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醫改框架

2020-11-29 中國青年報

衛生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醫改框架

2007-12-27

本報記者 程剛 崔麗

來源: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今天下午,衛生部部長陳竺代表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了關於城鄉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報告。面向100多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陳竺報告了醫改的基本思路和框架,以及下一步的工作部署。

    至此,社會各界空前關注、但因各方爭議紛紛一直難產的「醫改方案」,終於撩起了神秘面紗。

    國務院早於2006年8月成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部際協調工作小組。該小組由國家發改委與衛生部牽頭,協調16個部門,共同研究醫改的重大問題。協調工作小組先後委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等九家中外機構,進行獨立平行的醫改方案設計。

    九套方案各持己見,與之相關的十餘個政府部門立場也不盡相同。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由於利益取向和觀念衝突,圍繞涉及醫改的幾大關鍵問題,各方基於不同立場激烈交鋒。但醫改中涉及萬民福祉的最核心內容,也在激烈交鋒中得到充分討論和反覆碰撞,大的原則亦逐漸清晰,並獲各方認可。

    「通過前一階段的工作,初步確定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總體框架。」今天的報告中,陳竺部長開宗明義。

    「公益性」是醫改指導思想的關鍵詞

    陳竺今天具體闡述說,醫改總體目標是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促進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實現這一總體目標分兩步走。到2010年,在全國初步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努力緩解城鄉、地區、不同收入群眾之間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差距擴大的趨勢,有效緩解民眾看病就醫中的突出問題。到2020年,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形成多元辦醫格局,適應人民群眾多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

    陳竺描述,到2020年覆蓋城鄉的這一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包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等四大體系。以及與此相對應的兩項基本制度,即基本藥物制度以及醫院管理制度。這就是未來醫療衛生體制大廈的四梁八柱。

    在統領醫改的指導思想中,「公益性」是一個關鍵詞。但方案在強調政府責任和投入的同時,也重視市場的作用。

    此前,醫改是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還是保持醫療衛生服務的公益性,曾引發各方巨大爭議。在方案的設計醞釀過程中,始終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

    陳竺今天表示,醫改必須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強化政府責任和投入。同時,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並重的方針,實行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分開,著眼於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

    此前,有關中國醫改學習哪個國家的現有模式,各方也是分歧巨大。一般而言,以英國為代表的全民醫保模式、以德國為代表的社會保險模式、以美國為代表的商業保險模式及以新加坡為代表的個人儲蓄模式,被視為四種主要醫療保障制度模式。這四種模式處理公平和效率問題各有獨到之處,亦各有利弊。

    陳竺今天表示,中國醫改當「堅持立足國情,建立中國特色的醫藥衛生體制。堅持公平與效率的統一,實現政府主導與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相結合」。就長短期目標來看,則應「統籌兼顧,把完善制度體系與解決當前突出問題結合起來」。

    強化政府責任和投入

    陳竺今天明確表示,醫改要「確立政府在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中的主導地位」。他說,公共衛生服務將主要通過政府籌資,向城鄉居民提供均等服務。基本醫療服務由政府、社會和個人三方合理分擔費用,而特需醫療服務由個人付費或通過商業健康保險支付。

    為此,中央和地方都要大幅度增加衛生投入,逐步提高政府衛生投入佔財政總支出比重,提高政府衛生投入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政府投入兼顧醫療服務供方和需方。

    陳竺表示,政府新增衛生投入將重點用於公共衛生、農村衛生、城市社區衛生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

    而且,政府投入將著力加快建立和完善「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骨幹、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其中,政府將重點辦好縣級醫院和每個鄉鎮一所衛生院,採取多種形式支持村衛生室建設,大力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同時,建立和完善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與此同時,大醫院則要充分發揮承擔急危重症和疑難病症的診療、醫學教育和科研、指導和培訓基層衛生人員等方面的骨幹作用。整合現有城市衛生資源,逐步實現社區首診、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

    政府投入兼顧供方和需方

    「政府投入兼顧醫療服務供方和需方。」陳竺今天在報告中說。

    這一表態為此前的「補供方」還是「補需方」之爭初步畫上句號。醫改爭議中,「補供方」思路深得衛生部門青睞;由於「補需方」是政府出錢購買醫療服務,因強調社保機構的作用,而深受社保部門的擁護。

    但補供方和補需方兩種觀點各有利弊。「補供方」是政府投入主要補貼給醫療服務的提供方,即各類醫療機構。反對者指出,龐大的補貼補到醫療機構手裡不一定能見效果。因為按照這種方式,固然消除了醫療機構和醫生的逐利衝動,但很難設計出一套有效的激勵機制,激勵醫生積極工作。補供方勢必以損失醫療服務效率為代價,英國模式中的問題已經驗證了這一點。

