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lodyne、Ouster、禾賽等多光束雷射雷達移動測繪系統的數據對比...

2020-12-0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velodyne、Ouster、禾賽等多光束雷射雷達移動測繪系統的數據對比分析

  在移動製圖中,地理空間數據是通過安裝在車輛上的一個或多個攝像頭和 / 或一個或多個雷射雷達傳感器獲取的,該車輛在陸地,水或空中移動。雷射雷達光束在場景上的分布可以通過旋轉鏡或固態設備來實現。可以同時發射多個光束,並且可以捕獲單個或多個返回。本文通過對比 128、64、和 32 光束下 velodyne、Ouster、禾賽、quanergy 等討論了適用於移動製圖的各種多光束雷射雷達傳感器的功能和生產率

  對於選定的雷射雷達傳感器,用於在場景上分布發射光束的機制基於旋轉鏡或固態技術。

  機械旋轉雷達中運動機械零件可能會引入幹擾和故障,從而影響被測點雲的質量。此外,不斷需要校準,從而導致更高的測量成本

  固態雷射雷達傳感器沒有機械零件,但缺點是視野有限(FoV),這意味著需要三個,四個甚至更多個傳感器才能獲得完整的 360° 覆蓋範圍。考慮雷射雷達傳感器的功能,儀器的操作方面及其測量特性對於移動製圖很重要。

  影響操作方面的主要因素是尺寸,重量,功耗和價格。測量特性包括最大範圍,範圍精度,VFoV 和點密度 - 所有這些都應該很高。點密度主要取決於光束髮散度,光束輸出速率和角解析度。這些測量特性將在下面更詳細地討論。

  測量特性

  最大範圍:製造商目標反射率指定為最大範圍 80%或 10%。對於汽車和其他有光澤的物體,反射率約為 80%,從而導致更長的最大範圍。

  對於人行道和其他無光物體,反射率約為 10%,從而導致最大範圍變短。考慮到大多數現實生活中的目標反射率都較低,因此最好使用更長的雷射雷達掃描範圍。較大的最大範圍意味著更好的覆蓋範圍,這對於移動地圖應用程式是有益的。

  距離精度通常相對於測量範圍在 2 釐米至 20 釐米之間。範圍精度越高,道路表面,道路家具,建築物,樹木和其他感興趣對象的點雲表示質量就越高。

  發射後,雷射束髮散並傳播成圓錐形,當光束撞擊表面時會產生橢圓形的足跡。在距離車輛較遠的地方捕獲小物體需要較小的佔地面積。

  點密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光束輸出速率,通常將其指定為雷射雷達系統發射的每秒點數(pts / sec)。如果應用需要高點密度,則光束輸出速率至關重要。

  通常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都指定的角度解析度越小,則點雲越密集,因此出現的細節越多。通常,雷射雷達傳感器會獲得第一和最強的回報。這些多返回傳感器產生更密集的點雲和更好的對象表示。

  VFoV:大多數自旋雷射雷達傳感器的水平視場(HFoV)覆蓋範圍均為 360°。固態系統需要三個或更多對齊的傳感器才能獲得完整的 360°覆蓋範圍。另一方面,VFoV 越大,覆蓋的場景越好。

  上面討論的雷射雷達傳感器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移動測繪系統(MMS)的勘測生產率。

  根據製造商提供的規格,已將可能適用於移動製圖的雷射雷達系統選擇(參見圖 1)分為四類:極高生產率,高生產率,足夠的生產率等。表 1 列出了所選系統的規格。

表 1:製造商提供的雷射雷達傳感器的規格。(點擊可以查看高清大圖)

  極高的生產率(128 光束)

  目前,雷射雷達最大波束數為 128,選定的三個雷射雷達傳感器已處在極高的生產率當中,影響生產率的主要因素是同時發射的雷射束數量。

  Ouster OS1-128 所有 128 個光束的總輸出速率為 260 萬 pts / 秒,是所有所選系統中最高的輸出速率。它的價格和 45的 VFoV 使它比其他類型的產品更具優勢。

