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禾賽科技IPO六大要點,百度持股7.88%

2021-01-17 騰訊網

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作者|六毛

編輯|曉寒

車東西1月8日消息,就在昨日晚間,上交所披露了國內雷射雷達創企禾賽科技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由此,禾賽科技正式成為國內首家發布招股書的雷射雷達公司。之後的環節如果順利,禾賽科技還將成為國內第一家成功上市的雷射雷達公司。

禾賽科技擬通過在科創板上市,申請公開發行每股1元的股票不超過6360萬股,籌集可用資金20億元。

禾賽科技計劃將籌集到的資金用於「智能製造中心項目」、「雷射雷達專屬晶片項目」、「雷射雷達算法研發項目」三個項目。

「智能製造中心項目」擬建設符合無人駕駛、高級輔助駕駛、機器人、車聯網領域需求的產品線並生產相應市場所需的雷射雷達,項目實施達產後禾賽科技預計可新增 265.25 萬件產能。

「雷射雷達專屬晶片項目」擬投資研發雷射雷達的核心晶片,禾賽科技後續推出的雷射雷達產品將使用自研晶片,從而提升產品性能、降低產品成本。

「雷射雷達算法研發項目」用於研發雷射雷達輸出點雲後的處理算法,ADAS、車聯網等領域的客戶需要雷射雷達硬體及算法 。

招股書還透露了禾賽科技報告期內(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九個月)的營收、淨利、主營業務、產品以及公司股本結構和股權分布情況。

以下是對禾賽科技招股書的詳細解讀。

一、公司經營:2020年1至9月淨虧9379萬元

禾賽科技(即上海禾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14年10月成立,2020年8月由有限公司正式改制成為股份公司。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月~9月,禾賽科技分別營收約1947萬元、1.32億元、3.48億元、2.53億元。公司淨利潤分別為虧損2427萬元、盈利1611萬元、虧損1.49億元、虧損9379萬元。

禾賽科技表示,截至2020年9月末,公司合併層面累計未彌補虧損為3873.85萬元。出現未彌補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研發支出金額較高,且受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部分客戶的採購需求出現了臨時性放緩。

研發投入在禾賽科技的營業收入中的佔比一直較高,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月~9月的佔比分別達到151.02%、46.54%、48.32%和64.43%。

另外,在資產方面,報告期內禾賽科技的資產總額分別為2.1億元、4.1億元、12.4億元、13.17億元。

▲研發投入情況

二、主營業務:去年1至9月雷射雷達營收1.9億元

禾賽科技在招股書中對公司的主營業務、主要產品以及服務情況做了詳細介紹。

當前,禾賽科技的主營業務是研發、製造、銷售高解析度3D雷射雷達和雷射氣體傳感器產品。面向廣義機器人應用的雷射雷達為該公司核心產品,具體應用領域既包括自動駕駛汽車,也包括無人清掃、無人運送機器人等新型服務機器人。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該公司的營收大多緣於出售雷射雷達產品。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九個月,禾賽科技雷射雷達產品的營收分別為1433萬元、1.28億元、3.28億元、1.9億元,在總營收中的佔比則分別為74.87%、96.69%、94.38%、75.38%。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按照產品的劃分情況

據悉,2017年至2020年9月這段時間裡面,禾賽科技的雷射雷達主要市場集中在自動駕駛領域,並逐漸向服務機器人領域拓展。

產品方面,截至去年9月,禾賽科技已推出Pandar40、Pandar40P、Pandar40M、Pandar64、Pandar128、PandarQT、PandarGT、PandarXT、PandarMind多款雷射雷達產品;並推出了Pandora多傳感器融合感知套件。

另外,禾賽科技的雷射氣體傳感器產品主要應用於氣體檢測領域,包括兩種主要產品:雷射甲烷遙測儀和雷射氧氣傳感器。

▲禾賽科技的主要產品

三、客戶:去年1至9月,Aurora貢獻了2898萬元

禾賽科技在招股書中對主要客戶的銷售情況做了介紹。從數據看,每年的五個主要客戶共同構成了禾賽科技當年的主要收入來源。

2017年,前五大客戶分別是Drive.AI、博世、Motion集團(銷售給安波福和德爾福的數據匯總)、一家來自北美的自動駕駛配送公司、上海燃氣浦東銷售有限公司。禾賽科技從中營收約936萬元,佔公司當年總營收的48.1%。

2018年的前五大客戶分別是Motion集團、Aurora、Lyft、一家來自北美的自動駕駛配送公司、博世。禾賽科技從中營收約為8208萬元,佔當年公司總營收的61.78%。

