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很多科幻電影中,人類與人工智慧機器之間往往無法共存,雙方的戰爭規模遠比排除iPhone的軟體故障慘烈得多。
在很多科幻電影中,人類與人工智慧機器之間往往無法共存,雙方的戰爭規模遠比排除iPhone的軟體故障慘烈得多。
最新電影《摩根(Morgan)》已經於9月初公映,電影中擁有非凡能力的「人造人」攻擊了她的操作員,促使實驗室對其存在帶來的危險進行評估。當摩根出逃時,實驗室工作人員開始陷入致命危險之中。
《摩根》是探索人工智慧道德及其潛在危險的最新電影,下面AI世代盤點了其他電影中絕頂聰明的AI。
01.《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在這部1982年上映的科幻電影中,虛構的泰瑞公司可通過基因工程複製人類,他們與真正的人類幾乎無法區分。儘管這些複製人被禁止在地球上使用,但卻可被用於外太空殖民地執行危險任務,許多複製人都選擇反抗禁令。哈裡森·福特(Harrison Ford)飾演的裡克·得卡德(Rick Deckard)屬於銀翼殺手,專門追捕盜賊複製人。在此過程中,他愛上了一個複製人,而這個複製人始終認為自己是個真正的人類。
02.《機械公敵(I, Robot)》
這部科幻電影2004年上映,主要描述未來社會中機器人與人類共存,並且被編程服從三大機器人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也不得見人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機器人應服從人的一切命令,除非這些命令會引發傷害,但不得違反第一定律;機器人應保護自身存在安全,但不得違反第一、第二定律。當機器人公司聯合創始人被推測為自殺時,一名人類偵探發現了機器人慾接管整座城市的計劃。
03.《霹靂五號(Short Circuit) 》
大多數人工智慧電影都充滿了黑暗與神秘,而1986年上映的喜劇《霹靂五號》卻為科幻電影提供了更多樂趣。這部電影圍繞著一款軍用機器人試驗展開,遭到閃電襲擊後,這個機器人擁有了類似人類的智商。
04.《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這部1968年上映的經典電影將歷史與未來融合起來,故事場景主要發生在配有智腦哈爾(HAL)的木星飛船上,暗示人類進化受到神秘黑色巨石的影響。在太空人執行任務期間,哈爾開始表現出異常行為,這導致人類與人造機器之間的對決。
05.《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
在這部1982年上映的電影中,電腦程式員(傑夫·布裡奇斯飾)被困在主機電腦的軟體世界中。在整部電影中,他堅持與程序互動,試圖逃離技術世界。這部電影受到很多追捧,數十年後依然有人拍攝續集,比如2010年上映的《創:戰紀(Tron: Legacy)》以及2012年的動畫片系列。
06.《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著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在2001年的科幻電影中,解決了人工智慧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電影中,氣候變化導致人類數量大幅減少,首個機器人男孩大衛(David)被賦予了愛的定義。在經歷了與寄養家庭的誤解和諸多問題後,大衛踏上了尋找他到底是誰的旅程。
07.《機械姬(Ex Machina)》
在2015年人工智慧恐怖片《機械姬》中,奧斯卡·艾薩克( Oscar Isaac)飾演的網際網路公司CEO邀請程式設計師(多姆納爾·格利森(Domhall Gleeson)飾演),負責管理圖靈測試,以確定美女機器人愛娃(艾麗西卡·維坎德(Alicia Vikander)飾)的能力。人造愛娃最終有了自我意識,並學會了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