  其他效率極高的 Ouster Lidars OS0-128 和 OS2-128 由於掃描範圍較短或 VFoV 較窄而不太適合移動地圖應用。

  Velodyne Alpha Prime 全部 128 條光束的總輸出速率為 240 萬點 / 秒,是最佳紡紗設備之一。

  與其他 128 束傳感器相比,該系統具有較寬的 VFoV,較高的返回率和較大的最大範圍。就尺寸和重量而言,Alpha Prime 是最大,最重的系統之一。

  固態 Luminar 具有最長的最大射程,輸出速率超過半百萬 pts / sec。由於需要三個設備才能實現 360°VFoV,因此總輸出速率為 150 萬個點 / 秒。該系統重 3.9kg,相對較重。

  高生產率(64 光束)

  在此部分中,已將四個雷射雷達傳感器分類。因為同時發射的雷射束數量為 64,它們的生產率較低。

  旋轉的 Ouster OS1-64 的輸出速率為 130 萬磅 / 秒,最大範圍為 120m。

  光束圍繞水平面對稱分布,VFoV 很好。結果,該系統具有許多有益的特性 - 特別是在車輛上安裝了兩個雷射雷達傳感器時。

  所述 AHP 的 OS2-64 還具有 130 萬點 / 秒的輸出速率和其最大範圍是 240 米。狹窄的 VFoV 及其較大的尺寸使其不適用於移動地圖。

  這兩個 Ouster 傳感器的價格都合理。它們的 850nm 光束波長很少被大氣中的水顆粒吸收,這意味著這兩個系統都可以在高溼度條件下高效運行。

  來自中國製造商 Hesai 的雷射雷達系統也在高生產率類別中。Hesai Pandar64 的最大範圍是 200m,反射率為 10%,輸出速率為 1,152,000 pts / sec,VFoV 為 40°,解析度為 0.17°。

  但是,表 1 中列出的三個 Hesai 系統在場景中不規則地(漸變)地分配光束。它們主要集中在水平面上。這可能會影響點分布的覆蓋範圍和均勻性。

  該 Velodyne HDL-64E 具有可比產出率和 0.4 的垂直解析度°是合理的。缺點是它的重量,尺寸和價格。圖 2 顯示了一個封閉的矩形空間中不同雷射雷達設備的掃描模式,在這些空間中,它們垂直定向而沒有傾斜。

圖 2:不同雷射雷達傳感器的掃描模式。

  足夠的生產率(32 光束)

  在此部分中,三個雷射雷達傳感器已被分類。因為同時發射的雷射束數量為 32,它們的生產率低於極高和高生產率段。

  該 Velodyne HDL-32 具有一個 40和 VFOV120 米的最大範圍。它具有合理的尺寸,重量和功耗,並被 CycloMedia,Topcon,Maverick Teledyne Optech 和 Viametris vMS3D 之類的移動製圖公司使用(圖 3)。

  最近發布的 Ouster OS1-32 的功能可與 Velodyne HDL32 的功能相媲美,但輸出速率略低。

  OS1-32 視線上方 / 下方的對稱角度有利於捕獲地面上方和下方的物體。考慮到其合理的價格,該多光束雷射雷達是一個受歡迎的選擇,尤其是當 MMS 中安裝了多個設備時。

  除了發射的雷射束數量外,Hesai Pandar40P 的功能與高生產率 Pandar64 相似。

圖 3:各種測量公司正在使用的移動製圖系統。

  其他

  還有其他幾種雷射雷達傳感器,可能特別適合於室內和無人機系統(UAS)應用。

  Quanergy M8 具有較小的水平角解析度,每個脈衝最多可捕獲三個回波,VFoV 為 20°,並同時發射八束光束。

  該 Velodyne 普克傳感器(VLP-16,高解析度,精簡版)具有 30 萬點 / 秒的輸出速率。

  它們的最大範圍,範圍精度,尺寸,重量,功耗和價格是合理的,但其幾何 / 掃描特性不如 HDL-32 足夠。

  所述的特徵 Hesai Pandar40 類似於 Pandar40P 但 23°VFOV 窄。測繪公司正在其無人機系統和室內測繪系統中使用其中的一些雷射雷達傳感器(圖 4)。