2019年的前五大客戶分別是一家總部位於底特律、旗下擁有自動駕駛子公司的車企(應該是通用汽車)、博世、百度、景騏集團(銷售給廣州景騏科技有限公司、WeRide、安慶文遠知行、文遠粵行(廣東)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的數據匯總)、一家總部位於矽谷的自動駕駛公司。禾賽科技從中營收約1.58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45.38%。

最後是2020年1月~9月期間,禾賽科技的前五個大客戶分別是一家來自加拿大的上市公司(向禾賽科技採購雷射氣體傳感器)、Aurora、一家在中美兩國同時布局的自動駕駛公司、一家來自北美的自動駕駛配送公司、一家境內貿易商。禾賽科技從中營收約1.18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46.91%。

對於公司前五大客戶名單出現變動的情況,禾賽科技表示主要原因在於:(1)因為無人駕駛行業蓬勃發展,所以不斷有新的客戶湧現。(2)客戶自身的需求產生一定影響。(3)受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用於呼吸機的雷射氧氣傳感器銷售金額增長顯著。

四、股權分布:百度持股7.88%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禾賽科技共擁有32名股東,前十大股東及其持股佔比分別為孫愷(持股10.23%)、李一帆(9.9%)、向少卿(9.9%)、Lightspeed Opportunity(7.98%)、百度中國(7.88%)、博世中國(7.65%)、上海樂以(7.13%)、Lightspeed HS(4.86%)、遠瞻豐源(3.51%)、Light Select(3.43%)。

▲公司股本結構

孫愷、李一帆和向少卿均為禾賽科技的創始人。其中,第一大股東孫愷任禾賽科技董事、首席科學家。李一帆任禾賽科技董事長、總經理兼執行長。向少卿任公司董事、首席技術官。

本次公開發行之後,禾賽科技的前十大股東及其持股佔比情況預計將會出現較小變化。預計發行後,公司前十大股東及其持股佔比情況將變為孫愷(持股8.7%)、李一帆(8.41%)、向少卿(8.41%)、Lightspeed Opportunity(6.78%)、百度中國(6.7%)、博世中國(6.5%)、上海樂以(6.06%)、Lightspeed HS(4.13%)、遠瞻豐源(2.99%)、Light Select(2.92%)。

五、未來規劃:加大晶片及算法研發

在公司未來規劃方面,禾賽科技預判雷射雷達的高性能、低成本化和高可靠性會成為機器人和量產車ADAS市場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並認為實現這幾點的關鍵途徑是晶片化。2017年底,禾賽科技內部成立晶片部門,開始根據此前在產品上積累的系統需求定義晶片參數,自主設計晶片。

▲公司發展戰略

禾賽科技表示,當前已完成V1.0晶片化雷射雷達架構的開發,技術成果多通道驅動晶片及多通道模擬前端晶片已應用於多個研發項目和 PandarXT 的量產項目。

接下來,禾賽科技計劃進一步加大在晶片和算法領域的研發投入,強化規模化生產能力。具體戰略包括:(1)持續增加技術儲備。(2)持續推出新產品。(3)繼續提高智能製造水平。

六、風險分析:行業正快速發展,競爭或加劇

禾賽科技的招股書中花了一整節來討論風險因素,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應出雷射雷達行業應用的多許市場還正處於一個興起並逐漸走向成熟的階段。

除市場需求波動、行業競爭、產品質量、公司客戶拓展、主要客戶布局出現波動、國際環境、管理及內控、財務、技術風險等因素外,禾賽科技還對此前和Velodyne的專利訴訟糾紛進行了說明。

2019年,Velodyne 分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指控禾賽科技侵犯其在美國註冊的旋轉式雷射雷達相關專利。同一年,禾賽科技對Velodyne提起訴訟,指控 Velodyne 侵犯其在德國註冊的旋轉式雷射雷達相關專利。

2020年,禾賽科技在中國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指控 Velodyne 侵犯其在中國註冊的旋轉式雷射雷達相關專利。

此次糾紛於2020年6月24日,以禾賽科技與和Velodyne 籤署《訴訟和解和專利交叉許可協 議》告終。

在此次提交給上交所的招股書中,禾賽科技特別寫道,「雖然公司與 Velodyne 之間的專利糾紛已經了結,但隨著雷射雷達行業的快速發展和競爭加劇,未來不排除公司仍會與他方發生專利爭議或糾紛的可能性。 如果公司在相關爭議或糾紛中最終被認定為過錯方或相關主張未獲得支持,將可能對公司的業務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

