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在太空生寶寶嗎?美俄太空繁殖實驗,令人喜憂參半

2021-01-20 奇思妙想

人類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是高瞻遠矚,按照人類航天事業目前發展的情況來看,不出數百年我們一定會在月球上建立一個長期可以居住的生活基地。

火星上也一樣,人類在徵服外星球的路上勢不可擋。除了技術的因素以外,我們還會面臨一個自身需要特別對待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真的能在外太空繁衍嗎?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不管幹啥事情都是在地心引力1個g的加速度下進行了,我們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進化了百萬年、千萬年,如果離開地心引力很多看似平常的事情做起來都會變得異常困難。

甚至會打破生物體內固有的節律導致我們喪失某些功能。從上世紀60年代NASA的雙子座任務開始,我們已經認識到了微重力對人的傷害。

例如,在太空待上不到兩周的時間骨密度就會降低6%,心肺功能開始減弱,肌肉加速萎縮,精神壓力增大,在太空整個人就會變得異常的煩躁。

所以說太空人都是要經過專業的訓練,以及要擁有超強的心理素質,即使這樣在外太空待的時間最長不能超過半年的時間,就要返回地球恢復體能。

除了地心引力以外,外太空還存在著高於地球表面的輻射危害,這些帶電粒子會直接穿透人體,撞擊DNA導致其發生電離。

DNA的電離如果比較輕微,那麼機體就會自行修復,但是如果接受的輻射劑量過大,那麼損傷就是不可逆的,直接會導致人患上癌症,或者是在繁衍後代這件事上出現問題。

因此人類就不得不考慮即使有一天我們建立了外星球基地,那麼我們自身能夠繁衍嗎?如果不能,那麼人類最終還是被自己的問題困在了地球。

所以說關於太空繁衍的實驗其實一直在進行,不過科學家並沒有直接讓人在太空中發生關係,來驗證是否可行,因為這樣存在很大的未知風險。

上文說了輻射的問題,如果讓人直接在太空受孕,那麼產生了基因突變,這個結果是我們無法承受的,至少不符合倫理道德。

還有外太空的微重力使得兩個人根本無法進行正常的交流,畢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而且我們也不了解精子在微重力環境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它的活力是否跟在地球上一樣,它能不能達到準確的位置找到卵細胞。

這些都是未知的不確定因素,因此直接進行人類實驗肯定行不通。我們進行的實驗都是發生在動物身上。

在上世紀太空競賽結束以後,科學家就開始著手研究這類問題,現實將果蠅、魚類、蛔蟲、青蛙和蜥蜴等這些生物帶上了軌道。

結果發現它們都進行了正常的繁殖,並且產生了健康的後代,這對科學家來說是一件驚喜的事情。

但是在1979年在俄羅斯的一次實驗中,研究人員將雌雄老鼠帶到了空間站,在為期18.5天的實驗中,有些老鼠要麼無法正常受孕,要麼就是選擇不進行繁殖。

這說明低重力環境對老鼠的生殖產生了影響,它們表現出來對異性無感,由於之前的生物跟人類的關係比較遠,而老鼠屬於哺乳動物,和人類在解剖和生理上比較相似。

所以說老鼠的表現就給人類能否在太空進行正常受孕打上了一個問號,在往後的幾十年間我們一直在外太空進行著哺乳動物的實驗。

2009年的時候,日本的一組研究人員,從老鼠體內提取了精子和卵子,並在地面上模擬了太空的微重力環境,在讓這些生殖細胞經歷幾天的失重以後,然後再正常的重力環境下讓其結合。

並將胚胎移植到雌性老鼠的體內,結果同樣喜憂參半。一部分老鼠正常產生了後代,但有一部分並沒有活下來。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情況也同樣會發生在地球以外的微重力環境下。不過哪裡還有著高輻射危害。為了進一步研究。

2013年研究小組將三組小鼠冷凍精子送上了空間站,這三種樣本分別在太空中待了不同的時間,為的就是研究輻射對雄性生殖細胞的影響。

當這些精子經歷了288天返回地球的時候,研究人員與正常的精子進行了對比,發現這些精子不同程度上已經出現了損傷,而且發現了更多的DNA片段,也就是發生了斷裂;

但是這種微小的損傷在隨後的實驗中卻誕生出了後代。而且這些小鼠後代發育健康,並且具有生殖能力,沒有發現任何異樣。

研究人員認為卵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復已經出現微小損傷的精子。並且得出結論在外太空暴露過的生殖細胞依然就有生殖能力,而且小鼠在成年以後大腦對基因的表達也是正常的。

而且從太空中返回的太空人的生殖能力來看,短期的太空旅行不會影響生殖細胞的質量。這一點值得我們慶幸。

可是問題是,當我們把卵子和精子一起送上太空呢?卵子還能修復受損的精子嗎?研究表明,在這樣的環境下,卵子對精子的修復能力會下降,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修復能力也會出現下降的趨勢。

因此雖說短期內的太空生活可以讓我們正常生寶寶,但是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依然會存在問題。這也是以後我們要研究的問題。