  例如,澳大利亞公司 Emesent 已在其 Hovermap UAS 上安裝了 Velodyne VLP-16 (圖 4a),而 Viametris 已將 VLP-16(圖 4b)安裝在其背包室內地圖系統上。

  所述 C2L 星雲 -LP MMS(圖 4c)和 GeoCue UAS(圖 4D)使用 Quanergy M8。

  固態傳感器 Sense 30 的最大範圍為 21m,這對於室外應用是一個障礙。

  列出的兩個 Blickfeld 固態傳感器的輸出速率較低。因此,密集點雲的採集需要很長的調查時間。

  Ouster 新發布的超廣角雷射雷達(即 OS0-32,OS0-64 和 OS0-128)具有 90VFoV,對自動駕駛非常有效。

  但是,由於它們的最大掃描範圍為 20m @ 10%目標反射率,因此它們與移動製圖應用的相關性較小。

圖 4:各種製圖公司使用的低成本多光束雷射雷達類型。

  結束語

  想要進行大規模項目或實現全市覆蓋的移動製圖公司可能會受益於具有高生產率的單個多光束雷射雷達,或者會集成來自極高或高生產率類別的多個雷射雷達設備。

  當然,可用預算將在系統選擇中起關鍵作用。當為移動製圖系統選擇最合適的雷射雷達設備時,更寬的 VFoV 與更長的掃描範圍,更高的點輸出率和更好的範圍精度將始終非常重要。

(文章來源:與非網)

(責任編輯:DF318)

