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壁厚問題剛開始是查表按照標準鋼管的壁厚和外徑來表示的,例如ф42×4,表示外徑42,壁厚4mm的鋼管。麻煩在於需要查表了解標準鋼管的標準壁厚,否則得到的非標管材很難在市場上買到,也會弄出不少笑話!
後來開始將壁厚也用工程系列表示,提供一種目前採用較多的公稱壁厚選擇方法,以管子表號(Sch.)表示壁厚系列。這是美國國家怔準協會ANSIB36.10(焊接和無縫鋼管)標準所規定的。管子表號(Sch.)是設計壓力與設計溫度下材料的許用應力的比值乘以1000,並經圓整後的數值。即:
Sch .=P/[ó]t×1000
式中 P—設計壓力,MPa; [ó]t—設計溫度下材料的許用應力,MPa。
無縫鋼管與焊接鋼管的管子表號可查資料確定。
ANSI B36.10和JIS標準中的管子表號為;Schl0、20、30、40、60、80、100、120、140、160。
ANSI B36.19中的不鏽鋼管管子表號為:5S、10S、40S、80S。
管表號(Sch.)並不是壁厚,是壁厚系列。實際的壁厚,同一管徑,在不同的管子表號中其厚度各異。不同管子表號的管壁厚度,在美國和日本是應用計算承受內壓薄壁管厚度的Barlow公式計算並考慮了腐蝕裕量和螺紋深度及壁厚負偏差-12.5%之後確定的,計算壁厚徑圓整後才是實際的壁厚。
如果已知鋼管的管子表號,可計算出該鋼管所能適應的設計壓力,即
P=Sch..× [ó]t/1000
例如,庫存Sch40,碳素鋼20無縫鋼管,當設計溫度為350oC時給鋼管所能適應 設計壓力為:
P=40×92/1000①=3.68 MPa
以上內容過於理論了,理解就行了。接下來我們提報材料時可以不用明確表示管子的壁厚了,只要標示出系列就可以了,例如DN25 SCH80 ANSI B36.10 就可以表示鋼管信息了,是不是方便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