而且受孕只是生寶寶的第一步,後面還有胚胎的發育,嬰兒生生長是否能夠適應外太空的環境這也是個未知的問題。

目前看來我們人類不僅僅是要發展出能夠進行長期太空旅行、以及在其他星球建立基地的能力,而且還要想辦法解決自身的繁衍問題,總不能一碰見生孩子的事就要返回地球。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我們想要在太空中繁衍肯定是要進行體外受孕,讓胚胎在培養器中成長,並且模擬地球的重力環境,而且還要阻擋輻射的侵害,這樣的場景就是我們在科幻電影中經常看到的樣子。

相關焦點

  • 人類能在太空「生寶寶」嗎?美俄太空繁殖實驗,令人喜憂參半
    人類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是高瞻遠矚,按照人類航天事業目前發展的情況來看,不出數百年我們一定會在月球上建立一個長期可以居住的生活基地。火星上也一樣,人類在徵服外星球的路上勢不可擋。除了技術的因素以外,我們還會面臨一個自身需要特別對待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真的能在外太空繁衍嗎?
  • 人類能在宇宙生下一代嗎?美俄進行太空交配實驗,結果卻令人意外
    而人類的精子,會不會因為輻射引發嚴重的生殖問題呢?其實美俄兩國,早就在這個方面進行了長期的實驗。2000年俄羅斯的一次8個月的空間站模擬訓練當中,兩名俄羅斯太空人因為精神壓力發生鬥毆,另一名俄羅斯男性太空人則想要強行去吻一名女性的加拿大太空人。
  • 人類能在太空繁衍嗎?美俄在太空做了受孕實驗,結果卻挺意外
    而自從人類可以進入太空之後,人們開始對人類是否能移民到其它星球做出了假設但是人類移民到太空中不可避免會出現這麼一個問題,就是人類在太空中如何繁殖後代?科學家進行多次試驗,結果卻模稜兩可。,而這些實驗也是有所依據的。
  • 人類在宇宙中可以繁衍嗎?美俄曾進行太空受孕實驗,結果有些意外
    對於未知的東西人類總是充滿了好奇,正是這種求知慾支撐著科技進步,地球上人類能生活的土地基本都已被探測完畢,於是就將眼光放到了宇宙,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人類一直都有移民太空的想法,為此也付出了實際行動,制定了月球基地計劃和火星登陸計劃,目前來講載人航天不是困難,但要說移民還是為時過早。要說移民太空我們還得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人類在宇宙中是否能夠正常繁衍?
  • 人類能在太空中生育嗎?美俄曾進行"太空交配"實驗,結果如何?
    太空——人類的最終歸宿!或許你並不相信,太空將會成為人類的最終歸宿。自蘇聯於1957年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34;以來,地球上便掀起了一股探索太空的熱潮,各國紛紛朝太空中發射探測器,並且都希望能率先進入太空,獲得太空的&34;權。至此,太空時代正式來臨。
  • 美俄是否進行太空「受孕」實驗?結果成功了嗎?NASA曾回復過!
    繁衍是一個文明延續下去的根本,人類繁衍交配是一個既簡單又複雜的過程,自從上世紀人類登上太空開始,就有科學家體精提出過,想要在太空中完成受孕。那麼這樣的交配真的可行嗎?這項實驗之所以會被再次提起,是因為科學家們提出了星球移民,如果這真的實現了,在失重的環境中,人類無法繁衍下一代,這會不會使得人類文明無法延續?因此看來,這項實驗的進行是很有必要的,那麼在歷史上,太空受孕是否成功過呢?
  • 在太空發生性關係是什麼體驗?美俄實驗後發現了至少三項問題!
    科學家匪夷所思的實驗乾坤交感,陰陽相合,這是人類亙古不變的繁衍生息之道。人類正式踏入太空後,便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想法,是否可以在太空中實現繁衍,即太空受孕實驗。航天員的太空性生活問題是太空人在執行諸如登陸火星或月球這種長期的太空任務時不可迴避的,然而在太空發生性關係卻面臨諸多問題。媒體報導過美國和俄羅斯都做過太空性試驗,然而都被雙方否認了,法國著名科普作家皮埃爾.科勒披露這些話題是美俄兩國的禁忌,因為至少存在三項已知問題。
  • 正經科普:太空裡生寶寶真的可行嗎?
    但是正所謂有備無患,現在商業航天技術爆發式發展,以新興航天企業SpaceX為例,該公司正在大力發展的Starship具有一次向太空運送100人的能力,所以人類向太空的殖民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而人類想要真正在地球以外開始生活,那麼必須要處理好「生老病死」的每一步,而其中的第一步,「生」,也就是人類的受孕、妊娠、分娩,似乎就是一道難題。
  • 人類能在宇宙中繁衍嗎?NASA曾試圖太空受孕,結果太讓人意外了
    文/行走天涯人類能在宇宙中繁衍嗎?NASA曾嘗試太空受孕,結果太讓人意外了人類一直對於太空非常的感興趣,一直到在上個世紀蘇聯將太空人送上太空之後,人類就已經開始了不遺餘力的太空探索工程,終於國際空間站建成,以及我國擁有獨立自主的空間站之後,太空人就也不需要次次往返太空和地面了。很多太空人經常在空間站中一住就是半個月到半年的時間。