相關焦點

  • 感知未來世界,雷射雷達市場掃描 沙利文發布《全球雷射雷達行業...
    雷射雷達,也被稱為無人駕駛汽車、移動機器人的「眼睛」,其最大的優勢在於測量精度高,響應速度快。根據報告,預計全球雷射雷達市場在未來幾年將迎來快速發展階段,市場規模至2025年預計將達到135.4億美元,較2019年實現64.5%的年均複合增長率。
  • 衝擊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禾賽科技IPO六大要點,百度持股7.88%
    「雷射雷達專屬晶片項目」擬投資研發雷射雷達的核心晶片,禾賽科技後續推出的雷射雷達產品將使用自研晶片,從而提升產品性能、降低產品成本。 「雷射雷達算法研發項目」用於研發雷射雷達輸出點雲後的處理算法,ADAS、車聯網等領域的客戶需要雷射雷達硬體及算法 。
  • 自動駕駛科普之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
    在原理上基本類似,只是雷射雷達發射的是一條直線的光束,而雷達發射出去的是一個錐狀的電磁波波束。按照用途,我們可以把雷射傳感器分為兩類,即避障級和高精度測繪級,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在一些關鍵參數上,如角解析度、視場角、測量距離、測量速率、測量精度、多次回波技術、多周期回波技術等,這兩類雷射傳感器有較大差別。接下來我們著重聊一下測繪雷射雷達。
  • 工程師最關注的產品系列之:國內主要雷射雷達廠商及其產品
    而傳統機械式雷射雷達已逐漸向固態雷射雷達方向轉變。在價格方面,無人駕駛領域的雷射雷達少則上萬,多則幾十萬元,普遍要高於機器人及AGV等領域價格。PandarGT採用禾賽自研的高速振鏡系統,該系統可在-40℃到120℃環境中長期使用,且抗衝擊性強,溫度範圍遠優於市場同類產品;此外,禾賽自主研發1550nm光纖雷射器及其控制模塊,其體積遠小於同類型光纖雷射器,工作溫度範圍達到-40℃到110℃,滿足車載應用的溫度要求。PandarGT具備抗幹擾功能,以高可靠性和面向量產的設計服務於自動駕駛應用。
  • 一文看懂雷射雷達
    來源:摘自中信證券與雷達工作原理類似,雷射雷達通過測量雷射信號的時間差和相位差來確定距離,但其最大優勢在於能夠利用多譜勒成像技術,創建出目標清晰的 3D 圖像。從效果上來講,雷射雷達維度(線束)越多,測量精度越高,安全性就越高。
  • 雷尼紹推出XM-60多光束雷射幹涉儀
    世界領先的測量專家雷尼紹發布XM-60多光束雷射幹涉儀,只需一次設定即可在任意方向測量線性軸全部6個自由度。與傳統雷射測量技術相比,XM-60在易用性和省時方面做出了重大改進。  隨著對工件的公差要求越來越高,製造商需要考慮所有來自工具機加工工件的誤差源;角度誤差以及線性和直線度誤差。XM-60經過一次設定便可採集所有誤差。
  • 廉價化雷射雷達的希望:MEMS雷射雷達 vs 固態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
    曾經生產機械旋轉式雷射雷達的歐姆龍,2017 年初開始在Opus提供的小型 MEMS 晶片基礎上,研發雷射雷達。日本先鋒公司,利用原本用於掃描雷射影碟的光學頭,生產MEMS雷射雷達,「當訂單達到100萬,先鋒便可以把價格控制在100美元以下,預計會在2019年開始量產。」先鋒還與高精度地圖服務商HERE合作,測繪地圖。
  • 20家本土企業參與車載雷射雷達角逐
    (包含TOF32線、16線及單線、MEMS固態雷射雷達、遠距離雷射雷達、雷射三維成像雷射雷達、3D FLASH、相控陣、三角法、相位法雷射雷達)、三維雷射掃描儀、雷射位移傳感器、高精度雷射傳感器、雷射滅蚊炮、雷射滅蚊機器人、特種光纖雷射器等硬體產品;基於雷射雷達、視覺等多傳感器融合的服務機器人、AGV、無人叉車SLAM自主導航及雷射雷達反光板導航的系統解決方案;基於雷射雷達、視覺等無人駕駛多傳感器融合系統解決方案
  • MEMS雷射雷達被視為最快落地技術的三個原因
    今年1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CES 2019,中國雷射雷達領軍企業速騰聚創和禾賽科技分別推出自家的MEMS雷射雷達:RS-LiDAR-M1和PandarGT 3.0。在此之前,速騰聚創和禾賽科技是機械式雷射雷達技術路線的佼佼者。在從機械式雷射雷達向固態雷射雷達的演變過程中,一些企業選擇直接進入全固態雷射雷達,也有許多企業深耕於混合固態技術路線——MEMS雷射雷達。
  • Ouster 的數字雷射雷達到底是什麼?
    舊金山雷射雷達創業公司 Ouster 將這種形態的產品稱為「數字雷射雷達」(Digital LiDAR),這家公司已經將這一概念轉化成了實際的產品。所謂「數字雷射雷達」,就是對雷射雷達進行全半導體化的設計,將原來雷射雷達產品內部的發射器、接收器等上千種光電器件固化到晶片之中,實現了「固態」的形式。
