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起源篇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杜甫《贈衛八處士》古詩所提到:參、商二星,一在東,一在西,永不相見。
一說到星座,人們最初的印象就是白羊座、雙魚座呀等十二星座。那麼,咱們今天就來聊一下星座的起源。
星座星座,顧名思義 就是天上一群星星的組合,自從古代以來,人類便把三五成群的恆星與他們神話中的人物或器具聯繫起來,稱之為「星座」。但是一直沒有統一規定的精確邊界,直到1930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精確的把天空分為了88個星座。
下面就說一下各國早期的星座吧!
中國:星官、三垣、四象及二十八宿 這是在周朝初期就已經發現,到春秋戰國已經完備了(西遊記裡面的二十八宿還印象深刻)
印度:二十七宿 沒錯,是二十七宿 與中國的二十八宿極其類似。
阿拉伯世界:公元9世紀以後,託勒密星座傳到阿拉伯世界 。
現在一聊到星座,那離不開的就是星座佔卜。古代人類依天象變化而求生存,天災是無法抗拒的,因此造成人類的宿命感;而他們發覺宇宙中日月星辰的運行影響著萬物興衰,甚至人的命運。每個人出生時,太陽系中每一顆或大或小的行星包括太陽、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冥王星運行的角度和距離不同,因此了顯著影響;每顆行星與相對應的12個星座互成因果,對人的特質部分的影響均不相同,當這些星球運轉時,各人的行為及命運亦隨之變化。與中國古代紫微鬥數有異曲同工的之妙。
各位同學多多交流點評,我是一隻奮鬥的白羊,這一期先聊到這裡,下一期再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