    補需方也同樣存在弊病,難度則在於如何設計一套有效的方式,公平合理地補貼到病患手中。而且,目前「補需方」說也更多停留在理論設計的層面上,尚需實踐驗證。

    但陳竺今天的報告表明,醫改方案最終採取了對供方、需方同時補貼的折衷辦法。不過,陳竺今天並沒有詳細就政府投入如何「兼顧醫療服務供方和需方」作進一步說明。

    「以藥養醫」將退出歷史舞臺

    一直以來,「以藥養醫」被視為「看病貴」的制度性頑疾。

    目前,我國醫療衛生總支出佔GDP的比例僅為5.6%,政府支出佔我國醫療衛生總支出的比例僅為17%。另有統計數據顯示,在我國公立醫院的支出中,政府投入的只佔7%,有的三甲醫院甚至只有3%,剩下的支出均要靠醫院自籌解決。在政府財政投入不足的情況下,醫院通過藥品價格加成收入彌補其財政投入不足所需的運營和發展費用,在我國被稱為「以藥養醫」。

    現行「以藥養醫」制度使得醫療機構成為逐利機構。利益驅動下,有些醫療機構過度醫療現象也屢見不鮮。一支青黴素的價格只有幾毛錢,利潤極低,沒有回扣,醫生便使用療效接近但價格較高的頭孢類藥物。目前市場上已經有很多廉價藥品難覓蹤跡,此前上海一病危兒童需要最普通的抗菌藥物「複方磺胺甲刲唑注射劑(複方新諾明)」,竟在全上海找不到。

    陳竺今天表示,公共衛生機構將實行全額預算管理。政府舉辦的各種醫療衛生機構,將探索實行收支兩條線、公共衛生和醫療保障經費的總額預付等多種行之有效辦法,嚴格收支預算管理,探索改革藥品價格加成政策,逐步改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以藥補醫機制,維護公益性質。

    醫改的上述方向意味著,實行數十年的「以藥養醫」現行體制將退出歷史舞臺。

    陳竺明確表示,未來將實行醫藥收支分開管理,逐步取消以藥補醫機制,切斷醫院運行與藥品銷售的利益聯繫,降低藥品價格。同時,採取增加財政補助、適當提高醫療服務價格等措施,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規範收支,加強財務監管。

    還將同時配套改革醫療機構人事制度,完善分配激勵機制,體現醫務人員的技術勞務價值,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不斷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在醫院管理制度改革方面,陳竺表示,將積極推行醫療機構屬地化全行業管理。所有醫療機構,不論所有制、投資主體、隸屬關係和經營性質,均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準入、統一監管。醫療衛生監管部門加強對醫療機構準入、運行、服務行為和質量的監管,依法整治醫療廣告過多過濫、誤導欺騙患者的問題,嚴厲打擊各種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違法行為。

    陳竺表示,公立醫院要遵循公益性質和社會效益原則,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明確政府和醫院管理者的責權,實行院長負責制,形成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制衡,有責任、有激勵、有約束、有競爭、有活力的內部運行機制。本報北京12月26日電

    