  • 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固態雷射雷達,為什麼2018沒有火?
    禾賽新發布的第三代固態雷達PandarGT 3.0可否解決這些難題?本文將逐一給出答案。遲遲沒有出現的固態雷射雷達元年雷射雷達行業有個怪現象 —— 每年CES,都會有人會煞有介事地說,機械雷達要被淘汰,明年會是固態雷射雷達的元年!
  • 雷射雷達LIDAR的工作原理及特點應用分析
    可以說在嚴苛的自動駕駛系統中雷射雷達成為一種不可替代的傳感器。今天讓我們詳細聊聊雷射雷達LIDAR是怎麼回事。 什麼是雷射雷達LIDAR 雷射雷達LiDAR的全稱為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雷射探測和測距,又稱光學雷達。
  • 雷射雷達探測及三維成像技術進展,讀這一篇就知曉
    與普通微波雷達相比,雷射雷達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可以獲得極高的角度、距離和速度解析度,因此可以利用距離—多譜勒成像技術來獲得目標的清晰圖像; 隱蔽性好、抗有源幹擾能力強,雷射具有直線傳播、單色性好、方向性強、光束窄等特點,只有在其傳播路徑上才能接收到,因此敵方截獲非常困難,不易受雷射幹擾信號影響;
  • 雷射雷達 各家企業都在幹什麼
    一般來說,雷射雷達企業要分為導航型和測繪型。近年來隨著無人車和無人機的大熱,不少傳統測繪型雷射雷達企業也要切入導航雷射雷達市場。  巨星是無人駕駛用3D雷射雷達稀缺標的:無人駕駛正處於A股風口浪尖。
  • Velodyne LiDAR高級工程師剖析: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的關鍵技術 |...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休斯航空公司實驗室的研究員西奧多·梅曼等人就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臺雷射雷達,雷射作為一種全新的測量工具開始受到極大的關注。上世紀七十年代,阿波羅15號使用雷射雷達測量月球表面,此時雷射雷達因其高精度而為世人所知。九十年代,以雷射雷達三位掃描儀為代表的雷射雷達真正實現商業化,從此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期。
  • 無人駕駛之雷射雷達深度剖析
    在ADAS系統中,雷射雷達通過透鏡、雷射發射及接收裝置,基於TOF飛行時間原理獲得目標物體位置、移動速度等特徵數據並將其傳輸給數據處理器;同時,汽車的速度、加速度、方向等特徵數據也將通過顧名思義,單線束雷射雷達掃描一次只產生一條掃描線, 其所獲得的數據為2D數據,因此無法區別有關目標物體的3D信息。不過, 由於單線束雷射雷達具有測量速度快、數據處理量少等特點, 多被應用於安全防護、地形測繪等領域。傳統的雷射雷達掃描視場非常小,如果想360度的觀察周圍,怎麼辦?最自然的辦法就是多搞幾束雷射,線數越多覆蓋的角度越大。
  • 雷射雷達公司禾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地平線宣布C2輪融資4億美元...
    雷射雷達公司禾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地平線宣布C2輪融資4億美元 | 一周投融資 綜合報導 發表於 2021-01-10 07:00:00 本周看點:禾賽科技、雷射雷達、地平線、汽車智能晶片、中科銀河芯、
  • 不同於特斯拉的路線蔚來ET7搭載的雷射雷達是什麼?
    雷射雷達的探測器按照材料分類主要包括矽探測器以及InGaAs探測器,按照器件結構可以分為PIN探測器、APD探測器、SPAD探測器以及SiPM探測器等。1)機械式雷射雷達具體是指發射系統和接受系統存在宏觀意義上的轉動,也就是通過不斷旋轉發射頭,將速度更快、發射更準的雷射從「線」變成「面」,並在豎直方向上排布多束雷射,形成多個面,達到動態掃描並動態接受信息的目的。
  • 無人駕駛之雷射雷達(一):那些你不知道的技術原理和應用領域!
    雷射雷達是一種採用非接觸雷射測距技術的掃描式傳感器,其工作原理與一般的雷達系統類似,通過發射雷射光束來探測目標,並通過搜集反射回來的光束來形成點雲和獲取數據,這些數據經光電處理後可生成為精確的三維立體圖像。
  • 汽車自動駕駛之雷射雷達行業深度報告
    在攝像頭方面,按視野覆蓋位置可分為前視、環視(側視+後視)及內視攝像頭,其 中前視攝像頭最為關鍵,可以實現車道偏離警示系統(LDW)、前向碰撞預警系統(FCW)、 行人識別警示(PCW)等功能。前視攝像頭又有單目攝像頭、雙目攝像頭,乃至多目攝像 頭等不同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