生地。起初,雷射雷達的應用局限於軍工業及測繪等領域。直到那時,這種小眾傳感器才遇見了其在汽車領域的領路人。在趕製參賽車輛的過程中,DAD團隊藉助此前在無線電和傳感器技術上的積累,開發了可視化環境的感知技術。在很快認識到攝像頭視覺技術的局限性後,霍爾果斷地將研究重點轉向了雷射雷達。據悉,團隊研發的第一臺雷射雷達直徑達30英寸,重量接近100磅。
  • 定位ADAS及自動駕駛車輛 威力登推出Velarray LiDAR傳感器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威力登雷達(Velodyne LiDAR)發布了新款固定雷射固態雷達傳感器——Velarray 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光探測和測距),該產品是一款耐用的車用小型雷達傳感器,價格划算,性能卓越。
  • 雷射雷達廠商開啟自動駕駛激戰
    從技術層面來看,能夠感知環境信息的雷射雷達,可以說是智能汽車的「眼睛」。在汽車無人駕駛過程中,作為傳感器的雷射雷達,能夠感知其測距距離內出現目標的方向、高度、速度等環境信息,從而幫助智能汽車實現躲避、減速等智能決策。這種技術方面的基石作用,使雷射雷達產業在自動駕駛行業爆發後開始迅速崛起。
  • 除了固態雷射雷達Velarray中國首秀,Velodyne在這場高規格閉門會上...
    現在,這家公司擁有 550 多位全日制員工,此前還拿到了福特和百度聯合領投的 1.5 億美元資金,與他們建立起緊密的合作。隨著客戶不斷增多,Velodyne 原有的工廠和產線並不足以滿足需求,所以在 2017 年初於加州聖何塞建立自己的 Megafactory 並且逐步引入自動化組裝生產線。
  • 成本僅100美元的雷射雷達:這個項目教你零基礎DIY
    11 kHz 掃描角度範圍:大約 230 度,改變相應結構還有一定提升空間 功率:5 V/0.1 A(也就是 0.5 瓦),剛啟動時電壓可能會超過 0.8A 尺寸:50x50x120 mm 下圖為該雷射雷達的 CAD 模型與成品圖。
  • 還未面世的「相干光雷達系統」用什麼來替代雷射雷達?
    現有的深度傳感器解決方案大多依賴雷射雷達(LiDAR)傳感器,LiDAR傳感器旋轉發射出短脈衝雷射,再利用光電傳感器接收反射回來的雷射,汽車每秒可以捕獲到上百萬信息點,由此逐像素的創建汽車周圍環境的3D地圖。
  • 雷達之王Velodyne雷射雷達拆解:令人震驚的內部電路結構設計
    以生產音響起家,逐漸拓展業務到雷射雷達,Velodyne如今已處於自動駕駛行業領先地位。這家公司專注於製造雷射雷達傳感器,目前處於行業領先地位。雷射雷達擔當自動駕駛汽車「眼睛」角色,負責為汽車收集周圍的視覺信息。
  • 自動駕駛中雷射雷達和傳感器技術的應用
    來源: 傳感器技術 雷射雷達和與之競爭的傳感器技術(相機、雷達和超聲波)加強了對傳感器融合的需要,也對認真謹慎地選擇光電探測器、光源和MEMS振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傳感器技術、成像、雷達、光探測技術及測距技術(雷射雷達)、電子技術和人工智慧的進步,使數十種先進的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得以實現,包括防撞、盲點監測、車道偏離預警和停車輔助等。通過傳感器融合實現這些系統的同步運行,可以讓完全自動駕駛的車輛監視周圍環境,並警告駕駛員潛在的道路危險,甚至採取獨立於駕駛員的躲避行動以防止碰撞。
  • 機械雷射雷達群雄鏖戰,固態雷射雷達硝煙再起
    01 催熟的雷射雷達熱潮 雷達傳感器是無人駕駛汽車的「眼睛」,包括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及雷射雷達。 據了解,目前國外知名雷射雷達公司包括 Velodyne、IBEO、Quanergy、Innoviz 等,德國汽車供應商博世此前也宣布進入雷射雷達市場,推出新型遠程LIDAR。
  • 全球10大無人機雷射雷達傳感器及用途分析
    僅在幾年前,無人機檢測系統還需要飛行器、大型雷射雷達傳感器和機組人員配合才能完成圖像的捕捉。通過機載雷射雷達傳感器及複雜的軟體,在雲層中快速處理雷射雷達圖像,為使用者提供決策參考。隨著雷射雷達傳感器的快速發展,這種現象已經得到很大改觀。
  • Photonic Vision推新雷射雷達傳感器 可同時抓獲雷達和視頻數據
    其LidarVision探測器(雷射雷達傳感器)無需利用雪崩倍增效應,就可實現高靈敏度。此外,該焦平面陣列探測器能夠在抓獲飛行時間數據的同時,抓獲視頻數據。LidarVision探測器是一種矽基傳感器,因而可以使用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工藝實現大批量生產,成本低廉。
  • 突破技術壁壘 國產雷射雷達告別「大塊頭」
    這些雷射雷達不但更小更輕,而且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時還讓成本大大降低。那麼,雷射雷達技術難在哪?北科天繪的雷射雷達又有何過人之處?系統複雜導致雷射雷達體積過大雷射雷達,簡而言之即通過主動發射及接收雷射信號實現三維探測的高精度傳感器,「它由雷射發射、雷射信號接收、光學及掃描、信號處理和系統控制等模塊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