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太空,一直是人類想像力得以充分發揮的廣闊領域,對於外太空的狂想,延續了整個人類的歷史。人類在能夠進入太空之後,就一直希望能夠殖民外星,為此制定了登月計劃、登陸火星計劃等。如果科技發展到某一天後,人類能夠真的移民外太空了,那麼人類能否在外太空正常繁衍,就成為了科學界需要思考的一個嚴肅的問題。
地球表面和外太空的環境相差很大,地球上有一個重力的環境,有空氣存在,而外太空不但沒有重力,也沒有空氣,甚至還有很多宇宙射線。外太空的宇宙射線對於人類的輻射量,超過地球上的100倍。如此巨量的輻射量,對於人類的敏感器官會不會有影響呢?而人類的精子,會不會因為輻射引發嚴重的生殖問題呢?
其實美俄兩國,早就在這個方面進行了長期的實驗。2000年俄羅斯的一次8個月的空間站模擬訓練當中,兩名俄羅斯太空人因為精神壓力發生鬥毆,另一名俄羅斯男性太空人則想要強行去吻一名女性的加拿大太空人。1994年日本將4條成年鱂魚搭載在太空梭上送上太空,在15天太空巡遊過程當中,青鱂魚進行了交配,並在太空中順利孵化出8條小魚,之後它們的第三代也完全正常,這個實驗證明了太空微重力環境,對脊椎動物魚類的交配和繁殖沒有太大影響。
1995年,美方科學家進行了一項老鼠在太空環境下懷孕的實驗,發現新生的小老鼠存在異常的情況,它的重力感應應激性存在問題,不能夠像地球上的新生老鼠一樣可以自由翻身。而讓太空出生的公鼠和地球母鼠交配後,生下的小老鼠存在發育遲緩和腦積水、腎臟異常等狀況。
2001年的時候,美方開始了人體實驗,但是結果令人意外。他們選擇了一對太空人夫婦進行實驗。兩人嘗試在太空當中交配,但是最終告以失敗。因為太空當中沒有重力,首先是兩人沒法完成交配,即使是將兩人通過帶子固定在一起,也無法順利進行,因為想要擁抱對方的時候,一接觸到對方,彼此就會被彈開。其次是因為液體在太空失重環境中是無法流動的,人的精液在太空中會變成黏稠的透明團狀物體,無法和對方結合。而且太空環境產生的嬰兒,很有可能會腦部受損,所以這次實驗最終失敗了。但是隨著人類探索太空歷程的推進,未來的科技或者人類自身的進化,能夠在太空進行繁殖,也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