相關焦點

  • 禾賽站上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
    雷射雷達領域持續火熱,2020年Velodyne、 Luminar已經在納斯達克完成上市,Aeva 將於 2021 年第一季度完成 NYSE 上市,Innoviz 將於 2021 年第一季度完成 NASDAQ 上市,Ouster 計劃 2021 年上半年完成 NYSE 上市。
  • 機械雷射雷達群雄鏖戰,固態雷射雷達硝煙再起
    在雷射雷達這個領域,國內企業目前也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 以速騰聚創、禾賽科技等為代表的國產企業,在國內自動駕駛和機器人領域,搶走了全球領軍企業Velodyne不少的市場份額,同時大疆、華為等大型公司也紛紛加入戰局,國產廠商正在崛起。 那麼雷射雷達行業目前的發展情況如何?
  • 創新驅動 禾賽科技領跑雷射雷達賽道
    相比於歐美國家,國內雷射雷達產業起步較晚,但是基於來自政策、人才、技術儲備等多方面的良好條件,近年來,崛起了以禾賽科技為代表的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國內雷射雷達企業,國產雷射雷達行業實現了直道超車。前景廣闊 禾賽科技迎黃金髮展期調研機構Yole Development預測:2024年全球雷射雷達市場規模將達到60億美元,其中,在自動駕駛應用上的雷射雷達市場規模將達到42億美元。就國內市場而言,研究機構認為,穩定的中國汽車銷量、攀升的自動駕駛滲透率以及自動駕駛對汽車雷達的剛需,決定了我國汽車雷達市場潛力相當可觀。
  • 雷射雷達公司禾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地平線宣布C2輪融資4億美元...
    雷射雷達公司禾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地平線宣布C2輪融資4億美元 | 一周投融資 綜合報導 發表於 2021-01-10 07:00:00 本周看點:禾賽科技、雷射雷達、地平線、汽車智能晶片、中科銀河芯、
  • 禾賽科技入選2020福布斯中國瞪羚企業榜單
    近日,福布斯中國發布《2020福布斯中國高增長瞪羚企業榜單》,評選出中國100家成長速度快、創新能力強、專業領域新及發展潛力大的優秀企業。禾賽科技作為「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細分賽道的領跑者,榮幸登榜,成為榜單上唯一入選的雷射雷達公司。
  • 雷射雷達製造商慧建科技亮相CES 2021
    36氪獲悉,於CES 2021亮相的慧建科技是一家雷射雷達製造商,主打高性能、低價格。該公司產品分為160線的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等效150線的車規級前裝雷射雷達兩類。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的樣機已經落地,處於調參階段,下一步和自動駕駛企業洽談合作。車規級前裝式車載雷射雷達的樣機預計於今年3月落地。   慧建科技創始人告訴36氪,得益於技術優勢,公司產品可以實現較低價格。
  • 一文看懂雷射雷達
    :Velodyne 成功上市一馬當先,國內市場百花齊放雷射雷達競爭日益激烈,Velodyne、Quanergy、Ibeo 等是國外代表雷射雷達公司,技術成熟;在國內,以速騰聚創、禾賽科技、北科天繪、鐳神智能等國產企業也先後崛起。
  • IPO周報|企業級RPA第一股新紐科技香港上市;禾賽科技遞表科創板
    根據灼識諮詢報告,就二零一九年位於東三省的項目產生的收益而言,中邦環境於東三省生態修復行業公司中排名第一及於園林行業公司中排名第二,市場份額分別約為6.7%及1.3%。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民營眼科醫院中,按2019年營收總額計,朝聚眼科在內蒙古排名第一,且在中國華北地區排名第二。按2019年的臨床眼科收入計,朝聚眼科在中國排名第五。  財務數據方面,2018、2019年及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個月,朝聚眼科收入分別為人民幣6.327億元、7.147億元、5.967億元,同期淨利分別為人民幣2920萬元、7080萬元和1.024億元。
  • 汽車自動駕駛之雷射雷達行業深度報告
    中遊格局:Velodyne 成功上市一馬當先,國內市場百花齊放 雷射雷達競爭日益激烈,Velodyne、Quanergy、Ibeo 等是國外代表雷射雷達公司, 技術成熟;在國內,以速騰聚創、禾賽科技、北科天繪、鐳神智能等國產企業也先後崛起。
  • 研發出360°混合固態雷射雷達,「慧建科技」實現高性價比