  • 人類能在宇宙中繁衍嗎?NASA嘗試太空受孕實驗?結果有些意外!
    太空中繁衍很難嗎?聽上去很簡單,但由於太空環境特殊,有兩個難以跨越的鴻溝,一個是失重採用何種受孕姿勢,另一種則是太空中輻射環境!可能這是一個誰都無法承擔的後果,所以太空受孕第一個遭遇的就是倫理問題。NASA的努力,有結果嗎?
  • 太空中的生物實驗
    在這33天裡他們開展多項有人參與的太空科學技術試驗。其中就包括醫學超聲檢查、太空植物栽培試驗等太空生物醫學實驗。所謂「太空生物實驗」,是利用太空中特有的高真空、強輻射、高潔淨、大溫差、太陽能、以及太空飛行器獨有的微重力環境等地面上難以獲得的寶貴條件,對生物的基因進行誘變。也可以觀察太空條件下生物活動的現象和本質。
  • 將人類精子送上太空,「上天造人」真的可以實現嗎?
    事實上,將精子送入太空的構想並不是西班牙科學家的首創。早在2018年4月,SpaceX公司就受到NASA的委託,將人類精子運送到國際空間站。「上天造人」真的可以實現嗎?太空生殖的可能性在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理工大學科研團隊所做的實驗中,冷凍精子處於微重力狀態中不足9秒,這對實驗結果的準確性造成影響。團隊成員Perez-Poch表示,他們將繼續進行長期實驗,並嘗試使用解凍的人類精子。
  • 空間站裡為何沒有孕育過「太空寶寶」?答案其實很簡單
    因為在太空嘗試做人類繁殖實驗,風險太大,即是倫理學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沒有一個國家政府敢首先來承擔這個風險和輿論壓力,而且誕生出了太空寶寶後,人類社會是否已經準備好迎接太空人類,他/她的父母怎麼面對這個孩子?
  • 人類在太空能生孩子嗎?科學家:或將突變出新物種
    不難形象,按照人類目前的發展進程,再過個一個世紀甚至是兩個世紀,我們可能會登陸火星,在哪裡建造人類的根據地,也許我們會成為火星上第一個雙腿行走的智能生物。這一天我們完全可以預見,無非就是科技發展水平的問題。但是我們經常會忽略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人類能在太空交配繁殖嗎?
  • 世界首批「太空實驗鼠」誕生
    新華網東京7月31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山梨大學日前宣布,其研究小組利用在國際空間站保存了約9個月的真空冷凍乾燥實驗鼠精子進行人工授精,成功培育出「太空實驗鼠」。    雖然魚類和兩棲類方面的實驗曾有過類似成功的例子,不過利用哺乳類獲得成功在世界範圍內尚屬首次。
  • 人類能在火星上生孩子嗎?也許比你想像的要難
    不管地球上的事情了,有科學家提出人類可以在火星上生孩子嗎?在建立一個小的可持續的生態圈之前,人類首先必須回答一些關於基本生物學的棘手問題。從現在開始的幾十年或半個世紀裡,人類生活在火星上建造棲息地,在火星上穿梭,在地下開採資源,並產生第一代兩足火星人,這並非不可思議。但是沒有人真正知道人類是否能夠在太空中成功繁殖,無論是在太空飛行中還是在另一個星球上。
  • 這些動物進入太空啦,它們能存活嗎?
    這些動物進入太空啦,它們能存活嗎?真空環境沒有氧氣,交替熾熱高溫和冰冷溫度,強輻射足以毀壞人類的骨骼。如果沒有太空服,人類幾秒鐘時間就會失去知覺,那麼在動物身上會是什麼樣的呢?魚日本發射過魚進入太空魚類是體被骨鱗、以鰓呼吸、用鰭作為運動器官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
  • 送孕婦到太空!2024年前或誕下「太空寶寶」
    「太空生命起源」計劃將一名孕婦送到外太空,並生出第一個「太空寶寶」。   信息時報綜合報導 日前,總部位於荷蘭的初創公司「太空生命起源」(SpaceLife Origin)計劃將一名孕婦送到外太空,並生出第一個「太空寶寶」。
  • 天宮日記: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來源:央視新聞  央視網消息:在這次太空飛行任務中,與航天員一起進駐天宮的還有幾位特殊的乘客,它們是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吐出的蠶絲又會有什麼不同?通過昨天從太空回傳的影像一探究竟。
  • 太空中能有性生活嗎?人類能在太空中繁衍後代嗎?
    編者按:隨著長期太空旅行越來越接近現實,有一些關於人類生理的問題開始被提出來:人們能夠在太空中有性生活嗎?而且,當人們正式殖民太空的時候,人們能夠在太空中繁衍後代嗎?CNET的一篇文章對這些有趣的問題進行了回答。文章由36氪編譯。在太空劇《The Expanse》的第一集中,當人工重力發生故障時,兩個角色正變得忙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