相關焦點

  • 首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氣象工作
    關於這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氣象工作,要從1997年1月25日時任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視察中國氣象局說起。1996年年底,在籌備全國氣象局長會議時,經局黨組討論同意,我寫信邀請喬石委員長來局視察並接見出席全國氣象局長會議的代表。邀請信發出後,經與喬石委員長的秘書聯繫,喬石委員長決定於次年1月25日上午來局看望出席全國氣象局長會議的代表。
  • 【中英文對照】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2017)(全文)
    ,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人大工作中得到貫徹和執行。
  • 【中英文對照】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全文)
    ,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一年來,常委會制定5部法律,修改37部法律和1個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決定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的法律案1件,通過8個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檢查6部法律實施情況,聽取審議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17個工作報告,開展3次專題詢問和3項專題調研,通過2個決議;審議通過專門委員會關於代表議案審議結果的報告8個、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關於個別代表的代表資格的報告6個,決定批准我國與外國締結的條約、協定以及加入的國際公約
  • 全國人大常委會調研報告:城市餐飲每年食物浪費340-360億斤
    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組關於珍惜糧食、反對浪費情況的調研報告顯示,不包括居民家庭飲食中的食物浪費,中國城市餐飲每年食物浪費大致在340-360億斤。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23日對這份報告進行了審議。報告說,中國糧食總產量已連續五年保持在6.5億噸以上,全國人均糧食佔有量超過470公斤,稻穀、小麥兩大主糧自給率超過100%,穀物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小麥、稻穀庫存可以確保全國一年消費」。報告指出,當前中國糧食損失浪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生產、儲存、運輸、加工等環節存在的損耗現象。其中,每年糧食儲藏、運輸、加工環節損失量達700億斤以上。二是消費環節浪費。
  • 聽聽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怎麼說「吃藥」問題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題:補短缺·提質量·控價格——你所關心的「吃藥」問題來聽聽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怎麼說  新華社記者 胡喆  藥品問題是重大民生問題和公共安全問題,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
  • 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熱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和相關調研報告
    ——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熱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和相關調研報告□ 新華社記者 白 陽 任沁沁2020年1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就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和珍惜糧食、反對浪費情況的調研報告進行了分組審議。
  • 從議程看議事規則——解析本年度最後一次人大常委會會議議題
    當時的決定稱,試點延長期滿,國務院應當就暫時調整實施有關法律規定的情況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作出報告。目前,這項試點延期決定即將到期,下一步該如何辦?為更好地總結試點經驗,做好與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修改工作的銜接,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再次延長試點的議案。這是再次申請延長改革試點期限,此前從未有過。
  • 即將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 這些議題與你我相關
    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22日介紹,即將提請審議的生物安全法草案二審稿,按照加強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的要求,規定加強各類生物安全風險的防控,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暴露的問題,完善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的防控制度。
  •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介紹立法程序:採取「決定+立法」的方式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張曉明介紹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全國人大常委會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的立法和列入基本法附件三的工作。請介紹一下這部法律的立法程序。
  • 全國人大常委會金融支農問題調研組關於金融支農問題的調研報告
    全國人大常委會金融支農問題調研組關於金融支農問題的調研報告        (「三農」問題報告之三)        ——2004年6月24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成思危委員長、各位副委員長
  • 全文|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2020年10月15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慄戰書
  • 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閉幕
    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於3日閉幕。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廣敏主持會議。副主任梁建勇、黃琪玉、潘徵、檀雲坤,秘書長劉道崎和常委會其他組成人員出席會議。會議對省政府研究處理省人大常委會關於就業促進法執法檢查報告審議意見的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測評結果為「滿意」。會議表決通過《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召開福建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的決定》,決定明年1月下旬在福州召開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會期約5天。
  •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議扶貧形式主義:脫貧材料重65公斤 細過科研檔案
    中國網2月27日訊(記者 董小迪)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近日召開分組會議,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專題調研組關於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其中,扶貧中的形式主義問題引發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熱議。
  • ——市人大常委會「十步法」監督食品安全工作
    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關注,連續兩屆將其列為跟蹤監督的一條主線。    食品總體合格率達97.36%    吃得放心、安心,是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治理食品安全不會一勞永逸,市人大常委會馳而不息、日拱一卒,努力用「十步法」解決問題的成效累積性換得舌尖安全的持續性。    近年來,全市食品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食品(農產品)總體合格率同比提升了6.3%,達到97.36%。
  • 漢陰縣十八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二十六次會議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勇主持會議。;聽取了縣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關於個別代表資格變動情況的報告,縣人大代表實有168人;依法補選殷勇同志為安康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會議聽取和審議了縣政府《關於縣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情況的報告》;審議了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關於修訂「三個辦法」的議案,修訂了《縣人大常委會關於
  • 濟南市人大常委會徵求「節約用水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建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6月17日,濟南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十三次會議。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獲悉,濟南市人大常委會聽取了濟南市政府關於《濟南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辦法(修訂草案)》的說明,即日起面向社會各界、廣大市民徵求意見建議。
  •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召開會議聽取審議街道辦事處條例草案等議題
    原標題:聽取審議街道辦事處條例草案等議題   本報訊(記者 高枝)昨天,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十四次會議,聽取審議北京市街道辦事處條例(草案)等議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偉、副主任侯君舒分別主持全體會議。
  • 萬州區人大常委會專題聽取和審議全區2018年度環境保護工作情況報告
    11月30日,萬州區人大常委會召開萬州區第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專題聽取和審議了萬州區2018年度環境保護工作情況。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各位常委參加會議。會上,區人大常委會委員、人大代表就如何加強水汙染防治工作對區政府有關部門開展專題詢問,區環保局、區城鄉建委、區水務局等就強化飲用水源保護、加強農村飲用水安全、抓好黑臭水體整治等10餘個方面回答了委員和代表們的提問,均得到委員和代表們的認可和肯定。
  • 加大打擊和懲治亂捕濫食野生動物行為,全國人大常委會
    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主任王瑞賀向記者透露,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啟動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的工作,以依法加大打擊和懲治亂捕濫食野生動物行為。王瑞賀說,野生動物的交易和食用可能造成的公共衛生安全風險已經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高度重視。
  • 慄戰書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和野生動物保護法執法檢查組第一...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記者陳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30日在京主持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和野生動物保護法執法檢查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此次執法檢查是全國人大常委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剛剛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精神,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的具體行動。要通過執法檢查,推動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求在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貫徹落實;推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生態文明理念的貫徹落實;立足於體系建設,全面評估野生動物保護法,為修法工作提供依據。