    慧建科技160線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產品的價格低於20萬人民幣,國內128線機械式產品售價約為40萬人民幣。公司另一產品前裝雷射雷達實現量產後的價格有望控制在1萬人民幣以內。慧建科技之所以能做到降成本,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光機結構的創新,具體包括兩個技術突破。一方面,元器件數量大幅縮減,僅需不到20個收發模塊即可實現160線機械式雷射雷達的解析度,點頻達到560萬點/秒。
  • 感知未來世界,雷射雷達市場掃描 沙利文發布《全球雷射雷達行業...
    資料來源:沙利文研究3、 預計至2025年,中國雷射雷達市場規模將達到43.1億美元雷射雷達在中國市場擁有巨大的潛力據該報告統計及分析,至2025年,中國雷射雷達市場規模將達到43.1億美元,較2019年實現63.1%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其中,車載領域,即Robotaxi/Robotruck和ADAS的需求將成為主要組成部分。
  • 工程師最關注的產品系列之:國內主要雷射雷達廠商及其產品
    而傳統機械式雷射雷達已逐漸向固態雷射雷達方向轉變。在價格方面,無人駕駛領域的雷射雷達少則上萬,多則幾十萬元,普遍要高於機器人及AGV等領域價格。 根據ICVTank數據,2025年全球車載雷射雷達市場規模有望自2019年的4億美元增加至69億美元,對應2020-2025年複合增速為60.7%;中國車載雷射雷達市場規模亦有望由2019年的4.5億元增加至20.4億元,對應2020-2025年複合增速為28.6%。
  • 20家本土企業參與車載雷射雷達角逐
    2017年7月,搭載法雷奧4線SCALA雷射雷達的奧迪A8作為全球首款產量L3車型一經亮相便引起行業內廣泛討論,車載雷射雷達作為關鍵的傳感器為自動駕駛汽車起到「眼睛」的作用。
  • 雷射雷達廠商開啟自動駕駛激戰
    在此背景下,自動駕駛行業的上遊產業鏈如雷射雷達也開始蓬勃發展。在自動駕駛行業加速發展的推動下,國內雷射雷達市場的應用落地也進一步提速,北科天繪、禾賽科技(百度投資)、北醒光子、大疆等一批領先的企業,也藉此機會迅速崛起。雷射雷達借勢起航作為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核心產品,雷射雷達在自動駕駛技術應用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velodyne、Ouster、禾賽等多光束雷射雷達移動測繪系統的數據對比...
    原標題:velodyne、Ouster、禾賽等多光束雷射雷達移動測繪系統的數據對比分析   在移動製圖中,地理空間數據是通過安裝在車輛上的一個或多個攝像頭和 /
  • 禾賽科技完成C輪1.73億美金融資,光速聯合德國博世集團領投
    雷射雷達製造商「禾賽科技」今日亮相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並宣布完成C輪融資,此輪融資由光速聯合德國博世集團領投,美國安森美半導體、啟明創投、德同資本、新加坡Axiom等跟投,融資總額1.73億美金。此次融資也刷新了雷射雷達行業的最高單筆融資記錄。
  • MEMS雷射雷達被視為最快落地技術的三個原因
    kKwednc剛剛過去的3月,MEMS雷射雷達廠商Innoviz Technologies(與寶馬合作,計劃在2021年將MEMS雷射雷達集成於汽車)宣布完成C輪共計1.32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方除了以色列投資機構以外,也出現了中國投資機構的身影(中國招商局資本、深創投和聯新資本)。
  • 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固態雷射雷達,為什麼2018沒有火?
    禾賽新發布的第三代固態雷達PandarGT 3.0可否解決這些難題?本文將逐一給出答案。遲遲沒有出現的固態雷射雷達元年雷射雷達行業有個怪現象 —— 每年CES,都會有人會煞有介事地說,機械雷達要被淘汰,明年會是固態雷射雷達的元年!
  • 雷射雷達LIDAR的工作原理及特點應用分析
    可以說在嚴苛的自動駕駛系統中雷射雷達成為一種不可替代的傳感器。今天讓我們詳細聊聊雷射雷達LIDAR是怎麼回事。 什麼是雷射雷達LIDAR 雷射雷達LiDAR的全稱為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雷射探測和測距,又稱光學雷達。
  • 雷射雷達的中場戰事丨深度
    據不完全統計,現階段谷歌、百度等網際網路企業使用的64線雷射雷達產品價格約為70萬人民幣,16線雷射雷達約為5萬元。在高額成本的桎梏下,雷射雷達一度被認為只可炫技,無法量產。幸運的是,隨著技術不斷成熟,大批玩家的湧入將雷射雷達傳感器推入了新的發展階段。2015-2016年間,雷射雷達的出貨量迎來了將近7倍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